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赠从弟(其二)示范课件_第1页
【教学课件】赠从弟(其二)示范课件_第2页
【教学课件】赠从弟(其二)示范课件_第3页
【教学课件】赠从弟(其二)示范课件_第4页
【教学课件】赠从弟(其二)示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汉代前后的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首汉诗。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五言诗创作方面,诗风遒劲,语言质朴,《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作者简介整体感知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亭亭】挺拔的样子。【瑟瑟】形容风声。【一何】多么。【罹】遭受。整体感知朗读指导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亭亭:挺拔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迎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诗意疏通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何:多么。

盛:强烈、猛烈。劲:刚劲、坚强有力。翻译:风声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刚劲!诗意疏通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惨凄:严酷。

终岁:终年,一整年。

翻译:严冬中冰霜严酷寒冷,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诗意疏通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受。

凝寒:严寒。翻译: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吗?(是)松柏天生有耐寒的本性。诗意疏通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赠从弟》(其二)咏物诗咏松柏整体感知

诗人开笔便让山上亭亭之松拔耸而起,展现出一种“突兀撑青穹”的雄伟气象。又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用“瑟瑟”谷风加以烘托,写得极有声势。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诗句赏析

前一个“一何”慨叹谷风之盛,简直要横扫万木;后一个“一何”叙写松枝之劲,更显出松柏的刚挺难摧。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诗句赏析

前一个“正”字告诉我们,此刻正是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严冬时节;后一个“正”字告诉我们,松柏依旧端然挺立、正气凛然,不减春日青苍之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诗句赏析

点明主旨,使读者似乎看到雄伟苍劲的松柏久久矗立在眼前。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句赏析

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尾联写松柏经历了风雪之后,展现其更加坚强的本性,以物喻人。合作探究1.这首诗是如何将情与景进行结合的?首联写松树生长的风姿,高耸在山巅,迎着山风而立。颔联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山风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写松树顶着霜雪,却仍能四季常青。尾联2.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合作探究艺术手法全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希望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