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_第1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_第2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_第3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_第4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第六章朝鲜族医药学选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第二节 朝医学理论体系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第四节 朝药选介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朝医药学的发展 东医 乡药乡药集成方医方聚类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朝鲜族医药学萌芽于古朝鲜三国时代,历经 三国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668年) 统一新罗时代(公元669935年) 高丽王朝(公元9181392年) 李氏朝鲜(公元13921910年)步入近现代。朝医药学的发展 东医朝鲜族医药学萌芽于古朝鲜三国时代,乡药集成方第一部较完整地反映朝鲜民族医学特色的医著,集朝鲜族医学研究成果和医疗

2、经验而大成,对朝医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共85卷,将病分54门959种病症,叙述了病因、症状和治法以及民间疗法。载方10706首,针灸法1476条,乡药630余种,处方以朝鲜草药为主,有的附有药物炮炙法,重要的药材还指出了其产地。朝鲜医学家俞孝通、卢重礼、朴允德合著,出版于14311433年,乡药集成方第一部较完整地反映朝鲜民族医学特色的医著,共8医方聚类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医学类书,是明代以前中朝医方之集大成者,内容极为丰富广博,为“医籍之冠、方术之大观”。该著于朝鲜世宗二十五年(1443年)下令由金礼蒙、柳诚源等开始编纂,历时三年完成,自1460年对其加以全面校正,至1477校毕刊印。此著

3、原刊本365卷,现存世262卷,为1861年日本铅印本。医方聚类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医学类书,该著于朝鲜世宗二十五年医方聚类卷帙浩繁,“医籍之冠、方术之大观”明代以前中朝医方之集大成者此著原刊本365卷,博引中朝古代医籍153种(收辑152部中国唐、宋、元、明初的著名医书及一部朝鲜医书御医撮要,共计153部加以汇编而成) 涵盖内、外、妇、儿、伤、五官诸科及养生方面知识, 兼收传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有关医药内容, 全书分类较细,包括各科理论及证治95门,先论后方,都注明出处,按引用书籍年代顺序排列,收方5万多条,约950万字,并且大多辑录原文。 保存了中国明朝以前失传医书40余部,为后世辑佚提供了丰

4、富资料, 在中医药学、临床实用、医史文献、版本收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文献和临床参考价值, 对朝鲜民族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医方聚类卷帙浩繁,“医籍之冠、方术之大观”此著原刊本36东医宝鉴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1613年刻版刊行。是朝鲜最负盛名的综合性传统医学医籍。共25卷,25册,分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大部分,该书明末清初传入我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朝鲜重刊本影印发行东医宝鉴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1613年刻版刊行。该书东医寿世保元境外朝鲜四象医学家李济马著。1894年完成了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625条。内容包括性命论、四

5、端论、扩充论、脏腑论等基础理论和医源论等临床病理、诊断和方药,收载了经验方86个、新定方87个。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并用于临床。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人,较完整地提示了相应的诊疗方法,对朝鲜民族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东医寿世保元境外朝鲜四象医学家李济马著。内容包括性命论、我国朝鲜族医药学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之前 朝医药形成时期 人口由1881年的1万多增加到30多万 20年代至解放初期 朝医药普及和提高时期 著书立说,学术争鸣 新中国以来 朝医药发展时期 经典学派 “活套”派 东西医学融汇学派 四象医学派我国朝鲜族医药学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之

6、前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第二节 朝医学理论体系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第四节 朝药选介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朝医学理论天、人、性、命整体观1四象人论2阴阳论3脏腑论4病因学、病理学5预防保健说6朝医药医“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辩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医药学体系。朝医学理论天、人、性、命整体观1四象人论2阴阳论3脏腑论4病天、人、性、命整体观东医寿世保元中明确阐述了“天、人、性、命”之间的整体观。“天”是指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方”、“天时”;社会条件,即“世会”、“人伦”。 自然和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变化也必然会

7、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出现与之相应的人体的机能性、器质性或心理性反应,人通过对“居处”、“党与、“交遇”和“事务”的整治来创造自己的生存、繁衍条件,这就是东医寿世保元所谓的“事务克修也,交遇克成也,党与克整也,居处克治也”。怎样整治人体生存繁衍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东医寿世保元认为“性以慧觉”,“命以资业”,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指明“有慧觉则生”,“有资业则生”。只有“慧觉”才能认识极荡之天时,极大之世会,极广之人伦,极邈之地方,达到克修事务,克成交遇、克整党与、克治居处的目的,使人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继续生存下去。 天、人、性、命整体观东医寿世保元中明确阐述了“天、人、性天、人

