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课件(共21张)_第1页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共21张)_第2页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共21张)_第3页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共21张)_第4页
新生儿败血症课件(共2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败血症课件第1页,共21页。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真菌,病毒,原虫及其他病原体。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临床上以少吃、少哭、少动和皮肤的黄疸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及休克。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清除局部感染灶,对症和支持治疗。 第2页,共21页。1.内在因素 新生儿皮肤、黏膜娇嫩,屏障功能差,细胞免疫功能不完善,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少,对感染的局限能力差。2.病原体 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杆菌。一、致病因素葡萄球菌第3页

2、,共21页。3.感染途径 分为产前,产时及产后感染。(1).产前感染:产前感染与孕妇感染有关,细菌可通过血行感染至胎儿。经胎盘感染产道细菌上行羊水穿刺消毒不严产前感染第4页,共21页。(2).产时感染:与产程延长,羊膜早破有关,细菌上行污染羊水,或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该处细菌而感染。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杆菌较常见,常在生后1-2天发病,病死率高,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见,大多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与产科并发症产时感染产钳损伤皮肤黏摸胎膜早破第5页,共21页。(3).产后感染:最常见,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细菌从脐部(脐部侵入最常见)或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血液。产后感染发病较晚,常在生后3

3、天尤其是1周后发病,病势较缓和,病死率较低。产后感染脐带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第6页,共21页。1.早发型多于出生后1248小时发病,较少见,病情危重,系宫内或分娩时感染所致。晚发型于出生3天后发病,系产后感染所致。2.症状 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使多个系统受累,出现以下表现时,提示败血症的可能。 (1)发热或体温不升:足月儿可表现为体温升高,早产儿易发生体温不升。 (2)黄疸: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突然加重;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惟一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3)肝脾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大 (4)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

4、,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严重时发生DIC。二、临床表现第7页,共21页。 (5)休克:面色苍灰,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硬肿症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6)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畏食,呕吐,腹泻,气促,发绀,嗜睡,激惹,惊厥。 (7)其他:少吃,少哭,少动,面色苍白,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屏障功能差皮肤破损第8页,共21页。脐残端未完全闭合血脑屏障功能不全黄疸正常黄疸第9页,共21页。肝脾肿大出血倾向、瘀斑第10页,共21页。中毒性肠麻痹呼吸困难第11页,共21页。产后感染发病较晚,常在生后3天尤其是1周后发病,病势较缓和,病死率较低。1%1%,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

5、高。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部,皮肤化脓性感染有关。哺乳后应观察有无发绀,溢乳,呕吐,防止乳汁吸入气管,并应右侧卧位防止吸入性肺炎。保暖,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置于温箱内保暖,温箱温度设定32-33度,湿度为55%-65%,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一切护理工作应在温箱中进行,尽量避免打开箱盖影响温箱温度。早发型多于出生后1248小时发病,较少见,病情危重,系宫内或分娩时感染所致。产后感染发病较晚,常在生后3天尤其是1周后发病,病势较缓和,病死率较低。晚发型于出生3天后发病,系产后感染所致。(7)其他:少吃,少哭,少动,面色苍白,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6、,肺炎。(2)黄疸: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突然加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白细胞计数5109/L,未成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0.2提示有细菌感染。 (2)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100109/L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 (3)C-反应蛋白15g/ml提示有细菌感染。 (4)血培养检查 血培养阳性可确立病因诊断,疑有感染的患儿均需在入院后用抗菌素前取周围血做培养,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三、辅助检查第12页,共21页。1.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即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

7、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通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 2.处理严重并发症:及时纠正休克,缺氧,脑水肿等并发症。3.清除感染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免疫疗法:1)免疫球蛋白治疗 2)白细胞的输入3)交换输血 四、治疗第13页,共21页。1.体温异常,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感染导致食欲下降,消耗过多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部,皮肤化脓性感染有关。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五、护理问题第14

8、页,共21页。(1)发热或体温不升:足月儿可表现为体温升高,早产儿易发生体温不升。1%1%,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部,皮肤化脓性感染有关。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清除局部感染灶,对症和支持治疗。早发型多于出生后1248小时发病,较少见,病情危重,系宫内或分娩时感染所致。教会家长护理新生儿皮肤,黏膜,脐部的方法,有轻度感染应及时处理。保暖,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置于温箱内保暖,温箱温度设定32-33度,湿度为55%-65%,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一切护理工作应在温箱中进行,尽量避免打开箱盖影响温箱温度。(3)C-反应蛋白15g/ml提示有细菌感染。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

9、约占活产婴儿的0.(四)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病原体 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杆菌。哺乳后应观察有无发绀,溢乳,呕吐,防止乳汁吸入气管,并应右侧卧位防止吸入性肺炎。给药时要注意防止药物的渗漏,避免发生组织坏死。(7)其他:少吃,少哭,少动,面色苍白,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临床上以少吃、少哭、少动和皮肤的黄疸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及休克。晚发型于出生3天后发病,系产后感染所致。(一)维持体温正常1.提供舒适环境,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定期消毒。2.降温,持续性高热不仅增加脑细胞耗氧量,也加重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因此,对新生儿高热首先应松开包被,供给足够的

10、水分或用温水浴。一般不宜用药物降温或乙醇擦浴。1-2小时测量体温1次,体温平稳后,改为2-6小时测1次。六、护理措施第15页,共21页。3.保暖,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置于温箱内保暖,温箱温度设定32-33度,湿度为55%-65%,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一切护理工作应在温箱中进行,尽量避免打开箱盖影响温箱温度。4.协助药物治疗,遵医嘱选用抗生素。5.避免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在护理患儿前后应洗手,患儿所用医疗器械及日常用具均应消毒处理。6.心理护理,工作人员要态度和蔼亲切,经常与家长沟通,耐心解答家长的询问,主动介绍患儿的病情,消除家长的担心和焦虑,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第16页,共21页。(二)保证营

11、养供给根据患儿病情及吸吮能力,鼓励母乳喂养,若患儿吸吮能力差,可用鼻饲,滴管喂养或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哺乳后应观察有无发绀,溢乳,呕吐,防止乳汁吸入气管,并应右侧卧位防止吸入性肺炎。每天测体重1次,每天体重增加10-30g为宜。第17页,共21页。(三)维持皮肤完整性1.保护静脉,败血症患儿静脉输液疗程10-14天,反复头皮静脉穿刺,应注意选择穿刺点严格无菌操作,可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头皮反复穿刺。给药时要注意防止药物的渗漏,避免发生组织坏死。药物配伍时应认真查对,剂量准确,现配现用,以免时间长降低疗效或引发过敏反应。第18页,共21页。2.清除局部感染灶,脐带未脱者保持脐部皮肤干燥,脐炎患者儿先用3%过氧化氢,再用2%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部,每日2-3次,直至好转,脓胞疮患者先用75%乙醇消毒皮肤,然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成熟的脓胞吸出脓液,再涂龙胆紫。注意小儿颈项,腋窝,腹股沟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第19页,共21页。(四)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尿量,前囟,发现有化脓性脑膜炎,肺炎,休克表现者,及时报告医生,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