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课件_第1页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课件_第2页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课件_第3页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课件_第4页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课本内容必修一 专题七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专题八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必修二 专题五 三、“蒸汽”的力量必修三 专题七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技术革命、交通运输) 专题八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二、碰撞与冲突选修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工业文明的兴起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1765工业革命1840珍妮机18321848178518591861186818711875瓦特蒸汽机英国议会改革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德国宪

2、法法国宪法巴黎公社19世纪中期时序坐标重大历史事件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盛行科技文化:生物进化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发明 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派绘画政治: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国际关系: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扩张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文明的兴起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2)资金: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及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3)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

3、和经验。(4)市场:圈地运动形成统一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5)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2.成就:(1)纺织机器: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2)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3)交通工具:史蒂芬孙蒸汽机车、富尔顿蒸汽汽船。3.影响:(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3)城市化:改变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4)思想科技: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5)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列强扩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主干史实梳理 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从生

4、产方式上,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生产组织形式上,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从产业结构上,从农业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改变了政治结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蓬勃兴起,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改变了社会生活: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重点突破民主化改革提供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自由主义成为发展经济基本国策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对外“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 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措施

5、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 “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是受到( )的影响 “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是指( )“18世纪的经济起飞”是指( )“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主要表现为(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开始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

6、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时间内容作用工场手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金银是财富的重要标志,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奖出限入,征收进口税,保持贸易顺差)。反对政府对经济干预,主张自由放任,自由竞争。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易引发商业战争(英荷战争)促进世界市场成熟,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但过度的自由放任,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3.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B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4.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英国的政治家表示:“英国是最先发

7、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B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 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A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前提: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但是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反复斗争。2.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8、。(总统及参议院权力大保皇派强大;确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共和派的胜利)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871年初,德意志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2.标志: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皇帝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及首相对皇帝负责容克贵族把持政权;议会建立并有一定权力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主干史实梳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

9、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思想?启蒙思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构建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及其影响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族解放战争俄日:资产阶级改革德意:王朝战争完成 国家统一17、18世纪自下而上方式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上而下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知识拓展(2015全国高考T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

10、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2013广东高考)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2014广东高考)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考查德意志

11、1871年宪法的特点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DCD5.(2013新课标全国卷)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6.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都是国家元首 B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C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 D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

12、出7.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A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B巴黎公社的失败C“一票共和”的实现 D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AAD8.【材料】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1)请指出文中的“权宜

13、之计”是什么?“真正开始”又是什么?(4分)(2)请你为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权宜之计”保皇派与共和派的妥协(“一票共和”);“真正开始”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主题:法国共和制的艰难确立。说明:经过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反复斗争,法国实现“一票共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这既是共和派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工业革命推动推动下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过程既体现民主政治确立的曲折性,也反映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9.【材料】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

14、,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71年德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容克地主掌握政权德国现代化政治前提:德国现代化制度保障:德国现代化领导力量“错位”的影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德国现代化领导力量“错位”:【概括提升】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1.共同特点:(1)议会是形式上代表

15、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2.历史作用:(1)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概括提升】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确立过

16、程的特点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等为理论基础。(以启蒙思想为理论基础)2.建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方式,如英美法;或者是王朝战争统一方式,如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类方式)3.体现原则:通过立法方式,体现了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4.确立过程:曲折反复,尝试不同的政体形式等。 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法国内忧外患。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偶然性:两大矛盾激化的特殊时刻;巴黎光荣革命传统的特殊城市。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2.革命措施:(1)政权建设

17、: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3.失败原因:没有乘胜追击反动军队;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4.经验: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5.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主干史实梳理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

18、,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促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重点突破11.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 A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D夺取政权,实现公有制 12.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

19、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CC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进化论(1)诞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意义: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2)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代表作:

20、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3.美术(1)现实主义: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2)浪漫主义: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3)印象画派特点: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代表作:莫奈的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等。4.浪漫主义音乐(1)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2)代表: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主干史实梳理归纳总结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繁盛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以后社会根源(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2)社会

