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典型案例: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_第1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_第2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_第3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_第4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 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让教育拥有无限可能

——衢州市大成小学之江汇教学空间应用案例在之江汇教育广场推广应用之时,我校便及时组织教师参加之江汇教育广场教师空间建设培训,学会在个人空间中上传、下载、浏览各类教学资源,学习互动课堂应用。目前,学校共有140位教师,空间开通率已达100%,期间每位老师积极投入建设自己的个人空间,各具特色。由章味珍副书记领头,综合实践组老师参与建设了“章味珍名师工作室”,在衢州市综合实践领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在此带动下,学校教师还获得省级优秀空间1个,市级优秀空间4个。此外,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开通了一师一优课、学科基地校、教育博物馆、同步课程、浙江微课网等应用,及时上传和下载优质资源,为教学和教研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打破学生学习的空间限制,转变学习方式,更提倡主动学习。 一、建设学科基地校,提升教研有实效

数学基地校是我校学习空间应用一大亮点,在2017、2018连续两年省基地校考核中均获优秀,在同类学校积分排行中稳居第一。结合学校实际,将基地校建设中“直播课程”、“微课程”、“资源中心”、“他山之石”、“研修活动”、“话题研讨”“课题研究”等栏目与日常研修有机整合,再将教研组成员分成三个教研水平均衡的团队,营造团队内互相研讨、团队间互相PK的研修氛围;同时借助“互联网+”云端,鼓励团队教师在线上自主学习,已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校内校外互通,实体虚拟研修互补的立体教研模式。依据基地校后台关于研修活跃数据的反馈开展团队考核,有效提高了教师研修的积极性,推动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基地校栏目 教研组团队(一)校内教研,点面结合话高度

1.一校三区共学习三(2)班教室里范老师正在进行教研课,奇怪的是在教室里我们看不到“高朋满座”,吕老师解释道:“别看现场就七八位老师参与教研课,其实在云端,所有未到现场的数学老师都会通过手机或电脑聆听每一堂教研课。在基地校‘直播课程’中,他们可以观看现场直播,也可能因一个细节反复回看,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回看。基地校课程的直播功能给老师们更多的自主时间,三个校区的老师不再因教研课而大动干戈地调课换课,也不用路途奔波只为听一节课。教研课直播以来,老师们更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了,教研课的安排更灵活了,教师听课的参与度也更高了。”的确,这样的研修活动时间是弹性的,效果是明显的,它很好地解决了一校三区的诸多不便。 2.线上研讨促反思

教研课的终结不是评课,高度教研还包括线上人人参与的点评和上课教师经历磨课、直播回看、同事点评等多个环节后进行地深度反思。每一位参与教研课听课的老师都会在基地校话题研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短短几句话有对年轻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也有对其教学改进的建议。如此的指尖温度带给了年轻教师许多的支持。青年教师黄毅老师正在之江汇研修活动中心阅读前辈们的点评。“我很感激之江汇平台,云端研讨的模式让不同校区、不同办公室的老师拉近了距离。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难得有交集,互联网将我们教研组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我可以在空余时间细细揣摩前辈们的宝贵建议,结合这些建议可以更全面更有细致地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设计,总结教学经验。我享受这样的教研模式。”黄老师如是说。(二)校外拓展,研修同步话广度校本教研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学情、校园的环境、教师的眼界都会制约着教师专业的成长。之江汇教育广场的名校基地校空间和名师工作室为老师们提供了菜单式的学习资源,开阔了眼界,开拓了研修方式。之江汇教育广场名校空间近千所,其中小学数学专业的基地校空间有22所,走在教研前沿的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杭州胜蓝小学、绍兴鲁迅小学等学校的基地校空间资源丰富、活动新颖、教研有特色,论文、课题观点领先;浙派名师网络空间建设成熟,不仅提供资源分享、线上学习、话题研讨外,还经常组织“线上+线下”的教研互动,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这些无疑是广大教师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宝贵财富。“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白天一心扑在教学上,晚上跟着名师学很方便,时间、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避免了出差奔波的辛苦。”一年教龄的方老师说,通过半年的学习,方老师的课堂教学从稚嫩走向了成熟、从紧张凌乱到沉稳有序。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混合研修方式很适合一线的普通老师,有名校示范、名师引领,又有名师工作室的团队互助,使普通教师的个体连接到群体智慧,让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近距离地互动,打开了教学眼界,拓宽了研修思路,有效促进教师个体快速成长。经过民族校区教室发现孩子们个个安安静静,或挠头思考,或奋笔疾书,但却没有老师在上课,这是什么情况?原来是孩子们正在参与大成小学与民族农村学校的网络同步课堂的学习。“同步课堂的实施一方面给农村娃带去了优质教育,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本校孩子的学情,要下得了乡进得了城。这样水平的校本教研难开展,幸好有‘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网络空间平台解决了这个难题。”黄老师欣喜地说。她将之江汇的名师课堂和千校结对的农村直播课堂引入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观看、学习、研讨,让数学组的老师们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城乡学生的学情,从而开设符合学情、有效互动的网络同步直播课。 二、搭建特色空间站,教学样态有变化

