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_第1页
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_第2页
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_第3页
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_第4页
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50~60年代中期反映现实题材的小说第一节50-60年代中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一、概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厚的传统。自“五四”以来就相继出现了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等成就蜚然的大家。他们或以俯视的目光,冷静地描摹农村中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或以恣情的笔调、怀旧的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神秘的故乡山水人物;或以传统的形式、革命的激情讴歌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题材小说在描写对象、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意识地摒弃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路数,直接禀承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特色,追踪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描摹万千风云,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形象化编年史。本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无论在作家队伍方面还是在作品数量方面,都颇谓壮观。它与革命历史小说构成了本时期小说创作的两大支柱。

1.农村题材小说在当代兴盛的原因⑴、当代农村题材创作继承了解放区文学注重农村题材的传统。⑵、农村成为新中国社会变革的中心,不仅吸引着广大作家,同时也强烈要求在文学上进行反映。

2.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主题演变和创作状况。⑴、50年代初期,农村题材创作主流是表现翻身农民与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歌颂农村中的新生活、新人物、新精神、新风尚。短篇创作成绩可喜,中篇创作有所收获,长篇创作缺乏。

①短篇小说在建国初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因为便于迅捷反映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受到作家的格外青睐,在建国初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代表性作品有: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强扭的瓜不甜》,马烽的《结婚》、《一架弹花机》等。②中篇小说创作也开始有所收获。

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展开,农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对新生活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中篇小说创作也开始有所收获。

代表性作品有康濯的《春种秋收》、秦兆阳的《农村散记》等。

⑵、50年代中后期,农村题材创作主流是表现中国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反映农村中的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这一时期,长篇创作成绩喜人,中篇和短篇也有所收获。由于作家对农村社会变革的热忱关注,声势浩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便成为农村题材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本时期的农村题材创作主流真实形象地呈现出合作化运动从发端到高潮的运动轨迹。

①50年代初,李準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1月20日《河南日报》)是当代小说中率先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斗争,而是通过土改后翻身农民宋老定打算买破产农民张拴的地等日常琐事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来表现事关“走什么道路”的重大主题,密切地配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

②50年代中期,赵树理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里湾》(1955年1月《人民文学》连载),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家庭关系、婚姻爱情为视角,揭示出这场变革对于人们的伦理道德、思想意识的深深触动。作品尽管也试图表现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但赵树理并没有为了概念而牺牲现实。

③50年代中期后,“左”倾思想影响农村题材创作,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成为农村生活小说的中心线索和主导模式。这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已全面成熟,进入该题材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

ⅰ、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左”倾思想也有所发展,有关农村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体系逐渐明晰化,成为指导农村工作的主要依据,对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成为农村生活小说的中心线索和主导模式。

1958年1月,周立波发表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同为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三里湾》尚缺乏激烈的矛盾冲突;《山乡巨变》则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邓秀梅、刘雨生为代表的正面人物和以龚子元夫妇为代表的阶级敌人的斗争已初露端倪。

1959年8月,柳青发表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同前者相比,《创业史》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加强,作品中的人物的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从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画面中凸显出来,成为推动情节进展的主要力量。

ⅱ、经过建国初期的摸索和积累,到50年代中后期农村题材小说已全面成熟,成为该题材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老作家: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周立波的《禾场上》、《山那面人家》等。上述作品在内容上或针砭落后的旧思想、旧习俗,或赞颂新式农民的美好情操和可爱的品质。尤其是《“锻炼锻炼”》和《赖大嫂》等,成功塑造了本时期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人物群落——“中间人物”,其独特的思想艺术内涵是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所不可替代的。

新作家: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农村题材中长篇创作进入了高潮,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创作均产生于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中篇佳作有孙犁的《铁木前传》、刘澍德的《桥》、李準的《冰化雪消》、刘绍棠的《运河的浆声》、康濯的《水滴石穿》等。长篇小说有周立波以《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为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成就的代表。

⑶、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农村题材创作主题未变,但左倾思潮给创作带来了不良影响。①李準的《李双双小传》(1960年3月)就烙有“大跃进”时代左倾冒进的印记。

②赵树理的《套不住的手》(1960年11月)、欧阳山的《乡下奇人》(1960年12月)等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⑷、60年代中后期,随着阶级斗争的逐步升级和文艺领域展开的批判,一些作家受到冲击以至迫害,严重挫伤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农村题材小说开始走向衰微。这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主题明显地向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方面倾斜。甚至不惜曲解生活,而根据阶级斗争理论的模式来设置人物、情节和矛盾冲突。

从康濯的《东方红》,陈登科的《风雷》,浩然的《艳阳天》(1964年1月)等长篇小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题材小说在主题思想、人物设置、情节模式越来越屈从于阶级斗争理念的演变轨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逐渐被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所覆盖,变得简单化以至于模式化。⑸、“文革”十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遭受重创。

“文革”十年,文学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整个文坛一片荒漠。新作很少,浩然的《金光大道》(第一部,1972年4月;第二部,1974年5月)和克非的《春潮急》(1974年)较有影响。

结语:由于时代因素和作家本人的种种局限,本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存在着诸多缺陷。但从整体上说,本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成就占主导地位,它们为后人提供了一幅广阔的当代农村社会变革的艺术画卷和难能可贵的艺术经验。

3.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成就和特点。

⑴、紧密联系时代现实,真实地再现了50~6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变革的历史进程和农民的思想情感历程。构成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部编年史。

⑵、较为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新型农民形象和“中间人物”典型。①作家以饱满的激情,浓墨重彩地塑造出一批新型农民形象。如公而忘私、任劳任怨的刘雨生,勤劳纯朴、克已奉公的梁生宝等。他们具有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他们是推进农村社会变革的生力军。②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中间人物”典型。如糊涂涂、常有理、亭面糊、梁三老汉等,他们一方面背负着广大农民几千年来的精神重负,另一方面面对新生活的有力召唤,他们在这两种力量间,迟疑地观望徘徊,疑虑重重。由于生活的“矛盾点往往集中在这些人身上”,(参见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并且是农村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群体,因此,无论从教育意义还是从审美意义来看,比起那些新人形象来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成为本时期小说人物画廊中内蕴最为丰富的一类。

