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市南海区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163页,共163页佛山市南海区文华北路北延线(海八路~广佛新干线)建设工程沥桂大桥分部(K0+466.5~K1+450)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文华北路北延线(海八路至广佛新干线)工程项目经理部沥桂大桥分部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八月目录TOC\o"1-4"\u1、编制说明 51.1、编制依据 51.2、编制范围 61.3、编制前准备工作 62、工程概况 82.1、项目简介 82.2、工程简介 82.2.1、工程规模及结构、设计标准 82.2.2、主要工程数量 92.3、项目实施条件 112.3.1、地形与地貌 112.3.2、水文条件 112.3.3、气候情况 112.3.4、地质条件 112.3.5、地震活动情况 122.4、项目特点及工程重点、技术难点 122.4.1、项目特点 122.4.2、工程重点、技术难点 142.5、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52.6、工程风险分析 152.7、项目目标与合同、顾客、政府及上级要求 163、施工总体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173.1、施工准备工作 173.1.1、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案 173.1.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仪器等试验、检测方案 203.1.3、配合比设计方案 263.2、施工总体部署 283.2.1、施工段落划分 283.2.2、施工组织机构 283.2.3、项目技术管控要点、难点确定及主要技术对策措施 303.2.4、大临工程、特殊(专业)结构和专用设备设计、建造方案 323.2.5、地材解决方案及主材供应运输方案 333.2.6、临时用水、用电方案 333.3、施工总平面布置 333.3.1、场内外施工便道 333.3.2、材料堆放、加工场地 333.3.3、临时设施布置 343.4、施工总体安排及总体工艺流程 343.4.1、施工总体安排 343.4.2、施工总体工艺流程 35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74.1、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374.2、桩基础施工 404.2.1、概述 404.2.2、桩基施工总体方案 404.2.3、施工工艺流程 404.2.4、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14.2.5、施工注意事项 474.2.6、施工验收标准 484.3、承台施工 494.3.1、一般承台施工 494.3.2、18#主墩承台施工 524.3.2.1、18#主墩承台施工 524.4、桥墩施工 594.4.1、概述 594.4.2、墩身施工工艺流程 604.4.3、施工技术要点 604.4.4、质量控制要求及保证措施 624.4.5、施工验收标准 624.5、主塔施工 634.5.1、概述 634.5.2、施工总体方案和总体布置 644.5.2.1施工总体方案 644.5.2.2施工总体布置 654.5.3、塔柱节段划分 664.5.4、塔柱模板系统 674.5.5、施工工艺流程 704.5.6、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714.5.6.1下塔柱施工 724.5.6.2下横梁施工 724.5.6.3中塔柱施工 734.5.6.4上塔柱施工 734.5.6.5劲性骨架施工 734.6、主梁施工 744.6.1、概况 744.6.2、主梁施工总体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 754.6.3、主梁0#块施工 754.6.4、主梁标准节段挂篮施工 764.6.4.1挂篮提升平台 764.6.4.2挂篮系统 764.6.4.3挂篮安装 774.6.4.4主要施工步骤 774.6.4.5挂篮施工注意事项 804.6.4.6挂篮拆除 814.6.5、19#-20#跨主梁施工 814.6.6、合拢段施工 814.6.7、主梁预埋件 814.7、斜拉索施工 814.7.1、概述 814.7.2、施工总体安排 824.7.3、斜拉索安装工艺流程图 824.7.4、施工平台及施工通道 834.7.5、循环系统 834.7.6、钢绞线的下料 834.7.7、上下锚具的安装 854.7.8、HDPE护套管焊接及安装 854.7.9、钢绞线单根挂索 874.7.10、钢绞线单根张拉 884.7.11、紧索、减振器及桥面防水罩安装 904.7.12、斜拉索防护 914.8、引桥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 914.8.1、概述 914.8.2、总体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 924.8.2.1总体施工思路 924.8.2.2总体施工顺序 924.8.3、施工工艺流程 924.8.4、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934.8.4.1支架地基处理 934.8.4.2支架搭设 944.8.4.3支架预压 964.8.4.4模板施工 974.8.4.5钢筋施工 994.8.4.6混凝土施工 994.8.4.7预应力施工 994.8.4.8模板和支架的拆除、保养 994.9、南引桥跨海八路钢箱梁施工 1004.9.1、概述 1004.9.2、总体施工思路 1014.9.3、钢箱梁制作 1014.9.3.1钢箱梁节段划分 1014.9.3.2单元件(部件)划分方案 1014.9.3.3钢箱梁制造难点分析与对策 1014.9.3.4单元件制作 1034.9.3.5钢箱梁焊接方案 1044.9.3.6钢箱梁防腐涂装工艺 1054.9.4、钢箱梁安装施工 1074.9.4.1钢箱梁安装前准备工作 1074.9.4.2钢箱梁运输及保证措施 1074.9.4.3钢箱梁临时支撑体系安装施工 1084.9.4.4钢箱梁安装吊机选用 1094.9.5.1测量施工布署 1104.9.5.2测设步骤 1104.9.5.3支墩垫石复测 1114.9.5.4钢箱梁安装测量控制 1114.9.6、交通疏解方案 1125.1、质量目标 1135.2、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质量责任制 1135.2.1、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1135.2.2、质量责任制 1145.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155.3.1、施工技术管理上的控制 1155.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65.3.2.1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1165.3.2.2承台施工质量控制 1175.3.2.3桥墩施工质量控制 1195.3.2.4主塔施工质量控制 1205.3.2.5主梁施工质量控制 1215.3.2.6斜拉索施工质量控制 1226、安全生产管理计划 1246.1、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246.2、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246.2.1、安全生产责任制 1246.2.2、安全会议制度 1286.2.3、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296.2.4、安全检查制度 1296.3、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 1306.4、安全专项技术措施 1396.5、应急管理 1406.5.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406.5.2、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响应 1416.5.3、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1416.5.4、应急处理程序 1416.5.5、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1416.5.6、突发火灾应急预案 1426.5.7、突发洪水应急预案 1426.5.8、水上作业应急预案 1437、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458、施工进度计划 1468.1、节点工期目标与计划编制说明 1468.1.1、节点工期目标 1468.1.2、计划编制说明 1468.2、施工进度计划 1468.3、关键线路及进度控制保证措施 1468.3.1、关键线路 1468.3.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469、资源配置及使用计划 1499.1、人员配置及计划 1499.2、物资采购及使用计划 1509.3、船机设备配置及使用计划 1529.4、资金使用计划 154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施工文件、工程设计图以及相关工程规范进行编制的。具体有以下依据文件:(1)《佛山市南海区文华北路北沿线(海八路~广佛新干线)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修编)第二册桥涵工程(共五分册)第一分册沥桂大桥》施工图设计;(2)《佛山市南海区文华北路北沿线(海八路~广佛新干线)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修编)第二册桥涵工程(共五分册)第二分册沥桂大桥引桥及上、下匝道桥》施工图设计;(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8)《公路工程常用金属试验规程选编》 JTJ055-83 (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1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1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1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1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2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2008 (21)《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 (22)《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23)《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1345-2005 (24)《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1.2、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主要针对沥桂大桥(总长983.5m)的土建施工(包括主桥、南北引桥、匝道、主桥楼梯),主要施工内容有桥梁下部结构、上部结构、附属结构等。1.3、编制前准备工作本工程已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已有设计院正式出版的施工图设计(修编版),项目技术人员已完成现场实地勘察调查,并已完成驻地建设。

