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_第1页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_第2页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_第3页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_第4页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湿地概念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第一条第一款: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因此,“湿地”不仅包括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而且还包括部分内陆水体、水稻田等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区 第二条第一款: 由邻近湿地的河滨和海岸地区组成,包括岛屿或湿地范围内低潮超过6米深的海域湿地概念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第一条第一款:1.湿地既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2.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如使气温年、日较差减小,空气变得湿润,降水量增多。3.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湿地的主要作用湿地

2、的主要作用资源状况湿地类型及面积依据技术规程调查的湿地为5类28型:属性类型面积万公顷滨海湿地12594.17自然河流湿地3820.7湖泊湿地4835.16沼泽湿地81370.03人工库塘湿地1228.5资源状况湿地类型及面积依据技术规程调查的湿地为5类2湿地类型及面积(5类28型)滨海湿地共594.17万公顷分12型近海与海岸湿地: 在近海与海岸地区由天然的滨海地貌形成的浅海、海岸、河口以及海岸性湖泊湿地统称为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含6米)的浅海区与高潮位(含高潮线)海水能直接浸润到的区域。湿地类型及面积(5类28型)滨海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 在近海河流湿地共820.7万公

3、顷 分3型: 永久性河流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泛洪平原湿地浙江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河流湿地是围绕天然河流水体而形成的河床、河滩、洪泛区、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沙洲等自然体的统称。河流湿地共820.7万公顷 分3型:浙江河流泛洪平原湿湖泊湿地共 835.16万公顷 分4型: 永久性淡水湖 季节性淡水湖 永久性咸水湖 季节性咸水湖 鄱阳湖永久性淡水湖洪湖-永久性淡水湖高原湖泊纳木错青海湖永久性咸水湖湖泊湿地共 835.16万公顷 分4型:鄱阳湖永久性淡水沼泽湿地共1370.03万公顷 分8型: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的自

4、然综合体:(1)受淡水、咸水或盐水的影响,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2)生长沼生和部分湿生、水生或盐生植物;(3)有泥炭积累或尽管无泥炭积累,但在土壤层中具有明显的潜育层。沼泽湿地共1370.03万公顷 分8型:具有以下3个基青藏高原-草本沼泽云南镇雄县的苔藓沼泽若尔盖泥炭沼泽长白山森林沼泽青藏高原-草本沼泽云南镇雄县的苔藓沼泽若尔盖泥炭沼泽长白山森库塘湿地共228.5万公顷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造的湿地,或对自然湿地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湿地,也包括某些开发活动导致积水而形成的湿地。库塘湿地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 资源状况各类湿地比重近

5、海与海岸湿地594.17万hm2库塘湿地面积228.50万hm2沼泽湿地面积1370.03万hm2河流湿地面积820.70万 hm2湖泊湿地面积835.16万hm2水稻田约3000万hm2 资源状况各类湿地比重近海与海岸湿地库塘湿地面积沼泽湿地面 资源状况自然湿地面积滨海湿地594.17万hm2沼泽湿地面积1370.03万hm2河流湿地面积820.70万 hm2湖泊湿地面积835.16万hm2共3620.02万公顷 资源状况自然湿地面积滨海湿地沼泽湿地面积河流湿地面积82中国沼泽分布二大重点分布区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中国沼泽分布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

6、、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四川中国湖泊分布五大湖区中国湖泊分布全国河流湿地分布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全国河流湿地分布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全国近海与海岸湿地分布分布于沿海的12个省区、市,以杭州湾为界,以北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 全国近海与海岸湿地分布分布于沿海的12个省区、市,以杭州湾为全国库塘湿地分布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部地区全国库塘湿地分布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部地区资源状况湿地植物和植被湿地植物: 高等植物共2276种 (815属225科)湿地植被分类 7个植被型组 16个植被型

7、 180个群系 资源状况湿地植物和植被湿地植物: 资源状况湿地植物种类构成被子植物130科625属1919种苔藓植物64科139属267种蕨类植物27科42属70种裸子植物4科9属20种 资源状况湿地植物种类构成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资源状况湿地保护问题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湿地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湿地保护投入不够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据对376处重点调查湿地的调查统计,主要威胁与问题: 资源状况湿地保护问题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据对376处现状评价 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自然湿地数量减

8、少是不争的事实。现状评价 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现状评价目前对湿地保护的三大主要威胁因素开垦与改造污染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随水资源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合理的湿地水资源利用,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湿地生态用水问题)。现状评价目前对湿地保护的三大主要威胁因素现状评价376块重点调查湿地分析结果现状评价376块重点调查湿地分析结果现状评价不同的自然湿地类型面临不同的威胁湖泊湿地主要威胁多因素滨海湿地开垦、污染、资源过度利用沼泽湿地开垦、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过度利用河流湿地开垦改造与调水现状评价不同的自然湿地类型面临不同的威胁现状评价污染淤积现状评价污染淤积现