⑶、形成了新时代特点与田园风俗画相结合的欢快浓郁的新乡土小说艺术风格。

在艺术表现上,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在奏出时代主旋律的同时,也描绘出充溢着泥土芬芳的田园抒情诗,呈现出与20年代的乡土小说全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①周立波“较多采用纤细的笔墨,对于时代风貌比较着重从侧面来进行描写,有关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在书中占有较多的篇幅”。(黄秋耘:《〈山乡巨变〉琐读》,《文艺报》1961年第2期。)周立波作品中的轻喜剧色彩和田园诗风,也是许多作家的艺术追求。②赵树理作品中的人物总使人感到是从深厚的泥土中挖出,历经时间的磨炼而色泽不减,充满农民智慧的语言和生动场景,不时透出幽默、诙谐的气息,这也成为受其影响的山药蛋派其他作家,如马烽、西戎等人的共同风格。③李準和王汶石也擅长于对重大主题作日常化的处理,他们把矛盾冲突引进家庭之中、邻里之间,作品往往流溢出带有喜剧色彩的生活情趣。④浩然的小说也以此见长,且形成了其一贯的风格,即便是以阶级斗争理念来诠释农村生活的《艳阳天》,也依然充溢着欢快、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呈现出鲜明的乡土特色。农村题材小说普遍具有的这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左的模式对文学创作的束缚,使不少作品获得了持久的艺术生命。⑷、成功地进行了大众化和民族化的艺术实践。在小说的大众化和民族化方面,①许多作家摒除了远离大众矫揉造作的书面语,充分借鉴和吸收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口语,做到流畅、洗炼、平易、自然又不失生动传神。②作家注意利用和改造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注重情节,故事头尾完整、上下衔接,人物富于行动,避免静止的心理描写。应该说,不少作家们从创作实践上解决了革命文学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农村题材小说的局限⑴、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由于受到“左”的文艺思潮的冲击,农村题材小说中也存在着写政策、写中心、写路线、写阶级斗争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有的作品夸大了农村的阶级斗争,曲解了农村的社会关系。⑵、题材单一由于有的作家对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认识不清,反映现实的深度不够,题材单一,未能全面展示农村复杂的生活面貌。

⑶、“新人”形象比较单薄:人物性格尤其是“新人”形象比较单薄,不够丰满。

结语:上述这些问题在当时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所存在的共性特征。5.课后拓展⑴、简述农村题材小说在当代兴盛的原因。⑵、简述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主题演变和创作状况。⑶、简述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成就和特点。⑷、简述农村题材小说的局限。二、赵树理的小说

1.“赵树理方向”的主要内涵其一,要求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积极地为政治服务,为宣传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服务。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中。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着重批判国民性有所不同,他的着眼点多是指出具体工作中的路线方针问题、政策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等。

在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中贯穿着一条明确的创作思路:从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作。这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思路。

其二,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中国的老百姓(当时主要是指农民)喜闻乐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赵树理的故事体小说中。

这两点,用赵树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他在创作中把政治需要和农民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正体现了《讲话》对于文艺创作的要求,因此“赵树理方向”在当时被公认为是《讲话》方向的具体体现。

2.赵树理小说的创作特点⑴、具有鲜明的启蒙思想和深刻的反封建思想。⑵

、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关注现实,服务于现实斗争、服务于农民需要,是赵树理的创作追求。他的小说创作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范畴,但他的现实主义既不同于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又不同于那种肤浅的现实主义或者假现实主义,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质朴的现实主义”(或“写真实的现实主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赵树理的小说与当时写农村生活的其他小说相比,没有那么多的理想化色彩,人物质朴如本色。在他的笔下,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他写正面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虚浮的豪言壮语,如《三里湾》中的王玉生、王金生、王满喜、范灵芝,都写得质朴耿直,本色自然。但比较起来,赵树理写得最好、最鲜活、意蕴最丰富的还是那些“中间人物”。如“常有理”、“糊涂涂”(《三里湾》)、“小腿疼”、“吃不饱”(《“锻炼锻炼”》)等,他们是“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在当代小说中的延伸。赵树理对“中间人物”的成功创造,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⑶、成功地进行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艺术实践。

①继承中国评话式小说的特点,努力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按照故事发展的时序来叙述故事。)和完整性(故事完整,有头有尾

)。②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技法(叙述故事善于使用“扣子”

)讲故事,讲究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进行刻画和描写。③注重采用评书体、民间风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口头语。⑷、影响--形成“山药蛋派”。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影响到许多作家,特别是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这些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与赵树理相仿,既注重把创作同农村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保持了山西浓郁的地域特色;既及时去表现新的天地和人群,又注重作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就连给人物取外号、写“中间人物”,以及小说的幽默的轻喜剧风格也颇像赵树理,因而被称为“山药蛋派”。

3.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评价⑴、创作局限由于过于注重为政治和中心工作服务,自然会给赵树理创作带来一些明显的局限,如拘泥于具体问题和事件,伸展不开;对人物的刻划时有简单化的倾向;作品有图解政治、图解政策的痕迹,有时会因政策失误而累及作品等。

⑵、创作成功的因素由于赵树理常年生活在农村,扎根于农村基层,凭藉他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切了解、对中国农村革命进程的深切体验,以及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和创作态度,也使得他的问题小说得以突破就事论事的局限,取得不凡的思想艺术成就,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表现中国农村最杰出的作家之一。4.赵树理的“评价史”

对赵树理小说和他的文学观的评价,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看法且相距甚远。即使是左翼文学界之中,评价也并不一律,且时有变化。⑴、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主流派的肯定性评价。

①在40年代,赵树理被誉为“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李有才板话》是“非常真实地,非常生动地描写农民斗争的作品,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杰作”;赵树理的小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1946)

②1947年8月,在晋察鲁豫边区文艺座谈会上,与会者同意提出“赵树理方向”,将之“作为我们的旗帜”(注: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③在此前后,“解放区”的出版社,编印了多种赵树理创作的评论集(注:如冀鲁豫书店1947年7月初版的《论赵树理的创作》,华北新华书店1947年9月编辑印行的《论赵树理的创作》等。),收入周扬、茅盾、郭沫若、邵荃麟、林默涵、荒煤、力群、冯牧等的文章。

④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前后出版的两套大型丛书中,赵树理被做了颇为特殊的处理。他的创作理所当然地入选展示“解放区”文学实绩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并且他又和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起,作为“1942年以前就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而在《新文学选集》(茅盾主编)中设有他的专辑。

⑵、50年代初-70年代中期主流派的分裂性评价。①进入50年代以后,文学界对于赵树理的评价也有些犹豫不定。在继续把他作为一种“榜样”来推崇的同时,他的小说的“缺点”也在不断发现。这种发现,是“根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来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

ⅰ、

50年代初,批评家提出了赵树理“善于表现落后的一面,不善于表现前进的一面”的问题,并暗示他对创造新的英雄形象还缺乏自觉的意识。(注: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1950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2月25日《人民日报》)。)

ⅱ、

50年代中期,长篇《三里湾》发表后,在受到肯定的同时,“典型化”程度不够的问题被着重地提了出来:对于农村的“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路线斗争”的展示,“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作者对于农民的革命性的力量“看得比较少”,“没有能够把这个方面充分地真实地表现出来”,而对于农村的斗争,农民内部和他们内心的矛盾,也不是表现得很严重,很尖锐,矛盾解决得都比较容易。(注:参见俞林《〈三里湾〉读后》(《人民文学》1955年第7期,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文艺报》1956年第5、6期合刊。)