2、工程概况2.1、项目简介工程名称:佛山市南海区文华北路北延线(海八路~广佛新干线)建设工程(沥桂大桥分部)建设单位:佛山市南海区道路建设管理处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督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总承包单位: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工期为800日历天,开工日期暂定为2014年7月1日。2.2、工程简介2.2.1、工程规模及结构、设计标准文华北路北延线(海八路~广佛新干线)建设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工程南起于海八路南侧,北讫于广佛新干线,沿线分别跨越海八路、佛山水道、规划海景大道,与奇槎路相交,北延下穿广茂铁路及在建的贵广铁路后上跨广佛高速公路,终点跨越广佛新干线后与竹基南路顺接。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同时兼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39m,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60Km/h。全线有特大桥一座—沥桂大桥,起讫点桩号为K0+466.5-K1+450,总长983.5m,分主桥、南引桥、北引桥和匝道四部分。沥桂大桥主桥为(120+160)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梁斜拉桥,边中跨比0.75,全长280m,横断面布置为:3m(人行道)+2.0m(拉索区)+15.5m(行车道)+1.0m(分隔带)+15.5m行车道)+2.0m(拉索区)+3m(人行道)=42.0m。上部结构采用单箱三室扁平箱形预应力砼主梁,C55砼,箱梁中心线处梁高3.0m,箱梁全宽42.0m。桥塔采用异型倒Y型桥塔,包括上塔柱、中塔柱和下塔柱,采用C50砼。桥塔全高99.074m,其中上塔柱高37.235m,中塔柱高47.826m,下塔柱高14.012m;中塔柱横桥向的斜率为1/3.2239,桥塔在桥面以上塔高85.062m,高跨比0.532,桥面以下塔高14.012m,塔底左右塔柱中心间距37.0m。塔柱均采用空心箱形截面,上塔柱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中塔柱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下塔柱采用矩形实心截面。南、北引桥及A、B、S匝道上部结构除第二联为预制扁平型钢箱梁外,其余均为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引桥标准段为双向六车道,横桥向分成两幅桥,单幅桥梁宽度为13.0m,断面组成为0.5m(防撞墙)+12.00m(车行道)+0.5m防撞墙=13.0m;海八路北侧至佛山水道南堤段双向六车道,横桥向为整幅桥,全宽26.0m,断面组成为0.5m(防撞墙)+12.00m(车行道)+1.0m防撞墙+12.00m(车行道)+0.5m(防撞墙)=26.0m;引桥匝道断面组成为0.5m(防撞墙)+8.00m(车行道)+0.5m防撞墙=9.0m。南引桥跨径组合为:(4×30+29)m(预应力砼连续梁)+47m(钢箱梁)+(27+3×27.5)m+4×30m+(23+24)m(预应力砼连续梁)=503.5m;北引桥跨径组合为:左线(2×25+2×30)+3×30=200.0m,右线(25+28+30+27)+3×30=200.0m;A、B、S匝道跨径组合为:A匝道3×32=96.0m,B匝道3×30=90.0m,S匝道5×30=150.0m。主桥、引桥及匝道均为承台加桩基础。主桥主墩基础由24根Φ2.8m钻孔灌注桩群桩形成,结合纵横向受力,每根塔腿下方对应3×4排桩基形式。每根塔腿下方设置一个17.0m×23.0m×5.0m的矩形承台,两承台之间采用5.0m×20.0m的系梁。承台及系梁底设置200cm厚C25封底砼。引桥下部结构分幅桥断面采用花瓶式矩形桥墩,桥墩墩底宽2.4m,墩身沿横桥向通过圆弧形式进行墩顶扩大,顶宽5.2m;一般桥墩顺桥向墩身厚1.40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1.5m,固结墩由E2地震力控制,顺桥向墩身厚1.6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2.0m。引桥整幅桥断面采用“π”字形异形双肢墩,墩底中心间距7.6m,墩顶横桥向通过圆弧扩大,间距10.0m;一般桥墩单肢横桥向宽度2.0m,顺桥向宽度1.4m,基础为双排双桩,桩径1.8m,固结墩顺桥向墩身厚1.6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2.0m。匝道桥桥墩均采用花瓶式矩形桥墩,墩底宽1.6m,墩身沿横桥向通过圆弧形式进行墩顶扩大,顶宽3.8m,一般桥墩顺桥向墩身厚1.2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1.2m,固结墩顺桥向墩身厚1.4m,基础为双排双桩,桩径1.2m。大桥总体布置详见附件一:沥桂大桥平面、立面设计图。2.2.2、主要工程数量沥桂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2.2-1所示。表2.2.2-1沥桂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工程量钻孔桩承台、系梁主塔、墩身斜拉索盖梁支座垫石箱梁预制钢箱梁附属结构小计混凝土C15~C55m³16410.399810.316710.23246.7916.0224361.79304.202403.1960262.92铁矿砂t3122.003122.00沥青砼m227836.527836.5钢材φs15.2钢绞线t817.01034.791851.79Q235B钢板t155.70155.70Q235型钢tQ345C钢板t830.26830.26GB1043319*80抗剪栓钉个22534.0022534.00YB234-63黑铁管(冷却管)t10.7010.70声测管m25072.4025072.40HRB400Φ12~Φ32t1587.271159.232071.8860.572.715800.1265.44419.0111166.24HPB300φ6~φ28t176.1512.1349.833.26102.8733.25377.49伸缩缝MZL-120m245.60245.60MZL-240m64.8064.80锚具套64656465波纹管φ50mm(内径)m28498.4928498.49φ90mm(内径)m37428.7837428.78φ100mm(内径)m4269.484269.48φ120mm(内径)m5604.525604.52支座个1021022.3、项目实施条件2.3.1、地形与地貌项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和大沥镇境内,在北回归线南缘,地貌类型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属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形较为平坦。