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心理学重点_第1页
高等心理学重点_第2页
高等心理学重点_第3页
高等心理学重点_第4页
高等心理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既包括高校学生的心理,也包括高校教师的心理,还包括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2、大学生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2)揭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规律(3)预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4)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4、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2)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个案法:对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发现心理与行为的规律@6、角色期待:社会对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行为规范和要求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为角色期待,或角色规范。@7、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4)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5)平等中的“首席”(6)科学家或思想家(7)终身学习者(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8、角色超载:因为缺少时间、精力或资源,无力实现角色要求,称之为角色超载。@9、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1)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eq\o\ac(○,1)专业知识eq\o\ac(○,2)组织教材的能力eq\o\ac(○,3)言语表达的能力eq\o\ac(○,4)组织教学的能力eq\o\ac(○,5)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2)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够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eq\o\ac(○,1)善于因势利导。(调动积极性、循序渐进)eq\o\ac(○,2)善于随机应变eq\o\ac(○,3)善于对症下药eq\o\ac(○,4)善于掌握分寸10、高校教师的情感特征(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爱教育、爱学生)(2)对学生满怀期望。(3)教师的情操。eq\o\ac(○,1)道德感eq\o\ac(○,2)理智感eq\o\ac(○,3)美感11、教师的意志品质(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12、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1)成熟的自我意识。(真实客观评价自己)(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4)富有创新精神(5)良好的性格13、强制性影响力:又称权力性影响力,简称权利,它是“威”的实质,它以外力推进的形式进行,具有不可抗拒性。@14、自然性影响力:又称非权利性影响力,他是“信”的实质,被影响者自愿的接受影响,它是一种由于个人品质而产生的内在吸引力。15、如何让老师更有威信@论述@教师威信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肯定的人际关系表现,它主要属于自然性影响力的范畴。一、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1)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知和态度等。首先要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其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原因eq\o\ac(○,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须的因素。eq\o\ac(○,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eq\o\ac(○,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eq\o\ac(○,4)教师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eq\o\ac(○,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有较大影响。二、教师威信的丧失(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知欲弱。(2)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3)随年龄增加教育观念变得消极,教育态度变得冷淡。三、如何维护和发展教师威信(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威严挫伤学生自尊心和亲近感)(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模范。16、举例说明什么是专家型教师@论述@结合自己专业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1)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eq\o\ac(○,1)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型教师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设计具体细节,头脑中形成课时计划。新手大量时间精力用在课时计划细节上,需要有书面课时计划。eq\o\ac(○,2)课堂过程差异。专家型课堂规则明确、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策略。eq\o\ac(○,3)课后评价的差异。专家型教师关注学生对新教内容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新手关注课堂管理和教学是否具成功。(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eq\o\ac(○,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利用。eq\o\ac(○,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在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处理问题。如考试作弊消除萌芽。)eq\o\ac(○,3)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时采用的三种方式:(一)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和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二)按照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结合。(三)将其他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在教学领域。(3)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eq\o\ac(○,1)系统的理论学习eq\o\ac(○,2)课堂教学观摩eq\o\ac(○,3)微型教学实践eq\o\ac(○,4)教学决策训练17、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1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自我接受是认可自己,自我拒绝是不喜欢自己)(2)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3)自我中心的倾向和盲目的从众的心理(4)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强的逆反心理(5)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19、学习: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学习。