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_第1页
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_第2页
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_第3页
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_第4页
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郁顿挫大家子美杜甫生平及作品沉郁顿挫大家子美杜甫生平及作品杜甫生平及作品课件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行二原籍襄阳,祖审言,著名诗人杜甫曾应进士举,不第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郁郁不得意安史乱起,流离兵火中肃宗朝,官左拾遗不久,弃官入蜀,后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举家出蜀,病死江湘途中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较通行的注本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行二原籍襄阳,祖杜甫生平:读书壮游时期(712745)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

2、他历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活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李白高适,同游梁宋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李白置酒赋诗,饯行赠别代表作品: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风比较豪迈浪漫杜甫生平:读书壮游时期(712745)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识天宝十四载,仅获得一个八品的官职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天宝

3、五载,杜甫怀着“致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的时期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朝,授官左拾遗不久,因房绾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代表作品:北征三吏三别、春望,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时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沉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之乱为祸最烈的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

4、个地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小舟上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登高旅夜书怀,诗风也更加苍老沉郁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诗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杜诗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乱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指情

5、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蜀相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惋惜之情。 蜀相 见杜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

6、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旧唐书王叔文传:“叔文但吟杜甫诸葛祠堂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唏嘘泣下。”旧唐书王叔文传:“叔文但吟杜甫诸葛祠堂诗末句云出师未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宗泽。当时,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父子二人双双被金人俘掳,宋高宗逃跑了,为了抵抗金兵的南侵,已经 70 岁高龄的宗泽,亲自带兵镇守尚未沦陷的当时的国都开封,但终因忧愤而成疾,临死时,他也无限感慨地吟诵了这两句诗,并三呼“过河” ( 意思是渡过黄河,抗击金兵 ) 。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宗泽。当时,宋王朝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父子旅夜抒怀一、背景简

7、介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县),于九月到达云安.。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旅夜抒怀一、背景简介二、诵读鉴赏诗的前四句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

8、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实际上诗人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二、诵读鉴赏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是反语,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的休官,也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

9、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诗的后半是“书怀”。杜 甫阁 夜杜 甫阁 夜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

10、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阁 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朗读提示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后写的,结尾还表达了消极的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间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阁 夜 朗读提示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

11、很可能阁 夜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朗读朗读鉴赏指导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鉴赏指导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鉴赏指导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

12、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鉴赏指导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鉴赏指导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愁有人悠闲。 鉴赏指导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鉴赏指导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

13、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用典: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鉴赏指导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运用了什鉴赏指导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

14、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鉴赏指导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鉴赏总结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 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鉴赏总结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艺术手法阁夜的写作特点: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

15、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修辞手法:对偶: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反问:野哭千家闻战伐拟人:岁暮阴阳催短景阁夜的主旨: 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艺术手法阁夜的写作特点: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不见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不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爷娘”),尘埃不

16、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秋兴八首其一作者: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