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_第1页
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_第2页
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_第3页
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_第4页
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项目单位:内蒙古草都草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内蒙古佳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零二二年八月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③预测模型与参数选择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场地内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为简单,因此本评价采用解析法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1)预测模型预测模型采用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一维半无限长多空介质柱体,一段定浓度边界模型:式中:x—距注入点的距离;t—时间,d;C(x,t)—t时刻点x处的污染物浓度,g/L;C0—注入的污染物浓度,g/L;u—地下水流速度,m/d;DL—纵向弥散系数,m2/d。(5)参数选择=1\*GB3①地下水流速查阅相关资料,项目场地潜水地下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约为10.98m/d,场地内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是由西南向东北径流。场区附近平均水力坡度I为5.38‰。评价区域孔隙度为0.4,因此场区内孔隙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流速u=K×I/n=10.98m/d×5.38‰/0.4=0.15m/d。=2\*GB3②纵向弥散系数根据不同土壤弥散系数的测定(一维土柱水动力弥散试验),可知不同类型土壤的弥散系数,详见表5.4-1。表5.4-1不同类型土壤的弥散系数土壤类型砂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粘土弥散系数(cm2.s-1)1.46×10-31.71×10-98.46×10-92.31×10-11根据调查,项目区域地下含水层以细、粉砂为主,确定项目所在区域弥散系数为1.46×10-3cm2/s(0.013m2/d)。(6)预测时段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为污染发生后100d、1000d、5000d,和能反映特征因子迁移规律的其他时间节点。(7)预测结果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选取泄漏后场地边界及其下游的郭宝营村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5.4-2。表5.4-2氨氮非正常状况下预测结果一览表预测因子预测时间预测超标距离m最远影响距离m超标位置是否到达敏感目标对敏感点影响浓度氨氮100d2021场界内否——1000d166170场界内否——5000d787795场界内否——由预测结果可知,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中,污染物会逐渐向下游运移。根据地下水预测结果,非正常状况下氨氮在100d、1000d和5000d后向下游最大影响距离分别为21m、170m、795m,均未超出场界范围。估算模型中并未考虑包气带介质的吸附、降解等作用的影响,实际上,包气带介质中含有各种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物质在通过包气带向地下水迁移的过程中将发生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生物降解等作用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因此污染羽的实际迁移情况将小于上述预测结果。当地的地下水的总的流向与地势基本相同,为从东向西流动,粪污泄露废水进入地下水系统后,废水进入包气带中,包气带对污染物有吸附和降解作用,且发现事故工况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污染源,渗透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有限,建设项目粪污泄漏对周围居民饮水影响很小。因此为避免非正常工况下沼液渗漏对场区下游地下水保护目标的影响,项目营运期间要加强对沼液储存池的维护管理,定期监测场区周围地下水水质状况,制定跟踪监测计划,将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降低到最低。参照(HJ610-2016)中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见表5.4-3。表5.4-3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防渗分区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污染物类型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弱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中-强难强易一般防渗区弱易其他类型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中-强易-难中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强易简单防渗区中-强易其他类型一般地面硬化建设单位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防渗建设并加强运营管理,可有效的防止项目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本项目正常状况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企业应制定严格细致的检查制度,定期对粪污收集,医疗废物暂存间,牛舍等构筑物的防渗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减少污水事故渗漏发生的概率。建设项目采取以上防渗、防地表水径流措施后,对地下水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采用上述防渗措施后,对区域地下水影响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有关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的相关规定,环评建议企业按照(HJ610-2016)有关要求,力争做到:①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②跟踪监测计划应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建设项目特点设置跟踪监测点,跟踪监测点应明确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给出点位、坐标、井深、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相关参数。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跟踪监测点数量不少于1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置1个。由于项目位置周围环境的特殊性,环评建议在场区上游设置1眼监测井,场区下游设置1眼地下水监测井,场区内1眼地下水监测井,共3眼,动态监测地下水。③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与信息公开计划,落实跟踪监测报告编制的责任主体,明确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生产设备(本项目有机肥发酵区、污水处理站等)、管廊和管线(尿液、粪道)、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信息公开计划至少应包括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值。④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制度,明确污染状况下采取的控制措施、切断污染源的途径等。综上分析,在落实好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不会产生其他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6)对消纳区地下水的影响分析处理后的废水利用不合理会污染土壤,进而通过下渗污染地下水。根据调查,正常情况下污染物经过在耕作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吸附降解等作用,能够渗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较少,进入环境的污染物被大量吸附并保存在土壤中。同时由于植物的根区效应,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了好氧、缺氧和厌氧小区,氨氮在植物根系好氧环境下经硝化作用转化为NO3-,NO3-扩散到缺氧区,经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氮气和