地表以耕地为主,河涌等水系较发育。沿线居民点较密集,经过区域为城镇居民区域工业厂房区,局部为鱼塘或菜地,有微丘点缀,区内道路纵横,河涌分布较广,同时所属地区经济发达、交通繁忙。2.3.2、水文条件路线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密布,河汊交错,河床纵坡呈坡状起伏,坡降小。本项目区跨越的河流有佛山水道,相交的河涌有占村涌。佛山水道西起潭州水道上的沙口,经佛山城区(此段河道称汾江),东至广州丫髻沙,全长33km。流域涉及佛山2+5组团的中心组团、狮山和大沥组团部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汇水面积268.56km2,占佛山市总面积的6.98%。场地位于珠三角平原区,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位、埋深为0.5m-1.5m,标高为1.08-2.75m。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标准判定:场地地下水位于II类环境中,地下水、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干湿交替带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3.3、气候情况项目地理位于北回归线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9度,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3度,极端最冷气温多在3度以上,最低记录为零下1.9度。七月最热,最热记录为38.5度。全年降雨不均,多集中在汛期(每年的4~9月份),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90%。7~10月为台风季节,对佛山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台风年1~2次。2.3.4、根拟建场地地层按地质成因依次分为第四系素填土层,第四系冲洪成因的淤泥质土、细砂、粉质粘土、粉砂、砾砂和残积成因的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的泥质砂岩、砂砾岩、砂岩。桥梁桩端支撑岩为微风化泥质砂岩或中风化泥质砂岩。根据地质断面图显示,该岩层顶标高为-38.56~-6.52m,层顶埋深8.90~41.2m,层厚2.0~28.4m,平均层厚12.21m。棕红色,泥质胶结,砂质结构,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少量块状,软弱夹层发育,部分钻孔夹微风化岩块。在本层取71组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范围值fr=4.23~19.11MPa,平均值为9.97MPa,标准值为9.03MPa。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建议取1200~1500kPa。2.3.5、地震活动情况根据收集的资料,拟建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历史上发生的地震烈度均≤5度,工程所在区域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活动频度较低,场地附近无活动断裂,属于稳定场地,事宜拟建道路工程的建设。场地内软土等特殊性岩土,经过处理后,可以消除对道路工程的影响。2.4、项目特点及工程重点、技术难点2.4.1、项目特点本工程为佛山市联建文华北路市政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筹资建设的BT项目,项目建成后移交南海区道路建设管理处,项目施工总承包方为联建建设有限公司。沥桂大桥以佛山水道为界,南面为南海区桂城街道辖区,以北为大沥镇辖区,本项目为南海区建设管理局市政桥梁工程。(1)主桥特点沥桂大桥主桥为异形倒Y型字形独塔斜拉桥,跨径组合为160m+120m=280m,桥宽为2×21m=42m,塔高99.074m(上塔柱高35.123m,中塔柱高50.837m,下塔柱高14.012m),设有下横梁,塔梁固结。塔柱在距承台顶面63.949m处为弧形合拢。主塔采用C50混凝土,下塔柱范围采用添加疏水化合孔栓物进行防腐,每立方混凝土掺量为30升,中塔柱实心段及下塔柱添加钢纤维以及纤维素,铣削型钢纤维掺量为40kg/m3,纤维素掺量为0.9kg/m3。主墩左右幅承台由宽5m的系梁连成整体,呈哑铃形。承台厚度为6m。沥桂大桥主桥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是全桥最关键工程。(2)引桥特点根据初步设计图(修编版)显示,南引桥主线桥共5联,北引桥共2联。其中南引桥第二联在跨越海八西路段47m预制钢箱梁结构,其他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全桥桩基础设计均为嵌岩桩,最大设计桩长约为50m,桩径包括1200mm、1500mm、1800mm及2000mm4种规格。=1\*GB3①桥墩及基础分幅桥断面采用花瓶式矩形桥墩,桥墩墩底宽2.4m,墩身沿横桥向通过圆弧形式进行墩顶扩大,顶宽5.2m,墩顶设置双支座;一般桥墩顺桥向墩身厚1.40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1.5m;固结墩顺桥向墩身厚1.6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2.0m。整幅桥断面采用“Π”字形异形双肢墩,双肢墩墩底中心间距7.6m,墩顶横桥向通过圆弧扩大,间距10.0m。在墩顶两肢桥墩之间设置横桥向系梁,系梁高度1.6m,宽度一般墩1.2m,固结墩1.4m。一般桥墩单肢横桥向宽度2.0m,顺桥向宽度1.4m,基础为双排双桩,桩径1.8m;固结墩顺桥向墩身厚1.6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2.0m。