与此同时,1956年,在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周扬的报告中,赵树理与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一并被称为“语言艺术大师”。

②在50年代后期,这种评价上的犹豫和矛盾,再一次突出。

ⅰ、1959年,《文艺报》就“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题,组织了对《“锻炼锻炼”》的讨论。虽然刊发了认为这个短篇是“歪曲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诬蔑农村劳动妇女和社干部”的否定性的文章,但编辑部却是支持赵树理的,它以王西彦对赵树理“按照生活实际去刻画有个性的活人”的肯定的文章(注:《〈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文艺报》1959年第10期。),作为结论性意见。《文艺报》的这种辩护性的讨论,可以看作是为了抵御当时激进文学思潮。

由于赵树理对1957年以后中共的农村政策提出全面的质疑,在“反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中受到“内部”批判。而在这个期间,文学界在农村题材小说中,作为“方向性”加以凸出的,是李准、王汶石和柳青的更“典型”、更富“理想性”的作品。

ⅱ、到了1962年,在政治、经济的“浪漫主义”的退潮中,文学界也有了“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出。这时,赵树理的“价值”又被“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倡者所发掘和重新阐释。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茅盾、邵荃麟等认为,“前几年”对赵树理的创作估计不足,“评价低了,这次要给以翻案”;“因为他写了长期性、艰苦性”,“这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这些观点,在随后康濯的文章中得到阐发:“赵树理在我们老一辈的作家群里,应该说是近二十年来最杰出也最扎实的一位短篇大师。但批评界对他这几年的成就却使人感到有点评价不足似的,……事实上他的作品在我们文学中应该说是现实主义最为牢固,深厚的生活基础真如铁打的一般”,“赵树理的魅力,至少在我所接触到的农村里面,实在是首屈一指,当代其它作家都难于匹敌”(注:康濯《试论近年间的短篇小说》,《文学评论》1962年第5期。)。

③由于赵树理是最能体现“现实主义深化”的作家,“文革”前夕对这种理论的批判,赵树理必定首当其冲。文学界对赵的评价发生了大转变:“近几年来,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没有能够用饱满的革命热情描画出革命农民的精神面貌”,大连会议“不但没有正确指出”他的“这个缺点”,“反而把这种缺点当做应当提倡的创作方向加以鼓吹”(注:《文艺报》编辑部《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文艺报》1954年第8、9期合刊。)。此后“文革”中对赵的激烈攻击,从“文学观”的角度而言,并没有超越这一批评的范畴。

⑶、新时期,学院派的肯定性评价新时期,赵树理的创作由于具有鲜明的启蒙思想和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及注重“写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又得到张扬“五四文学传统”的学院派一致的肯定性评价。这次学院派的肯定性评价与在40-50年代中期官方主流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它们彰显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传统。从赵树理本人来说,他更看重的是注重政治功利追求的战争文化传统,他所继承的启蒙文化传统是为战争文化传统服务的。

由于赵树理的创作兼具两种文化传统,因而就使他的创作表现出深刻的复杂性。对赵树理创作在当代评价的曲折、反复,不仅形象地折射出当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轨迹,而且深刻地揭示出来自现代的两种文化传统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的轻重消长变化。

5.概念界定条件⑴、确定创作流派的标准:①创作观念;②创作题材;③艺术表现手法;④形成的艺术风格。如“山药蛋”派;“荷花淀”派。⑵、形成民族风格的因素:①使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②描写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风情;③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6、课后拓展:

⑴、知识点

①“赵树理方向”的主要内涵②赵树理的“问题小说”特点。③赵树理的现实主义特征。④赵树理的“中间人物”塑造。⑵、思考题:①简述赵树理小说的创作特点。②简述赵树理的“评价史”。三、李準的短篇小说1.李準简介李準(1928-2000)蒙古族,河南孟津人。15岁因家境贫苦开始谋生,当过学徒、职员。解放后,当过银行职员、中学教师。1953年,由发表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成名。1960年,李準发表的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是其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在50-60年代,李准著有小说集《卖马》、《不能走那条路》、《芦花放白的时候》、《车轮的辙印》、《冰化雪清》、《夜走骆驼岭》、《春笋集》、《李双双小传》等。新时期发表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是其晚期的代表作,小说于1985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创作特点⑴、李准的小说创作与现实结合很紧,不仅能够及时地反映农村社会问题、发现并歌颂农村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生力量,展示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而且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⑵、李准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社会主义精神和理想的农村新人形象。⑶、李准善于在创作中运用河南民间俗语、口语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氛围,使作品充满河南文化的淳厚感。3.创作局限:与现实结合太紧,笔下的生活、人物过于典型化与理想化。新时期,李准曾毫不掩饰地解剖自己的作品。他说:“我过去的一些作品不值一提了。”“现在回顾我的创作,有三个人的三句话令我不能忘记。”“一个是胡风,他在监狱里读了我的全部小说,后来他对我说:‘李准呀,你把生活写得太甜!’是啊,说得准啊。”“再一个是沈从文。……他读了我的小说后说:‘李准,你写得太少了……”“第三个是栾星。……粉碎‘四人帮’以后,有一次他见到我说:‘李准,再也不要写那些速朽的东西了。文学不能老是紧跟政治。”’李准总结:“这三句话只有四个字:甜、少、速朽,从教训的角度,可以说很切合我。”文艺圈里的人都知道,李准曾反复总结过他前期创作的经验教训,最著名的就是对五六十年代的所谓“运动文学”的概括。他尽管为此惹得不少人不快甚至批评,但绝对是痛陈时代弊病的箴言。四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在周立波的创作生涯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他在50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绝大多数农村题材小说一样,周立波的小说主要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虽然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这样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一些“写政策”的痕迹,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于“政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因此他的作品相对于同时期大多数同类作品而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包含了更多真实而深刻的生活内容。这一点在他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小说简介:

小说分正篇和续篇。正篇的故事发生在1955年初冬,正是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以后,在湖南一个叫做清溪乡的小山村,青年团县委副书记邓秀梅被派到这个乡传达上级政策,协助合作化运动开始,到这个乡建立了五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为止。续篇接着讲述了合作化运动基本结束,高级农业合作化建立之后农村的矛盾和斗争。合作化运动在山乡引起了一场巨变,这场巨变不仅仅是生产关系的转变,更是农民精神思想上的巨变。小说着重表现了不同人物在运动中的矛盾斗争过程,塑造了转变过程中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如干练的年轻女干部邓秀梅、大公无私的干部刘雨生、稳重的乡长李月辉、真挚又让人啼笑皆非的老贫农“亭面糊”、顽固勤劳的贫农陈先晋、坚持单干的中农“菊咬筋”等等,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生动,让人难忘。

