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整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精写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筹划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才能,进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根基。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们的唱歌还是有喊唱的现象。他们的识谱才能一般,一首对比简朴的曲谱对他们来说还行,节奏繁杂一些就有点困难,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更加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指点、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好多男生跟不上节奏。

三、教材分析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六个单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才能。

四、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奇怪和好玩,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举行模仿。能随着熟谙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回响。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分辩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上下、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调作出相应的回响。

2.音乐体裁与形式(1)凝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凝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回响。

(3)能够识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辨识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凝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3.音乐风格与流派(1)凝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凝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1.演唱(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模样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回响。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切实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朴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4.识读乐谱(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熟悉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朴乐谱。

(三)创造(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3)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心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4)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

六、教学措施本学期我将针对四年级各班级学生学习的处境,采取生动多样举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提防情感体验,在提防审美体验的同加强学生的根基乐理学识的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第1周唱歌忆江南赏识西湖春晓第2周赏识江南好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第3周音乐实践第4周唱歌唱山歌赏识苗岭的早晨天山之春第5周活动竹竿舞唱歌久不唱歌忘却歌第6周赏识小山羊音乐学识十六分音符第7周赏识唱脸谱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第8周唱歌甘洒热血写春秋第9周赏识京调急急风第10周唱歌木瓜恰恰恰音乐学识切分节奏切分音第11周唱歌红蜻蜓音乐学识渐强渐弱第12周赏识奔驰的鹰凯皮拉的小火车尼罗河主题曲第13周赏识中国功夫音乐学识附点八分音符第14周唱歌男儿当自强赏识武术第15周赏识少林,少林音乐实践第16周小小音乐剧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17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18周选唱海鸥选听军队举行曲第19周测评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忆江南》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词这种文学样式,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2)了解“江南”(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二、活动解疑1.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2.介绍“词”与“词牌名”。

3.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4.品词赏句,想象悟情“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a)忆景b)忆人c)浓浓的江南情5.学生随琴声演唱歌曲《忆江南》。

6.学生学唱其次乐段。为结果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出再次见到江南的心情。

三、拓展升疑老师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江南的诗词,歌曲、乐曲,并一同赏识。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

1.赏识民乐合奏《江南好》、《西湖春晓》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合唱《西湖春晓》美好而又欢快的心绪和竹笛清亮亮堂的音色。

2.辨识《江南好》、合唱《西湖春晓》的乐曲布局。

3.学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师:同学们你们热爱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2.师: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3.师: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4.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二、活动解疑(一)赏识《江南好》1.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风景?a)初听《江南好》b)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c)师:方才我们赏识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快乐歌》改编而成。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美好的风景,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赏识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斟酌乐曲分为几片面?d)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片面,第一片面美好、其次片面欢快)2.分段复听1)师:同学们专心的感受第一片面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2)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3)师:赏识完备丽的江南风景,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4)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展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依次。

生:做练习(教师举行巡查,并且举行指导。)3.完整赏识乐曲《江南好》(二)赏识《西湖春晓》师:江南的美景也是数不胜数,假设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说什么呢?(秀美俏丽灵气)师:这些词语用来形容江南美景一点儿也不为过,不是就曾有人把江南的一处风景比做西施,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西湖)师:对,苏轼就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可见,西湖有多么的美观。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赏识一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出示课题并初听歌曲)师:歌中唱到了什么?(朝阳柳梢绿水、青山)师:歌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复听歌曲)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出示竹笛,让学生查看并说出:竹制、上端有吹孔有六个音孔、以及清亮亮堂的音色。并由同学举行吹奏表示)三、拓展升疑师:通过方才的赏识,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1.课件表示古诗。

《忆江南》、《送人游吴》、《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课件表示江南的风光,民居](1)小桥流水人家——谈一谈: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出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安闲养性的空气,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3.唱江南[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4.舞江南[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5.画江南[课件表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美好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教师弹奏《采茶灯》,生回复有哪个地方的音乐特点?(江南)这节课咱们学习一首江南的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二、活动解疑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歌舞体裁、小调风格)2.生谈自己的感受3.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2)学生齐唱旋律5.学生添加歌词演唱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7.歌曲处理:

a.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b.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温和、腾跃。

c.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d.其次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平匀的节奏感,犹如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e.学生按方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升疑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4.赏识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器乐合奏《采茶扑蝶》、广西民歌《采茶歌》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唱山歌》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大量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爱好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闻中的歌仙,美观、聪明、活泼、心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特别爱好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毕竟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2.(大屏幕)放刘三姐率领姐妹与男青年对唱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留神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