16#墩采用双肢矩形墩,桥墩间距10.2m,墩身尺寸为1.4×1.4m,基础为直径2.0m钻孔桩。匝道桥桥墩均采用花瓶式桥墩,桥墩墩底宽1.6m,墩身沿横桥向通过圆弧形式进行墩顶扩大,顶宽3.8m,墩顶设置双支座;一般桥墩顺桥向墩身厚1.2m,基础为单排双桩,桩径1.2m。=2\*GB3②箱梁第2联钢箱梁:梁高1.8m,宽13.0m,箱梁翼缘长2.0m,边腹板采用斜腹板,斜度0.5/1.35。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顶板厚16m,底板厚16mm。顶板采用U形加劲肋进行加劲,底板采用I形加劲,腹板在悬臂端缀板处设置一道纵肋。跨间横隔板采用开孔12mm钢板,间距2.5m,支座处采用箱形横梁,箱宽2.0m。连续箱梁分幅段采用30m基本跨的等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预应力砼箱梁梁高1.8m,顶宽为13m,底宽8.0m,箱梁翼缘长2.0m,边腹板采用斜腹板,斜度0.5/1.35。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在变宽段及岔口段,采用底箱变宽以适应桥面曲线变化,腹板间距为3.0~3.5m,顶板厚度0.25m,底板厚度0.22~0.42m,腹板厚度0.5~0.7m,腹板和底板变厚范围为5m。中横梁宽度2.0m,端横梁宽度1.6m,每个横梁处设置双支座形式,支座间距3.9m。连续箱梁整幅段采用27.5m和30m基本跨的等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预应力砼箱梁梁高1.8m,横梁处局部加厚20cm,顶宽26.0m,底宽21.0m,箱梁翼缘长2.0m,边腹板采用斜腹板,斜度0.5/1.35。箱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顶板厚度0.25m,底板厚度0.22~0.42m,腹板厚度0.5~0.7m,腹板和底板变厚范围为5m,中横梁宽度2.0m,端横梁宽度1.6m,每个横梁处设置双支座形式,支座间距10m。2.4.2、工程重点、技术难点(1)主桥重点和技术难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本工程主桥有以下重点和难点:=1\*GB3①18#主墩位于佛山水道北岸护岸,其中右幅承台东南角侵入河道约9m,桩基施工将需先破除部分河堤并筑岛,施工手续的办理涉及地方河道、国土城建和水务、海事等多个部门,能否尽快办理好主墩施工许可证,是影响全桥总体目标工期控制的最重要因素。=2\*GB3②18#主墩西侧的铺前水闸电排站拟往东(桥位方向)扩建,规划范围紧邻18#主墩,水闸施工围护桩离18#墩左承台东北角边线仅0.8m,主墩承台开挖的支护结构方案及施工过程需与电排站方面密切联系,结合双方需要进行专项设计及施工。=3\*GB3③承台及下塔柱单次浇筑方量大,属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及防裂是质量控制重点。=4\*GB3④主墩塔柱拟采用翻模法施工,预埋件多,施工精度控制和质量要求高,是项目质量及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5\*GB3⑤主桥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拟采用前支点牵索挂篮工艺施工,由于箱梁截面宽度达42m(含翼缘板),如何确保挂篮刚度和优化挂篮走行系统对挂篮的设计提出较高要求。=6\*GB3⑥主梁施工线形与主塔索力控制需在施工过程中与第三方监控单位密切联系、配合,确保主梁施工质量。主梁施工涉及高空及水上作业,也是主桥施工安全管控的重点。=7\*GB3⑦19#墩承台占用佛山水道防洪通道及部分排洪河涌位置,施工前需先行进行改路、改涌及管线迁改等工作,涉及部门多,工序影响烦杂,是一个施工协调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2)引桥重点和难点=1\*GB3①引桥设计分主线及匝道,并且海八路及其以南施工场地征拆难度大,7#~9#墩临近华南汽车城,合理利用既有场地、有序安排南引桥主线与匝道桥各联的施工工序是引桥施工的重点。=2\*GB3②南引桥第2联钢箱梁(6#~7#墩)安装需跨路施工,海八路交通繁忙,路段范围综合管线复杂,管线改迁、交通疏解以及制定合理的钢箱梁安装架设方案是引桥工程施工的难点。=3\*GB3③引桥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跨径长,自重大。拟采用扣件式满堂支架施工,支架安全是重点;纵向预应力长度大,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2.5、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质量目标:项目评定质量等级为合格。环境目标:安全文明工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符合当地主管部门要求。2.6、工程风险分析(1)施工工期风险本标段合同工期为800日历天,项目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并且项目关键线路的18#主墩施工手续的办理繁琐,若延误时间较长,将对总体工期的完成非常不利。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以及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2)工程质量风险本项目为市政工程项目,对桥梁外观质量要求高。主墩承台、下塔柱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除引桥现浇连续箱梁与跨海八路钢箱梁外,工程质量风险主要集中在主塔塔身、主梁挂篮悬浇及斜拉索安装施工,主塔、主梁构造及受力复杂,施工难度大,斜拉钢绞线缆索施工控制要求严格。以上相关工程环节名目众多、繁琐、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3)施工安全风险本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高,高支模、挂篮、索塔及钢箱梁加工、吊运、安装等施工安全风险大,各种施工机械配备要求也高,对安全施工提出很高要求。(4)成本控制风险本工程为议价中标,中标金额不高、施工情况复杂,必须与总包方密切联系配合,综合采取各种处理措施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7、项目目标与合同、顾客、政府及上级要求项目须获得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奖项。