2.主题内涵《山乡巨变》真实地反映了5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一场改天换地的合作化运动,歌颂了党对合作化运动的领导,真实地刻画了中国农民在所有制的巨大变革过程中沉重的精神重负和艰难缓慢的前进步伐。3.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及其因素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盛佑亭、陈先晋、王菊生等老一代落后农民形象。《山乡巨变》揭示了在合作化过程中伴随着所有制的巨大变革,广大农民心灵上的激荡。小说真实地描摹了盛佑亭、陈先晋、王菊生等老一代落后农民如何一步一步缓慢而艰难地融入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过程,真切而深入地表现了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精神蜕变。①盛佑亭:盛佑亭是作品中性格最为丰满,刻划最成功的人物,这个绰号叫“亭面糊”的老农民,性格上面面糊糊,随和风趣,他嘴狠心善,极爱面子,又有些自私,不喜欢动脑筋。在亭面糊身上,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某种阿Q精神的承袭,但是在合作化运动中,新的思想在他的头脑里孕育成长。②陈先晋:贫农陈先晋在解放后分了田,但他却十分留恋旧社会靠私有制发财的老路,所以他坚决不肯报名入社,在全家人都要入社的情况下,他无可奈何地表示“先进去看看吧”,正因为如此,当他受到落后分子的煽动时又打退堂鼓。经过多次反复,好不容易下定入社的决心,但他的心情仍是非常的复杂与沉重,一大早跑到祖传的那一块小土地里,痛哭了一气——他是在和世世代代沿袭的旧的生活道路作痛苦的告别!③王菊生:和陈先晋相比,富裕中农王菊生的心灵改造更其艰难。这个外号叫“菊咬筋”的人,仗着自己殷实的家产、完备的生产资料以及自己的勤劳肯干,十分固执地坚持走单干的路,并决心和合作社一比高下。直到在和农业社的竞赛中彻底失败,堂客、女儿累病了,生产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自己实在干不下去了,而农业社又真心实意地帮助了他,他才真正地认识到集体的力量,认输入社。上述几个形象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中国农民在合作化过程中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剔除着从旧社会带来的旧思想和性格弱点而走向觉醒的,尽管这觉醒是那样艰难与缓慢。在当时文艺界普遍提倡创造英雄人物的环境中,却把这些“中间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为文学在反映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⑵、小说较为成功地塑造了农村基层干部李月辉、刘雨生和邓秀梅形象。和塑造“中间人物”一样,作者在塑造农村基层干部形象时也注意尊重生活的真实性,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在他的笔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稳重细致尊重客观实际的干部。①李月辉:李月辉是本时期小说中刻划得较为成功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作为清溪乡党支书兼农会主席,他随和宽厚,沉着稳重,注重实效,又有工作方法。他注意联系群众,对清溪乡的农民了如指掌。全乡的人,无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喜欢他。他头脑清醒,遇事善于思考,不急躁冒进,因此被人们戏称为“婆婆子”。在当时的气候下,李月辉这样的“小脚女人”不是被当作右倾错误路线的典型而是当作正面人物来塑造,曾经受到过非议。事实上,不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方面看,创造出这个人物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看来,这个艺术形象仍是具有生命力的。

②刘雨生:刘雨生是一个描绘得成功的新一代农民的生动形象。他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只是一个忠心耿耿为党工作,勤勤恳恳为集体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小说在创造这个人物时,没有把他推到社会斗争的风口浪尖中去表现,而是着力从日常的工作和中发掘他可贵的思想品质,表现他外表普通而思想崇高、举动平凡而贡献突出的性格特征。③邓秀梅:团县委副书记邓秀梅在清溪乡合作化运动中是个领导干部。小说摆脱写领导者形象的固定程式,从实际生活出发,细致刻画这个生长在农村,与农民有血肉联系的女青年干部的性格特征。她热爱劳动,热爱群众,政治上很敏锐,政策观念强。在这个群众的贴心人和领导者身上,既有青年人朝气蓬勃、热情乐观的特点,又有妇女绵密细致、温柔和气的气质。而且,她也有合乎她身份的缺点。这是一个具有时代色彩而又真实可信的基层干部形象。

⑶、人物形象成功塑造的因素上述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表明,周立波是从实际生活出发,按照“写普通人”的原则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没有被过度的“理想化”,因而保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山乡巨变》中贫农“亭面糊”的原型是邓益亭;富裕中农“菊咬筋”的原型是周立波的堂弟;社长刘雨生的原型据说有四个(曾五喜、朱雨生、周惠歧、潘四喜),但是主要的原型是当时合丰农业合作社社长曾五喜;小说中乡党支部书记李月辉的原型是当时大海塘乡小乡农会主席陈桂香;小说中团支书陈大春的原型是合作化时期大海塘乡团支部书记陈年春;女干部邓秀梅的原型真名叫做彭玉霞,现在是赫山区老干部;而小说中活泼开朗的盛淑君原型叫盛雪纯,是资阳区的老干部等。

4.小说艺术特色⑴、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时代气息相结合。把民间习俗引进作品,又赋予民间习俗以新时代的内涵,这是周立波试图调和乡土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生活所作出的一种努力。他在乡土风情的描写中总是体现出双重观照:一个还乡者出于眷顾情感对温馨故土的观照和一个革命作家出于政治理念对农村社会变革的观照。

⑵、明快而浓郁的诗意与乐观的抒情色彩相结合。作者能以饱满的激情敏锐地捕捉在实际生活中还仅仅处在萌芽状态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并将它们放大,使之凸现在生活的前台,这也正是作品的诗意所在。在周立波的小说中,总能让人强烈感受到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调子,没有剑拔弩张的阶级冲突,看不到深沉的苦难。在叙述、描写中插以抒情的叙事方式,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乐观抒情色彩。

⑶、小说成功地吸收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优秀传统,在结构上具有散淡疏朗的特点;在艺术表现上,速写画式的人物和场面、素净淡雅的山村美景及营造一种古典诗歌般的意境相结合;在语言上具有流畅生动、雅俗共赏的特点。5.小说创作局限⑴、为配合政治需要,小说情节上有些编造的痕迹。如《山乡巨变》中写反革命分子龚子元的一系列破坏活动就有夸大阶级斗争之嫌。⑵、作品缺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农村新人形象性格比较单薄,深度不够。作者的理想主义、乐观主义倾向也妨碍了他对农村的深入透视,他的作品缺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特别是他笔下的农村新人形象,性格比较单薄,深度不够。⑶、作者在小说中的一文一俗两副笔墨有时不统一。