广义的学习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0、按学习的内容分类(1)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2)技能的学习,主要是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熟练。(3)心智的学习,是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包括态度、品德、习惯、人格的形成。21、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广博性。(2)专精性。(3)自主性。(4)能动性。eq\o\ac(○,1)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权。eq\o\ac(○,2)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eq\o\ac(○,3)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5)创新性2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增加了自己以类似方式行动的可能性。2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最有效的教学模式(1)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主要适合于结构良好的领域的学习,在结构良好的领域中,知识是相对稳定的,问题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结构不良领域则不然。(2)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里多次进行,每一次的情景都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3)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首先呈现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问题解决。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既可以使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开始,也可以从给一个规则开始。(4)情境性教学。在真实的任务中,让学生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5)支架式教学与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围绕实现确定的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抛锚式教学: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实际情景中去选定某个典型事件或典型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6)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和广泛的学习迁移。2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eq\o\ac(○,1)形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如事物的外形、颜色。eq\o\ac(○,2)词语—逻辑记忆。以词语、概念、命题、思想为内容。eq\o\ac(○,3)动作记忆。以学过的动作为内容,如书写、游泳。eq\o\ac(○,4)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快乐的记忆、痛苦的记忆。(2)按记忆的目的性分类eq\o\ac(○,1)无意记忆。没有预定目的,不经过专门学习,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eq\o\ac(○,2)有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干预下进行的记忆。(3)按记忆的时间分类eq\o\ac(○,1)感觉记忆。0.25—2秒。eq\o\ac(○,2)短时记忆。5秒至2分钟。eq\o\ac(○,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生保持的记忆。(4)按记忆的知识性分类eq\o\ac(○,1)情景记忆。有关个人生活经验的记忆。eq\o\ac(○,2)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25、遗忘: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一)遗忘的本质eq\o\ac(○,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于最后消退。eq\o\ac(○,2)干扰说。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可以恢复。eq\o\ac(○,3)提取失败说。遗忘是由于找不到提取线索。eq\o\ac(○,4)动机说。任何遗忘都有动机,记不起是因为不想记,于是把信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eq\o\ac(○,5)同化说。遗忘是知识和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二)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1)组织有效的复习。eq\o\ac(○,1)及时复习。eq\o\ac(○,2)多样化复习。eq\o\ac(○,3)合理分配复习时间。eq\o\ac(○,4)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eq\o\ac(○,5)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eq\o\ac(○,6)合理分配复习材料,避免相互干扰。(2)利用外部记忆的手段。如记笔记、记卡片。26、知识迁移: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影响。27、知识迁移的类型(1)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正迁移和负迁移。(4)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5)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6)两类知识的迁移。28、定势:也称向心,是指先前活动对后续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29、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一)情景因素(1)刺激模式。问题呈现时的状态。(2)问题的信息量。(3)问题的具体性。(二)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eq\o\ac(○,1)问题表征。问题在头脑中存在和表现的形式eq\o\ac(○,2)知识。eq\o\ac(○,3)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容易解决。eq\o\ac(○,4)定势。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促进解决问题,有时妨碍解决问题。eq\o\ac(○,5)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的通用功能,看不到它的其他可能的功能。@(2)情绪与动机eq\o\ac(○,1)情绪。情绪能促进或阻碍问题的解决。eq\o\ac(○,2)动机。动机强度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3)人格因素eq\o\ac(○,1)智力水平。eq\o\ac(○,2)人格特点。乐观、自信等人格能促进解决问题,悲观、自卑等人格特点阻碍问题解决。30、创造性的心理结构(1)认知因素eq\o\ac(○,1)知识。并不是知识积累越多,创造性越大,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但能否有创造性还要视个体的思维特征与风格而定。eq\o\ac(○,2)思维。创造活动需要多种思维成分参与。(2)动机。动机越强,创造性越高(3)人格因素eq\o\ac(○,1)智力。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关的非线性关系。eq\o\ac(○,2)好奇。好奇是创造的萌芽,在创造活动中有促进催发作用。eq\o\ac(○,3)冒险。创造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eq\o\ac(○,4)自信。自信是创造的保证。31、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32、品德阶段(皮亚德)(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想象来执行规则。(2)权威阶段(6—7、8岁)。