3、施工总体部署及总平面布置3.1、施工准备工作3.1.1、(1)技术依据=1\*GB3①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2\*GB3②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GB3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4\*GB3④《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5\*GB3⑤控制点测量成果表。(2)控制网测量精度等级要求控制网测量按GPSC级网的精度要求施测,GPSC级点其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高程系采用85高程基准,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3)平面控制网设置及观测为了满足测量放样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与相邻标段衔接,我部对沥桂大桥控制网在原有设计院交桩点的基础上,对控制网进行了加密复测,控制网测量按《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中GPS平面控制网C级网的精度要求进行施测,采用四台天宝GPS双频接收机同时观测,跳跃式前进,先分别将仪器安放在GPS17、GPS18、GPS16和GPS06点上,组成大地四边形,同时观测一小时,第一时段完成后,保持GPS16和GPS06点上仪器不动,GPS17和GPS18点上的仪器往前移,摆到前面两个点上,再与没动的两台仪器组成大地四边形又同时观测,依次类推,直到完成所有控制点及加密点的观测。观测时严格执行调度计划,进行同步观测作业,接收机安置在精密对点器支架上,对中精度小于1mm,测前对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2mm时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作业过程中,应在远离GPS接收机10m以外的地方使用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一个时段观测结束后,变动脚架位置,重新对中整平仪器,再进行第二时段的观测。平面控制网布置如下图3.1.1-1:图3.1.1-1平面控制网布置图(4)平差计算主桥独立控制网基线解和网平差采用天宝GPS随机软件TrimbleGeomaticsOffice1.63进行数据处理。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基线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删除工作状态不佳的卫星数据,在卫星残差图上观察某个卫星在某段时间内的残差是否过大且有明显的系统误差,删除该时间段,不让其参与平差。基线处理完成后,首先在WGS-84椭球下进行无约束平差,检查GPS基线向量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然后以经复测确认精度可靠的GPS17和GPS18作为已知点对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5)高程控制网的设置及观测根据交桩文件,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重合,即平面控制点兼做高程控制点,水准点外业观测,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逐点测量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测量高差,计算加密水准点间的往返较差、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对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确定各项精度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限差内进行平差,超限则查明原因或重新测量,最后计算出加密点的高程。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相等,测量时保证前后视距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作业前检查与校正i角,保证i角绝对值在作业过程中均不超过15″。为了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水准路线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条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互换前后尺再进行观测。观测顺序如下: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6)高程测量精度评定每条水准路线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Δ、MΔ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测段长(km);n——测段数(7)测量人员及仪器设备投入为确保沥桂大桥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高质量、高精度的为大桥建设服务,拟投入技术人员4名,其中:工程师1名、技师1名、初级工2名。测量拟投入设备如下表3.1.1-1所示。表3.1.1-1测量仪器及技术指标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厂家仪器型号数量标称精度检定情况1GPS美国天宝57002±(5+1×10-6D)mm已检定258002±(5+1×10-6D)mm已检定3全站仪瑞士徕卡TC80212″;±(2+2×10-6D)mm已检定5水准仪瑞士徕卡NA21±0.7mm/Km已检定3.1.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仪器等试验、检测方案(1)主要结构概况灌注桩:沥桂大桥共有桩基198根,桩径分别为100cm、120cm、150cm、180cm、200cm、280cm。其中Φ1.0m桩基12根,Φ1.2m桩基52根,Φ1.5m桩基36根,Φ1.8m桩基50根,Φ2.0m桩基24根,Φ2.8m桩基24根,设计桩长介于30m~50m之间,逐桩进行检测。钢筋混凝土:桥梁(桩基、承台、系梁、墩台、预制钢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梯道、防撞墙等)使用钢筋约11699t,对每型号钢筋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桥梁使用混凝土大约63190m3,混凝土抗压强度按规范要求根据每工作台班和施工部位制取试件标准养生至28d测定抗压强度。钢绞线:桥梁(箱梁、主塔、斜拉索)使用钢绞线约1920t,对使用的钢绞线取样进行应力松弛性能试验、疲劳性能试验、偏斜拉伸试验。(2)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及频率表3.1.2-1分项工程现场检测项目及频率序号项目名称检测项目标准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规定取样频率1填方路基压实度≥95%(零填及挖方,路床0~80cm)压实度每1000m2每压实层测3点≥93%(上路堤80~150cm)压实度每1000m2每压实层测3点≥90%(下路堤大于1.5m)压实度每1000m2每压实层测3点2台背回填压实度≥96%(级配碎石母岩强度30MPa,层厚≤150mm,层厚、遍数现场控制)50m2/1点不足50m2取1点3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按设计规范要求基础、墩台小于80m3取2组,大于80m3每80m3取2组;大体积每80~200m3或每工作班取2组;上部结构长16m取1组,16~30m取2组,31~50m取3组,50m以上不少于5组;小型构件每批或工作班取2组;桩每根至少取2组,桩长20m以上不少于3组,构筑物(小桥涵、挡墙)每工作班取不少于2组。桩径大、浇注时间长取4组。混凝土弹模按设计规范要求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一组6块4砂浆抗压强度按设计规范要求每工作班取2组,5地基承载力承载力按设计规范要求涵基、台基每座打6点,挡墙每100米测3点,地质变化加密6管道压浆抗压强度按设计规范要求每工作班3组7钢筋焊接抗拉强度按设计规范要求电弧焊300个/组机械接头500个/组8桩基无损检测按设计规范要求业主委托,逐桩检测9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验证坍落度、抗压强度、电通量、混凝土弹性模量按设计规范要求不同配合比分别逐一按图纸设计要求验证10水PH值、Cl-、SO42-碱含量、不溶物按设计规范要求自来水不用检测。