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_第1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_第2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_第3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_第4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23331版本号: A修改号: 1页 次: 1.0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 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定,在进行诊疗活动时,各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按本规定进行有效防护:1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 2 口罩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纱布口罩或一次性外科

2、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无菌技术操作等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小时,遇污染和潮湿,应及时更换。 一次性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纱布口罩应每天清洗、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 )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

3、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 4 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5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 接

4、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 I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 。 6 鞋套的使用 :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

5、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7 防水围裙的的使用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 72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73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74 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8 帽子的使用 : 81 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 82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83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84 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85 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9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做

6、好个人剂量监测。至少1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所有人员暴露于X射线下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口罩的佩戴方法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

7、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事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摘口罩方法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 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 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

8、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 WS/T 311-200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无菌手套戴脱办法 C1戴无菌手套方法 C11 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C12 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C13 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C2 脱手套的方法 C21 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C22 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C23 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C3注意事项 C

9、31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C32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33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34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隔离衣穿脱方法 D. 1. 1 穿隔离衣方法 D. 1. 1. 1 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 D. 1. 1. 2 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内部。D. 1. 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 。 D. 1. 1. 4 再扎好袖口。 D. 1. 1. 5 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

10、拉,见到边缘捏住。 D. 1. 1. 6 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D. 1. 1. 7 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 。 D. 1. 1. 8 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 D. 1. 1. 9 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 脱隔离衣方法 D.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 D. 1. 2. 2 解开袖带,塞人袖拌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D. 1. 2. 3 解开颈后带子。 D. 1. 2. 4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 D. 1. 2. 5 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D. 1. 2. 6 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

11、隔离衣。 D. 1. 2. 7 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D. 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 。 防护服穿脱方法 穿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脱防护服 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 。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 。 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

12、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注意事项 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 穿法同。 脱法按 和 的操作后,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离衣从胸前向下拉。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清洁面脱去左袖。左手握住右侧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医用口罩的标准及重要技术指标目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其标准和重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一)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2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5mmH2O)。 (二)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