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3)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之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33、品行不良的矫正@品行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有的甚至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或已经有轻微的违法犯罪活动。(一)品行不良的原因分析(1)客观因素eq\o\ac(○,1)家庭的不良影响。eq\o\ac(○,2)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eq\o\ac(○,3)学校教育不当。(2)主观因素eq\o\ac(○,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eq\o\ac(○,2)意志薄弱。eq\o\ac(○,3)不良行为习惯的负面作用。eq\o\ac(○,4)学生自身的性格存在某些缺陷。(自私、任性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二)品行不良的矫正(1)品行不良的转化过程。eq\o\ac(○,1)醒悟阶段。eq\o\ac(○,2)转变阶段。eq\o\ac(○,3)自信阶段。(2)品行不良的矫正途径eq\o\ac(○,1)形成正确的是非认知,增强是非感。eq\o\ac(○,2)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eq\o\ac(○,3)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eq\o\ac(○,4)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eq\o\ac(○,5)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个体差异eq\o\ac(○,6)奖励和惩罚的运用。34、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个人因素(1)生理因素eq\o\ac(○,1)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eq\o\ac(○,2)身体缺陷。eq\o\ac(○,3)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eq\o\ac(○,4)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2)认知因素eq\o\ac(○,1)自我评价偏差。eq\o\ac(○,2)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信念。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糟的很。(3)人格因素。意志薄弱、耐错力差等(二)环境因素(1)学校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3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层次(1)心理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2)心理障碍。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自身素质和生存环境影响,形成的一种不协调的心理状态。(3)心理疾病。个体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使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的现象。3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适应心理问题。(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等)(2)情绪心理问题。忧郁、焦虑、嫉妒(3)自我认知问题。自卑、自负、虚荣(4)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心灵封闭(5)恋爱心理问题。爱情的困惑、失恋的困扰(6)性心理问题。手淫、性行为(7)特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90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7、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1)焦虑症。(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2)抑郁症。(悲伤、压抑)(3)强迫症。(反复检查门窗)(4)精神衰弱症。(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5)恐怖症。(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恐惧感)(6)相思病。(7)性变态。(同性恋、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3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多种途径)(2)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家庭环境)(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4)提高大学生耐挫折的能力。39、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40、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的完美统一、平衡和协调,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41、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不能与家人朋友相处。(2)强迫型人格障碍。心理不安全、思虑过多、循规蹈矩。(3)分裂型人格障碍。缺乏温情、不能享受人间的情感快乐。(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义务。(5)攻击型人格障碍。情绪急躁、具有攻击性。42、自我效能感理论@(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eq\o\ac(○,1)决定对活动的选择。eq\o\ac(○,2)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eq\o\ac(○,3)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eq\o\ac(○,4)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3)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eq\o\ac(○,1)个人的成败经验。eq\o\ac(○,2)替代性经验。eq\o\ac(○,3)言语说服。eq\o\ac(○,4)情绪和生理状态。43、教学过程(1)陈述目标。(2)分析任务。(3)确定学生的原有水平。(4)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5)师生的相互作用过程。(6)教学评价。44、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必须始终走在发展前面,而不要落在发展后面。45、有效教学的特征(1)教学时间分配得当eq\o\ac(○,1)善于利用教学的专用时间。eq\o\ac(○,2)善于利用学生专心学习的时间。(2)教学富于技巧eq\o\ac(○,1)教学活动组织化。教学管理组织化和概念组织化。eq\o\ac(○,2)师生之间的言语沟通。解说清楚明白、理解内容彻底、有效的运用反馈。46、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1)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先从复杂的问题入手,在教师帮助下找到或发现所需要的技能,如先写作文,再学习拼写、语法、标点等。(2)建构主义的具体模式eq\o\ac(○,1)合作学习。分组学习讨论、基于课题的学习。eq\o\ac(○,2)发现学习。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着解决这个问题。eq\o\ac(○,3)个别化教学。改变用来学习的时间(学生掌握知识的时间不一样)。改变学习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写论文)。改变教学材料。47、教学反思: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极其行为的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48、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记录一天教学的经验。(2)详细描述。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