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的演化课件_第1页
岩浆的演化课件_第2页
岩浆的演化课件_第3页
岩浆的演化课件_第4页
岩浆的演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岩浆的演化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的演化岩浆的分异作用*岩浆的混合作用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的上升与侵位*重点与难点第五章岩浆的演化岩浆的流变学性质*重点与难点1一.

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作用过程:

热力学—岩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岩浆的结晶和演化受物理化学规律(相律、鲍文反应系列)制约

流体动力学—岩浆是一种粘性流体,许多岩浆作用过程也是一种流体动力学过程描述流体动力学性质的动力学参数

粘度():指剪切应力与应变速率的比值

密度():

屈服强度(o):粘性流体可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特点是,只有施加的剪切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o时,才开始持续的流动和变形,o称为屈服强度一.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作用过程:2二、岩浆的演化

岩浆从源区分离之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了改变,随即开始了岩浆演化历程,从原生岩浆演化出派生岩浆,生成了多种岩石。在岩浆转变为岩石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作用呢?主要有:分异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二、岩浆的演化岩浆从源区分离之后,温度、3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情况下,依靠岩浆自身的演化,最终形成不同组成的火成岩。主要包括:熔离作用扩散-对流作用分离结晶作用气体搬运作用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主要包括:4(1)熔离作用(LiquidImmiscibility)

是指原来混溶的熔体因物理(如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化学(如第三种组分的加入)的原因分离为不混溶或混溶程度低的两种熔体的过程。1、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1)熔离作用(LiquidImmiscibility5方英石鳞石英顽火辉石镁橄榄石岩浆熔离作用:图中n点的演化轨迹玄武质熔体-花岗质熔体的形成方英石鳞石英顽火辉石镁橄榄石岩浆熔离作用:图中n点的演化轨迹6某些实例:SomeExamples在富铁的拉斑玄武岩中可见到晚期的富硅的花岗质不混溶体硫化物—硅酸盐不混溶体(massivesulfidedeposits)月球玄武岩中的富铁球粒存在于富硅富钾的玻璃基质中某些实例:SomeExamples在富铁的拉斑玄武岩中可见7(2)扩散-对流作用含义:原来均一的岩浆,由于液态的岩浆体内部及其与相接触的围岩间存在温度梯度,导致产生成分梯度的作用。此时,热量和物质通过液-液界面进行扩散对流,使高熔点的组分向着低温的熔体边部迁移,冷凝较早,形成较基性富含高熔点组分的的边缘带;而低熔点的组分则向高温的熔体内部迁移,冷凝较晚,生成了较酸性富含低熔点组分的内部带。1、分异作用岩浆中物质扩散的驱动力:

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或化学位梯度(2)扩散-对流作用1、分异作用岩浆中物质扩散的驱8实例:

岩体的边部暗色组分的富集--对流岩浆房中的侧壁结晶分异作用

实例:9Schematicsectionthrougharhyoliticmagmachamberundergoingconvection-aidedin-situdifferentiation.AfterHildreth(1979).

Geol.Soc.Amer.SpecialPaper,180,43-75.

层状对流岩浆房中Schematicsectionthrougharh101、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

概念:是指由于岩浆中结晶的固相物质的分离,使残余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类型:A.流动分异作用B.重力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1、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二、岩浆的演化11A.流动分异作用特点:主要发生在流速变化较大的岩浆通道内,如岩墙和岩脉中原因:岩浆与上侵通道侧壁围岩间的粘滞摩擦作用使流速从通道中心向边缘降低,导致矿物晶体向流速高的中心带集中,使结晶的矿物与熔体分离规模:影响有限,大岩体仅限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3)结晶分异作用1、分异作用A.流动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1、分异作用12流动分异作用的特点:Flowsegregation相对位移颗粒分散压力围岩流动分异作用的特点:Flowsegregation相对位13B.重力分异作用

早结晶的矿物因其与岩浆之间的密度差下沉到岩浆房的底部,或上浮到岩浆房顶部。影响晶体能否从岩浆中沉降分离的因素:晶体与岩浆的密度差晶体直径(B)的大小岩浆的粘度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3)结晶分异作用B.重力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14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olivineCalcicplagioclaseMgpyroxeneMg-Capyroxeneamphibolebiotite(Spinel)Temperaturepotashfeldspar

muscovite

quartzalkalicplagioclaseCalci-alkalicplagioclasealkali-calcicplagioclaseBowen’sReactionSeriesDiscontinuousSeriesContinuousSeries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olivineCalcic15鲍文反应系列的岩石学意义1)纵向:解释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2)横向:解释岩浆中矿物共生规律,两个系列结晶温度相当的矿物可以共生3)解释暗色矿物间的反应边结构和斜长石正环带结构4)玄武质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可逐步形成酸性岩浆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尖晶石)温度升高方向钾长石白云母石英