21、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描写对象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主题深化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1)第一阶段: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人们渴望寻求一种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导致新古典主义盛行。(2)第二阶段:19 世纪 30 年代前,随着法国大革命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人们不再盲目地相信理性,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3)第三阶段: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欧美资本

22、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出现了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4)第四阶段:20 世纪以后,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社会也更加动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不平静,在西方世界,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惘,以反对传统和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近代以来文学艺术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如何?(1)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美术出现。(2)工业革命的进行,科技的发展,反映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和借助工业革命

23、的光与色成果的印象派。(3)工业革命的进行,促使借助工业革命成果的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4)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促使电影和电视艺术产生、发展。13.(2015江苏高考T17)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4.(2014江苏高考)“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

24、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15.(2014福建高考)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A拜伦 B巴尔扎克C薄伽丘 D莎士比亚AAB工业革命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国际关系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自由主义盛行,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三大进步思想潮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生物进化论浪漫主义

25、与现实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列强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列强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最终确立世界霸权(“世界工厂”)阶段特征工业文明开始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确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要点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整体趋势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西欧资本主义崛起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经济主导商业资本主导;海上霸权从西葡、荷兰到英国工业资本主导;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组织手工工场(集中、市场、雇工、分工、效率、规模)现代工厂(集中、机器、规模、分工、纪律、规模)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主要途径,原始残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破坏性与建设性)经济

26、政策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积累、少买多卖贸易顺差、扶植新兴产业)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两个阶段的经济特征比较要点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整体特征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确立工业革命引发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并扩展阶级关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与人民结成反封建大联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民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创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英美法)并扩展(德意日俄)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扩张与殖民争夺

27、,英国确立殖民霸权资本主义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确立世界霸权两个阶段的政治特征比较蒸汽时代文化特征技术科学文艺蒸汽机引发动力、能源、交通、部门、组织、城市、市场变化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给“神创说”以致命一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兴起16.(2015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面对短时间内的“人口大爆炸”,乾隆帝降谕:“各省丈量田亩及抑勒首(注:强逼自首)报垦田之事,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论。”又谕:“现今海宇户口繁滋,难以数计,如各省粮价,有增无减,即可为滋生繁庶之征,况人数既多,自地无遗利,安得复有未辟之旷土,广为耕种升科?若求可垦之地,则惟新疆、乌鲁木齐等处,地土沃衍,尚

28、可招徕屯垦。至于内地开垦一说,则断无其事!各省督抚亦断不得以此为言。即或濒河沿海之区间有东坍西涨,其数甚微,只须地方官查明照例妥办。”摘编自张研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使发展比较早、比较快、规模比较大的西欧城市成为吸纳人口渊薮,新增人数始终不能满足增长者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便在生存需求和国家法令驱使下,被城市吸纳为劳动力。这些庞大的新劳动力刺激了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又推动了农业革命,使西欧摆脱了所谓的“旧生态体系的束缚”,走出了人口周期性膨胀衰减膨胀衰减的怪圈,自1750年以后,人口直线上升,不再有倒退。 摘编自钱乘旦

29、世界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此时期中英两国缓解人口增长压力方式的差异。(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中英两国人口增长的不同影响。(15分)答案:(1)中国:禁止内地报垦、鼓励边疆免税新垦;默许民间大量隐匿土地;发展传统经济,以农养农。(4分)英国:近代产业革命发生,以工化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吸纳农村人口;推进传统农业的近代化转型(或推动农业革命,养活更多人口);对外殖民扩张、移民、掠夺资源消化人口负担。(6分)(2)中国:中国经济总量增长,出现了康乾盛世局面;不能有效转化的人口成为社会转型的负担。(5分)英国:丰富的自由劳动力刺激了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业革命,摆脱了“旧生态体系的束缚”;殖民扩张、移民给其他地区和人民带来灾难;为英国崛起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