6.影响——形成“茶子花派”周立波影响下的作家很多,如他自己的大儿子周健明,还有谢璞、未央、古华、张步真、叶蔚林等等。有学者把周立波及其影响下的湖南乡土文学作家称之为“茶子花派”,茶子花在湖南的大地上随处可见,洁白的成簇成簇的盛开,淡雅清香,极富湖南乡土特色,就如同这些作家的作品,飘荡着清幽的茶子香和浓浓的乡土情,让人沉醉。7.课后拓展⑴、知识点:①《山乡巨变》中有代表性的中间人物和农村新人②“茶子花派”⑵、思考题:①简述《山乡巨变》的艺术特色②简述《山乡巨变》的创作局限五柳青的《创业史》1.小说主题内涵:《创业史》是一部具有史诗规范的作品,小说主题宏大,气势恢弘。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刻画了他们在巨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为摆脱因袭重负所产生的复杂矛盾、艰难痛苦的心路历程。在谈到《创业史》的主题时,柳青说:“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2.人物形象塑造:⑴、梁三老汉:①梁三老汉是一个性格倔强、勤劳能干,保守、自私、落后的老一代农民。②作者按照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细腻深刻而有分寸地地刻画了梁三老汉在私有制观念转变过程中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⑵、郭世富:富裕中农郭世富是小说中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勤劳、有心计、处世圆滑、善于见风使舵。

⑶、姚士杰:富农姚士杰是作家在小说中着力描写的一个形象。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能干,心狠,手辣、阴险。

⑷、郭振山:村代表主任是“蛤蟆滩第一个要紧人”,他从一个土改积极分子蜕变为既得利益保护者、“革命的局外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能干,自私、动摇。

⑸、梁生宝:梁生宝是小说中刻意塑造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英雄形象。在他的身上,表现了既积极工作、克己奉公,又朴实憨厚的优秀品质。作家有意把他刻画出一个成长中的实干家形象。3.小说艺术特色:⑴、小说构思深邃,结构宏伟,气势恢弘,具有史诗特征。⑵、作者善于通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⑶、小说中叙述人的人生哲理议论既为全书烘托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背景氛围,又为全书增添了超拔的气势。4.创作局限:①依照阶级理论来设计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小说简单化。②新人梁生宝形象单薄。③在极左思想支配下的修改不符合历史实情。5.关于《创业史》的论争、修改与评价:⑴、关于梁三老汉与梁生宝谁是典型形象的争论:⑵、关于《创业史》的修改:在《创业史》修改中,柳青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民的特性问题;二是路线斗争问题;三是对性的修改。

⑶、关于《创业史》的评价:《创业史》自产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关于它的评价曲折反复巨大。六十年代初辉煌,在文学史上奠定史诗地位;文革时期遭贬;新时期初短暂风光;八十年代后期备受责难、冷遇,曾经一度从文学史中淡出;到二十世纪末又回归文学史,但风光不再。回顾这数十年《创业史》的跌宕起伏命运主要缘于其浓烈的政治意味和典型化色彩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政治化思维的根深蒂固。6.柳青的创作经验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⑴、柳青的创作经验:柳青走的是一条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引的深入实际生活创作道路。他长期扎根农村,与农民朝夕共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积累创作材料。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柳青的创作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三个学校: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在这三个学校中,生活的学校是基础。柳青认为:生活培养作家,生活改造作家,生活提高作家。②六十年一个单元:文学事业是一种终生的事业,要勤勤恳恳搞一辈子,不能见异思迁。③生活是创作的基础。柳青临终前说过: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怎样塑造自己呢?在生活中间塑造自己,在实际斗争中间塑造自己。——在《延河》编辑部召开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录音)1978年3月20日。④革命作家的职责。

⑵、柳青的创作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柳青、《创业史》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正如阎纲所说:《创业史》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又一个高度。《创业史》创造性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绪酝酿、气氛点染,包括极富哲理性的议论,都让后来的陕西作家受用不尽,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等都有意遵循柳青的路子往前走。而学柳青深得堂奥的是路遥和忠实。

8.课后拓展:⑴、知识点:①《创业史》主题内涵②《创业史》中有代表性的中间人物和农村新人

⑵、思考题:①简述《创业史》的艺术特色②简述《创业史》的创作局限

六、浩然的《艳阳天》1.小说简介:《艳阳天》(共三卷120万字,分别出版于1964年9月、1966年3月、1966年5月。)是最能体现浩然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无论从思想深度或写作技巧来看都标志着作者的创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作品是“文革”期间极少数可以公开发售的文艺作品之一。《艳阳天》以浩然在京郊农村收集的素材创作而成。这部作品以东山坞的农业合作社为背景,围绕着土地分红,闹粮,描写阶级对垒,斗争激烈。社会主义力量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牛鬼蛇神在革命的洪流中原形毕露,农业社最终取得了胜利。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完整的结构、明快的色调,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

2.创作特点:⑴、作者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处理农村生活题材,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示了农村中的阶级对立和尖锐斗争。《艳阳天》中的阶级对立,表现在以东山坞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萧长春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和以阶级异己分子、农业社副主任马之悦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势力之间。在阶级对立之间,作者又描绘了一个处于动摇、犹疑、惶惧状态的中农阶层,他们大多住在沟北,如马大炮、弯弯绕、马子怀、韩百安等。作者从阶级斗争观念出发有意将阶级斗争这一主线贯穿小说始终,使小说在情节安排、人物设置上显露出人为结撰的痕迹。⑵、小说成功地展示了农村生活变革所激起的历史波澜和心理波澜。《艳阳天》的精彩之处并不在惊心动魄的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而在于农村生活的变革所激起的历史波澜和心理波澜,亦即个体农民固有的自发倾向、自私心理、保守立场、恋旧情怀与社会主义方向、集体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是尖锐的对立。另一方面在理想主义的指引下,小说自始至终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呈现出浓烈的明快、乐观、向上的情调,⑶、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农村各阶层人物形象。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既具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农村先进分子形象。

萧长春是作者怀着满腔热忱塑造的英雄人物。他敢于斗争,头脑清醒,讲究方法,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

作者通过对萧长春的描写,一方面把他放在现实的阶级斗争的风浪里来表现其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把他放在工作、劳动、爱情、家庭的现实生活情景中进行刻画,多方面表现英雄性格的丰富性和人情美,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一形象时,交替推出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日常生活场景”,“斗争生活场景”,来展示人物多方面的品质。②刻画了党内资本主义势力的代理人形象。马之悦是作者倾注较多笔墨刻画的反面人物。作为英雄人物的对立面,资本主义势力的代理人,小说描写了他在东山坞的一系列表演,证明他“脑瓜子里有转轴,笑里藏着刀”,成功地刻画了他老于世故、狡猾奸诈的两面派性格。