二、活动解疑1.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入耳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2.听录音范唱:我们一起听录音范留神歌曲的速度和心绪?3.再听,轻声随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留神查看: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分外有特点的?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展现,叫作"变换拍子"。

4.难点问题:a)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

b)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要突出强拍。

c)终止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留神气息的操纵。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设计演唱形式:领唱与齐唱。

三、拓展升疑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大量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出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

"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课后反思:

其次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唱山歌》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大量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爱好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闻中的歌仙,美观、聪明、活泼、心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特别爱好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毕竟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2.(大屏幕)放刘三姐率领姐妹与男青年对唱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留神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

二、活动解疑1.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入耳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2.听录音范唱:我们一起听录音范留神歌曲的速度和心绪?3.再听,轻声随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留神查看: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分外有特点的?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展现,叫作"变换拍子"。

4.难点问题:a)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

b)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要突出强拍。

c)终止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留神气息的操纵。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设计演唱形式:领唱与齐唱。

三、拓展升疑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大量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出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

"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

赏识《天山之春》教学目标、熟谙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2、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师:同学们!凭你自己对新疆音乐的了解,你平日听到的歌曲,有哪些音乐是属于新疆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日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二、活动解疑1.赏识新疆音乐《咯什的春天》

师:凝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

A.这首歌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b.同桌彼此议论它使用了那种乐器?

c.它的伴奏乐器又是什么?3.图片表示。热瓦甫并再播放热瓦甫的音乐。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在热瓦甫的音乐中带有手鼓,介绍手鼓。

三、拓展升疑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

1.手鼓(铃鼓)节奏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3.师:接下来老师给你们配上点音乐,你们来打打看。

4.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音同时导入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却歌》2.即兴创编。

教学目标:

1.能根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却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诙谐的演唱举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朴的填词创编或赏识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凝听歌曲《就不唱歌忘却歌》。

3.组织学生谈听后感受。

二、活动解疑1.介绍《久不唱歌忘却歌》的相关背景与布依族人文风情。

2.引导学生关注录音范唱中衬词对心绪表现的作用和唱法特点。

3.再次听录音。

4.老师指导学生演唱衬词。

三、拓展升疑1.引导学生即兴填词。

2.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小组合作表现实时地举行表扬。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学戏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透露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1.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学识?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二、活动解疑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专心学习专题。

2.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蜕变三、拓展升疑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处境,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赏识《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

1.通过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根基学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骄傲之感和喜欢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培养他们喜欢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学识。初步熟悉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进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进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超级联想。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供给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学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留存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谙和爱好,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二、活动解疑1.师总结:方才大家讲到了分外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熟悉,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和湖北,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视频)3.赏识传统京剧《空城计》(1)《空城计》剧情简介(2)赏识《空城计》(媒体视频)问题:传统京剧《空城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地印象?A、唱腔旋律美a、唱京剧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心绪;

二簧的旋律那么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b、念:京剧表演中只说不唱,也称为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模仿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姣和媒婆的念白孙玉姣:啊,刘妈妈。

媒婆:什么喇嘛,喇嘛在庙里呢!孙玉姣:大娘,媒婆:老羊,老养上山吃草去啦!孙玉姣:我、我、我(哭)媒婆:呦,你哭啊,哭吓唬谁啊,我才不怕你哭呢。你呀!你哭你吓唬你妈妈去。等你妈妈回来我非去报告你妈妈去。B、动作程式美(介绍京剧的四大艺术特征——做,打)a、做:就是指京剧中的表演。

分别让学生观看京剧《拾玉镯》里孙玉姣喂鸡、开门、穿针的片段。议论模仿。

b、打:就是指武功。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撕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打”。

C、服装绮丽美D、脸谱夸诞美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打扮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约莫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调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英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

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烦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

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4.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天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1)“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

A、“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B、“小生”就是扮演年轻的男性。

C、“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

(2)“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

A、“青衣”就是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遇到的青年妇女。

B、花旦:是指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泼辣的青年妇女。

C、武旦: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

D、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

(3)“净”那么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丑”那么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角色上有文武之分。

