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_第1页
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_第2页
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_第3页
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_第4页
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至于中医真正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则是20世纪以后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 的加深加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完整的中医理论系统,诊疗经验开始全面向意大利渗透。据报道,目前意大利约有16以上的人口使用不同类型的替代医学,其中主要是中医治疗方法。我还听说有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希望中医治疗方法能够被纳入健康 。至于中医真正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则是20世纪以后了。随着中国对外中医关于“治未病”的理论是对“亚健康状态”的科学认识,而中医养生学就是关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早期调理的学说。情志急躁易怒由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消长,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是春温、夏热、长

2、夏湿、秋燥、冬寒,人体生理也随之做出适应性调节。这就是辨证论治方法的特点。在现代西方医学发达的欧美等国家,有大量的学者从事、研究中医学。药膳(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当今,中医学在许多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元四大家”:正:指人体的正气,包括气、血、津液等。脏腑功能失调哮喘的内因,在中国中医 指导下,中医事业蓬勃发展。另外,针刺对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疼痛症状也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如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死亡率为,而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医药介入不多,死亡率达10以上。目目赤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3、 中医学,即中国传统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斗争的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我就中医学的发展、特点及优势向在座的各位作一个简要的介绍。中医关于“治未病”的理论是对“亚健康状态”的科学认识,而中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方法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

4、论体系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遵(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公元前770公元220左右),以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的相继问世为标志。(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 作 。 黄帝内经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难经对脉学的详细而精当的论述特别具有 创造性。难经对脉学的详细而精当的论述特别具有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量医

5、疗实践的积累,自汉代以后中医学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可概括为五个时期。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进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65907年) 由于重视总结临床经验,继承整理发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逐渐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基本理论,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对后世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著名医家及其代表著作有: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65907年) 王叔和脉经王叔和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

6、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和具有独创见解的医学理论应运而生。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元四大家”: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元四大家”:如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死亡率为,而香港和台湾地区中医药介入不多,死亡率达10以上。它们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的;在人们对它毫无认识,促不及防的情况下,中医药显示了它独有的魅力。中风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夏

7、治”,就是利用夏季是“冬病”缓解之机,人体皮肤腠理疏松、阳气旺盛于外,抓紧时间补益正气,助养体内阳气的生长,改善体质,扶正祛邪,促进病愈。中风后遗症患者常常感觉浑身乏力,体质较虚弱,抵抗力差,灸法不但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更重要的是施灸穴位可以预防中风的复中,这个在古书上有很多的记载,现代医疗实践和研究也已证实了这一点。中医学,即中国传统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斗争的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今,中医学在许多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西方医学发达的欧美等国家,有大量的学者从事、研究中医学。近年来,由于诊疗水

8、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黄帝内经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量医疗实践的积累,自汉代以后中医学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可概括为五个时期。肝火炽盛 头胀痛 3、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 明清时期,既有医学理论创新,又有对医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的综合整理,许多不同类别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相继问世。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3、明清时期张介宾景岳全书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本草纲目温病学说的创始人之

9、一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叶天士温热论 4、近代时期 (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401949) 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由于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长期论争,产生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 4、近代时期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强调从理论到临床都应衷中参西,开中西药并用于临床之先河。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强调从 5、现代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1949至今) 在中国中医 指导下,中医事业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先后颁布,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

10、中西医结合,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 5、现代时期 运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在经络与藏象实质研究方面和对四诊客观化、微观辨证规律的探索及中医证候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国传统医学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运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整体,即统一性和整体性,指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11、的。中医学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即谓之整体观念。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整体,即统一性和整体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形体(脉、筋、肉、皮、骨) 官窍(舌、目、口、鼻、耳、前阴、后阴) 人体构成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构成它们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的;而在病变时,它们又是互相影响的。如 胆口苦 目目赤 面面红肝火炽盛 头胀痛 情志急躁易怒 肺咯血、胸痛 胃脘胁疼痛、泛酸 它们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的;而在病变时,它们又是互相影响的。如 2、人与

