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雷达二衬检测报告模版_第1页
隧道雷达二衬检测报告模版_第2页
隧道雷达二衬检测报告模版_第3页
隧道雷达二衬检测报告模版_第4页
隧道雷达二衬检测报告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测报告委托单位: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XX段隧道检测检测内容: XX隧道质量无损检测报告日期:二零XX年八月十五日XX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托单位: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XX段隧道检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审核:批准:检测单位:地 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本报告共11份,其中正本2份,副本9份。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1检测内容11.1结构性破损及其他主要病害检查11.2二次衬砌质量12检测目的及依据22.1检查目的2 HYPERLINK l bookmark35 o Cur

2、rent Document 2.2检查依据23仪器设备23.1检测仪器2 HYPERLINK l bookmark55 o Current Document 4检测原理及实施方案3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4.1检测原理3 HYPERLINK l bookmark61 o Current Document 4.2实施过程4 HYPERLINK l bookmark70 o Current Document 5检测范围5 HYPERLINK l bookmark73 o Current Document 5.1检测范围5 HYPERLI

3、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5.2检测结果5 HYPERLINK l bookmark85 o Current Document 6结论及建议1XX段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检测报告(XX |隧道)XX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XX 段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我中心技术人员于XX年X 月X日进场对该隧道进行了检测,现提出报告如下。1检测内容根据XX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 “XX段隧道检测技术合同”,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结构性破损及其他主要病害检查1.2二次衬砌质量1)二次衬砌厚度;2)衬砌混凝

4、土的均匀性、连续性与致密情况;2检测目的及依据2.1检查目的使用地质雷达法对隧道工程的二次衬砌结构实体进行无损检测, 提供结构性破损或其他主要病害的客观资料。2.2检查依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3)参照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TG H30-2004);(7)项目合同书。3仪器设备3.1检测仪器检测仪器SIR-20探地雷达,设备编号:XXS

5、IR-20探地雷达是美国GSSI公司生产的GPR系列中最新的产 品,由发射机、接收机、控制台、发射天线、接收天线、30m长数据采集电缆线、Ethernet接口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SIR20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如下:分辨率:5 ps范围:08, 000 ns,可选数据输出格式:8位或16位可选扫描样点数:256, 512, 1024, 2048,可选扫描速率:2800次/秒,可选输入电源:12V直流(1115V范围内),60W数据传输速率:100Mb/s天线中心工作频率:400、900MHz4检测原理及实施方案4.1检测原理地质雷达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光谱(1MHz 1GHz)电磁技术。

6、地质雷达利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宽频带电磁波, 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截面的反射波。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 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状态 而变化。因此,可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幅度与波形资料,可推 断介质的结构,其工作程序见图4.1。图4.1雷达检测原理示意图实测时将雷达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密贴于衬砌混凝土表面,雷达波 通过天线进入混凝土衬砌中,遇到钢筋、钢拱架、材质有差别的混凝 土、混凝土中间的不连续面、混凝土与空气分界面、混凝土与岩石分 界面、岩石中的裂面等产生反射,接收天线接收到反射波,测出反射 波的入射、发射双向走时,即可计算出反射波走过的路程长度,从而 求出

7、天线距反射面的距离。雷达天线可沿测线连续滑动,每个测点的时间曲线可以汇成时间 剖面图像,多个测点资料汇成的时间剖面,各测点接收到的同一反射 波汇成一定图像,从而直观的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反射面。4.2实施过程1)测线布置检测时沿隧道纵向里程进行。每个断面共布置三条检测线,隧道 左、右拱肩各1条,拱顶1条,进行连续检测。雷达测线布置见图 4.1。图4.1隧道断面上雷达测线布置示意图2)介质参数标定在所检测隧道洞口进行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做现场标定,每个 测试单元均进行标定,每次标定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试单元的介电 常数。3)检测时雷达天线紧密贴合在混凝土表面滑动,进行连续采集。 探头扫描速度大于51

8、2线/s;对于特殊地段或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 测方式,测量点距不大于200mm。4)支撑天线的器材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不能佩戴含有 金属成分的物件,并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距离。5)观测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天线的平面与探测面基本平行,距 离相对一致。6)按至XX方向为正方向,以便确定隧道进、出口及左、右方 向。记录标注应与测线桩号保持一致。5检测范围5.1检测范1)XX隧道5.2检测结果综合二衬厚度检测断面图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以及相关设计资料得出:XX隧道左洞二次衬砌检测结果统计注:本次检测结果仅对测线所经过的位置处衬砌混凝土厚度、脱空及密实情况负责6结论及建议XX高速公路XX隧道地质雷达检测,XX隧道左右线各布置3 条地质雷达测线,出具检测结果如下:建议: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