③小说成功刻画了一群处于动摇、犹疑、惶惧状态的中间阶层人物形象。作者对一群处于动摇、犹疑、惶惧状态的中间阶层人物的刻画,笔墨不多却颇具功力。小说揭示了农村社会变革在这一阶层人心底掀起的巨大波澜,细腻剖露了他们在既有的生活秩序、生活观念被打破,在新的生活秩序、新的观念逐渐确立的过程中,焦灼甚至痛苦的内心世界。这些人物是对《艳阳天》人物画廊的丰富,如一辈子谨慎度日、抱持“傻子过年—看间壁”的处世态度的马子怀,胆小怕事而又财迷心窍的韩百安,精于盘算而又屡屡失算的弯弯绕,头脑简单的马大炮等,都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⑷、走民族化道路,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①小说在叙述中每每吸收了民间故事手法或传统情节构造模式,并把它们转化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艺术因素。

②浩然在《喜鹊登枝》等初期小说创作中,便呈现鲜明的北方农村生活特色和平易、生动、明快的语言风格。

4.关于《艳阳天》的评价

对于《艳阳天》的评价可谓是好坏参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它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文革”中,人们对它多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它充分展示了阶级矛盾,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必要,同时也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催人奋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但是,“文革”结束后,当人们回头重新审视这部小说时,也有人认为《艳阳天》是一部简单的政治图解小说,它带有过于强烈的政治色彩,文学的价值不高。进入1980年代以来,文艺界对《艳阳天》的评价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浩然的《艳阳天》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是不准确的,例如,孙达佑在他的《浩然创作心态》一文中指出,对浩然的研究不能脱离他的人生轨迹,“《艳阳天》这部作品完稿于1965年,出版于196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前夕,文学界人人自危,客观上失去了科学研究、分析评价《艳阳天》思想艺术价值的安定的环境。从它诞生至今还没有一位评论家真正地、从容不迫地从美学和历史的角度批评过它,因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始终莫衷一是。”张德祥在《我所理解的浩然》一文中指出,“应当承认,浩然所创造的那些农民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和丰满性而言,当代作家中很少有与浩然相匹的。”

另一派持反对意见的人们则认为,浩然的《艳阳天》是严格按照阶级斗争的理念制造出来的。例如,章明就认为:“提起《艳阳天》和《金光大道》两部作品,我心里就有一种恐怖的感觉。以阶级斗争为纲推行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化,把广大农村变成了人斗人的角力场。惨痛的历史教训在浩然的小说中是绝对看不到的。”袁良骏也说过:“(《艳阳天》的)致命伤就在于歌颂了极左路线,歪曲了农村现实,违背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说白了,浩然跟得太紧了。他把错误路线当作金科玉律,写成了中国农民的命根子,大错而特错了。”

今天看来,无论对《艳阳天》的评价是褒扬还是批评,它的艺术生命力还是相当持久的。这与它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有关。其一,浩然写出了阶级阵营和人的复杂。他没有简单地根据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人物的立场。其二,浩然在矛盾冲突中渲染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方面,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乡土气息的。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乡村的爱情描写传达了那个年代难得的人情味。不同的批评者对浩然《艳阳天》中的爱情描写所持的观点是不同的。应该说,《艳阳天》对爱情的描写在今天看来还是比较苍白的。其三,浩然在紧张矛盾描写中还以诗化描写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觉。《艳阳天》中许多关于风景的描写常常给人一种意境美。

《艳阳天》的景物描写不仅仅给作品带来了生活化的气息,同时也增添了诗意,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阶级斗争主题的紧张感。其四,浩然的创作还让我们从小说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作者采用了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尤其是汲取了评书的结构,合理恰当地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将故事扩展开来,同时也引入了相关的人物,让作品看起来饱满而又富有故事性。同时,《艳阳天》在人物塑造上也充分吸收了传统话本小说的影子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英雄情怀,也都与传统小说甚至革命历史小说一脉相承。其五,浩然很好地在当代小说传统中对赵树理的幽默、柳青的史诗感和孙犁的诗情画意综合、发展。浩然的《艳阳天》创作体现了对赵树理、柳青及孙犁的融合。浩然在回忆他的创作历程时曾经坦言过:“起先喜欢赵树理的风格通俗,继而喜欢孙犁的语言优美,最后喜欢上柳青的扎实和深沉。”

其六,浩然还成功地描写了一批“中间人物”。

今天看来,浩然作品中对中间人物的刻画相对于正面的英雄人物显得更生动,也更有人情味。“《艳阳天》这部小说之所以特别富有鲜活的生命感,就正因为他所写的是他所熟悉的人物;《艳阳天》这部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博大的气魄,表现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农民的整体精神风貌,也正因为他能从众多的人物中,表现了各个阶层的思想动态。”

今天看来,这后一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而这正是现实主义的力量所在:在一个突出英雄人物的年代里,作家也写出了人情的丰富与复杂。5.新时期关于浩然的两次争论对于浩然的争议间歇地贯穿于新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进程之中。⑴、70年代末这次批判起于1978年对“文艺黑线专政”的批判,读者对浩然的批判主要针对的是他在“文革”时期创作的诗体小说《西沙儿女》和《百花川》。当时各地报刊相继批判浩然的创作,称之为“毒草作品”,认为浩然的创作存在主题先行的问题,“从革命文学,到奉命文学,到阴谋文学,这便是浩然所走的‘新’道路的全过程”。

浩然并不同意当时人们对他的批评,他在1984年曾经说过:“我承认时代的局限性,意识到自己无力完全突破这个局限,所以对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只把过失当做教训,当做继续向前追赶的动力,从不后悔,更不因悔恨而沉沦。对已经公诸于世、成为社会之物的自己写的作品,保持有主见的虚心和冷静态度,不为它所遭受的褒贬所左右;尽量地自知自明、自信自强、别说糊涂话,不说献媚话,更不说假话。”浩然始终坚信他的创作表现了农民真实的想法、描述了农村真实的生产状况、充分表现了农民对党的政策的拥护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向往,所以他从来就不后悔。这样的立场体现了作家的倔强个性。这一段对浩然的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平息了下来,但是,作为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十七年文学”是人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浩然作为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家之一也无法回避人们对他的关注。⑵、9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时,浩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1994年,浩然的《金光大道》四卷出版发行,当时多家媒体报道了人们排队踊跃购买的盛况,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争议。争议一直延伸到对他的人品的质疑。1994年10月29日,《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了署名为艾春的文章《关于〈金光大道〉也说几句》。他认为:“从六十年代毛泽东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来,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标志是长篇小说《艳阳天》的出版”,“这样的生活图像,戏剧性当然很强,但究竟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的精神面貌,还是为了图解错误的政治口号而歪曲了生活真实,在经过了惨痛教训以后的今天,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他认为《艳阳天》所反映的状况是违背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是极大地美化了痛苦的现实。同年11月13日,《文汇报》发表了杨扬的题为《痴迷与失误——读〈金光大道〉想到的》的文章。文章也是针对《金光大道》而展开的批评。他认为浩然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