《“与美食同行”主题实践活动》同步课程自上线以来,就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关注,暑假期间,更有其他地区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目前已招收网络学员408位,此课程在学生中收获好评。本课程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食物”制作与欣赏为内容,着重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食”入手,根据中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知道厨房那些事儿,认识各种制作食物的器具,进而学会制作简单的食物,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鼻动眼,学会制作,亲身体验,亲子互动,共享乐趣。 (一)前置学习更加具体深入

“信息技术”介入的课前预习,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和深入。采用“微课”的方式将课程内容推送给学生学习。这样,在传统课堂中必须统一讲授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此方式让学生提前学习,如下图所示:图2按照课程计划录制课时上传至平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课程进行学习、操作。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暂停、重复观看整个教学过程,不断练习直到精通为止,这种可停可续、可重复回放的学习方式颠覆了传统教学。 (二)拓展实践可以突破时空界限

《“与美食同行”主题实践活动》是适合三、四年级学生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从活动内容上看,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应该是在家里。但是,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上课教师便可以在线安排课后的实践检测活动。教师行为:如下图所示在移动终端上登录“之江汇教育广场”(中国中国教育云·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发布点击“导学检测” 学生行为:

学生将自己做预习作业的过程通过软件进行录制,发布作业,全班分享、观看、检查,这样的教学过程利用了师生课余的碎片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灵活与机动。如图所示: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完成,拍成照片或

视频等在移动终端上登录“之江汇教育广场”(中国中国教育

云·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生个人空间 上传文字、照片或视频 在线查看批改

等 结果

这样的实践作业形式,使得师生完成活动、批改作业不再局限在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随时随地都可以。 三、推动课堂升级化,学习方式有转型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主要教学任务与传统教学相比,重心将会有所转移,其关键任务成了研讨、交流、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所呈现的将是个性化的学习与指导。 (一)学习内容可以自主选择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般情况下是一对多,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学习内容可以推送在移动终端上。因教师的资源可以多个同时推送,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便利。授课教师将“欢欢喜喜过春节”“我爱我家”“我运动我健康”“玩转‘x’”“春天里的故事”“快乐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同时发布在之江汇活动广场上,学生可以登录,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提交作业。 (二)学习指导可以精细准确

课后,教师利用软件设置开放问答题、投票选择题、小测验、互动评价等,学生完成任务后,点击提交实时上传,教师可以立即查阅每个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并相应地做出指导。如下图所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上图中,哪位学生选择什么答案,答题是否正确,教师一目了然,于是,根据这个结果进行恰当的指导就水到渠成了。这种课堂上的指导能瞬间精确到题、精确到个人的现象,正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魅力。 (三)学习结果可以快捷分享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只要愿意,就可以快速向教师、伙伴、小组等进行发布。当然,也可以快速查阅其他伙伴发布出来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数据快速评出受到学生喜爱的学习成果。与传统教学相比,这样的结果分享快捷,有效提高了学习的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