N2O而去除。本项目建设单位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液肥利用制度,在耕作施肥期由农户结合天气情况、当地土地消纳能力、农田施肥及灌溉规律定时定量施肥,防治过渡施肥而影响地下水环境。项目所在地周围无集中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周围村庄饮用水为集中供水及自备水井提供,饮用水属于浅层水,区域地下水水位在185-195m之间。废水经场内氧化塘处理后,液肥还田,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考虑对浅层水的影响。但污染物在到达地下水之前要经过包气带下渗,由于土壤有过滤吸附自净能力,可以使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别是包气带岩层的颗粒较细,厚度较大时,可以使污染物含量降低,甚至全部消除,只有那些迁移性较强的污染物质才能达到地下水面污染地下水,对饮用水影响较小。项目建成投产后,养殖废水全部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还田,对地下水的影响分为两部分:场区内部和场外液肥施肥区。其中场区内部污染可能的污染环节有:牛舍底部、粪尿通道及污水收集处理各建构筑物、粪便堆放区地面防渗措施不到位,防渗地面、内壁、收集管线出现破损裂缝,造成废水在自流过程通过裂缝下渗污染周围浅层地下水。场外污染地下水的环节主要表现为液肥输送罐车出现损坏,造成大面积沼液流出,进而污染附近浅层地下水。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场区内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比较小,针对场外液肥施肥区对地下水的影响:首先从源头控制,采用高质量运输罐车,运输过程车速减慢,防治液肥洒出。在田间采用喷灌的方式对农田进行施肥。喷灌方式相对开沟洒施和浇施来讲对地下水影响最小,且加上沼液的水质特性使作物吸收极快,绝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剩余小部分进入土壤内部,通过土壤内部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能。建立液肥消纳管理制度,公司采取非施肥季节采取每月检查一次,施肥季节每天检查一次;安排专人管理,落实足够的运行管理经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和工程维修养护制度,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同时在每个场区指定1人负责整个场区的液肥还田工作,并将液肥施肥地划分成块,每个片区指定1人专门负责该片区的肥料消纳工作;同时建立台账制度,责任到人,严格记录沼液的消纳情况;在场区上游设置1眼监测井,场区下游设置1眼地下水监测井,场区内1眼地下水监测井,共3眼,动态监测地下水;同时公司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指导合理施用液肥。(7)预防地下水污染物的要求及环境管理建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有关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的相关规定,环评建议企业按照(HJ610-2016)有关要求,力争做到:①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实施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用明沟布设。排水沟应采取水泥硬化防渗措施或采用水泥排水管进行输送,防止随处溢流和下渗污染。②废水、粪液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废水、粪便淋滤液污染地下水。沼气池壁在清场夯压的基础上采用铺设HDPE膜进行防渗,底部设置排气沟,最底部排气沟中放置排水管,并设置导流渠,以防止污染地下水,同时废水输送管道应做到防泄露、跑冒等。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④跟踪监测计划应根据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建设项目特点设置跟踪监测点,跟踪监测点应明确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给出点位、坐标、井深、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等相关参数。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跟踪监测点数量不少于1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置1个。由于项目位置周围环境的特殊性,环评建议在场区上游设置1眼监测井,场区下游设置1眼地下水监测井,场区内设1眼地下水监测井,共3眼,各设置一个地下水监控点位,便于及时掌握周围地下水动态变化。⑤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与信息公开计划落实跟踪监测报告编制的责任主体,明确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生产设备(本项目有机肥发酵区、污水处理站设备、养殖区机械等)、管廊和管线(尿液、粪道、沼液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信息公开计划至少应包括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值。⑥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制度,明确污染状况下采取的控制措施、切断污染源的途径等。本项目在采取环评要求的环保措施后,工程废水不会通过渗漏进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质;综合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在做好环保要求的措施后,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表5.4-4防渗工程内容一览表类别防渗部位防渗措施达到效果一般防渗区牛舍地面、池底及池壁采用2mmHDPE防渗膜+P6混凝土。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等效1.5m厚黏土防渗性能)各设计选用先进可靠的设备、机泵、阀门和管件,做好管道口衔接工作,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预防并减少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反应池及储存池均符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具备“防渗、防雨、防溢”的三防措施;畜禽粪便的贮存相关要求应具备防渗、防风、防雨的“三防”措施,雨污分流堆肥场氧化塘青贮池一般固废间化粪池重点防渗区医疗废物暂存间防渗层为敷设不小于2mm的高密度聚氯乙烯(HDPE)人工防渗膜,并铺设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保护,混凝土抗渗系数不应低于P8,或其他材料可满足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简单防渗区办公生活区采用一般硬化草库TMR中心精饲料车间场区道路检疫区、待检区视频拍卖厅停车场表5.5-1分区防渗图5.5声环境影响分析5.5.1噪声源强本项目噪声源主要包括牛群叫声、牛舍排气扇、水泵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牛舍排气扇的噪声值在75~80dB(A)之间,牛群哼叫声在70~80dB(A)之间,水泵的等效声级值在80~85dB(A),以室内源为主,经安装降噪百叶窗、安装减震基座、加强设备养护、墙体隔音等降噪效果明显。为便于计算,将每个牛舍等效为1个噪声源,以牛舍为几何中心点为等效源点进行预测。项目主要噪声源分布情况见表5.5-1。表5.5-1主要设备噪声源强项目种类污染物来源噪声值dB(A)治理措施所在位置数量降噪后dB(A)噪声牛群哼叫声全部牛舍70~80牛舍隔声,喂足饲料和水,避免饥渴及突发性噪声牛舍5座55TMR搅拌饲料搅拌75~80选低噪声设备、距离衰减TMR中心1个55泵类污水处理设施80~85选低噪声设备、独立设备房,房间隔声污水处理区1个655.5.2噪声预测模式本次环评使用EIAN20噪声预测软件对项目噪声进行预测,并绘制等声级线图本次噪声源衰减计算中,仅考虑距离衰减,对于声能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出与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理论噪声值,得出设备运行时对周围噪声环境的影响状况,本项等声级线图见图5.5-1。运营期噪声预测按照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进行,预测设备噪声到厂界及敏感点的影响,并判断是否达标。=1\*GB3①室外声源传播衰减公式为:式中:Lp(r)—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p(r0)—参考位置的声压级,dB(A);L—各种因素引起的声衰减量,dB(A),距离短忽略;r—声源“声源中心”与预测点间的距离,m。=2\*GB3②室内声源传播衰减公式为:式中:Lp0—室内声源距离“声源中心”1m处的声压级,dB(A);TL—房间围护结构(墙、窗)的平均隔声量,dB(A);α—为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r—设备点距预测点的距离,m;r0—测Lp0时距设备中心距离,m。=3\*GB3③合成声压级公式为:式中:Lp—n个噪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Lni—第i个噪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预测结果与评价根据项目的机械设备声级、所在位置,利用噪声预测模式和方法,对厂界噪声进行预测,得到项目建成后各预测点的噪声级,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下表。表5.5-2厂界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单位:dB(A)厂界厂界东侧厂界南侧厂界西侧厂界北侧贡献值22242826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执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图5.2.3-1噪声预测结果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新建项目以项目生产噪声对厂界的贡献值作为评价量,从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TMR设备、水泵等各类设备噪声经衰减后,厂界的昼间噪声预测值在22-28dB(A)之间。根据现场踏勘。因此本项目对附近敏感点的噪声影响较小,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5.6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规定:“病死畜禽尸体应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不得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畜禽尸体的处理与处置应符合HJ/T81-2001第9章的规定”。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5.6-1。