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_第1页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_第2页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_第3页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_第4页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1一、文化运河——丝绸之路:1、汉代丝路的开通:A、加强管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张骞通西域;2、唐代丝路的全盛:B、对外交通:D、全盛的原因:E、意义:一个中心,两条道路,三个方向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融合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文化大交流;C、沟通媒介:粟特人2中亚葱岭长安西亚天竺敦煌朝鲜日本波斯大食埃及东罗马3

粟特人善于经商和富有进取心。小孩子一生下来,嘴里塞点糖,以示长大有甜言蜜语的本领。手心里抹点胶贴一块银币,以示将来能抓钱。五岁学算术,十五岁经商。

粟特人的足迹北到蒙古、欧亚草原交换皮毛,南及印度,西到伊朗、阿拉伯购买金银器、香料等;东到中国内地贩运丝绸。4

中亚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也把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在丝绸之路上运送的丝绸和瓷器,西传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变成了极为奢侈的消费品;因为它们的价格在那些地方非常高,只有各国皇帝和贵族才能消费得起,各国曾一度以身上穿着中国丝绸,家中使用中国瓷器为富贵象征。唐代花鸟纹锦

5

公元629年,玄奘前往印度取经,645年回国。十六年间遍游天竺,并从印度带回六百多部佛教经典,在长安译成汉文,对佛教在中国的弘扬起了关键作用。唐朝僧人前往印度的同时,印度僧人也来到唐朝传教。透过佛教的传播,印度的医药、绘画、雕塑、石窟艺术、乐舞、戏剧、杂技等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的影响。6

唐代的皇帝和贵族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是从波斯传来的马球。7

玄奘在其《大唐西域传》中说: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是隋唐时期十三部乐曲之一,地位最高,影响也最大。大家熟悉的古乐器箜篌、琵琶、笙、笛、箫等,都属于龟兹乐器。“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的《凉州行》8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史料中的历史----史由证来证史一致9胡旋舞。胡旋舞源于中亚,以女子表演为主,动作快速,轻盈、连续旋转,风靡于开元年间。胡旋舞起源于中亚,是唐代流行的一种健舞,以女子表演为主,舞蹈特点是旋律快、节奏快、舞者转圈多。唐代曾在西域康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设置康居都督府。白居易《胡旋女》—诗中曾提到“胡旋女出康居”《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厂当时西域康国、史国、米国等,都曾向宫里送胡旋女的事。

胡腾舞作者抓住了舞蹈动态中最优美的一瞬,使挥袖旋转的舞姿凝固下来。舞者高鼻深目,留有络腮胡须,其形象是典型的西域少数民族长相。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胡腾儿”,《全唐诗》卷二八四]除了俯仰腾跃,环行急蹴等刚猛雄健的形体动作外,还伴有扬眉动目、顾眄流盼等丰富的面部表情。柘枝舞身着美丽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章孝标《柘枝》诗有:「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有「连击三声画鼓催」。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有很强的观赏性。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10东罗马传入的羊首形角杯、高足酒杯等,深受唐朝皇室贵族的喜爱,成为一股新时尚。11

当时的首都长安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总人口过百万,外国居民有十多万,其中包括各国使节、胡商、留学生等。1213

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

——鲁迅

为什么唐朝能够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14

隋唐时期,作为两汉以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使得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都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养成了一种敢于对外开放、勇于向外学习的心态。正是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下,唐朝登上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15二、东亚文化圈的形成:1、与朝鲜:互遣使节、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2、与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3、东亚文化圈:中国文化辐射的整个东亚地区4、唐文化的特征:宽容、开放、博大恢弘16

唐王朝成为一种文化的辐射,许多国家派出使节到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东亚的新罗、百济、高丽和日本与唐朝交往尤其密切。17

崔致远(857—?),字孤云,新罗人。少年时曾到中国唐朝留学,并中进士。回国后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他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18

公元630——894年的二百多年间,日本十九次派出遣唐使团,实际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六次在途中遇难。使团规模很大,少者一百二十人,多者达六百五十人。而且人员筛选极为严格,须通晓经史、熟悉唐朝情况。遣唐使学习和引进唐朝的典章律令和风俗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9一、文化运河——丝绸之路:1、汉代丝路的开通:A、加强管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张骞通西域;2、唐代丝路的全盛:B、对外交通:B、全盛的原因:C、意义:一个中心,两条道路,三个方向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融合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文化大交流;C、沟通媒介:粟特人20一、文化运河——丝绸之路:1、汉代丝路的开通:A、加强管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张骞通西域;2、唐代丝路的全盛:B、对外交通:B、全盛的原因:C、意义:一个中心,两条道路,三个方向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