8、、性、命整体观意义:(1)揭示了病因学基本理论,即自然界引起的脾胃水谷、风寒暑湿为病;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也可致病。(2)指导诊疗,即以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喜怒哀乐的性情变化规律,指导辨象论治的诊疗过程。(3)指导预防保健,即“简约得寿,勤干得寿,警戒得寿,闻见得寿”,“懒怠减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指出了自我预防保健的基本途径。 天、人、性、命整体观意义:阴阳论阴阳论是朝医学基础理论的哲学依据。以“太极生两仪”,“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四象生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解释宇宙一切事物的变化,说明人的生理、病

9、理,指导临床实践。 阴阳论阴阳论是朝医学基础理论的哲学依据。脏腑论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划分为四焦,脏分为四脏,腑分为四腑,水谷分为四气,营卫物分为四海,全身组织器官归类为四党与。四焦:上焦、中上焦、中下焦和下焦四脏:肺、脾、肝和肾四党与:肺之党(胃脘、耳、头脑、皮毛)、 脾之党(胃、两乳、目、背膂、筋)、 肝之党(小肠、脐、鼻、腰脊、肉) 肾之党(大肠、前阴、膀胱、骨)四腑:胃脘、胃、小肠和大肠四气:温、凉、寒、热四海:津、膏、油、液脏腑论把人体脏腑所在部位划分为四焦,脏分为四脏,腑分为四腑,四象人论 四象人论是朝医学四象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是其辨象的依据。“余生于医学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

10、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著得一书名曰寿世保元”,“太少阴阳之短长变化,一同之中有四偏”,这就是“人禀脏理有四不同”,人的脏局出现“四偏”,除“天理之变化外”,喜怒哀乐性情起着决定作用。 即:太阳人肺大肝小, 太阴人肝大肺小, 少阳人脾大肾小, 少阴人肾大脾小。 四象人论 四象人论是朝医学四象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是其辨象四象人论 东医寿世保元具体地描述了四象人的性气和情气,说明各种体质因脏局特点所形成的性格特点、各类体质的先天能力与先天智慧、各类体质病理特点等。体质学四象人论 东医寿世保元具体地描述了四象人的性气和情气,说四象人论 四象人的的性格特点、先天能力与先天智慧、各类体质病理特点体质学

11、四象人论 四象人的的性格特点、先天能力与先天智慧、各类体质病四象人论四象人脏理和心性的关系四象人的脏局为何出现“四偏”,东医寿世保元以心身统一及与脏理和心性互为相关的观点,认为除“天理之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喜怒哀乐性情对于脏局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如: “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太阳之脏局所以形成于肺大肝小也”。肺气“直而伸”,与哀性相呼应,哀性则远散。哀情之阳气逆动则损伤阴脏之肾。一盛一削,脏局有偏。四象人论四象人脏理和心性的关系四象人的脏局为何出现“四偏”,辩象施治朝医学以四象人的脏局、性情及性情对脏局促成的“四偏”、四象人病理特点等作

12、为辨象诊断的依据,形成了四象人辨象纲要。朝医辨象施治的主要原则包括: 根据四象人脏局大小不同“大者泻之”、“小者补之”。 依据脏器天赋“阴阳盛,泻阴阳;阴阳虚,补阴阳”。 脏器天赋涩则通利,郁则泻其清。 四象人治则“太阳人泻肺补肝,补阴泻阳;少阳人清热补肾,补阴泻阳;太阴人,泻肝,补阳通利;少阴人补脾补阳,补气温补为主”。“养其性”,“修其身” 依据异病同象者其发病机理基本相同,同病异象者其发病机理不同的观点,确立了朝医所特有的辨象施治原则辩象施治朝医学以四象人的脏局、性情及性情对脏局促成的“四偏”病因学朝医学将各类导致疾病的病因概括为: “四淫”、“四情”、“四心”、“四邪恶”、“四毒”、“

13、四伤”。 东医寿世保元称:“脾胃水谷、风寒暑湿触犯者为病”,“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娇奢、懒怠、偏急、贪欲都减寿”; 东医四象诊疗医典记载了饮食伤、劳役伤等; 四象金匮秘方记载了打仆伤、虫兽伤和酒、色、毒、虫等。四淫是指风、寒、暑、湿四情是指喜、怒、哀、乐四邪恶是指娇奢、赖怠、偏急、贪欲四毒是指酒、色、虫、毒四伤是指饮食伤、劳役伤、打仆伤、虫兽伤四心是指怕心、惧心、不安定心、急迫心病因学朝医学将各类导致疾病的病因概括为: 东医寿世保病理学朝医四象医学认为人体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归纳起来有:阴阳盛衰说、寒热多寡说、脏器大小说、情志过不及说、六经病症局限说。 东医寿世保元认为:

14、“哀怒之气阳也,顺动则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也,顺动则顺而下降”“哀怒相成”,“喜乐相资”喜怒哀乐之气过多则逆动,性极则情动比如:情志过不及说病理学朝医四象医学认为人体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归纳起预防保健说朝医药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东医寿世保元强调“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并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2、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 3、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 。预防保健说朝医药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2、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

15、 3、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 。东医寿世保元 “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 “天下之受病都出于妒贤嫉能,天下之救病都出于好乐善”, “妒贤嫉能,天下之多病也;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2、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 3、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 。东医寿世保元 根据“四象”人的精神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太阴人察于外而恒宁静怯心,少阳人察于内而恒宁静惧心,太阳人退一步而恒宁静急迫之心,少阴人进一步而恒

16、宁静不安定之心。如此则必无不寿”; “太阳人恒戒怒心,少阳人恒戒哀心怒心,太阴人恒戒乐心喜心,少阴人恒戒喜心乐心,如此则必无不寿”等养生之道。 指出心灵创伤对健康的危害性,并告戒受心灵创伤,“以刀割脏,一次大动,十年难复”。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2、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 3、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 。东医寿世保元 “怠慢则必夭,谨勤则必寿”,“懒怠减寿”,“勤干得寿”,“有勤干则福寿”,“养生之术,每欲小劳,但莫大疲”,强调了劳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简约得寿”、“娇奢减寿

17、”、“贪欲减寿”,“饥者之肠,急于得失则肠气荡矣”,“饥而安饥则肠气有守”,“故饮食以能忍饥而不贪饱”,“人可日再食、而不四、五食也,又不可即食后添食,如此则必无不寿” ,指出了节制饮食的必要性 “衣服以能耐寒而不贪温” “有病者,可以服药,无病者,不可以服药;重病可以重药,轻病不可以重药;若轻病好用重药,无病者好服药,脏器脆弱,益招病矣”,“常服药之有害,则反为百倍于全不服药之无利也”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2、提出了四象人的养生之道 3、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 。东医寿

18、世保元 “万室之邑,一人陶则器不足也;百家之村,一人医则活人不足也,必广明医学,家家知医,人人知病,然后可以寿世保元” 1、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 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第二节 朝医学理论体系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第四节 朝药选介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诊断方法辩象:四象人辨象纲要 辩证:望、闻、问、切四诊法辨证分析病史、病证、病位和病性,确定病名和病情 诊断方法辩象:治疗方法药物: “药乃局限于人”之学术思想方剂: 辩象立法为基础组成四象方剂 借用适用的中医药方剂朝医食疗法:辩象施食四象人食疗 药膳疗法治疗方法药物: “药乃局限于人”之学术思想朝医食疗

19、法唐代千金要方:“安生之本,必须于食”。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不合理的饮食又会给人带来危害,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简约得寿” “饥而安饥则肠气有守”“故饮食以能忍饥而不贪饱” 太阳人的食疗 少阳人的食疗 太阴人的食疗 少阴人的食疗 朝医食疗法唐代千金要方:“安生之本,必须于食”。太阳药膳疗法黄芪炖鸡人参炖鸡蜈蚣炖鸡狗肉膏油鹿胎膏朱砂炖猪心 药膳疗法黄芪炖鸡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第二节 朝医学理论体系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第四节 朝药选介主要内容第一节 朝医药学的发展朝药学“四象药性观”用药特色药物资源 朝药学“四象药性观”四象药性观“药乃局限于人”是

20、朝医独有的四象药性观 。“药必随证” “药关于人” 四象医学家们发现并提出的观点 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 四象医学认为:四象人天禀脏腑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制不同而产生药物“不符象现象” 的特殊现象。四象医学家们根据“药物局限于人”的学术思想,创立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独特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如把药物分成四大类少阳人药,太阳人药,少阴人药,太阴人药,严格按象用药,不可混用。 四象药性观“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独有的四象药性观 。四象医学(1)方剂的“三统法”,即采用“三统分类法” 把方剂的补、和、攻作用分类成上统、中统和下统, 使医者便于选用虚实补泄的各种方剂,这是朝医最多用的方法。(2)单方为特色 据统计东医宝鉴收载单方1862方, 四象金匮秘方收载单方1297方。(3)四象用药法,即辨向施药, 对不同人像使用不同药物,朝药划分了四象人用药品种范围,固定使用。(4)药膳滋补疗法 用药特色 (1)方剂的“三统法”,即采用“三统分类法”用药特色 药物资源朝药的主要来源 :引用中药:同物异用 异物同用发掘乡药: 乡药: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朝鲜民族特用药物。 白花桔梗 海带 紫花前胡 草苁蓉 独活 万年蒿乡药集成方东医宝鉴 药物资源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