表5.6-1项目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表名称产生环节性质形态产生量(t/a)处理处置方法牛粪牛只一般废物固态13249.5还田生活垃圾日常生活26.4625环卫部门处置病死牛牛只死亡危险废物20-50头病死牛产生后交由呼和浩特市蒙隆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处置医疗垃圾牛只防疫、消毒5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固体废物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下:(1)对大气的影响固体废物中的微细颗粒物在长期堆存时,因表面干燥会随风引起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危害。堆放的垃圾等固体废物在长期堆放时由于其中的有机物发酵散发恶臭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本项目固体废物不露天堆置,不会产生大风扬尘,而且,尽量减小固体废物在场区内的堆存时间,避免异味产生,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2)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固体废物任意堆放或填埋,经雨水浸淋,其渗出的渗滤液会污染土地、河川、湖泊和地下水。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固体废物无直接外排,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地表水体无影响。对于生活垃圾及时外运,减少在场区的堆放时间,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也不会有渗滤液外排,不会影响场区周围环境。(3)对地下水、土壤的影响固体废物及其渗滤液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能够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碍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有毒有害物质在植物机体内积蓄。本项目固体废物堆放场所,对地面进行硬化和防渗处理,防渗漏措施如下:建设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同时其地面须为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地面无裂隙;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确保固体废物的临时堆放不会对地下水、土壤产生影响。危险废物暂时贮存间,占地面积50m2,地面采取防渗措施,综合渗漏系数小于1×10-10cm/s。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有关要求。综上,本项目针对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均采取了合理的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在场区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储存、处置。5.7土壤环境影响分析5.7.1影响识别根据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将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分为生态影响型和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重点指土壤环境的盐化、酸化、碱化等。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本项目不会造成周围土壤环境的盐化、酸化、碱化等,主要为堆肥晾晒场及氧化塘等粪污处理设施泄露对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和液肥还田后对消纳土地的影响,因此,本项目土壤环境为污染影响型项目。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见表5.7-1。表5.7-1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表影响时段污染影响型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其它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项目污水为生活污水、牛尿、青贮渗滤液以及雨水。生活污水、牛尿、青贮渗滤液以及雨水收集后直接进入氧化塘处理;牛粪经发酵后还田。堆肥场、氧化塘进行防渗处理,堆肥场能够防雨、防风、防晒,避免污染物泄漏,因此,正常状况下,牛尿、粪不会通过渗漏进入土壤,本项目的土壤污染主要为液肥还田后对消纳土地的影响。项目建成运营后,定期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跟踪监测,能更好的掌握项目运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表5.7-2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污染源工艺流程污染途径排放特点特征因子可能影响区域备注堆肥场贮存垂直入渗渗漏CODcr、BOD5、氨氮堆肥场周围土壤事故氧化塘贮存垂直入渗渗漏CODcr、BOD5、氨氮氧化塘周围土壤事故5.7.2土壤类型和林格尔县土壤分7个大类,13个亚类,26个土属,115个土种,栗褐土和灰褐土为本县的主体土壤。栗褐土是本县分布面积最大的土类,占全险总土地面积的63.4%。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腐殖质积累少。钙积层不明显,质地大多为砂壤和轻壤。在山地丘陵图层较薄,加之干旱、风蚀、水蚀严重,不适宜农耕,而宜于种草种树。在平原区,由于水利条件较好,其肥力较高,一般都宜农耕。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本县东南部的中低山地,是仅次于栗褐土的第二大土类。由于灰褐土是在旱生森林灌丛草原植被下发育形成的,其形成的土壤有机质较高。除上述两大主体土类外,还有潮土,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冲击平原及河谷低阶地与河漫滩地;盐土、沼泽土、风沙土,在全县大部地区都有分布;石质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土层薄,其主要母质有花岗岩、片麻岩、玄武岩等。5.7.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产生的液肥作为液肥施用于农田,对于土壤来说,其机理类似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其净化机理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等过程,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途径如下:(1)BOD的去除BOD大部分是在土壤表层土中去除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异养型微生物,它们能对被过滤、截留在土壤颗粒空隙间的悬浮有机物和溶解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并合成微生物新细胞。当处理水的BOD负荷超过土壤微生物分解BOD的生物氧化能力时,会引起厌氧状态或土壤堵塞。(2)磷和氮的去除在土地处理中,磷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化学反应和沉淀(与土壤中的钙、铝、铁等离子形成难溶的磷酸盐),物理吸附和沉积(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和沉积),物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吸附)等方式被去除。其去除效果受土壤结构、阳离子交换容量、铁铝氧化物和植物对磷的吸收等因素影响。氮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脱氮(氨化、硝化、反硝化),挥发、渗出(氨在碱性条件下逸出、硝酸盐的渗出)等方式被去除。其去除率受作物的类型、生长期、对氮的吸收能力,以及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等因素影响。(3)悬浮物质的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是依靠作物和土壤颗粒间的孔隙截留、过滤去除的。土壤颗粒的大小、颗粒间孔隙的形状、大小、分布和水流通道,以及悬浮物的性质、大小和浓度等都影响对悬浮物的截留过滤效果。若悬浮物浓度太高、颗粒太大会引起土壤堵塞。(4)病原体的去除污水经土壤过滤后,水中大部分的病菌和病毒可被去除,去除率可达92%~97%。其去除率与选用的土地处理系统工艺有关,其中地表漫流的去除率略低,但若有较长的漫流距离和停留时间,也可达到较高的去除效率。(5)重金属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与沉淀等途径被去除的。重金属离子在土壤胶体表面进行阳离子交换而被置换、吸附,并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被固定于矿物晶格中;重金属与某些有机物生成可吸性螯合物被固定于矿物晶格中;重金属离子与土壤的某些组分进行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磷酸盐和有机重金属等沉积于土壤中。在废水的下渗过程中,通过土壤的过滤、吸附、离子交换、化学反应等作用,可使水质有所改善,因此越向下渗,水质将越好。因此只要氧化塘处理后的出水的施用量适度,消纳土地实行轮种,对消纳土地的影响较小。表5.7-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备注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两种兼有□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占地规模(440000)m2敏感目标信息敏感目标(耕地)、方位(场区四周)、距离(与场区相连)影响途径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其他()全部污染物COD、BOD5、SS等特征因子COD、BOD5、SS等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Ⅰ类□;Ⅱ类R;Ⅲ类□;Ⅳ类□敏感程度敏感☑;较敏感□;不敏感□评价工作等级一级□;二级R;三级□现状调查内容资料收集a)□;b)☑;c)☑;d)□理化特性黄色、干、少量根系、壤土同附录C现状监测点位占地范围内占地范围外深度点位布置图表层样点数340.2m柱状样点数3//现状监测因子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现状评价评价因子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评价标准GB15618☑;GB36600□;表D.1□;表D.2□;其他()现状评价结论土壤监测结果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PH≤5.5风险筛选值的标准限值要求.