浅论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_第2页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比较优势理论论文关键词: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论文摘要: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根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那么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理论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构造的晋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一、引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本钱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构造的晋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二、传统

2、的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消费的绝对本钱的比较上。假设一国消费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消费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本钱消费咖啡和香蕉,美国那么能以较低本钱消费飞机和严密机床。因此,巴西在咖啡和香蕉消费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那么在消费飞机和严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消费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比较优势建立在消费活动的时机本钱根底上。假设一国消费某种商品的时机本钱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该消费

3、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假设一国消费某种商品的时机本钱高于其他国家,那么缺乏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学的根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消费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比照拟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第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仅需要一种消费要素的假设条件下,用几个数字为例简要阐述了这一原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的根底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

4、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稟赋。要素是对消费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纯熟与非纯熟劳动力等,要素稟赋那么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构造。某种产品或行业的消费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消费的本钱比例能否与该国构造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消费工程,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消费工程,那么越是缺乏比较优势。总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根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消费技术先进或要素稟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消费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

5、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国取长补短,进步本国的国民福利程度。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假设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那么开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展贸易,那么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全世界的福利程度。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理论上的缺陷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有完美的逻辑体系,但理论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开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才能有限。二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工

6、业化开展历程,都不是遵循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开展起来的。3.比较优势法那么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无论是李嘉图提出的以劳动消费率为根底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以消费要素供给为根底禀赋理论,二者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均是各国的供给、消费条件不可改变,从而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特征。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消费技术可能会进步,或者要素禀赋的积累会改变,那么原有的优势和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显然无视了这些可能的变化。在理论上,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后进国家的经济开展时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在按照静态比较优

7、势进展国际分工的情况下,开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根底薄弱,消费技术程度低,其比较优势产品一般是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假设选择这样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那么很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即将本国经济锁定在低技术的专业化消费形式中,结果只能消费和出口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不仅受到兴隆国家的经济盘剥,并且被置于世界经济二等公民的地位,同时还面临产业竞争力无法持续开展的问题。(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目前,被广泛的接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基于将来开展战略的动态比较优势是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去培育的,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加速这一进程。典型的解释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构造开展变化的“雁

8、行形式理论日本为领头雁,开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那么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雁行形式形成东亚区域内产业循环和连锁变化的机制,使东亚各国或地区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转换,带动经济的依次起飞和持续开展。以及后来的外贸优势转移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均说明了一国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转变,会随着一国要素禀赋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变化。就政策而言,动态比较优势观点说明:一国有可能通过适当的产业和贸易政策来改变其天然具有的比较优势,即比较优势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是指假设一个国家选择专业消费某种产品,它可以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内生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

9、绝对优势。如在一个本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比较优势的国家来说,其比较优势并非只能固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通过扶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展,可以实现本国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而改变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因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一国应该着眼于将来有选择地去扶植和培育战略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树立新的比较优势,以保证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开展和进步。四、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贸易格局下的开展和延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被动适应的主张,强调一国应利用要素稟赋构造等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

10、,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那么是一种“积极改变的主张,强调一国从适应比较优势向创造比较优势,通过产业晋级、学习积累等经济活动来培育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在理论中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遵循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对很多开展中国家来说是较为理想的产业政策选择,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去进展。尤其是在目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飞速开展、世界消费资源有效整合的背景下,这为不同要素稟赋的国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契机。开展中国家只有在现阶段发挥静态比较优势,才能积累经济进一步开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然后通过将资金和技术用于培育将来战略产业,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成功实现比较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