酸性斜长石不连续系列连续系列基中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鲍文反应系列的岩石学意义1)纵向:解释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橄榄16分离结晶形成的堆积结构分17第7章--岩浆的演化课件18晶体的沉降速度遵循:Stoke’sLawV =矿物沉降速度(cm/sec)g =重力加速度(980cm/sec)r =球形颗粒的半径(cm)rs =固态球形颗粒的密度(g/cm3)rl =熔体的密度(g/cm3)h =熔体的粘度(1c/cm.sec=1poise)V2gr()92=-rrhsl晶体的沉降速度遵循:Stoke’sLawV =矿物沉降速19举例:玄武岩中的橄榄石:Olivineinbasalt橄榄石(rs=3.3g/cm3,r=0.1cm)玄武质熔体(rl=2.65g/cm3,h=1000poise)V=2×980×0.12(3.3-2.65)/9×1000=0.0013cm/sec举例:20举例:流纹质熔体:Rhyoliticmelth=107poiseandrl=2.3g/cm3角闪石晶体(rs=3.2g/cm3,r=0.1cm)V=2×10-7cm/sec,or6cm/year长石(rl=2.7g/cm3)V=2cm/year则在104年时形成200m厚的岩石(冷却形成岩株)假如晶体半径为0.5cm,将会每年沉淀0.65m,或6.5km/104年。举例:21橄榄石堆积造成的岩浆成分变化(inHawaii)

萃取的橄榄石橄榄石聚集橄榄石抽出母岩浆刻度突变橄榄石堆积造成的岩浆成分变化(inHawaii)萃取的橄22(4)气体搬运作用VolatileTransport方式与过程:通过加热围岩而使蒸气释放随着含有挥发组分(但不饱和)岩浆的上升和压力释放,岩浆最终变成饱和的蒸气的岩浆

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1、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4)气体搬运作用VolatileTransport1、分23——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使晚期熔体富含不相容元素、LILEs,和非亲石元素很多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蒸气相中随着沸腾可以使元素进一步富集得到一个硅酸盐饱和的蒸气相+饱和蒸气相的晚期演化了的硅酸盐熔体——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使晚期熔体富含不相容元素24挥发分释放提高液相线温度®

斑状结构压力也许增加——使顶部岩石产生裂隙蒸气和熔体沿着裂隙贯入形成岩墙Silicatemelt

quartzandfeldsparsmalldikesof

apliteVaporphase

dikesorpodsof

pegmatite挥发分释放提高液相线温度®斑状结构25富集不相容元素可以形成同心带状a.花岗岩中的晶洞b.不对称的带状伟晶岩墙.c.具有花岗岩外壳的不对称的带状伟晶岩墙富集不相容元素a.花岗岩中的晶洞262、岩浆混合作用(MagmaMixing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的作用。(2)识别标志:

1)混合不彻底时,基性端元和酸性端元及二者间的过渡岩石同时出现;在岩体中可见到一些基性端元的岩石团块、微粒包体等2)矿物间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两种成分差别较大的斜长石的共存等3)混合彻底:对于一套岩石来说,端元组分与混合组分在Harker-type变异图上应该呈一条直线2、岩浆混合作用(MagmaMixing)(1)概念:27花岗质岩浆房底部出现玄武岩枕状堆积体玄武岩和流纹岩呈互层状花岗质岩浆房底部出现玄武岩枕状堆积体玄武岩和流纹岩呈互层状28岩浆混合作用——野外证据岩浆混合作用——野外证据293、同化混染作用(assimilation)(1)概念:岩浆熔化或溶解围岩或捕虏的围岩碎块,将改变岩浆的成分,当熔化或溶解较彻底时,称同化作用;不彻底时可有未熔物质的残留,称为混染作用。(2)同化混染的可能方式:1)岩浆熔化比自己熔点低的围岩物质,使熔体的总成分发生改变。2)岩浆不能熔化比自己熔点更高的围岩,只能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改变围岩及捕虏体成分,使之达到平衡。3)与岩浆相适应的围岩物质可在岩浆中保持稳定,如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3、同化混染作用(assimilation)(1)概念:岩浆30(3)同化混染作用的鉴别标志:1)出现的部位:主要出现在大型侵入体的边缘带,与围岩之间常形成渐变过渡带;2)在同化混染带,常含有围岩的捕虏体或捕虏晶,出现不平衡矿物和不平衡结构,如花岗岩中出现硅辉石;3)岩石的结构、构造不均一,出现斑杂构造。(3)同化混染作用的鉴别标志:31鉴别和评价混染作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同位素是最好的方法大陆地壳相对富集87Sr/86Sr和亏损143Nd/144Nd鉴别和评价混染作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同位素是最好的方法329-21 238U

