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课件(31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课件(31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课件(31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课件(31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课件(3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科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节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第一节体液调节是通过化学信号实现的调节第三章 体液调节第二节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第二节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控制内分泌系统第四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课标阐释学法指导1.结合具体的调节过程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生命观念)2.结合教材中的实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结构和过程。(科学思维)3.通过学习体温调节过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责任)1.从信息传递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调节结果等角度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行比较。2.结合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中人体发生的一些变化理解体温调节的

2、过程和意义。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特点不同但两者紧密联系1.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调节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选择性地识别拥有这种激素受体的靶细胞,有些激素仅作用于较少的特定目标,有些激素作用范围遍及全身。(2)激素发挥信使作用。激素分子不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额外的能量,仅作为信号分子,启动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一系列生理效应。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机体需要不断分泌以维持其动态平衡。(3)激素微量高效。激素是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激素与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程序,微弱的化学信号可以被逐级放大。肾上腺素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神经递质(重复利用)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信息传递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调节结果肌肉收缩、腺体分泌调节细胞内的代谢过程等生理效应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的方式影响内分泌腺的分泌;许多内分泌腺受神经直接支配。激素又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高度警觉。预习反馈1.判断正误。(1)因为激素具有特异性,所以一种激素只有一种靶细胞。( )(2)如果破坏了激素的靶细胞受体,则激素不

4、能再发挥作用。( )(3)激素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但可以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4)神经调节过程无信息分子参与,体液调节过程必须有信息分子参与。( )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神经冲动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其中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占主导作用答案 A解析 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也有化学信号,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项正确;血液中较高浓

5、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项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D项正确。人体的体温(1)人体直肠温度的平均值为37.5 ,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20.3 ,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30.5 。(2)人体的体温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在一昼夜中,凌晨的体温最低,1719时体温最高,但同一个体的体温变化一般不超过1 。(3)人的体温存在个体差异。二、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1.机体的产热;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肌肉和脑。劳动和运动时,肌肉是主要的产热组织。寒冷时,打寒战(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可以为机体快速地提供热能。(安静和运动时

6、肌肉都是主要产热器官)2.机体的散热;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散热的机制包括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当人体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汗液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狗和猫除外,通过呼吸道增加蒸发量以加快散热。)3体温恒定的原因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主要的产热器官有内脏、骨骼肌、脑等,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等。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双重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当外界温度低时,机体散热多,产热也多,如果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会被冻僵。当外界温度高时,散热难以进行,如果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会发生中暑。5参与的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

7、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6.体温调节过程(1)神经调节途径;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刺激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皮肤毛细血管、汗腺及内分泌腺等调整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2)体液调节途径;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调节细胞代谢,增加机体产能。(3)体温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等需要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导,内分泌腺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神经调节体温的反射过程寒冷刺激_冷觉感受器_兴奋_传入神经元_传导位于下丘脑的_体温调节中枢_进行综合分析 _传出神经元_传导皮肤血管_收缩_,血

8、流量_减少_,散热速度_减慢_;_骨骼肌、立毛肌_收缩,产热_增加_。 炎热刺激_温觉感受器_兴奋传入神经元传导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元传导皮肤血管_扩张_,血流量_增加_,也使汗腺分泌汗液_增多_,汗液_蒸发_带走大量的热。 7体温调节过程图解(如图所示)8体温调节障碍(1)在寒冷环境中,如果机体的产热量不能补偿散失的热量,将引起体温降低。一般把低于36 的体温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人的体温降至28 时,将丧失意识;降至20 时,通常不易恢复。(2)在高热环境、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如果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将引起体温升高。体温高于40 称为体温过高。人的体温高于

9、41 时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超过43 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认为45.5 为人的致死体温。体温持续地高于正常水平,称为发热。特别提醒;(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在炎热环境中则以增加散热为主。(3)无论是在寒冷环境中还是在炎热环境中,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4)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而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神经调节。(5)参与体温调节的产热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协同作用。探究点一体温调节下图是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思考回答

10、下列问题。 1.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哪个部位?提示 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周围环境温度突然降低后,由于散热量突然增加而导致体温下降,然后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回升,从产热和散热的角度分析体温回升的原因。提示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增加了产热量,减少了散热量,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从而使体温回升。3.图中激素A和激素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关系的激素是什么?提示 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机体产热,二者具有协同关系。4.图中的骨骼肌、皮肤毛细血

11、管及汗腺参与的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在所参与的调节过程中相当于什么结构?提示 神经调节。效应器。易错总结(1)热觉或冷觉不是在下丘脑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2)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体温不再维持稳定。(3)只有恒温动物才有体温调节机制,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探究应用1.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

12、增加厌氧呼吸的强度答案 C解析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主要位于皮肤,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项错误;毛细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B项错误;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等结构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以增加机体产热,C项正确;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主要通过需氧呼吸增加产热,D项错误。练习反馈1.判断正误。(1)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肌肉都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汗液蒸发是散热的唯一方式。( )(3)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均在下丘脑中。( )(4)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关系。( )(5)体温调节、渗透压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都需要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2.花

13、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A.骨骼肌主要通过厌氧呼吸提供能量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参与调节体温变化C.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骨骼肌战栗,散热增加D.大脑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兴奋性降低答案 B解析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骨骼肌主要通过需氧呼吸提供能量,A项错误;寒冷刺激温度感受器可以引起下丘脑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参与调节体温变化,B项正确;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C项错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大脑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的运动平衡中枢兴奋性增强,以维持身体的平衡,D项错误。探究点二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在人

14、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结合下图分析问题。 1.人体在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下丘脑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提示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2.饮食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在调节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提示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一方面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引起饮水反射,另一方面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通过神经垂体释放,促进水的重吸收。3.寒冷环境下,人会起“鸡皮疙瘩”,请叙述相应的反射弧。提示 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归纳提升下丘脑的功能(

15、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以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使人产生渴感。(3)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可合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体温调节过程中,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下丘脑既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探究应用1.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急状态,人体通过途径的调节方式属于

16、神经-体液调节B.若M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M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和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M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途径使神经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答案 A解析 若M表示人体处于应急状态,人体通过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通过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血糖浓度过低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细胞(或肾上腺)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或者通过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寒冷环境下,人体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途径可以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途径可表示肾上腺素的调节,不存在途径的调节;抗利尿激素是由下

17、丘脑合成、神经垂体释放的。2.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经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B.C.D.答案 D解析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错误;冷觉和热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错误。3.下丘脑中有一些细胞既保持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它能将神经传导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传递的化学信息,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共同发挥调节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