如拌合水为其他水源必检表3.1.2-2原材料检测项目及取样频率序号材料名称检测项目标准规定频率及取样方法1水泥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同厂、同批、同编号、同批号、同生产日期散装500t/批(袋装200t/批)凝结时间细度3天/28天抗压、抗折强度2细集料筛分分析试验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集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取样一次。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泥量试验3粗集料筛分分析试验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集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含泥量试验针、片状含量压碎值标准试验4钢绞线力学性能按设计和规范要求60t/批,每批至少一组,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如果每批少于3盘则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如果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并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弹性模量5钢筋可焊性按设计和国标要求60t/批,每批至少一组,先从每批钢抽查5%,但不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表面质量、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该批钢丝逐盘检查。在上述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取5%,但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如果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抗拉强度弯曲伸长率6锚具、夹具外观检查1000套/批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规格及数量,从每中抽取10%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的允许偏差,则应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员合格者方可。硬度检查从每中抽取5%不少于5,可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取5片。每个零件测3点,其硬度在设计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上述两项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为不合格。7橡胶支座抗压质量和规格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200个/批弹性模量8塑料波纹管类别、型号规格数量外观、尺寸符合规范要求10000m/批,集中荷载下的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抗弯曲9路基填料P.I重型击实、液塑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符合规范要求每5000m3CBR≥8%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上路床0~30cm,零填及路堑,路床0~30cm)。≥5%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下路床30~80cm)。≥4%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上路堤80~150cm)。≥3%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下路堤150cm。10石料饱水抗压符合规范要求开工前对所用石料的母体强度进行检测,取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1组。吸水率JTGE41-200511减水剂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掺量小于1%的50t/批次,掺量大于1.0%的100t/批次12粉煤灰需水量比、三氧化硫、烧失量、细度、游离氧化钙符合设计要求每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13千斤顶、油表符合设计要求每六个月或使用200次校验一次(3)原材料试验、检测计划表3.1.2-3混凝土试验、检测计划序号构件名称设计标号数量检测频率检测次数1引桥桩基C30112条3组/条3362主桥桩基C3046条3组/条1383楼梯桩基C3012条3组/条364匝道桥桩基C3028条3组/条845引桥承台C3048个2组/个(小于80m3)966主塔承台C401个(4821.5m3)80~200m3/2组507辅助墩承台C301个(270m3)80~200m3/2组48过度墩承台C304个(675m3)80~200m3/2组89匝道桥承台C308个2组/个(小于80m3)1610引桥桥台C404个2组/个(小于80m3)811引桥桥墩C4036个2组/个(小于80m3)7212匝道桥桥台C402个2组/个(小于80m3)413匝道桥桥墩C406个2组/个(小于80m3)1214主桥桥墩C403个4组/个(大于80m3)1215主桥塔柱C5099.074m2组/节根据实际16南引桥箱梁C50503.5m3组/跨(单幅,每跨小于30m),左右幅共28跨8417北引桥箱梁C50200m3组/跨(单幅,每跨小于30m),左右幅共14跨4218现浇B0段C5530m16~30m取2组219支架现浇段C5536.9m31~50m取3组320悬臂浇筑B01-B11段C5522段2组/2段(对称浇筑)2221合拢段(B11与支架现浇段之间)C551段2组/1段222悬臂浇筑B12-B24段C5513段2组/段2623合拢段C551段2组/1段224匝道桥箱梁C50186m3组/跨(每跨小于30m),A、B匝道共8跨2425防撞栏C30280m2组/每个台班根据实际26防撞墙C30703.5m2组/每个台班根据实际表3.1.2-4钢筋试验、检测计划序号牌号数量检测频率检测次数1Φ6HPB30014.41t60t/批12Φ8HPB3004.81t60t/批13Φ10HPB300289.18t60t/批54Φ20HPB30049.16t60t/批15Φ28HPB30022.72t60t/批16Φ12HRB4001195.23t60t/批207Φ14HRB40040.57t60t/批18Φ16HRB4003700t60t/批629Φ20HRB4001610.94t60t/批2710Φ22HRB400326.49t60t/批611Φ25HRB400449.94t60t/批812Φ28HRB400855.15t60t/批1513Φ32HRB4003140t60t/批53表3.1.2-5钢绞线等其他原材料试验、检测计划序号材料名称数量检测频率检测次数115Φ15.2钢绞线1920t60t/批322板式橡胶支座102个(16种)200个/批163HPDE中空壁缠绕管48.16t30t/批24锚具6454套(16种)5%/批根据要求随机取样5塑料波纹管75800m(4种)10000m/批86防水剂50t/批根据要求随机取样(4)桩基检测计划桩基检测:本工程桩基灌注桩共198根,逐桩检测;检测方式:声波透射法、动力参数法、抽芯法;检测频率:声波透射法50%,动力参数法50%、抽芯法2%;检测计划依据: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要求。表3.1.2-6桩基检测数量表序号检测项目动力参数法声波透射法抽芯1南引桥桩基38根38根4根2主桥桩基23根23根3主桥楼梯桩基6根6根4北引桥桩基18根18根5A匝道桥桩基7根7根6B匝道桥桩基7根7根(5)检测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为市政工程,所有现场原材检测项目送检南海纵横检测有限公司,桩基检测委托广东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其配合比、原材料等检测报告由混凝土供应商提供。其它未尽事宜,遇有试验检测方面的问题,协同现场监理以及业主、设计单位共同确定。做到试验检测与施工质量管理同步,并为工程骏工验收提供充分依据。3.1.3、配合比设计方案(1)配合比设计方案表3.1.3-1配合比设计方案序号设计标号部位浇筑方式技术要求1C15承台垫层砼吊罐1、坍落度要求:宜为120~160mm;