5.赏识京剧《空城计》问题:请学生辨识角色和唱腔。

诸葛亮(老生)司马懿(净)司马懿的儿子(武生)6.赏识现代京剧《智斗》(1)《智斗》剧情介绍(2)赏识《智斗》问题: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识别?7.赏识戏歌《说唱脸谱》师:同学们,不管是传统京剧还是现代京剧。我们要想真正地演唱,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地。但是老师知道有一种唱法可以扶助我们过把戏瘾。你们听!所谓“戏歌”就是用传统戏曲唱法演唱流行歌曲三、拓展升疑:

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热爱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共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持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出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熟悉这个演员么?2.对!这是出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比“首届京剧旦角最正确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选中,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除了出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那些出名演员?5.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头人们热爱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赏识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断。

7.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赏识裘盛戎《赤桑镇》片断。

8.熟悉出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赏识朱世慧的《报药名》。

二、活动解疑1.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他是生旦净丑中哪个行当的?选自哪出戏?2.对!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谁来说一说《智取威虎山》陈述了什么事?3.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剪辑。

4.再听,音乐的力度和情感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速度去演唱?5.听录音模唱,体验京剧的唱腔。

6.你感觉哪一句不好掌管?7.指导演唱①分句演唱,并举行初步校正。留神咬字归韵:“洒”“显身手”“写”“秋”。

②视唱结果一句“秋”的曲谱。查看拍号和以前接触的歌曲有何不同?教师讲解板眼。

③添入戏词演唱结果一句。

④力度处理:开头mf~“甘洒热血”f~“秋”mp~mf8.完整演唱这一唱段。

9.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京剧更加提防板眼,更加讲究字正腔圆。

三、拓展升疑今天我们一起熟悉了京剧的几个出名演员并学习了《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下节课,我们持续学习这个唱段,并扮演一下杨子荣。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除了《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个唱段之外。《智取威虎山》里,还有哪些精彩的唱段。可以给同学们介绍和演唱,好吗?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赏识歌曲《唱脸谱》。

2.熟悉京剧脸谱,并了解初步脸谱分类学识。

教学目的:

1.通过赏识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打扮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高明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喜欢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喜欢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赏析与导入──看脸谱多媒体表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学识脸谱的产生;

脸谱的颜色;

脸谱的样式二、活动解疑活动与体验──唱脸谱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2.歌曲范唱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学识。

3.学生自由谈4.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5.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6.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7.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三、拓展升疑斟酌与创作──画脸谱1.赏识: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斟酌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2.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表示作品,师生共评。

反应与小结──演脸谱3.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赏识“武场”《急急风》。

3.熟悉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熟悉乐队中的主要乐器3.赏识《急急风》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乐队介绍1.熟悉乐器及乐队介绍:播放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2.了解锣鼓经3.“锣鼓经”是我过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锣鼓合奏记谱法。

二、活动解疑1.赏识《急急风》。

提问:你能听出表现的是什么心绪?2.再次赏识:自己敲一敲这段《急急风》。

3.分小组排练。

三、拓展升疑分组汇报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完成打击乐的演奏。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赏识《京调》教学目标:

1.通过赏识,使学生对国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竹笛的有关学识及该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2.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从小喜欢祖国的戏剧艺术。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引情感知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简朴介绍京剧,及伴奏中的两种乐器:曲笛、京胡)二、活动解疑1.介绍《京调》师:乐曲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板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采用清亮亮堂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谙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2.赏识乐曲《京调》(1)分段听赏师:下面我们就来赏识这首好听的乐曲。并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听第一段,老师哼唱A段旋律,让学生对A段旋律有了初步感受。

师讲解:乐队奏出引子片面,源于京剧的过门音调,接着展现由竹笛演奏的第一片面主题听其次段,老师哼唱B段旋律,同样使学生对B段有所了解。

(清亮亮堂的笛声,模拟人们熟谙的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高兴,活泼的快板于一段过门之后,再由竹笛奏出下一段京剧音调)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感受(音调伸张,飘逸,与第一段活泼的主题旋律形成比较)(2)唱一唱A—B两条曲调(见书本15页,学生反复练习)3.完整赏识师: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赏识这首乐曲。请学生来说说乐曲中A—B两条曲调各展现了几次?三、拓展升疑师:我们今天赏识了乐曲《京调》,初步感受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课后接待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找出一些名家名段来共同赏识、学习。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环球采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

2.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教学重点:掌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导入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活动解疑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叫嚷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根基上进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今天,我们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①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留神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并加以分析。

分析:这两个乐句之所以难唱,是由于它是由几个切分音组合而成的。大家还记得象(×××)一样的切分音的唱法吗?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③读节奏(一个切分音)④教唱第9乐句。

