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_第1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_第2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_第3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_第4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体阅读指导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整体阅读指导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3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范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1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 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

2、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20三套课标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2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1语言跳跃特点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诗人要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呈现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诗人选取其中的关键字词进

3、行合理的排列组合,于是诗歌便有了语言跳跃的特点。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2情景结合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古诗中,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缘情设景,景和情之间的关系都是默契而和谐的。写景与抒情(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或相衬的。3章法结构特点诗词的一般章法结构如图所示,当然,也有很多诗歌采用诸如开宗明义、直接点题、以景结情等章法结构。2情景结合特点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1“读”题目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

4、时可以根据标题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二、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步骤“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2“知”作者诗歌鉴

5、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所处环境。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的诗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具有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的风格。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同时也包含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感情深沉,风格多沉郁、顿挫、朴素、凝重。作者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2“知”作者同学们熟悉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有联系;同学们不熟悉且未加注释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没有联系。3“看”注释注释是对诗歌

6、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诗人的生平、风格、思想、 抱负、经历等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高考卷中的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题起着关键的作用。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同学们熟悉的诗人,其生平背景等信息往往与命题点有联系;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4“泡”正文诗歌正文是阅读鉴赏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7、所在。“泡”诗歌就像泡茶叶一样,把诗歌深厚的内蕴和内敛的情感泡出清香,泡出韵味。“泡”诗歌正文就是要“泡”诗词意象,“泡”关键词句和“泡”诗词情感。(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主旨。读诗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4“泡”正文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表明诗眼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怀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二是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

8、悲”字 就是情感语言,它表明作者客居他乡又逢深秋时不尽的伤感之情。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抓表明诗眼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2)抓主要意象,推导情感主旨。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景或物的自然属性,来联系它所表达的和此物或景有关联的社会属性(即作者的情或志)。而古典诗歌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些意象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诗中的意象,我们就能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3)抓尾句,揣摩情感主旨。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

9、功倍的效果。(2)抓主要意象,推导情感主旨。5“明”题干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对诗的考查内容或形式来作初步的解读。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题选项常设置干扰性的选项,如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主观臆断等。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5“明”题干6“写”答案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鉴赏文字,一般来说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虽然这段文字未必符合一篇议论文的整体要求,但表达方式、组织结构、语言特色等应该尽

10、可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那些求新求异的改编类、联想类、引申类文章就不符合本题的要求。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3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范3 典题导引明解题之规范典题文本【典例】(2020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赠别郑炼赴襄阳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典题文本【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阅读导引第一步:读题目,知作者,读正文,联注释。好朋友郑炼将赴襄阳,杜甫写诗赠别,文中和注释提及峨眉与岘首两地,并

11、运用庞德公的典故。【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第二步:泡正文,找意象,知大意,揣情感。读全诗,了解诗句大致内容。首联写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颔联在这艰难的世道中,我拿着你的诗拜读过日,想到分别心惊神伤。颈联上句写诗人的居住地“峨眉”天色薄暮,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尾联希望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第三步:明题干,看选项,找信息,写答案。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巧妙运用3/4的有效信息,借题解文;读简答题,明确问题和要求,通过读题干,锁

12、定读文的重点,为后面的答题奠定基础。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课件20210402138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第二步,结合诗歌,分析选项。选项分析:_(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有

13、误,“把君诗过日”写在这艰难的世道中,我拿着你的诗拜读过日,分别以后就不能有友人的诗篇作伴了)。第三步,整理思路,做出答案【自主试笔】_【答案】B【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规范解题】第一步,审明要求,明确方向。要求分析写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的作用,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第二步,分析诗句,正确解读。借助诗句及注释可知“_”(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_”(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您好,谢谢观看!您好,谢谢观看!流露出诗人_(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