1998年,《环球时报》于9月20日发表了整版文章《浩然:要把自己说清楚》。在这篇长篇报道中,浩然从几个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对待自己的认识是:“我想这是个奇迹,亘古未曾出现过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农民”,他认为人们并不是真正了解他,“说自己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事,跟整个时代、跟农民阶层肯定有关系,因为我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将“文革”的经历概括为:“现在我对那时的处境无可奈何地总结一句话:没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就没有我,如果革命不如此干,我比现在好。当时,我整日处于矛盾状态中,我被歪曲、被利用,还要常常自发地在自我头脑中闹革命!但尽管如此,我认为在文革期间,我对社会、对人民是有积极贡献的”。他对待《艳阳天》一直持肯定态度,他认为“《艳阳天》曾被认为‘写出了五亿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豪情壮志’,这个评价至今还是合情合理的。当时的生活就是《艳阳天》中写的那样,作者当时就是这样看的,也是被读者肯定了的”。在他看来,人民公社运动导致的群众饿死的情况“从整个农村合作化运动来说这是支流问题”。他对待《艳阳天》在“文革”时期的高发行量的态度是:“我写《艳阳天》完全是出于我的创作冲动和激情,没有人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某种路子写”,“《艳阳天》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有其被政治利用的一面,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作品符合人们的心思。”这篇文章的发表给文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引发了人们对浩然及其作品的再次关注,形成了两方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浩然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态度是不负责任的,他应该写的是忏悔录,他歪曲了农业合作化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为自己辩护,企图抹杀自己不光彩的过去,他甚至“打算把这部不怎么光彩的老本吃它个一万年”。代表性的文章有:焦国标发表于《文学自由谈》的《您应该写的是忏悔录》,吴跃民发表于《新闻出版报》的《不和谐的杂音》等。另一方则认为,浩然的创作并没有歪曲历史,浩然的创作是“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了和农民的血肉联系。在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个像浩然拥有那么多的农民朋友”。代表性的文章有:凤翔发表于《今晚报》的《“轻薄为文”可以休矣》、苏连硕发表于《今晚报》的《浩然的气度》等等。

6.课后拓展⑴、知识点:①《艳阳天》主题内涵②《艳阳天》中有代表性的中间人物和农村新人

⑵、思考题:①简述《艳阳天》的创作特点②简述《艳阳天》的创作局限③分析《艳阳天》具有持久艺术生命力的因素⑶、论述题:①试分析“红色经典”的形成因素。(主流意识规范和作家艺术素养的磨合)先解释“红色经典”的特征(重大题材,英雄人物,民族风格);然后分析原因(主流意识规范,作家艺术素养)。②试分析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的模式化倾向及其成因。(主题是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斗争;人物是新老两个类型,新人塑造多沿袭“革命与恋爱”模式)第二节工业题材的小说

一、工业题材小说的兴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创作属于一个“新兴”的题材领域。反映工人生活和工人形象的创作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逐渐出现,后经左翼作家的大力提倡有所增强,但是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还都嫌低下。1.工业题材小说的兴起因素⑴、革命形势、工作重心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要求文学创作重视工业题材。⑵、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的开展。

2.本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的成就⑴、30-4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建国后迅速投入工业战线体验生活,取得了可喜的创作成就。①早先在东北工业基地工作和生活的作家创作。草明:《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构成了新中国基础工业发展的三部曲。雷加:《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冈林》)。萧军:《五月的矿山》。②建国后,部分农村题材创作的作家转入工业题材创作。艾芜:《百炼成钢》;周立波:《铁水奔流》。⑵、50-60年代成长起来的工人作家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生力军是一批50-60年代成长起来的工人作家,如胡万春、唐克新、费礼文、万国儒、陆俊超等。3.本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局限尽管工业题材小说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成就,但与其它题材相比,仍然显得十分薄弱。

①作家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不足固然是重要的原因。

②过多的政治干预或束缚也是原因之一。

③从深层次上看,中国作家对于现代工业及现代工业对人的塑造和锻铸无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缺少深切的理解,因而在主题表现上多拘泥于当时的政治、政策和中心任务,在人物塑造上多停留于浅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颂扬,所以工业题材小说比起其他题材的作品更容易陷入刻板的艺术公式之中,写成所谓的“工地文学”、“车间文学”。上述因素是这类小说在今天看来缺乏艺术生命力的缘故。4.工业题材小说的文学史意义⑴、工业题材小说替代了本时期缺席的城市文学,为向当代城市文学的过渡做好了准备。⑵、本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留下了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刻痕,是认识那个特定时代的形象化教材。二、艾芜、草明、杜鹏程的小说㈠、艾芜1.作家简介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都人,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30年代初在创作上曾得到鲁迅的帮助和指点,后加入“左联”,以《南行记》等作品成名。著有长篇小说《丰绕的原野》、《山野》、《故乡》、《百炼成钢》、《夜景》、《海岛上》、《夜归》、《春天的雾》、《艾芜短篇小说选》、《艾芜文集》(10卷)等。艾芜建国后为新的生活所吸引,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小说和散文。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作家于50年代初期在东北鞍山钢铁公司体验生活时的创作成果,发表于1957年《收获》创刊号。2.《百炼成钢》创作成功的因素⑴、首先得力于作家对主题的提炼和视点的确立。“炼钢又炼人”的主题。⑵、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成长是艾芜要表现的重点,因此作家真实地向读者交待了三个主要人物出身、经历和性格特点:九号平炉甲班炉长袁廷发;乙班炉长秦德贵;丙班炉长张福全。⑶、人物平实且较为生动是其长处。⑷、情节的丰富和人物性格的展示使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⑸、相比较而言,《百炼成钢》所展示的生活面是较为开阔的。3.《百炼成钢》的模式及其局限⑴、模式之一是“书记重政治,厂长重生产”的冲突模式。⑵、模式之二是“阶级敌人搞破坏,干部群众大觉悟”。从《百炼成钢》中可以看出老作家表现新生活的努力,也可以看到他们在表现新的时代生活时所面临的困惑。

㈡、草明1.作家简介草明(1913-1991),原名吴绚文,广东顺德人。1932年开始写作,1933年在上海加入“左联”,同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倾跌》,后写了多个中短篇小说。1940年赴延安。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初期长期在东北重工业基地挂职深入生活,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小说,1964年到北京从事专业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乘风破浪》、《神州儿女》、短篇小说集《女人的故事》、散文集《在和平的国家里》、长篇传记文学《世纪风云中跋涉》和《草明选集》、《草明文集》(6卷)等。草明的小说创作是从写城市、城市的工人生活起步的,在当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她那样长时期地致力于描写工人生活,执著于工业题材的创作,从30年代描写丝厂女工生活的《倾跌》,到50年代后期反映钢铁工业建设的《乘风破浪》,其间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中国工人生活的变迁史和中国工业建设的发展史。