2、水胶比不宜大于0.55;2C25主墩承台封底砼泵送1、坍落度要求:宜为180~220mm;

2、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50kg/m3。3C30(水下)钻孔灌注桩直卸1、坍落度要求:180~220mm;

2、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胶比宜采用0.5~0.6,经试验,可掺入部分粉煤灰(水泥与掺和料总量不宜小于350kg/m3,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3、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8h;

4、粗骨料宜采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增加配合比含砂率,细骨料宜采用中砂。4C30防撞墙吊罐1、坍落度要求:宜为100~140mm;

2、水胶比不宜大于0.55,最小水泥用量280kg/m3;5C30过渡墩及辅助墩承台泵送或吊罐1、图号S-Q1-11注明:承台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20kg/m3,但不得超过450kg/m3,最大水灰比≤0.45;

2、坍落度要求:宜为120~160mm;

3、水胶比不宜大于0.55,最小水泥用量280kg/m3;6C40过渡墩盖梁、支座垫石、主墩承台、过渡墩及辅助墩墩身、引桥桥墩泵送或吊罐1、坍落度要求:宜为120~160mm;

2、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80kg/m3。7C50中塔柱、上塔柱、主塔下横梁、引桥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梁底楔块、垫石泵送或吊罐1、坍落度要求:宜为140~180mm;2、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80kg/m3。8CF50钢纤维砼伸缩缝吊罐1、图号S-Q1-01-07注明:伸缩缝(铣削型钢纤维掺量为75kg/m3);

2、坍落度要求:宜为160~200mm;9CF50钢纤维砼主梁顶板泵送1.主梁顶板以及塔梁固结区左右各10m范围(铣削型钢纤维掺量为40kg/m3);

2.坍落度要求:宜为160~200mm;10CF50钢纤维砼主塔下塔柱泵送1、主塔下塔柱实心段(铣削型钢纤维掺量为40kg/m3);

2、图号S-Q1-01-08注明:主塔下塔柱采用添加疏水孔栓化合物进行防腐,每立方混凝土掺量为30L,吸水率不超过1%,电通量<1000C;

3、坍落度要求:宜为160~200mm;11C55主桥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泵送1、图号S-Q1-01-08注明:主梁防裂采用桥梁专用纤维素纤维,掺量为0.9kg/m3,纤维长度控制在2.1mm左右、标称直径为18цm左右为宜,纤维抗拉强度≥600MPa。

2、坍落度要求:140~180mm;

