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_第1页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_第2页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_第3页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_第4页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唯物论练习题(复习总结用)日期:20xx年X月高二哲学生活唯物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0年美国热播大片《盗梦空间》中的主人公认为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只要依靠思维的力量就可以建造城市,就可以穿越时空。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是错误的,它认为存在决定于思维C.是正确的,它肯定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是错误的,它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观点符合唯物主义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4.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具有不可知性D.物质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些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一切顺从自然7.“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无规律可循8.“相信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个观点

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

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该脱离知觉主体9.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但基础产业较薄弱,科教事业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并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项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该地区的做法符合的哲理是A.实践具有社会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C.物质决定意识D、认识具有反复性10.2010年6月2日,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说明A.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1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这两句诗词,主要反映的哲理是A.世界的物质性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C.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年网络热词盛行,如“可燃面条”,“健美猪”等。网络热词均是“背后的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这说明A.意识是物质是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3.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27日在广州举行,为了使亚运会成功举行,广州各界进行了精心准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这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D.精心准备,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14.2010广州亚运会诞生了众多的奥运冠军,不少冠军获得者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脑民生工程子决定步子”。这句话主要强调了:民生工程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促进事物发展15.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6.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说明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C.一切物质都是“为我之物”D.人们掌握科学就能改变规律的客观性17.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功亏一篑,不禁悲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合理的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B.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主要受主观条件的制约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成功,受客观规律的制约D.办事情的成功,既要自身努力,也要符合上天的意志18.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C.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D.人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19.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20.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人脑②党的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⑤21.“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2.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C.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24.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看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绝对性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③符合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④否认了事物的运动,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

激情是吹动帆船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使;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据此回答26~27题26.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离开了物质,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7.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来自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说明()A.人的意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B.意识的能动性受主观因素的制约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8.“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9.2010年5月10日,天津市A.自然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B.绝对服从自然界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的前提D.人和自然之间总是和谐一致的30.当前我国收入最高的20℅居民与最低收入者,收入差距已高达20倍左右,针对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事实,党中央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的要求。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人类的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31.古时游子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中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思念之苦。唐代孟郊《游子吟》写道:“萱草生附堂,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是借萱草表达思子之情。这表明()A.并非所有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B.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3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尽,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萧瑟的秋天,作者却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胜春光”,这说明()A.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B.客观事物作用于不同的人脑会产生不同的意识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D.伟人常有别于普通人的想法33.《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陈旧观念,树立创新精神,破除自满情绪,树立进取思想;破除畏难情绪,树立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的意识。”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正确的意识是促进客观事物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

C.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4.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将它创造出来。如:人们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一些新的事物。这说明()

A.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物质B.意识虽不能决定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

D.人们改造自然物必须以原有的自然物和它的属性为基础35.高尔基说:“理想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这说明()

A.意识是事物的主观映象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对象

C.人脑中贮存了很多现实中没有的东西D.思维的创造性以客观对象为基础二.非选择题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铁全长16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材料一:一大学生网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1)在表格内填入相应的哲学道理(6分)高铁体验哲学道理一路上我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手心直冒汗。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现在从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钟,感觉就像在同一座城市。材料二: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是如何炼成的: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从而很好地控制了沉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等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2)沪杭高铁建设是怎样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7分)37.材料: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2010年是630万,2009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0分)唯物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BC6-10ACCCC11—15DDBCC16--20BCCBA21--25AADDD26-30CDACB31-35BACCD二.非选择36.(1)高铁体验哲学道理一路上我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手心直冒汗。意识有能动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