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园地板块模式的学习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只是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有所提升。“交流平台”主要是针对学生对六年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归纳与总结;“词句段运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根据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来推想词语意思,另一部分是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书写提示”了解和欣赏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及其特点,这也是楷书四大家中最后一位让学生了解赏析的书法家;“日积月累”是一个从一年级起就在语文园地出现过的板块学习模式,本单元的日积月累的内容是关于创新方面的古文名句的积累。四个板块的语文要素的学习既是对以往小学阶段语文知识学习的总结,又是为即将到来的中学阶段打基础。二、学情分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是学生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最后一个语文园地,所包含的四个板块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十分熟悉。以板块形式出现,层次比较清楚,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的内容,提升语文素养。交流平台: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统编教材多次出现交流平台,并在交流平台板块中总结各单元语文学习要素和语文素养的养成方法。本单元作为学生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个语文园地,不但要回顾以往语文素养养成的方法,总结归纳,同时还要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有效交流借鉴,才能形成学生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能力,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阶段学习打下基础,符合承接和发展的规律。词句段运用:一部分是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这之前,统编教材安排了十余篇文言文阅读,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依据学习的四大古典名著片段安排过猜词语大意的内容,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就是文言文二则,这部分内容中示例的大部分加点字都是与文言文二则中的内容有关,学生可以通过前面的学习达到推想理解词语意思的目的。另一部分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在统编教材二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对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也都有专项练习。本园地是体会“引用”的好处,出示的两个例句分别出自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和第五单元(也就是本单元)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两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已有所体会。书写提示: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安排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下册安排了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本册本单元安排的赵孟頫的《三门记》正好是楷书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本单元的书法作品赏析是对前面内容的承接,也是对楷书四大家达到整体认知的过程。日积月累:归类语句的积累从统编教材一年级开始就屡见不鲜。本单元的积累语句符合本单元“科学精神”的单元主题,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出现的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的语句,既体现先贤的智慧,又为后世发展带来启迪,也体现传承和发展的联系。四个板块紧扣单元要素,旨在实现单元整体的认知和提升。三、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以及他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总结良好习惯的品质。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了解汉字字义的古今传承。3.能感悟引用的表达效果,并积极尝试运用。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品之一《三门记》,了解书法家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5.理解、积累并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交流自己以及他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总结良好习惯的品质。2.能感悟引用的表达效果,并积极尝试运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以及他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总结良好习惯的品质。2.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品之一《三门记》,了解书法家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交流自己以及他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总结良好习惯的品质。教学过程:(一)直接进入交流平台板块主题1.提问:你认为什么是“习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说说自己的认知。2.说说习惯对人的影响力。(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认识。(2)读一读屏幕上的名言。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约?凯恩斯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3)说说自己的感受。3.交流自己的好习惯。(1)交流自己的习惯。(2)说说是怎样养成的。(3)这个习惯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4)交流评价书上的和同班的同学们的习惯。4.交流他人的好习惯。(1)身边认识的人有什么好习惯?你怎么评价?(2)交流师生搜集的名人好习惯的故事。5.说说通过今天的交流,带给自己的收获和启示。6.关于习惯培养的新认识和新打算。(二)书写提示板块1.由鲁迅先生爱书的习惯,引出鲁迅先生的名言:视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从而迁移到书写提示板块。2.出示赵孟頫《三门记》(局部)图片,提示本课学习内容。3.出示之前几册教材中的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介绍“楷书四大家”名号。4.学生闭眼倾听,老师介绍赵孟頫生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印象最深的内容,进一步了解赵孟頫。5.欣赏赵孟頫《三门记》(局部)。(1)了解《三门记》(局部)的内容。(2)书法家书法作品与印刷体楷书对比,学生说说欣赏感受。(3)学生读一读书上编者给出的欣赏提示。(4)逐字对比欣赏书法家作品,边欣赏边说说自己对作品中具体字和笔画的欣赏。(5)通过“之”字的赏析,体会赵孟頫书法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体会书写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6)欣赏赵孟頫《三门记》其他部分的书法作品。6.学生体验练习。(1)学生模仿练字。(2)交流赏析同学的书法作品。(3)说说自己练习的感受。(三)拓展延伸引发兴趣出示不同字体的“福”字,体会书法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认真书写、踏实做人的重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了解汉字字义的古今传承。2.能感悟引用的表达效果,并积极尝试运用。3.理解、积累并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感悟引用的表达效果,并积极尝试运用。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板块第一部分内容学习1.说说学过的成语。2.给学过的成语分分类。(1)老师出示部分分类成语,指名学生读一读。(2)请学生再分别举例子。3.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成语的方法。(1)学生说一说自己理解成语的方法。(2)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引导学生用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意思,推测成语的意思。①先自读,再查看前面学过的文言文,推辞测词语的意思。②小组讨论,说一说词语的意思。(3)拓展词语。①指名学生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②学生自主选择屏幕上的词语练习造句。(二)词句段运用板块第二部分内容学习1.出示书上例句。(1)指名读句子,并说出句子出自哪篇课文。(2)出示句子做对比读,体会引用名言的好处2.学生交流自己运用名言进行表达的情况。3.课堂出题,检验学生用名人名言佐证自己的观点的方法习得情况。4.引出日常积累的重要性。(三)日月类板块学习1.出示日积月累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2.学生用学过的古文知识理解日积月累中句子的意思。3.通过关键字体会,归类日积月累语句。4.背诵日积月累句子。(1)指名读一遍,自己读一遍,其读一遍,然后提问学生记住哪一句。(2)学生再读一读,同住互相提问考查背诵情况。(3)拓展关于发展创新方面的名人名言。①学生读一读。②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③背诵一句喜欢的名人名言。④将自己背诵的名言默写在书上,进行积累。5.回顾六年来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