234U

206Pb (l=1.5512x10-10a-1)9-22 235U

207Pb (l=9.8485x10-10a-1)9-23 232Th

208Pb (l=4.9475x10-11a-1)U-Th-Pb体系—作为大陆混染的指示器尤其有效

AllareincompatibleLILelements,sotheyconcentratestronglyintothecontinentalcrustDetectingandassessingassimilation9-21 238U234U206Pb (l=33本节提示:(1)自然界中火成岩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岩浆演化有关。(2)

岩浆演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用往往是多种作用的结合。比如,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和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更原始岩浆的再注入可能是同时发生的。AFC:assimilation+FractionalcrystallizationFractionalcrystallization+rechargeofmoreprimitivemagma本节提示:34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岩浆上升的动力—密度差和由于张开裂隙而发生的减压作用平衡浮力高度:当岩浆上升至与其密度相当的围岩时,岩浆体停止移动形成侵入岩。这一位置可称为平衡浮力高度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岩浆上升的动力—密度差和由于张开裂隙而发35A.底辟上升和侵位是连续的过程B.底辟侵位的主要驱动力—岩浆的浮力和热动力C.演化阶段:早期穹隆阶段、中期底辟上升阶段、晚期侧向挤断(气球膨胀)阶段D.特征:岩体的内部组构及产状与围岩的片理产状一致,岩体没根,整合岩体1、底辟作用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A.底辟上升和侵位是连续的过程1、底辟作用三、岩浆的上升和侵36演化阶段:早期穹隆阶段中期底辟上升阶段晚期侧向挤断(气球膨胀)阶段底辟作用的3个演化阶段演化阶段:底辟作用的3个演化阶段37过程:热的岩浆上升,引起顶部围岩被挖蚀、炸裂,在顶部围岩炸裂块体下沉的同时,岩浆侵入到裂隙中,如此反复,岩浆可实现向上迁移、侵位。特征:岩体与围岩层理面产状相切,形成不整合侵入体,岩体边缘有棱角状、不规则状围岩捕虏体等。2、顶蚀作用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过程:热的岩浆上升,引起顶部围岩被挖蚀、炸裂,在顶部围岩炸裂383、岩墙扩展作用(dikepropagation)含义:是岩浆在压力的驱驶下,注入围岩裂隙,并通过挤压围岩使其扩展成狭窄的岩浆通道(岩墙),并沿该通道上升。环境:张性断裂、裂隙例子:辉绿岩岩墙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3、岩墙扩展作用(dikepropagation)含义:是394、火口沉陷作用(cauldronsubsidence)代表环形杂岩体特征的一种侵位机制三、岩浆的上升和侵位4、火口沉陷作用(cauldronsubsidence)代40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概念:岩浆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鲍文反应系列及其岩石学意义*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概念:岩浆分异作用*41第五章岩浆的演化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的演化岩浆的分异作用*岩浆的混合作用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的上升与侵位*重点与难点第五章岩浆的演化岩浆的流变学性质*重点与难点42一.

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作用过程:

热力学—岩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岩浆的结晶和演化受物理化学规律(相律、鲍文反应系列)制约

流体动力学—岩浆是一种粘性流体,许多岩浆作用过程也是一种流体动力学过程描述流体动力学性质的动力学参数

粘度():指剪切应力与应变速率的比值

密度():

屈服强度(o):粘性流体可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特点是,只有施加的剪切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o时,才开始持续的流动和变形,o称为屈服强度一.岩浆的流变学性质岩浆作用过程:43二、岩浆的演化