影响预测预测因子/预测方法附录E□;附录F□;其他(定性描述)预测分析内容影响范围(/)影响程度(/)预测结论达标结论:a)☑;b)□;c)□不达标结论:a)□;b)□防治措施防控措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跟踪监测监测点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信息公开指标/评价结论从土壤环境影响的角度,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注1:“□”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注2:需要分别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级工作的,分别填写自查表。综上,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5.8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对植被的影响本项目占地为154300m2,占地类型为建设农用地、林地,牛舍、粪污处理区、饲料储存区、办公生活区及其他设施的建设直接清除了原有植被,对原有土地上植被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使其永久丧失生物生产能力,原有植被不可能再恢复。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所在地位于人口活动频繁区域,故周围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极少,多为鸟类、啮齿类和昆虫等。运营期的人员活动及机械噪声等将对占用土地及周围一定范围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部分动物失去觅食场所而进行迁移。会直接影响这一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这些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项目所占用面积有限且噪声源声级小,该地区内野生动物种类极少,缺少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现有的野生动物多为一些常见的鸟类、啮齿类及昆虫等。项目的运营不会造成该地区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只会对野生动物造成轻微的不利影响。3、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占地在整个运营期内一直继续,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永久性的,对所占用土地利用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本项目永久占地主要为农用地。由于对这些土地的永久占用,将使其永久失去原有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但相对于项目所处地区来说,项目占用土地面积很小,且附近农田均种植玉米,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影响是微乎其微,不会改变当地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功能。4、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养殖场将未硬化的地面硬化,并进一步在场内四周植树种草,加强绿化,降低地表径流流量和流速,增强地表的固土能力,从而减轻地表侵蚀,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总之,项目在建成后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则可有效地减低水土流失。5、防沙治沙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等有关规定,切实保护和改善沙区生态,合理利用沙区资源,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环评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沙治沙。防沙措施分为两种,生物防沙与机械防沙。生物防沙主要是指植物治沙(沙拐枣、梭梭等优良防风固沙灌木)措施,通过植被增加地面的覆盖度,降低风速,减免风蚀,控制流沙移动,达到防治风沙危害的目的。机械防沙采用栅栏、草方格等方法,人工对沙丘进行固定,从而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本项目建议采取生物防沙措施,对沙化地区种植低矮的防风固沙灌木。以此达到防沙治沙的目地。6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其特点是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发生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环境影响及其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遵照《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准则,本评价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后果计算等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了解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该项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巨大的。本环境风险评价专题论述的重点是因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等因素引发的风险事故,并给出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6.1环境风险识别6.1.1风险物质调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第7.2.2条规定,按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功能区划,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给出危险单元划分结果及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量,按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危险单元内潜在的风险源。本项目为奶牛养殖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备注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分级标准》(HJ941-2018),其中附录A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第八部分其他物质及污染物387、氨氮浓度≥2000mg/L的废液临界量为5t,388、CODcr浓度≥10000mg/L的有机废液临界量为10t,本项目处理后的废水中CODcr浓度约为118.66mg/L,氨氮浓度约为2.49mg/L,因此本项目废水不属于高浓度废水。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识别出危险物质,明确危险物质的分布。根据导则附录B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及临界量,本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氨气、硫化氢,其临界量详见表6.1-1。表6.1-1危险物质数量及分布危险单元危险物质名称CAS号临界量(t)养殖区、粪污处理区氨气7664-41-75硫化氢7783-06-42.56.1.2风险物质技术说明书根据上述风险物质识别结果,其技术说明书见表6.1-2。表6.1-2氨气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氨气分子式NH3别名/UN号1005危险货物编号23003毒性分类低毒类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77.7相对密度(空气=1)0.6沸点℃-33.5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0.70~0.79临界压力MPa/饱和蒸汽压KPa506.62燃烧热Kj/mol/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毒性与危害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大鼠吸入)侵入途径吸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肪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危害低浓度氯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健康危害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氮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氯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氮可致皮肤灼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离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和工具。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表6.1-3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硫化氢分子式H2S别名/UN号/危险货物编号21006毒性分类低毒类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8505相对密度(空气=1)1.19沸点℃-60.4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0.70~0.79临界压力MPa/饱和蒸汽压KPa506.62燃烧热Kj/mol/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毒性与危害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大鼠吸入)侵入途径吸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肪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当浓度为70~150mg/m3时,可引起眼结膜炎、量炎、咽炎、气管炎;浓度为700mg/m3时,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浓度为1000mg/m3以上时,可引起呼吸麻痹,迅速窒息而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引起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储存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入口稠密区停留。