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四单元“夯实基础”默写清单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四单元“夯实基础”默写清单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四单元“夯实基础”默写清单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四单元“夯实基础”默写清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夯实基础”默写清单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西夏与元朝)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背景:⑴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定都东京(汴梁),称宋太祖。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⑵教训: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的措施。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崇文抑武;②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③分化事权,皇权高度集中)①中央集权方面:派_________出任地方长官;设诸路_________统管地方财政,确保地方赋税上缴;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②君主专制方面:为分散机构权力,_________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③抑制武将方面:实行_________方针,大力提倡_______,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利:①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强化了;弊:①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②“三冗”,积贫(内),积弱(外)3.边防压力态势北宋与辽的对峙北宋与西夏的对峙战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的北伐,均告惨败。北宋与西夏战争,屡战屡败。和1005年,签订协议(“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和议。协议内容:①维持已有边界;②辽宋皇帝以_________相称;③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协议内容:①西夏向北宋称____;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1)背景:①“三冗两积”,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庆历新政”失败。(2)主要内容:①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3)影响:①积极:达到了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②消极:A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B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C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4.南宋的偏安:1127之变。抗金岳飞。1141年绍兴合议(称臣)辽夏金元的统治契丹族--(916-1125)、党项族--(1038-1227)、女真族--(1115-1234)、蒙古族--(1271-1368)辽实行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意义:因俗而治,缓和了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金朝1114建立,1125与宋对峙。实行“”制度,兵农合一(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①修驿道,设驿站、急递铺;②中央:中书省、地方:制度;③吐蕃:直属中央的管理;④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⑤台湾:澎湖巡检司(少数民族政权作用:汉化—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5.行省制度内容:中央的宰相机构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行省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的重大变革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的新变化,经济重心南移)认识宋朝在经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商品经济发达表现:纸币,海外贸易发达,城市兴盛,娱乐活动;买卖契约等)(1)农业:开始种植,元朝大力推广,带动棉纺织业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种植经济作物);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手工业:制瓷业改进,出现五大名窑;宋元时期,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物质象征;印刷业迅速发展;(3)商业: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边疆市场:官方设置进行互市交易。纸币流通:在北宋开始出现(4)海外贸易繁荣:税收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外贸商品: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输入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外贸港口:广州、泉州、等(5)城市兴盛:人口超百万,娱乐活动丰富。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的杭州和大都。2、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①观念淡化,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契约束缚变小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政府基本不干预土地买卖、典当等经济行为(原因:①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世家大族的衰落;③科举制的实行,更加强调公平竞争。概况: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二.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南移提高了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和文化)阶段时期过程影响南移开始唐中叶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755年后安史之乱)人才和文化中心南移:北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江浙成为人才集中地区。南移继续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南移完成南宋时①北宋灭亡,中原人口南渡(宋室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②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元朝①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②为将南方财赋北运,重新开通,缩短了航程;③为运输江南的粮食,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民流亡南下,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②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宜于农业生产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程朱理学,市民文学,科技成就)1.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背景(理学:吸收佛、道理论,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精神修养,社会责任感)①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独尊地位动摇;②北宋中期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_________服务。(目的)。程朱理学主张: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学派被称“程朱理学”。朱熹合编“”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①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抽象思维);②人生观:“存,灭”;③方法论:,探究万物。2.宋元文学:宋元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了适应市民阶层文化需求。文学艺术日益通俗化,平民化,自由化.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宋词。元曲,标志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人关汉卿等3.科技: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在宋朝成熟。北宋发明活字印刷书。沈括《》。天文郭守敬《》。元朝农学家王祯《农书》。4.文字: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并撰写了《____________》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八思巴改制字母,是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夯实基础”默写清单纲要上册第4单元(明朝至清朝中叶)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明朝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同年攻占大都(北京),元朝灭亡。1.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①明太祖时期,废除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设“”;②给予内廷宦官机构一定权力2、明代内阁的职能、实质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性质: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3、古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央官制演变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朝代措施秦朝设立三公九卿汉朝建立中朝,负责决策隋唐设立()宋朝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相权一分为三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①郑和下西洋②倭患与戚继光抗倭③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侵略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目的宣扬国威。规模大,时间早,但带来较大的西方殖民侵略背景:随着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频繁。表现:①1553年,葡萄牙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濠镜澳(今称)的租住权。②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优势明显:明朝在西方国家的贸易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中国,这一局面持续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清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①形成了制度,迅速、机密,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②雍正皇帝设立(性质:中枢机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频繁制造_______________2、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方位时间轴史实东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662年(康熙)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康熙)清军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设,隶属福建省。东北:沙俄侵黑龙江流域1689年(康熙)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中俄签订《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西北:新疆、蒙古1757年(乾隆)将准噶尔部噶尔丹势力彻底击败。1762年(乾隆)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注:设置很早)两级单位;1762年在新疆设立将军。西部:西藏1713年(康熙)中央政府册封五世达赖(清世祖,1653年册封)、五世班禅(康熙,1713年册封)1727年(乾隆)中央派遣。1793年(乾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西南:云贵地区1726年(雍正起)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制度,具有一定的割据性。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清代统治危机的表现(明清统治者实行政策,统治者有很强的天朝上国心态,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国内危机:①清朝人口剧增,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②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外部危机: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官府特许广州“十三行”代管对外贸易事务②清朝严格约束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⑴高产作物传入:明朝后期,随着___________开辟,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输入中国,粮食产量提高。⑵农副产品商品化: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作物种植广泛,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手工业开设手工场: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了使用开设的手工工场。商业⑴白银货币: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重要流通货币。⑵商人群体: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商。⑶工商业市镇: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经济局限:⑴状况: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⑵原因:专制传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政策是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2.思想领域的变化原因: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②经济:经济繁荣。③思想文化:程朱理学扼杀人性、日益僵化;“西学东渐”。王守仁心学(明朝中期)⑴核心:“”。“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到达圣贤境界。⑵评价:强调,激励人们奋发励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陆王心学带有主义倾向。李贽的思想(明朝后期)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三大进步思想家(明末清初)⑴黄宗羲严厉抨击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⑵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不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本体论“”是世界本原“”是世界本原方法论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6、明清小说代表作:四大名著(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知识普及)戏曲:昆曲:江苏昆山发源(上流社会流行);京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