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_第1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_第2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_第3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_第4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分层导学历史七年级下册配套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清朝初期,统治者注重发展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至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也有了较大发展。清朝前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的商帮。如徽商、晋商等,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1】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

2、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B【解析】青花瓷成熟于元代,宋、明两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主要畅销海外。青花瓷“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说明中外的交流。“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说明一方面根据人们喜好设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化的交流和

3、影响,这样生产瓷器既受满足人们的需要,利于销售,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都与题干提供的信息不符,因此选。【例2】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民族交往频繁C.商品经济活跃D.皇权高度集中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是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故C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交往频繁与城市的出现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皇权高度集中与城市的出现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发展海外贸

4、易B.推行垦荒政策C.发展手工业D.改进生产工具B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D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B4.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据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5、)A.北京B.江宁C.苏州D.杭州C5.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哪位皇帝在位时( )A.康熙B.雍正C.顺治D.乾隆D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C7.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A.B.C.D.C8.清朝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的商帮是( )A.晋商B.徽商C.

6、鲁商D.浙商A9.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D10.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词组。下列词组中,概括了康雍乾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C.“统一国家的建立”D.“盛世潜伏危机”D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材料三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1)阅读材料一,从材料一中你得出什么信息? 雍政帝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商帮出现,出现工商业市镇等。(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