6.1.3环境风险潜势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可能涉及到的重大危险源为氨气和硫化氢,根据储存量和临界量的比值Q,可判断临时储存的风险潜势。表6.1-3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汇总表序号环境风险物质名称最大存在总量qn(t)临界量Qn(t)qn/Qn1氨气0502硫化氢02.50合计Q=0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附录C: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C.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产生的风险物质不储存,项目风险物质总计Q=0<1,可直接判定环境潜势为I。表6.1-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故对本项目的风险简单分析。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并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6.1.4事故影响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1、暴雨风险防范措施①堆肥场四周设围堰高于四周地平,并在四周设截水沟,防止径流雨水汇入同时疏排汇至堆粪平台周围的径流雨水。②暴雨容易形成地表径流,携带地表污染物,考虑到暴雨天气,故建设引水沟,将暴雨造成的径流初期雨水经雨水沟渠排出场外。2、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措施①应加强堆粪平台的运营管理,定期对堆肥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粪污不出现事故性排放。②堆肥场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进行建设:要求其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10-10cm/s,堆肥场设置挡墙、截洪沟、防雨顶盖;堆肥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粪污堆存和处置情况。③堆肥场、养殖区、危废间等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要求采取防渗措施;④在场区周围地势低的地方和专用排污管道沿线,在厂区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3、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措施为防治恶臭污染物事故性排放,采取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有:①养殖区(牛舍)产生的恶臭气体可以通过控制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保持牛舍干燥、科学喂饲、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等措施减少臭气排放。②堆肥场采取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加强绿化,合理布局等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臭气产生量。4、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措施为杜绝恶臭污染物被点燃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采取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有:①厂区严禁烟火,并在明显位置张贴危险品标志,以及配备适当的消防器材。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定期性安全检查,定期对堆粪平台、养殖区(牛舍、运动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迅速给以消除。③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认真贯彻安全法规和制度,防止人的错误行为,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④若发生火灾爆炸,应立即报119及当地主管部门和搜查有无人员伤亡。在采取相应措施后,该类风险是可以接受的。6.2风险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备案要求应严格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内容执行:(1)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明确编制组组长和成员组成、工作任务、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2)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3)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信息报告、监测预警、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资源保障,以及与政府预案的衔接方式,和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与方式等内容。编制过程中,应征求员工、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代表的意见。(4)环境应急预案评审。企业组织专家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会议应以企业讲解、现场踏勘、询问交流、研究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审专家一般应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具有相关领域经验的人员等。(5)企业法人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发布后,企业应根据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环境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并通过应急演练进行校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启动环境应急预案。(6)企业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受理备案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依据环评审批文件,旗区级审批企业向所属地旗区(分局)生态环境局备案;市级审批企业向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自治区级审批企业向自治区环保厅备案。6.3环境风险分析结论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应急预案后,该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见表6.3-1。表6.3-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建设项目名称和林格尔县草畜一体化项目建设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和林格尔县()园区地理坐标经度111.876795835纬度40.580917290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氧化塘发生泄露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疾病对周围人群的健康危害。风险防范措施要求1、粪污处理系统发生泄漏(1)平时注意氧化塘的维护,观察氧化塘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处理设备的隐患,确保处理系统正常运行。(2)设专人定期对粪污管道进行巡检,发现管线破裂、漏水及时修复。(3)应设有备用电源和备用处理设备和零件,以备停电或设备出现故障时保障及时更换使废水能及时处理。(4)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须严格按照防渗要求设计施工,并设置跟踪监测井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5)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2、疾病事故(1)日常的预防措施①各牛舍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室和消毒池。②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③饲养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如发现患有危害人、牛的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传染。④经常保持牛舍的清洁,应保持平整、无污物。⑤每年春、秋季各检查和整蹄一次,根据季节及时对牛舍消毒。⑥定期检查饲料成分,经常检查、调整、平衡饲料的营养。(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①应立即组成防疫小组,尽快做出确切诊断,迅速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疫情。②迅速隔离病牛,对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应及时划区封锁,建立封锁带,出入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消毒,同时严格消毒污染环境。