3、水胶比不宜大于0.55,最小水泥用量280kg/m3;(2)相关说明本工程为市政工程,所有混凝土均由当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项目部至少提前70天委托混凝土搅拌站完成相应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所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与监理到搅拌站见证取样,并委托第三方检测中心对配合比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在本工程使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监控,按照规范要求抽取试件送检;施工过程中不定期对搅拌站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并且送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3.2、施工总体部署3.2.1、施工段落划分沥桂大桥工程主要分三部分,分别是主桥(桩号里程为K0+970~K1+250)、南引桥(含A、B、S匝道)(桩号里程为K0+466.5~K0+970)、北引桥(桩号里程为K1+250~K1+450)。3.2.2、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施工管理、全面履行合同,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及职业健康,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施工段项目的工程任务组成和特点,经过工地现场考察,根据施工内容情况,成立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经理部下设:8个部门(测量班由工程部管理,试验室由质检部管理)。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如图3.2.2-1所示。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佛山BT项目桂城指挥部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佛山BT项目桂城指挥部文华北路北延线沥桂大桥工程项目分部项目分部经理(邓家胜)项目分部副经理(李国豹)项目分部总工程师(李树喜)项目分部副经理(詹文讯)合约部合同管理计量变更工程测量技术管理施工生产文明施工工程部物资部物资采购物资管理设备部设备调度设备管理财务部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综合部企业文化工会劳资后勤保卫公共关系安全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检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工程试验项目分部书记/工会(王晓光)图3.2.2-1:沥桂大桥分部施工组织机构图3.2.3、项目技术管控要点、难点确定及主要技术对策措施项目重点和技术难点在本施组2.4节已经表述,其主要技术对策措施如下:(1)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受施工场地限制,机械交叉作业及吊装作业,考虑泥浆池布设和循环利用以及现浇箱梁施工次序,需合理安排各墩位桩基施工顺序。技术思路及对策:沥桂大桥共198根桩,大部分桩位位于旱地,施工前应清除杂物,可在原地适当平整并压实形成工作平台。接通施工便道并设置可供汽车吊支腿支点场地。有关桩基、后续墩身施工吊装作业均由汽车吊完成。严格按照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防止桩基出现塌孔、成孔偏斜、缩孔、孔深不足、钢筋笼变形、偏位、上浮等现象。(2)承台施工18#墩承台侵入水道位置处水深约为0~2.0m;主墩桩基桩径为2.8m,深度约50m,桩径较大,质量要求高;承台采用联排钻孔桩配合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支护,基坑开挖高度约11m,属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控制要求高。技术思路及对策:对承台涉水部位进行破堤及筑岛后方能进行桩基及承台施工,主要施工工艺为向承台涉水部位填筑粘土,填筑顶标高与河滩地面标高持平,坡顶线为承台边线外扩2m,筑岛边坡坡率为1:1.5,四周周边压土袋护坡。填筑完毕后,进行桩基础施工,施工完毕进行钢板桩施工,再进行承台基坑土方开挖及承台施工。对于深基坑开挖则采用分层、分块方法,采取垂直开挖方法。开挖分层的原则是每施工一道支撑后再开挖下一层土方。技术上,项目部将组织编写主墩墩身、承台、塔柱、桩基施工等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大桥安全、质量。(3)塔柱施工由于塔柱截面随高度有所变化、预埋件多、高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安全管理要求高。技术思路及对策:主墩塔柱采用塔吊配合后移式悬臂模板施工。施工安全通道下塔柱采用CKC组合梯,中、上塔柱采用电梯上下,并利用中塔柱临时横撑位置布置空中水平通道及过渡爬梯。对于塔柱线型控制、施工测量与塔柱轴线及高程测量控制均有严格要求。塔柱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需重点保证施工质量及人身安全及工程进度。(4)主桥主梁施工主梁施工采用前支点挂篮对称悬浇施工工艺。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时受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身压缩等因素影响会产生竖向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合拢高程误差的控制要求。技术思路及对策:主梁挂篮委托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及加工,现浇段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或落地钢管桩支架现浇施工。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标高定位施工,确保现浇施工的精确度;挂篮侧面和底面设置安全防护平台,满铺安全防护网,上面铺铁皮进行封闭施工,要做到“高空施工平地化”,以确保施工人员操作安全;在挂篮整个使用过程中,每移动一次,都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遇大风或雷电天气挂篮严禁前移和提升模板;由于箱梁在悬臂浇筑施工时受自重、日照、温度变化、墩身压缩等因素影响将产生竖向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还存在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使悬臂段发生变化,为使合拢后的桥梁成型及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合拢高程误差控制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的状态(应力与线型)与设计的相接近,必须对各悬臂施工梁段以挠度、应力为控制,进行施工观测控制以便在施工中及时调整有关标高参数,为下一梁段的模板安装提供数据,确定适当的模板标高。挠度控制由业主采购的第三方测量监控单位提供相应技术参数,施工过程加强与监控单位联系,确保主梁施工质量及线形控制符合设计要求。(5)斜拉索施工斜拉索安装施工从18#主墩位地面吊至已浇筑完成的箱梁0#块节段箱梁上,采用钢绞线逐根安装,整体两端张拉工艺。斜拉索张拉施工时的索力控制与主梁应力及挠度变化值的控制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思路及对策:斜拉索施工将采用单根钢绞线逐步安装,整体锚固后在梁上及塔上两端同时张拉的施工方法。斜拉索上桥后用卷扬机或塔吊单根牵引展开,当拉索一端到达塔根部附近时,用塔吊或塔内卷扬机提升拉索完全展开,当拉索上锚端到达安装位置后,通过塔吊或塔内卷扬机牵引,将锚端引入塔端拉索预埋管并锚固。拉索安装按照监控单位要求从LS01(RS01)~LS24(RS24)进行分组对称安装、张拉。施工过程中通过与监控单位密切配合、沟通联系,来确保斜拉索安装施工质量及控制主梁对应的应力与变形符合设计要求。为加强施工管理,并加大投入将大桥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配套设施。技术上,组织编写大桥斜拉索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大桥安全、质量。(6)引桥钢箱梁施工特点及难点:沥桂大桥南引桥跨越海八路主线道,跨越段采用47m跨扁平型钢箱梁主梁,钢箱梁采用工厂分段制造,运输至现场后每幅桥纵向分两段拼装成整体,在采用大型吊机整体吊装施工(全桥分4段吊装)。钢箱梁安装施工精度要求高,海八路交通车流量大,施工时需设置临时墩并临时封闭部分道路,交通疏解难度大。技术思路及对策:钢箱梁安装施工是钢箱梁结构立交桥施工的重中之重,整体工程质量与钢箱梁安装过程中每项施工工序的质量密切相关。钢箱梁安装方法应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干扰为基础,以“高效、经济、优质、安全”为目标来进行确定和实施。以下是确定安装方案的几个要素:=1\*GB3①钢箱梁分段分块设计:钢箱梁采用纵向分段横向分块在工厂加工成型,到场后再按纵向分2段进行大拼并吊装。钢箱梁分段分块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