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_第1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_第2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_第3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_第4页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2021 年教七级史册中试(整班级:(时间:60 分钟 姓名:分数:100 分) 分数:一选题共 小,题 , 50 )1、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 )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2、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B C D 3、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C文天祥抗元B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4、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心 态?( )A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C偏安江南

2、,不思进取B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D发展经济,向往和平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1 / 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C仕途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7、“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 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 C尧舜禅让B盘古开天辟地 D大禹治水8、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A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B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C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D北京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 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10、“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 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 “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11、“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

4、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 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12、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 ( )A学习制作陶器 B能够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能够直立行走 1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 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2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14、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 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

5、轻武 15、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 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 ) 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16、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你知道 10 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 )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17、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起源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B中华民族的繁荣开放 D中华帝国的哀落18、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

6、国,参加建设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19、“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 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 B鉴真 C郑成功 D郑和20、秦统一全国以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产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3 / A BC D21、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 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 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22、在宋代官府的劝农文中,多次频繁出现所谓“客户乃主户之本”,“客 (户)

7、主(户)相资,贫富相养”。南宋朝廷在赈灾政策上就明确规定“农夫 资巨室之土,巨室资农夫之力,彼此自相资,有无自相恤”。这一现象 ( )A必然会激化主客之间矛盾 C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B说明南宋中央进一步集权 D反映了宋代农业经济衰落2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丰饶的粮仓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2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 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近代前夜与盛世

8、危机25、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励精图志,创“开元盛世”B鉴真西行求法,著大唐西域记C唐玄宗虚心纳谏,用魏征等贤臣D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4 / 二非题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 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 了坚实基础。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 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 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9、,充满着蓬勃向 上的活力。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 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 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 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 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 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

10、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 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2、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秦”的历史。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材料二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 / 史记陈涉世家(1)材料一中“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具体指什么?商鞅变法的哪一 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材料二包含了秦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11、(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造成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 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 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 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 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材料一中的“商君”实行变法受到谁的支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 面的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2、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 施?(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6 / 参答一选题共 小,题 , 50 )1、A2、A3、B4、C5、A6、D7、A8、D9、A10、C11、D12、C13、D14、D15、D16、D17、B18、D19、B20、D21、A22、C23、A24、C25、D二非题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7 / 1、(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 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文化 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2)从“胡风盛行”、玄奖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3)(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 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 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 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 饰之一。2、(1)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