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在最后一头病牛痊愈后两个潜伏期内再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全面大消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③对病牛及封锁区内的牛只实行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包括疫苗的紧急接种、抗生素疗法、高免血清的特异性疗法、化学疗法、增强体质和生理机能的辅助疗法等。④病死畜尸体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置。填表说明(列出项目相关信息及评价说明)本项目为肉牛养殖建设项目,不贮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列出的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因此,本项目不存在环境风险物质。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牧场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多为短期可逆影响,随着施工阶段的结束而消失,其影响虽然较小,但仍需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7.1.1废气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当起风时,可使影响距离缩短,以防尘扩散。(2)地基和施工管线开挖等过程,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经常洒水防止扬尘。(3)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采取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4)不需要的泥土、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期堆积。(5)气象预报风速达到四级以上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拆除作业、土石方作业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6)加强运输管理,如散货车不得超高超载、使用有盖的运输车辆,以免车辆颠簸物料洒出。(7)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根据平面布局,可以对厂址局部提前进行绿化,改善生态景观,减轻扬尘环境影响。2、施工机械及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气主要包括:各种燃油机械的废气排放、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总烃。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严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气超标的车辆。对施工期间进出施工现场车流量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尽可能使用耗油低,排气小的施工车辆。选用优质燃油,减少机械和车辆的有害废气排放。施工过程中,禁止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这些污染物量很小,对施工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会影响到周边的村庄。7.1.2废水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工地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项目地设置临时旱厕经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施工废水经过简易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施工时洒水降尘,不外排,对环境不会带来明显影响。施工期间采取的废水治理措施技术可行。7.1.3噪声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根据项目外环境关系图可知,距离项目地场址周边无环境敏感点。为实现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选用低噪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②文明施工。装卸、搬运钢管、模板等严禁抛掷,木工房使用前应完全封闭。③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装卸钢材等强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杜绝夜间(22:00~6:00)及午间(12:00~14:00)休息时间施工噪声扰民;如果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强噪声施工,应征得当地环保等主管部门同意,并及时向周边群众公告,同时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局,以免发生噪声扰民纠纷。综上所述,建设施工方应做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精心布局和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控制,并根据上述建议采取必要的消声、隔声等治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发生噪声扰民现象出现,上述措施合理可行。7.1.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建筑垃圾(如废钢筋、包装带、废砖瓦、砂石和建筑边角料等)及时清理,严禁随意丢弃、堆放。(2)生活垃圾定点清倒,送到垃圾厂处理。(3)工程清理出的弃土做场区垫土。7.1.5生态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本项目用地原为耕地。施工期表土临时堆存在场区内,全部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对原有场地进行平整,在此之上进行修建。本项目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包括土建工程和植物措施。非工程措施包括施工组织,管理等,制订出科学、严密施工方法和管理制度,以减少水土流失。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做到弃土临时堆放要集中堆放,先挡后弃。施工期间做好临时的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做好土地整治和绿化工程。7.1.6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将使施工区域部分面积土壤裸露,施工过程中的挖方和填方,将造成原有自然地形地貌的改变和破坏。裸露的地表容易造成水土的流失。项目建设施工期间,拟采取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挡土墙措施本项目处于丘陵地带,主体工程区的场地需要平整,可在施工前对场地四周建设挡土墙,预防水土流失。场区坡道与山体衔接处以及场区内填方段可采用浆砌石挡土墙和植草护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坡脚可设置浆砌石挡土墙,坡面可采用植草护坡,自然恢复植被。(2)排水措施排水沟断面可根据地形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人工开挖,一般开挖成梯型断面,夯实沟底及侧面,将水流导致外委排水设施妥善排除。(3)临时覆盖措施雨季施工时,为防止降雨对各类开挖、填筑坡面的击溅侵蚀,可采用塑料薄膜进行临时覆盖。7.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7.2.1废气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养殖区恶臭气体恶臭的源头来自于养殖区、粪污处理区等,属无组织面源排放,以喷洒高效除臭剂、加强周边绿化等措施进行除臭。(1)产臭单元尽可能密闭本项目将牛舍设置为封闭结构,氧化塘密闭,大大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2)强化牛舍消毒措施本项目进出场车辆、员工进入牛舍均需进行消毒且定期需对牛舍进行消毒,进出场车辆采用消毒池进行消毒;员工及牛舍采用喷雾状消毒器进行喷雾消毒,采用喷雾消毒方式可节省消毒水使用量。(3)科学的设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牛采食饲料后,饲料在消化道内消化过程中(尤其是后段肠道),因微生物腐败分解而产生臭气;同时没有消化吸收部分在体外被微生物降解,因此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减少干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排出量,既减少肠道臭气的产生,又可减少粪便排出后的臭气的产生,这是减少恶臭来源的有效措施。采用经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用合成氨基酸取代日粮中完整蛋白质可有效减少排泄中的氮。在低蛋白日粮中补充氨基酸可使氮的排出量减少3.2%~62%,当日粮粗蛋白降低至10g/kg体重时,氨态氮在排泄物中的含量降低9%。(4)洒除臭剂除臭采用喷洒除臭剂对养殖区、粪污处理区周边产生的恶臭进行除臭,可有效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根据同类型项目运行经验,喷洒除臭剂措施为除采用合理配置日粮、加强绿化等措施外常用的辅助措施,项目拟采用的除臭剂为植物浓缩除臭液,除臭效率一般在50%,本项目在采取堆肥区喷洒高效除臭剂,可有效控制恶臭气体的排放,措施可行。(5)加强绿化绿化工程对改善养殖场的环境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场区多种花草树木,场界边缘地带形成多层防护林带,以降低恶臭污染的影响程度。绿化带的布置采用多行、高低结合进行,树种选择根据当地习惯多选用吸尘、降噪、防毒树种,一方面可改善场内环境,另一方面植被具有隔音、净化空气、杀菌、滞尘等功能。同时,由于可阻低风速,减少场区内的扬尘产生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粪污处理区(1)堆肥恶臭处理措施为降低堆肥产生的恶臭影响,采用喷洒微除臭剂对有机肥发酵废气进行处理。