9、状评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但衰退明显物种类别占全国同类物种野生植物苔藓植物12.7蕨类植物2.7裸子植物8被子植物76.8野生动物鱼27.19兽类5.9鸟类20.9爬行类32.3两栖类99.3现状评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类别占全国同类物种野苔藓植物第二节 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征1湿地植物种类湿地植物包括沼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它们生长在地表经常过湿、常年积水或浅水的环境中,植物的基部浸没于水中,茎、叶大部分挺于水面之上,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又具备陆生植物的某些特征,水生植物则沉于水中,所以湿地植物是水生和陆生之间的过渡类型,具有适应于这一特殊生境的生态特征 。第二节 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征

10、1湿地植物种类据调查统计,我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5科815属2 276种。苔藓植物有64科139属267种,其中以凤尾藓( Fissidentaceae)种数最多,其次为柳叶藓(Amblyategiaceae) 、泥炭藓( Sphagnaceae) 、青藓(Brachytheciaceae) 、蔓藓科(Meteoriaceae)等。蕨类植物有27 科42 属70种,其中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种数最多,其次为木贼( Equisetaceae) 、蹄盖蕨(Athyriaceae) 。裸子植物有4科9属20种,包括松科( Pinaceae) 、杉科(Cryptomeria)

11、 、麻黄科(Ephedraceae)和买麻藤科( Gnetaceae) 。据调查统计,我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5科815属2 276种被子植物有130 科、625属、1919种,以禾本科(Gramineae)种数最多,其次是莎草科(Cyperaceae) 、菊科(Compositae) 、唇形科(Labiatae) 、蓼( Polygonaceae) 、毛茛科(Raninculaceae)和黎科(Chenopidiaceae)等。 在我国湿地植物中,有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宽叶水韭( Isoetesjaponica) 、水松(Glyptost

12、robus pensilis)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 arostratum ) ,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等11种。被子植物有130 科、625属、1919种,以禾本科(Gra2、湿地植被的特征(1)群落类型丰富多样群落类型可达百种以上,这是由于湿地植物的种类、季相、外貌、结构、生态、动态、类型等均富于变化,从而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了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类型。(2)群落空间结构简单,种类组成单一多数湿地植物群落

13、垂直分层不明显,复合结构的群落类型较少,主要出现于溪流边沼泽湿地;许多植物群落为单一优势群落,群落内部伴生种类稀少,多物种共生的群落类型仅有少数。(3) 地区差异性不显著不同地区的湿地常分布有相同类型的湿地植物群落,特有类型稀少,分布也较为狭窄。2、湿地植被的特征(1)群落类型丰富多样(4)群落类型以草本类型为主绝大多数湿地植物群落均为草本类型,而仅有杨柳科植物、豆科植物以及柽柳、火炬树等少数几个木本类型。(5) 群落对水依赖性强,结构脆弱不稳定在水分匮乏时,沉水植物群落以及浮水植物群落将消失,挺水植物群落以及陆生植物群落亦容易发生退化。相反,当水分充足时,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发展亦相当迅速。(

14、6)群落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4)群落类型以草本类型为主 一、 基本概念 二、植物调查流程 三、植物调查技术方法第三节 重点调查中的植物调查第三节 重点调查中的植物调查(一)主要名词3、优势植物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就成为该群落的优势植物。优势度是确定物种在群落中生态重要性的指标。确定植物优势度时,指标主要是种的盖度和密度等一、 基本概念2、建群种任何群落都由一定的物种组成,这些物种就是该群落的建群种。可分为单建群种群落和共建群种群落1、湿地植物界定:确定湿地调查范围后,凡是在其区域内生长的植物(一)主要名词3、优势植物一、 基本概念2、建群种1、湿地植6、草本植物一般

15、植株软弱矮小,木质部不发达,多为植物全株或地上部分短期内或一年内死亡的植物,如凤眼莲;或者多年生的植物,如芦苇4、乔木一般高度5m以上,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和发育强盛的枝条构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如池杉 5、灌木一般高度5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直立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木本植物,如柽柳6、草本植物4、乔木5、灌木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二)植被分类特征1.植被型组:最高级单位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如针叶林、阔叶林、荒漠、沼泽等。全国共11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原和稀树干草原、荒漠(包括

16、肉质刺灌丛)、冻原、高山稀树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二)植被分类特征1.植被型组:2.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29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岛常绿林、红树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原、稀树干草原、荒漠、肉质刺灌丛、高山冻原、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2.植被型 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近,同时对水3.植被亚型植被型的辅

17、助或补充单位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进一步划分的亚型。如寒温性针叶林中的寒温性落叶针叶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温性常绿阔叶林3.植被亚型植被型的辅助或补充单位4.群系组植被型或亚型范围内,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而划分的群系组如铁杉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寒温性松林;栲类林;山地硬叶栎类林4.群系组植被型或亚型范围内,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5.群系中级分类单位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热带或亚热带可能是标志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如巴山冷杉林;岷江冷杉林;芨芨草草甸;兴安落叶松林5.群系中级分类单位6.群丛 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