岩浆从源区分离之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了改变,随即开始了岩浆演化历程,从原生岩浆演化出派生岩浆,生成了多种岩石。在岩浆转变为岩石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作用呢?主要有:分异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二、岩浆的演化岩浆从源区分离之后,温度、44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情况下,依靠岩浆自身的演化,最终形成不同组成的火成岩。主要包括:熔离作用扩散-对流作用分离结晶作用气体搬运作用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主要包括:45(1)熔离作用(LiquidImmiscibility)

是指原来混溶的熔体因物理(如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化学(如第三种组分的加入)的原因分离为不混溶或混溶程度低的两种熔体的过程。1、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1)熔离作用(LiquidImmiscibility46方英石鳞石英顽火辉石镁橄榄石岩浆熔离作用:图中n点的演化轨迹玄武质熔体-花岗质熔体的形成方英石鳞石英顽火辉石镁橄榄石岩浆熔离作用:图中n点的演化轨迹47某些实例:SomeExamples在富铁的拉斑玄武岩中可见到晚期的富硅的花岗质不混溶体硫化物—硅酸盐不混溶体(massivesulfidedeposits)月球玄武岩中的富铁球粒存在于富硅富钾的玻璃基质中某些实例:SomeExamples在富铁的拉斑玄武岩中可见48(2)扩散-对流作用含义:原来均一的岩浆,由于液态的岩浆体内部及其与相接触的围岩间存在温度梯度,导致产生成分梯度的作用。此时,热量和物质通过液-液界面进行扩散对流,使高熔点的组分向着低温的熔体边部迁移,冷凝较早,形成较基性富含高熔点组分的的边缘带;而低熔点的组分则向高温的熔体内部迁移,冷凝较晚,生成了较酸性富含低熔点组分的内部带。1、分异作用岩浆中物质扩散的驱动力:

温度梯度、浓度梯度或化学位梯度(2)扩散-对流作用1、分异作用岩浆中物质扩散的驱49实例:

岩体的边部暗色组分的富集--对流岩浆房中的侧壁结晶分异作用

实例:50Schematicsectionthrougharhyoliticmagmachamberundergoingconvection-aidedin-situdifferentiation.AfterHildreth(1979).

Geol.Soc.Amer.SpecialPaper,180,43-75.

层状对流岩浆房中Schematicsectionthrougharh511、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

概念:是指由于岩浆中结晶的固相物质的分离,使残余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类型:A.流动分异作用B.重力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1、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二、岩浆的演化52A.流动分异作用特点:主要发生在流速变化较大的岩浆通道内,如岩墙和岩脉中原因:岩浆与上侵通道侧壁围岩间的粘滞摩擦作用使流速从通道中心向边缘降低,导致矿物晶体向流速高的中心带集中,使结晶的矿物与熔体分离规模:影响有限,大岩体仅限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3)结晶分异作用1、分异作用A.流动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1、分异作用53流动分异作用的特点:Flowsegregation相对位移颗粒分散压力围岩流动分异作用的特点:Flowsegregation相对位54B.重力分异作用

早结晶的矿物因其与岩浆之间的密度差下沉到岩浆房的底部,或上浮到岩浆房顶部。影响晶体能否从岩浆中沉降分离的因素:晶体与岩浆的密度差晶体直径(B)的大小岩浆的粘度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3)结晶分异作用B.重力分异作用(3)结晶分异作用55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olivineCalcicplagioclaseMgpyroxeneMg-Capyroxeneamphibolebiotite(Spinel)Temperaturepotashfeldspar

muscovite

quartzalkalicplagioclaseCalci-alkalicplagioclasealkali-calcicplagioclaseBowen’sReactionSeriesDiscontinuousSeriesContinuousSeries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反应系列olivineCalcic56鲍文反应系列的岩石学意义1)纵向:解释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2)横向:解释岩浆中矿物共生规律,两个系列结晶温度相当的矿物可以共生3)解释暗色矿物间的反应边结构和斜长石正环带结构4)玄武质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可逐步形成酸性岩浆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尖晶石)温度升高方向钾长石白云母石英