12、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人体也发生着与之相应的变化,这即是机体与环境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观。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由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消长,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是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人体生理也随之做出适应性调节。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 由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消长,一年四季基本特点二、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基本特点二、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

13、: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辨证将四诊(望、闻、问、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感冒,西医生马上就可用泰诺等感冒药,而在我们中医学中,感冒可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暑湿表证等多种证型,不同证治疗不同,应分别采用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清暑祛湿解表法等,所用方药也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身热微恶风寒有汗 咳嗽咽痛口干舌苔微黄脉浮数风热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 这就是辨证论治方法的特点。身热微恶风寒有汗 咳嗽咽痛口干舌苔微黄脉浮数风热表证辛凉解表三、中医学的防治优势三、中医学的

14、防治优势 在现代西方医学发达的欧美等国家,有大量的学者从事、研究中医学。近年来,由于中医中药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医疗费用又低,所以世界上看中医吃中药的患者逐渐增多。如果没有疗效,中医就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传播至海外,它必定有其独具的优势! 在现代西方医学发达的欧美等国家,有大量的 21世纪初SARS的爆发是人类的不幸,也是对现有医学能力的极大考验。在人们对它毫无认识,促不及防的情况下,中医药显示了它独有的魅力。有报道称:“从全球疫情来看,无中医药介入的地区或国家,其SARS患者死亡率较高;相反,有中医药介入的地区或国家,其死亡率则较低。如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死亡率为,而香港和

15、台湾地区中医药介入不多,死亡率达10以上。”当今,中医学在许多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举例。 21世纪初SARS的爆发是人类的不幸,也是对现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中医关于“治未病”的理论是对“亚健康状态”的科学认识,而中医养生学就是关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早期调理的学说。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在历代医学著作中都有养生保健知识的论述,形成了非常丰富多彩的保健措施,它们简单实用,行之有效。 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如药膳(以药物和食物为原

16、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 保健、治疗作用的食物)吐纳(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导引(各种自我按摩的方法)针灸推拿太极气功等如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 中风后遗症 中风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速度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中风后遗症 中风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由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病机理解是:治疗应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本虚标实以气虚为主

17、以血瘀、痰浊为主本虚标实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病机理解是:本虚标实以气虚为主以血瘀、痰具体治疗方法是:“一针、二灸、三中药”具体治疗方法是:“一针、二灸、三中药”针:以头皮针和体针结合头皮针,人的头皮上有全身各部位的投影,其中的运动区、感觉区和语言区对相关功能的恢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以头皮针和体针结合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体针,主要选择人体四肢穴位,可通经、舒经、活络,引导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另外,针刺对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疼痛症状也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体针,主要选择人体四肢穴位,可通经、舒经、活络,引导肢体运动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灸中风后遗症患者常常感觉浑身

18、乏力,体质较虚弱,抵抗力差,灸法不但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更重要的是施灸穴位可以预防中风的复中,这个在古书上有很多的记载,现代医疗实践和研究也已证实了这一点。灸教培用谈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点课件药由于气虚、血瘀、痰浊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所以治疗上多以益气、活血、祛痰、通络为主要原则。可选用:黄芪、 参等补气 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 半夏、石菖蒲等化痰开窍 全蝎、蜈蚣、地龙等(擅走窜的动物类药) 通经活络药 针、灸、药三管齐下,在中国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证实。中医药方法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但存活率高,而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西药组。 针、灸、药三管齐下,在中国治疗中

19、风后遗症临床疗效 肿 瘤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可归纳为: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 肿 瘤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可归纳为:正邪两方邪:所有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均可称为“邪”引起肿瘤的“邪”有:气滞、血瘀、热毒、湿聚、痰凝等。正:指人体的正气,包括气、血、津液等。邪:所有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均可称为“邪”正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肿瘤之所以能够生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总原则,进行辨证施治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正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肿瘤之所以能够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山慈菇、马钱子、赤芍等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均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在放化疗的减毒、增效、增敏方面有显著意义。上海龙华医院用八月札、木香、白花蛇舌草、瓜蒌、生苡仁、半枝莲、野葡萄藤、苦参等中药治疗大肠癌,其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31.7%、20%及9%。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清热解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