18、学特征一致的自然单位。划分群丛的指标如下:(1)层片相同:即群落结构一致;(2)主要优势种相同;(3)生态指示种相同。如:植被型组:针叶林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植被亚型: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群系组:云杉林群系:青海云杉群丛: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花楸 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三)群系的确定方法1. 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1)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个体数量的相对概念。计算方法:某个种的多度(该种的个体数目/样方中同一生长型全部种的个体数)100%(2)密度和相对密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个种的实测植株数目。计算方法:密度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地面积相对密度=某种植物的密度/本层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

19、0% (三)群系的确定方法1. 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3)高度和相对高度反映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对生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时要求记录每个物种的高度,并计算其平均高度。计算方法:相对高度=某种植物的平均高度/本层所有植物平均高度之和100%(4)冠幅和相对冠幅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的冠幅,一般指树冠在地面投影面积的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径平均值。计算方法:相对冠幅=某种植物的平均冠幅/本层所有植物平均冠幅之和100%(5)盖度和相对盖度指草本植物在地表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比例。计算方法:盖度=某种植物的地表垂直投影面积/样方面积100% 相对盖度=某种植物的盖度/本层所有植物盖度之和100% (3)高度和相

20、对高度(6)频度表示某种植物个体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均匀程度。计算方法:某种植物个体出现的样方数/同一调查单元内的全部样方数100%。(7)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表示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此处采用较为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冠幅)/2(乔木和灌木植物) 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2(草本植物) 相对优势度某种植物优势度/本层所有植物优势度之和100%(8)重要值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计算方法: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 (6)频度2. 确定植物群系名称在群落内对物种的重要值高低进行排序,以重要值最高的或者前几位物种为依据进

21、行植物群系命名。 2. 确定植物群系名称二、 调查流程图收集资料确定方案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明显二者兼有落实调查单元样地和样方布局数目单优共建混合群落组成面积调查高、中、低三个梯度三条样带记录统计、报告二、 调查流程图收集资料确定方案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一)收集资料三、 具体调查技术方法1、搜集调查地区的湿地遥感图、航片图、地形图等,比例尺不应小于1/10万。2、搜集和了解湿地植物群落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群种、群落类型(如单建群种群落、共建种群落)等、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分布是否受生态因子(如矿化度、盐度、高度等)梯度的影响等。3、以5万公顷的植物群落面积为基本单位,不足5

22、万公顷的植物群落面积以5万公顷来计。(一)收集资料三、 具体调查技术方法1、搜集调查地区的湿地遥(二)制定调查技术路线依据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分布是否明显,将调查划分为3大类型:1)不明显2)明显3)上述二者兼有 (二)制定调查技术路线依据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分解课件(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1)每5万公顷的湿地植物群落划为一个调查单元,不足5万公顷的湿地植物群落面积以5万公顷来计 1、样地和样方布局(2)在每个调查单元内,以最长的直线样带为准,设置至少一条贯穿于调查单元的样带。沿着样带,用GPS按一定间距均匀布设样地,在

23、每个样地范围确定1个调查样方的位置(3)确定调查的样方位置时要考虑以下3条原则: 典型性和代表性 自然性 可操作性 (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1)每5万公顷的(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1)单建群种群落 只有一种单建群种群落:样地数15;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建群种群落:样地数102、样地数目的确定 (2)共建群种群落样地数30(3)混合型群落 每一种单建群种群落:样地数10;每一种共建群种群落:样地数30(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1)单建群种群落(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3、各类型群落样方面积的确定 (3)草本或蕨类群落:高度2m

24、,面积4m2(2m2m);高度在12m范围,面积1m2(1m1m);高度小于1m,面积0.25m2(0.5m0.5m)(2)灌丛群落:高度3m,面积16m2(4m4m);高度在1-3m范围,面积4m2(2m2m);高度1m,面积1m2(1m1m) (1)乔木群落:面积为400m2(20m20m) (4)苔藓群落:面积0.25m2(0.5m0.5m)或者0.04m2(0.2m0.2m)(三)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不明显的调查3、各类型群落样方(四)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明显的调查2、确定最主要的一个生态因子 3、划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梯度 4、每个梯度设立一条样带 1、划分调查单元5、样地和样方布局、数目和面积的确定 (四)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明显的调查2、确定最主要的一个(五)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明显和 不明显兼有的调查2、在调查单元内划分为上述两大类型3、依照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调查 1、划分调查单元(五)生态因子梯度影响植物群落明显和2、在调查单元内划分为上(六)植物群落调查的季节选择 3、多年完成一个生活史的植物群落:选择开花结实的季节 1、生活史为一年:生物量最高和(或)开花结实的时期 避开汛期根据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