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与妻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觉民林觉民 (1887年1911年5月3日),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可以

2、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是农历辛亥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半,黄兴率领革命党先锋队160多人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军与清兵激战一昼夜后失败,伤亡极其惨重,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事后,因广州清吏对革命党恨之入骨,有意“示众”,革命党人的遗体被陈尸在谘议局前的旷地上,惨不忍睹。直到第五天,督署在市民的要求下发函请善堂收拾遗骸。 南海、番禺两知县准备将烈士葬在东门外埋犯人的臭岗。没有暴露身份

3、的同盟会党人潘达微知道这个消息后,冒着杀头的危险,收集了死难烈士遗骸72具,又以平民报记者的身份找到善堂董事说:“义士为国捐躯,葬于臭岗,心何能安?”,言词痛切,泣不成声。善董徐树棠大受感动,他说:“本堂有一地位于沙河马路旁,名红花岗,青草白地 ,可谓净土,今献此为葬地,”潘达微实地考察后,遂拍板同意,并承担棺殓营葬等事。埋葬诸烈士后,潘达微之妹夫郭伟泉在努力寻访和各方支持下,弄清了烈士身世生平,其中不少为饱学之士和很有作为的青年、学生、 华侨。戳破了清政府散播的起义者都是地痞、无赖的谣言。 葬后潘达微还以谘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牌为题,将安葬烈士情况在报纸上作了报道。潘认为,“红花”不及

4、“黄花”(“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二词雄浑优美,故在报道中将原“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此后该名一直沿用至今。黄花岗所埋遗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称。至于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岗上刻石记名。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标题释义与妻书与:给书:信 写作背景:广州起义前三日,林觉民连夜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这封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这封信,既是情书也是遗书,被后人命名为与

5、妻书。禀父书与妻书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与妻书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祝颂语: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此致敬礼”。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此致”二字之后不加标点,“敬礼”二字之后可加感叹号表示诚意。署名和日期:另起一行,在右下方位置署名,日期写在名字下方。书信格式五更五鼓五夜夜间时辰现代时间一更一鼓甲夜黄昏19:00

6、-21:00二更二鼓乙夜人定21:00-23:00三更三鼓丙夜夜半23:00-01:00四更四鼓丁夜鸡鸣01:00-03:00五更五鼓戊夜平旦03:00-05:00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今,半夜三更、打更、更夫等概念已不再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2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7 吾爱汝至& 5 我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爱”字6字,其中“爱汝”4次以“死”写“爱”& 1 意映卿卿如晤典故: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

7、,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婉转表达“爱”& 1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 6 吾今与汝无言矣。& 7 吾今不能见汝矣!每一句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引出了什么内容或承接了什么内容?爱别离& 1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直接挑明自己必死。& 6 吾今与汝无言矣:强调很想再与妻子面对面说话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引出后文世界上可能有鬼也可能有心电感应,自己的灵会一直陪伴在身旁,劝慰妻子不必悲伤。& 7 吾今不能见汝矣:再次强调与妻子的不舍。引出后文的“一恸”。“悲”& 1 (吾)忍悲为汝言之& 2 汝其勿悲& 3 吾担悲也& 4 余心之悲& 6 汝不必以无侣悲& 7 (吾)一恸“悲”& 1 (吾)忍悲为汝言之& 2

8、 汝其勿悲& 3 吾担悲也& 4 余心之悲& 6 汝不必以无侣悲& 7 (吾)一恸凡是表达“吾”的感情,都是直言悲恸。但凡是写到“汝”,都是劝不要悲。“天下”& 2*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5*天下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反复将“天下”、“国”和“家”对举,是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而朴素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一方面想安慰妻子,告诉妻子我死的有价值;另一方面可能想坚定自己的决心。5次“国”,5次“家”如何劝慰?第三第四节:

9、我一直记得我们所有的细节;三忆汝忆否、回忆、又回忆第五节:你还有孩子,孩子会像我,你看到孩子就会觉 得我还在你身边;第六节:我的灵魂会陪着你。悲中之幸& 5 (吾)甚幸,甚幸!想安慰妻子:别伤心,你还有孩子,看看孩子吧,熬一熬。孩子转眼就成年了,孩子会像我。你看到孩子就会觉得我还在你身边。如何劝慰?第六节:我的灵魂会陪着你。三愿 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其言是实四个关键词爱 & 悲家 & 国爱变成了悲家让位给了国 “爱汝”之情: 三忆、三愿 “就死”之理: 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 为天下人谋永福孙中山,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长民(兄) 林觉民(弟) 林

10、尹民(堂兄弟) 林文(同族兄弟) 富二代、学霸、才子、痴情林觉民18岁时和15岁的陈意映结婚。20岁时自费留学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精通多国语言,一身的才华。& 5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一个很常见的为大家牺牲小家的故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喻培伦,四川内江人,是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林文、林尹民都是日本留学生;方声洞,福建候官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饶国梁,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民族魂两广总督张鸣岐:“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真实他毫不回避自己的儿女情长,毫不掩饰对生的留恋

11、。也恰是这份柔情才使林觉民的英雄气质更显真实。陈意映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其妻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追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父母双双跪在面前,恳请陈意映念在家中尚有一岁幼儿,需要母亲照料,断绝自杀念头,她才愿意活下去。林觉民死去不足一个月,悲伤过度的陈陈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一年后,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郁郁寡欢而病死,年仅22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补充介绍 陈意映终究郁郁而终,依新、仲新由祖父抚养,依新九岁时夭折。与妻书”为林仲新所珍藏,1959年他作为珍贵文物捐赠给福建博物馆。 林觉民故居位于福州市,“广州起义”失败,林觉民殉难,林家为避祸举家迁居并将房产出卖,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购得这所宅院。冰心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多快乐的童年时光。 林觉民有一个叔伯兄弟(同一个曾祖父)叫林长民,民国时期历任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有一女名林徽因,才、貌、情都是传奇。 林家后人在福建漳州过着平静、美满、祥和的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异常低调,表示“不靠先人的英名过日子”,“请允许我们有不说的权利,只作为普通人平凡地生活”,“要了解林觉民,直接来故居参观好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说明写作的缘由和内心巨大的悲痛; 第二部分:(第25段)主体,回忆、抒情、议论相结合,倾诉内心对妻子的至爱之情以及自己“舍汝而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