(2)污水处理区恶臭处理措施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全部封闭运行,外逸的恶臭气体较少;项目污水处理过程废水处理过程会进一步减小项目污水处理过程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场区绿化,并对污水前处理系统收集部分喷洒除臭剂,可有效较少污水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的排放。3、场区恶臭气体场区内通过喷洒除臭剂,粪污处置系统密闭,场区绿化,可有效降低场区内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的排放,使得NH3、H2S参照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标准,臭气浓度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4、饲料加工废气精饲料在封闭TMR机器内拌和,通过全封闭搅拌器、全封闭饲料配制车间可抑制粉尘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食堂油烟本项目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风量2000m3/h,净化效率为60%)处理后经顶楼排放,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食堂要求。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废气防治措施可行。7.2.2废水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原环保部、农业部2016年10月联合印发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养殖场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依法合规进行还田等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表明:畜禽粪污处理原则为因地制宜、多元利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肥料化利用为基础,采取经济高效适用的处理规模,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新建或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突出养分综合利用,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根据不同资源条件、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肥料化利用、异位发酵床、粪便垫料回用、污水肥料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本项目全场存栏总共3000头肉牛,属于规模化养殖场,本项目牛尿最终进入氧化塘,经氧化塘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满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要求,作为液肥还田。因此,不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排放污染物。7.2.2.1污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牛尿最终进入氧化塘,经氧化塘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满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要求,作为液肥还田。(1)氧化塘氧化塘,也称生物塘,是一种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养牛养殖场。氧化塘的工作原理是:从微生物类属来看,塘分为3种微生物反应区,即厌氧反应区、兼氧反应区、好氧和藻类生长区。第一区为厌氧反应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区底部,并均匀分配在整个横断面上,污水流向为上流式,整个坑的容积均为絮状的厌氧微生物(污泥床)。污水上向流经这些厌氧微生物污泥床时,污水中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转化为CH4、CO2和H2O。生成的CH4、CO2和污水不断上升,使整个污泥床得到充分的搅拌,同时污水和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污水厌氧环境对粪大肠菌群等具有杀灭作用。第二区为兼氧反应区:除塘面和塘底的积泥层外,其余均为兼氧反应区,污水从坑底部流出后,向四周流动,流速突然降低,可沉的悬浮物固体便沉于塘底。污水经厌氧分解后剩余的有机物继续被兼氧微生物利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第三区为塘的表面层区:为好氧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区。该区内,空气的复氧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氧气,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被好氧微生物所利用,把它氧化为CO2和H2O。另外,污水中的氨氮又为藻类提供营养物质,产生良性循环。(2)采用该工艺的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处理养殖废水采用氧化塘自然处理方法。一级氧化塘设计水深为5m,二级、三级氧化塘设计水深为6m,处理污水包括厌氧反应区、兼氧反应区、好氧和藻类生长区。氧化塘长期运行后也会产生藻类等水生生物,会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废水在氧化塘的停留时间至少为2个月,将会使废水中不易被植物吸收,并可能使土壤受到污染的的大分子的有机物等被降解为小分子、易于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即成为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液体肥料。污水厌氧环境对粪大肠菌群等具有杀灭作用。通过氧化塘的工作原理可知,氧化塘内存在着氧微生物(污泥床),污水中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转化为CH4、CO2和H2O。同时氧化塘表层为好氧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区,空气的复氧和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氧气,把它氧化为CO2和H2O。由此可见,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地处北方,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本项目拟建设的三级氧化塘完全可处置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处理效率可达85%。而北方冬季气温低,氧化塘上方的藻类无法生长,塘内水体会结冰,因此本项目设置足够大的容积以此容纳下冬季无法处置的废水,温度升高时可继续进行处置,因此本项目氧化塘设置合理。本项目处理技术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2018)中“7.2.1液态畜禽粪便宜采用氧化塘贮存后进行农田利用,或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好氧或其他生物处理等单一或组合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同时符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中“三、区域重点及技术模式(二)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4省。该区域土地面积大,冬季气温低,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相对较高,重点推广的技术模式:二“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对于有配套农田的规模养殖场,养殖污水通过储存池贮存或沼气工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作为底肥施用”中重点推广的技术模式。本项目产生的废水,通过上述工艺处置后,可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准要求。7.2.2.2氧化塘贮存容积可行性分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内环发[2014]83号)中“污水/尿液储存池容积根据储存期(储存时间)确定,总容积不得低于土地利用的最大间隔时间内本养殖场所产生污水尿液的总量,确保不外溢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污水尿液储存池容积应能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量。每头肉牛(存栏)不低于1.5m3,每头奶牛(存栏)0.75m3”的规定。本项目存栏总共3000头肉牛,储存池的容积至少应大于4500m3。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63.408m3/d,因此本项目氧化塘容积可存放约70天的废水,本项目粪污还田次数为6次/年(2月/次),因此本项目氧化塘容积可满足本项目使用。本项目建设三级氧化塘总有效容积为4500m3,其中一级氧化塘1250m3(一用一备)、二级氧化塘1250m3、三级氧化塘2000m3,具备所需的存储容量。综上,本项目氧化塘满足《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内环发[2014]83号)中关于污水/尿液储存池容积的要求。7.2.2.3液肥还田可行性分析项目污水为生活污水及牛尿。生活污水及牛尿排入氧化塘晾晒处理,作为液肥用于厂区周边农田的施肥。本项目建设氧化塘一座,堆肥过程产生的渗滤液(主要成分为牛尿)经堆肥场四周的导流槽排入氧化塘中晾晒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作为液肥,用于厂区周边农田的施肥。