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北京版高三总复习2018届高三年级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及名句填空

Llt32100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年级摸底测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题。

宿芥塘佛祠①

【宋】贺铸

青青麰②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扬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③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②麰(móu):大麦。③底许:几许,多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辫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

B.“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

C“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

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

E.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行人投宿古寺途中由“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

15.犀联说“底许暂忘行役倦”,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李白在《蜀道难》里用“,”写水流的湍急咆哮,以突出蜀道之险。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

(3)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了刘裕往昔居处的变迁。

浙江省十二校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期初联考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9-20题(共8分)

盆池①

【唐朝】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4分)

20.任选两个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4分)

(四)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王勃《滕王阁序》)

(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5)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

山东沂水一中2018届高三摸底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寒食陈与义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喧哗少所便,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动摇,乱石水经纬。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此诗作于靖康之难第二年,陈与义遇虏奔于南山之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虽然联首句“竹篱寒食节”全句都是平声,且结尾都押仄韵,这都符合律诗的声律要求。

B.颔联写年青时爱热门,满怀壮志,哀乐随心,如今在寂寞生活里竟能品出滋味来,这种情味与遭际、时节、环境都有关联。

C.颈联“空山花动摇”,空山愈形花之动摇,以静写动,同时又是用花之动摇来写山之空静,以动写静,近于“乌鸣山更幽”的写法。

D.“乱石水经纬”中,“经纬”本指织物的纵线和横线,这里指水流湍急,和“乱石”形成对照,二字可谓平字见奇,是宋人化故为新的手段。

E.全诗首联、颈联写景,颔联、尾联抒情,情与景平分秋色。首联总写,交待时间、环境、颈联写眼前所见景物,有整体有细节。

15.试结合全诗,赏析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交代送别地点的同时也表明了友人所去之处。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__________”的豁达超然之“乐境”。

河南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入学测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已是霜凝更雨湿”表明是在降霜、下雨时分,交代了时令环境,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婉的基调。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紧承首联,具体展示了早春景象,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复苏的梅花已悄然开放。

C.“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穷日日”与“遍村村”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寻春的执着和发现新春之难。

D.“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两句呼应题目,写诗人振作起来,等待朋友斯远新诗寄到,让自己一洗昏沉之态。

E.本诗虽以议论说理为主,但其写景和叙事也颇见功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及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15.有人评价“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强调“大义”与“生命”二者无法兼顾时,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2)杜甫在《登高》中以“,”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李商隐的《锦瑟》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幡然醒悟时的苦痛与怅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④才:隐约。⑤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4.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扯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E.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15.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写到,与蚯蚓相比,螃蟹虽然具有天生的优势,但因为浮躁,结果“,”。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自然环境烘托琵皆女弹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征人想家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又呈吴郎①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15.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形容的是一种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达到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出来,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细品味。

(2)《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乌,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阁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部;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15.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

(2)《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

(3)《回乡偶书》中,贺知章表明自己自小就远离家乡亲人的句子是“”。

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发潭州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紧扣题目,点明题意,但又蕴含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B.颔联中诗人以我观物,而使“物色带情”,淡淡的流连欢悦之情溢于言表。C.颈联是用典抒情,用西汉时的贾谊被贬长沙和初唐时的褚遂良被贬潭州来抒发情怀。D.诗的最后一联间接委婉道出了自己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

E.这首诗或托物寓意,或用典言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的艺术意境。

15.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东风”“明月”反衬自己悲戚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了人生应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两种是“至人”“神人”的境界,表现另外一种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高三零诊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完成14~15题。

感事六言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书愤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书愤》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73岁,已退居山阴老家多年。《感事六言》写于83岁时。②的博,山岭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

14.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感事六言》中,诗人借醉酒来暂时忘却愁恨,他忧愁的是衰老头白,贫困无饱。

B.《书愤》颔联写诗人年老了才穿着紧身的军衣出征,手握寒光闪闪的宝剑,满腔悲愤从心头涌出。

C.《书愤》颈联是诗人回想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宏壮的理想。

D.两诗都写到了人虽然鬓发已白,但一颗红心依然不变。

E.两诗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抒发得到强化。

15.请根据“如丹寸心”结合诗作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个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一叹高危难行,二叹惊险可畏,三叹凶险难居,第三叹中直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三句是,,。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017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2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I】树杪:树梢。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5.“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釆用这一写作手法的—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来《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吋分二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这幽禽语”意谓青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诮残壁上清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幽静。

的脱带和郴带磯

17.“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笞侵醉墨痕”两句,以“色”调动人的听见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苔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注提仓》)甘一)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复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19题。

醉翁操【1】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晌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9.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20.下列对《泊岳阳楼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浩输,山城高耸。

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凑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E.本诗承转顿挫,有跌宕之致。首联写景境界阔大;颔联承前而境界凄冷,是承中见转;颈联转至抒情,情绪高亢,又是一转;尾联写鲲鹏图南,与颈联毫不相干,更见突转变之妙。

21.《泊岳阳楼下》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以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了一个事实:“▲”。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

2018届高三年级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及名句填空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年级摸底测试

14.(5分)AE

15.(6分)(1)诗人每天以阅田为务,投宿古寺,暂离行役的劳倦。(2)寺处幽僻,杨花飘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净。(3)见到故人题字,诗人感到慰藉。(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5分)(1)飞湍瀑流争喧馗,冰崖转石万壑雷(2)墙槽灰飞烟灭(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答对一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

浙江省十二校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期初联考

19.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

【解析】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4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

【解析】评分:答对得4分,共4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何两个方面答题均可;其中写法、语言答出其中的两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3.(1)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2)大阉亦逡巡畏义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3)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别时容易见时难天上人间

山东沂水一中2018届高三摸底检测

14.【答案】AE

【解析】A“全句都是平声,且结尾都押仄韵”不和律诗的要求,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E“情与景平分秋色”错误,首联和颈联用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不是单独的写景。

15.【解析】注意结合全诗尤其是尾联中的“何冀”“忽已晚”和注释中的相关的内容分析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