酸性斜长石不连续系列连续系列基中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鲍文反应系列的岩石学意义1)纵向:解释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橄榄57分离结晶形成的堆积结构分58第7章--岩浆的演化课件59晶体的沉降速度遵循:Stoke’sLawV =矿物沉降速度(cm/sec)g =重力加速度(980cm/sec)r =球形颗粒的半径(cm)rs =固态球形颗粒的密度(g/cm3)rl =熔体的密度(g/cm3)h =熔体的粘度(1c/cm.sec=1poise)V2gr()92=-rrhsl晶体的沉降速度遵循:Stoke’sLawV =矿物沉降速60举例:玄武岩中的橄榄石:Olivineinbasalt橄榄石(rs=3.3g/cm3,r=0.1cm)玄武质熔体(rl=2.65g/cm3,h=1000poise)V=2×980×0.12(3.3-2.65)/9×1000=0.0013cm/sec举例:61举例:流纹质熔体:Rhyoliticmelth=107poiseandrl=2.3g/cm3角闪石晶体(rs=3.2g/cm3,r=0.1cm)V=2×10-7cm/sec,or6cm/year长石(rl=2.7g/cm3)V=2cm/year则在104年时形成200m厚的岩石(冷却形成岩株)假如晶体半径为0.5cm,将会每年沉淀0.65m,或6.5km/104年。举例:62橄榄石堆积造成的岩浆成分变化(inHawaii)

萃取的橄榄石橄榄石聚集橄榄石抽出母岩浆刻度突变橄榄石堆积造成的岩浆成分变化(inHawaii)萃取的橄63(4)气体搬运作用VolatileTransport方式与过程:通过加热围岩而使蒸气释放随着含有挥发组分(但不饱和)岩浆的上升和压力释放,岩浆最终变成饱和的蒸气的岩浆

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1、分异作用二、岩浆的演化(4)气体搬运作用VolatileTransport1、分64——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使晚期熔体富含不相容元素、LILEs,和非亲石元素很多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蒸气相中随着沸腾可以使元素进一步富集得到一个硅酸盐饱和的蒸气相+饱和蒸气相的晚期演化了的硅酸盐熔体——晚期阶段的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使晚期熔体富含不相容元素65挥发分释放提高液相线温度®

斑状结构压力也许增加——使顶部岩石产生裂隙蒸气和熔体沿着裂隙贯入形成岩墙Silicatemelt

quartzandfeldsparsmalldikesof

apliteVaporphase

dikesorpodsof

pegmatite挥发分释放提高液相线温度®斑状结构66富集不相容元素可以形成同心带状a.花岗岩中的晶洞b.不对称的带状伟晶岩墙.c.具有花岗岩外壳的不对称的带状伟晶岩墙富集不相容元素a.花岗岩中的晶洞672、岩浆混合作用(MagmaMixing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的作用。(2)识别标志:

1)混合不彻底时,基性端元和酸性端元及二者间的过渡岩石同时出现;在岩体中可见到一些基性端元的岩石团块、微粒包体等2)矿物间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两种成分差别较大的斜长石的共存等3)混合彻底:对于一套岩石来说,端元组分与混合组分在Harker-type变异图上应该呈一条直线2、岩浆混合作用(MagmaMixing)(1)概念:68花岗质岩浆房底部出现玄武岩枕状堆积体玄武岩和流纹岩呈互层状花岗质岩浆房底部出现玄武岩枕状堆积体玄武岩和流纹岩呈互层状69岩浆混合作用——野外证据岩浆混合作用——野外证据703、同化混染作用(assimilation)(1)概念:岩浆熔化或溶解围岩或捕虏的围岩碎块,将改变岩浆的成分,当熔化或溶解较彻底时,称同化作用;不彻底时可有未熔物质的残留,称为混染作用。(2)同化混染的可能方式:1)岩浆熔化比自己熔点低的围岩物质,使熔体的总成分发生改变。2)岩浆不能熔化比自己熔点更高的围岩,只能通过离子交换反应,改变围岩及捕虏体成分,使之达到平衡。3)与岩浆相适应的围岩物质可在岩浆中保持稳定,如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3、同化混染作用(assimilation)(1)概念:岩浆71(3)同化混染作用的鉴别标志:1)出现的部位:主要出现在大型侵入体的边缘带,与围岩之间常形成渐变过渡带;2)在同化混染带,常含有围岩的捕虏体或捕虏晶,出现不平衡矿物和不平衡结构,如花岗岩中出现硅辉石;3)岩石的结构、构造不均一,出现斑杂构造。(3)同化混染作用的鉴别标志:72鉴别和评价混染作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同位素是最好的方法大陆地壳相对富集87Sr/86Sr和亏损143Nd/144Nd鉴别和评价混染作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同位素是最好的方法739-21 238U

234U

206Pb (l=1.5512x10-10a-1)9-22 235U

207Pb (l=9.8485x10-10a-1)9-23 232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