⑤学生唱。

⑥类推第10乐句⑦老师弹琴,学生跟唱一遍⑧学生自己弹琴试唱全曲乐谱。

⑨跟老师唱,找错误。实时校正3.学习歌词①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②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③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④重点教唱。

⑤学生跟随老师唱,实时校正演唱中的错误。

⑥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

⑦教衬词“恰恰恰”怎样读。

⑧合唱。

三、拓展升疑1.学生分组模仿叫卖。

2.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议论与表演。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1.赏识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学识。

教学目标1.熟悉电子合成器,熟谙它的音色。

2.听音乐填写片面旋律。

3.了解一些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学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一)赏识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窗归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辨识是同什么乐器演奏的?2.简介电子合成器。

3.赏识《尼罗河主题曲》。

4.哼唱主题音乐。

5.其次遍赏识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音乐旋律。

6.再次凝听主题音乐。

三、拓展升疑1.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学识。

2.第三遍赏识全曲,启发学生谈谈赏识了乐曲以后的体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红蜻蜓》2.赏识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教学目标1.运用平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2.了解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一)学唱歌曲《红蜻蜓》1.导语:简介日本2.赏识或范唱歌曲《红蜻蜓》3.学唱二声部歌谱。

4.练习平匀的气息。

5.学唱二声部歌词。

(二)表现歌曲1.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三、拓展升疑了解其他的日本民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中国功夫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赏识歌曲《中国功夫》、《武术》。

教学目标: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咏。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播放北京申办2022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工程吗?生:武术。

师:这是北京申办2022奥运会的宣传片。为什么短短的几分钟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现武术呢?(生答略)师:对了,谁知道中国的武术都分什么门派,有什么招式,有什么武器啊?师:其实武术不但有同学们说的那些,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武术魂。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中华武术的歌曲好吗?二、活动解疑1.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歌词。好多学生跟着录音唱起来。

师:方才在播放录音的时候,老师察觉好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那么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分几段呢?生:4段。

师:有哪一段与众不同呢?生:第3段!师:为什么呢?生:第3段是说的,不是唱的!师: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我们一起来把第3段读一遍好吗?生:好!教师与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中间不停顿。

师:方才大家读的时候啊,老师觉得少了一点气势,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歌词都说了些什么好吗?师:大家看其中提到棍、刀、剑,这都说的什么啊?生:武术中的器械。

师:歌词中提到的“内练一口气”“豪气冲云天”呢?生:练武之人的豪气、正气。

师:好,我们就再来朗读一次,要读出其中的气势哦!师:老师看到在歌曲中有两处歌词是一样的,同学们察觉了吗?生:是第1段和第2段。

师:有什么不同呢?生:速度不同,节奏也不一样。

师:对,第1段速度较慢,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绪呢?理应怎么演唱呢?生:表现了英雄吸纳天地之气的气势。理应唱得有气势,要深吸气,气沉丹田。

师:第2段速度较快,理应怎么演唱呢?生:表现英雄舞刀弄枪的飒爽英姿。理应唱得有气力,有活力。

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心绪发生变化。

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

师:结果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宏伟祖国;

“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

“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开阔;

“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大家再来完整地把歌曲演唱一次好吗?学生演唱全曲。

2.赏识民乐《武术》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男儿当自强》2.赏识《少林少林》教学目标:更好的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复习上节课学唱的歌曲2.赏识《少林少林》二、活动解疑1.谈谈你所知道的少林寺的故事。

2.感受与表现师:方才大家讲的、唱的都有些热血沸腾了,我想大家也想来表演一下吧?师:老师这有一部《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几个热爱的动作模仿。

师:哪个小组设计好了动作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师:老师看到大家表演得都很好。但是方才老师察觉有些同学的动作和大家不一样,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学来的啊?生:电视、电影。

师:什么电影呢?生:《黄飞鸿》!师:谁知道有关黄飞鸿的事呢?学生简朴向大家简朴介绍黄飞鸿的故事。老师补充,并播放有关黄飞鸿的影音资料。

师:正值外寇侵华,国难深重之时,黄飞鸿奋起抗争,号召中华儿女当自强!教师播放《男儿当自强》音乐。

师:听过音乐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为什么呢?学生回复,师生交流。

3.学生随录音学唱歌曲《男儿当自强》4.老师指出学生学唱时展现的个别问题。

三、拓展升疑1.请学生在“X”处用动作或声音参与表现。

2.师小结: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梦想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小小音乐剧》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打定。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1.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2.猜一猜: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仆人公是谁?3.讲一讲: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陈述这个故事?二、活动解疑1.分析故事并分组:这个故事可分成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2.组织学生分组利用乐器自学各段的音乐:口琴、口风琴、竖笛3.教师巡查,并针对排练处境举行个别指导。