1949年草明出版了第一部描写工人生活和战后恢复经济建设的中篇小说《原动力》;沈阳解放后她在皇姑屯铁路工厂工作期间,又发表了长篇小说《火车头》;1954年她在鞍钢深入生活,兼任第一炼钢厂党委副书记,经数年积累创作了长篇小说《乘风破浪》。从这三部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工业建设从战后恢复到高速发展的轨迹和轮廓,更可以察知当代工业题材小说在建国十年来的思想和艺术走向。2.《原动力》的成就与局限小说写的是东北解放区某水力发电厂的工人群众从自发到自觉地恢复生产,支援前方、支援建设的故事。作品如实地描写了长期在伪满洲国统治下工人群众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也写出了他们在与各种落后、保守思想的斗争中逐步成长的过程。

生活化的描写和叙述使《原动力》在整体风格上更接近于30年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或者说体现了由30年代的现实主义向革命现实主义过渡的若干特征。因此尽管作品还显得较为单薄,人物性格的刻画还缺少深度,但作家在人物塑造、情节组织、语言表达等方面还是比较自由的,没有多少模式化的痕迹。3..《火车头》的成就与局限

与《原动力》相比,《火车头》的艺术视野要开阔得多。新的形势和新的视野给作家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背景和较大的艺术空间,使得《火车头》成为新中国文学中最早在“现代”意义上来表现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作品的“现代”意味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小说主导情节的设置上,在这里构成基本冲突的是长期在根据地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如何管理大型工业企业。其次,表现在对工人群像的塑造上。作家把越来越多观念填塞到作品中,从而削弱了作品的鲜活感。

只要把《火车头》的开头与《原动力》相比较,就不难感到一种明快简洁的叙述风格被政论式的抒情风格所替代,而后者则逐渐成为50年代中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时尚。

4.《乘风破浪》的成就与局限

小说的恢宏气势和全景性观照是这一时期大多数同类题材的创作所不能比的,只是到了新时期人们从蒋子龙的作品中才能再度领略到类似的宏阔气度。作品是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展开的,作家以一个钢铁厂为枢纽,连接起市、省、中央、工业、农业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在一个全景性的画幅上表现了现代大工业建设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在这方面,作家的描写是生动具体的,她以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纠葛把上至党政机关、下至百姓家庭组织成了一个艺术整体,构成50年代中后期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宋紫峰这个人物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现代企业家形象,草明早了二十来年就把乔光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和郑子云(张洁《沉重的翅膀》)的性格特征集于一身。在作品中格外突出他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管理作风,以及雷厉风行敢于负责的魄力。在当时的背景下作家对形势的迎合是个普遍现象,难得的是草明能敏锐地抓住现代大型企业的若干症结问题来构成作品的基本冲突和情节主线,并塑造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企业家形象,应当说,这是作家的独特贡献。

《乘风破浪》几乎集纳了同类小说中各种情节模式和基本冲突。主要情节模式是:劳动竞赛模式、技术革新模式、争创高产模式;(到了60年代又加进了阶级斗争模式。)基本冲突是:群众路线和官僚主义的冲突、革新精神和保守主义的冲突、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和本位主义的冲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业路线的冲突。此后的工业题材小说大体不离这些情节模式和主要冲突。应当说,这些情节模式和基本冲突也来自于作家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提炼和概括,但同时也表现出作家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造力所受到的限制。㈢、杜鹏程1.作家简介

杜鹏程在创作了《保卫延安》之后,长期深入在成渝、宝成铁路工地,创作了一批反映新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的中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创作更多地保留了通讯、速写等新闻文体的笔法,善于抓取一地、一景、一人、一事的特征,以省俭的笔墨给以明快的勾勒,从某个侧面来凸现建国初期劳动者为建设新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和紧张繁忙的工地生活。这种介乎报道和小说之间的写法由于反映沸腾的建设生活的快捷,且“直奔主题”,因而在当时颇受欢迎和好评。《夜走灵官峡》、《延安人》等都是当时流传甚广的作品,也最能体现杜鹏程短篇创作的特点,同时也是工业题材短篇创作中较为普遍的文体。但这类文体的流行也表明作家对于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成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纯熟的把握,因此也难以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2.《在和平的日子里》的创作特点

这部作品并没有脱离杜鹏程擅长的新闻报道的手法,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实际上只是‘工地生活一月记’,同时,也只着重写了这一个月当中的十天左右的情况”。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写革命战争的观念、眼光、情节布局和相关手法挪用到工业题材的小说中,使得这部作品显得气势恢宏,情绪饱满,情节进展急迫,承续了《保卫延安》的粗砺和力度。以战争观念写建设,也就是把建设写成一场新的战斗,它使人们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这也如小说中所议论的:“残酷而长久的战争,向人们要求勇气,和平生活似乎要求人们具有更大的勇气”。从这一观念出发,作品展开的艺术画面犹如对一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第九工程队党委书记兼队长阎兴和副队长梁建之间展开。

杜鹏程的作品确实烙下了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痕迹,这也是作品打动人、令人激动的地方。3.局限作家所崇尚的“战时英雄主义”又限制了他对和平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充分表现,因此茅盾明确地指出作品“表现创造性和平劳动之诗意的快乐,尚嫌不够,这是美中不足”。

三、工人作家的小说

在本时期描写工人生活的短篇小说中,工人作家的创作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钢铁工人出身的胡万春、纺织机修工人出身的唐克新、机械工人出身的费礼文、染织工人出身的万国儒、海员出身的陆俊超等一批工人作家活跃在文学领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建国前夕,茅盾就曾说过,工人参与文学创作“这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的一章的起点”。

1.工人作家小说创作的特点⑴、强烈的时代气息是工人作家小说创作的显著特点。

①紧跟形势的应时应景之作就成为工人作家的普遍选择。②为了突出时代的主题,工人作家们把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的矛盾冲突或凡人小事尽量提到“纲”上来给以表现。上纲上线,拔高主题,使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涵显得贫乏单调,也正是从这里折射出当时的时代氛围和人们的思维方式。③工人作家对时代主题的表现充满热情和激情,体现出主人公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⑵、时代的变化不仅通过工厂的变化得以体现,更通过人的精神面貌变化体现出来,因此工人作家千方百计塑造新型的工人阶级形象来表现时代的特征。

这些人物的思想品格大多都以当时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为特征,因此人物形象说不上丰富多彩,但从平凡中去发现普通工人身上质朴深沉的品质和本色,则是作品打动人的地方。⑶、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工人作家小说创作的又一显著特点作家在描写工人生活时,往往对工厂、车间等倾注了格外深厚的感情。相对于工厂、车间,工人作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表现要薄弱得多。

2.工人作家的创作缺陷及其形成因素茅盾在50年代初期曾说,工人创作中“这一个‘千篇一律’的毛病是值得研究的”。孙犁在新时期之初为万国儒小说集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