环保部、农业部2016年10月联合印发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养殖场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依法合规进行还田等利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6月出具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表明:畜禽粪污处理原则为因地制宜、多元利用,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肥料化利用为基础,采取经济高效适用的处理规模,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新建或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突出养分综合利用,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根据不同资源条件、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肥料化利用、异位发酵床、粪便垫料回用、污水肥料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2017年6月农业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种养结合,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科学规划农牧业发展布局,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实现区域内种养基本平衡,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以种养结合为路径,建设相对完善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农用有机肥生产、沼液储运等配套设施,打通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通道,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本项目全场存栏总共3000头,畜禽粪便发酵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养殖废水经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因此,不属于污染物,项目周边有大量农耕地,可以实现肥料化利用。7.2.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7.2.3.1工程防控措施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污染情况,本次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1、源头控制措施本项目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并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和治理,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收集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防止污染地下水及周围环境。2、分区防控措施对拟建项目的不同区域进行相应的防渗等级划分和处理。3、污染监控体系实施覆盖拟建项目区域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4、应急响应措施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7.2.3.2建设场地污染防治区划分及防渗措施1、分区防渗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以及本项目可能泄漏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本项目为防止地下水污染采取分区防渗管理,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及简单防渗区。①重点防渗区:危废间。②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化粪池、养殖区、堆肥场、氧化塘、青储池及一般固废间。③简单防渗区:主要包括办公生活区、精料库、原料库、草库、TMR中心、检疫区、待检区、视频拍卖平台以及厂区道路等。2、要求采用防渗方案根据各污染防治分区的防渗要求,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水平,可选用的典型防渗方案如下。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场地实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泄漏的物料性质等,在满足防渗要求的前提下作必要的调整。建议防渗方案如下:(1)重点污染防渗区①重点防渗区重点防渗污染区:为医疗废物暂存间,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进行选址、收集、贮存、运行设计。收集:项目医疗垃圾分类设置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废物贮存设施,还应分类收集化学性、药物性废物,设置医废周转箱分类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病死牛产生后交由呼和浩特市蒙隆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处置。贮存:医疗废物暂存间地面以及墙面应做防渗处理。防渗要求:渗透性能可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0m,K≤1×10-10cm/s。除必须具备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和基础防渗层,表面无裂痕外,还应具备防风防雨和防晒功能,并设计建造径流疏通系统,贮存间内配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且贮存间应设置微负压及通风装置、制冷系统和设备,排风口应设置废气净化装置并设有报警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贮存温度≥5℃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贮存温度<5℃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在采取消毒措施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68小时。本次环评要求,医疗废物处理设置设施运行期间,建立运行情况记录制度,内容应包括医废来源、种类、数量、贮存和处理处置信息,去向等。并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开展自行监测。(2)一般污染防治区一般防渗区:为化粪池、养殖区、堆肥场、氧化塘、青储池以及一般固废间,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进行进行选址、收集、贮存、运行设计。应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一般防治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3)简单防渗区简单防渗区进行一般地面硬化。本项目分区防渗详见表7.2-2,地下水分区防渗图见图7.2-1。表7.2-2污染防渗分区划分及防渗一览表类别防渗部位防渗措施达到效果一般防渗区牛舍地面、池底及池壁采用2mmHDPE防渗膜+P6混凝土。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等效1.5m厚黏土防渗性能)各设计选用先进可靠的设备、机泵、阀门和管件,做好管道口衔接工作,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预防并减少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反应池及储存池均符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具备“防渗、防雨、防溢”的三防措施;畜禽粪便的贮存相关要求应具备防渗、防风、防雨的“三防”措施,雨污分流堆肥场氧化塘青贮池一般固废间化粪池重点防渗区医疗废物暂存间防渗层为敷设不小于2mm的高密度聚氯乙烯(HDPE)人工防渗膜,并铺设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保护,混凝土抗渗系数不应低于P8,或其他材料可满足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简单防渗区办公生活区采用一般硬化草库TMR中心精饲料车间场区道路检疫区、待检区视频拍卖厅停车场7.2.4噪声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风机及泵类等,噪声源强在70~80dB(A)之间。为了减轻各类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根据各类噪声的声源特征,提出以下噪声防治措施:(1)对噪声较大的车间选用隔声及消声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操作室采用双层复合板、双层隔声门及门窗密封装置,以减轻本项目运营产生的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各个牛舍、辅助用房及办公区域各建筑物应设置有效的隔声减震措施。(2)水泵出入口处装避振喉,降低噪声传播,在安装高噪设备时应加防振设施,降低设备噪声对厂界声环境的影响。(3)在设计中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厂内建筑物的隔声作用,以减轻影响。(4)货物运输车辆应配备低音喇叭,在场区门前做到不鸣或少鸣笛,以减轻交通噪声对场区周围居民区的影响。(5)在引进设备中,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中基础应做减振处理。EQ\o\ac(○,3)场区平面布置要优化,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远离厂界处,通过距离衰减减轻噪声源对厂界噪声的影响。噪声设备布置时尽量远离办公区;操作间做隔音处理,场区周围种植降噪植物等。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且所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在国内外均已普遍应用,技术上成熟可靠、效果显著,且在项目投资承受能力范围内,因此,本项目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是可行的。为了避免运输车辆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在运输路线选取上,应尽量避免穿越村庄或尽量减少穿越村庄,同时在穿越村庄时,应限制车速,禁止鸣笛,以降低运输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7.2.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牛粪、生活垃圾、病死牛、医疗垃圾等。牛粪场内堆肥发酵,生活垃圾交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