4.各组汇报学习处境(1)序幕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宁静生活。音乐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句的尾音要拖够拍子。

(2)放鱼归海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恐慌的神情、祈求放生的心理状态。音乐速度稍快些,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

(3)贪婪的老太婆选用序幕的音乐,运用不同的速度和乐器举行演奏。为了表现老太婆的贪婪,演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力度会越来越强,结果全体乐器齐奏,表现了老太婆梦想实现自己想当女皇的愿望。

(4)愤怒的大海选用序幕的音乐,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大海愤怒了,用打击乐齐奏表示。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表现大海的愤怒。

(5)尾声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其次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无奈地持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三、拓展升疑师总结:要求学生课后看些关于这个故事的书,舞台剧等。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创编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创编对话、表演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1.出示五幅连环画序幕

放鱼归海

贪婪的老太婆

愤怒的大海

尾声一、活动解疑1.创编活动将全体分成五个小组,共同完成故事内容。

要求:有对话、伴奏、表演、歌咏等,还需布置一些布景、道具等。

2.学生分组设计各幕的表演内容。

3.教师巡查,并针对排练处境举行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动手设计道具和布景。

三、拓展升疑师总结:要求学生课后看些关于这个故事的书,舞台剧等引导学生加紧课后排练,下节课表演。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之一。

教学目标:

以小组汇报表演的形式,表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序幕、第一场。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师生共同回想《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情节。

二、活动解疑1.小组汇演序幕布景:大海边。

大海:选几名男生用蓝色的布铺在地上,抖动蓝布,表现大海的波浪。

渔夫:站在一所破旧的房子前拾掇着自己的渔网。

老太婆:坐在一所破旧的房子旁做针线活。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边住着困苦的老渔夫和他的妻子……(用打击乐表现大海的波涛声)旁白:老渔夫每每日不亮就要起床,带上自己破旧的渔网出海捕鱼……(老渔夫表演)旁白:他的妻子要不断地替人家缝修补补,才能够勉强糊口。(老太婆表演)老渔夫与老太婆的对话:

老太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地修补,还是……都怪我瞎了眼,找了你这么个没能耐的东西。”老渔夫:“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没有辛苦怎会有收获。没有关系,老太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有朝一日,我确定给你买那条你看上的项链。”老太婆:“哼,等下辈子吧。你呀,就会骗我。要是我有了钱,我确定会买一个新的木盆。这个盆已经漏水了。好了好了,老头子,抓紧吧,天亮了,出海吧。”老渔夫:“我不是已经打定好了嘛。”老太婆:“慢点,留神安好!”老渔夫:“再见!”老太婆:“早点回来!”渔夫:手拿渔网,迈着蹒跚的步履向海边走去。

音乐响起:全体演唱音乐l序幕终止2.评价:学生自评、他评、师评。

3.小组汇演第一场

放鱼归海背景:碧波荡漾的大海。

旁白:老渔夫背着自己的破渔网来到海边,开头了每天的工作……(老渔夫表演,学生用乐器演奏音乐1)旁白:一网又一网,每网都没有收获。

老渔夫:“今天是怎么了?唉,假设还是网不上鱼来,我的老太婆又会埋怨我了。不行,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捉住一条鱼。”(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嗯,有戏。”(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哈哈,终究抓住了。”(老渔夫表演)老渔夫:“唉,怅然怅然,太小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今天还是有收获。”音乐响起:全体演唱音乐2小金鱼:“我知道,您是一位良善的好心人,求求您,放了我吧,我确定会报答您的。”音乐响起:全体分角色演唱音乐2老渔夫:“唉,心爱的小金鱼。你还这么小,怎么就离开妈妈在外面四处乱闯。这样很危害。你的妈妈确定会很慌张的。可是……好吧,再不成以四处乱跑了,加紧回家。”小金鱼:“感谢您,良善的好心人。假设您需要我的扶助,就对着大海大声喊:‘金鱼金鱼我需要你。’我就确定会展现在您的面前的。”老渔夫:“不用,不用。”小金鱼:“感谢您,再见!”

老渔夫:“赶快回家!”小金鱼:“再见!”音乐响起:全体同学用乐器演奏音乐2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