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_第1页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_第2页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_第3页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_第4页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2/11PDCA训练1PDCATrainingCourse2022/12/9PDCA训练1PDCATraining2022/12/11PDCA训练2主要内容PDCA的定义问题的内涵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QC基本工具的介绍2022/12/9PDCA训练2主要内容PDCA的定义2022/12/11PDCA训练3前言

“让我们做得更好”是的信念,也是对全球作出的承诺。除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外,致力改善人们工作及生活质素而做得更好的意义更为重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信念呢?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持续不断的改善精神,运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善我们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以达成顾客满意。2022/12/9PDCA训练3前言2022/12/11PDCA训练4PDCA的定义PDCA創始于品管大師戴明博士,應用於二次大戰后日本的品質革命過程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具体內容如下: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LEARNING:改善措施及学习PLANDOCHECKACTION&LEARNING2022/12/9PDCA训练4PDCA的定义2022/12/11PDCA训练5PDCA的定义P------PLAN计划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逐个因素加以分析。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并从主要因素中着手解决问题。针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2022/12/9PDCA训练5PDCA的定义P--2022/12/11PDCA训练6PDCA的定义D------DO实施按照计划执行。C------CHECK检查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经取得的绩。2022/12/9PDCA训练6PDCA的定义D--2022/12/11PDCA训练7PDCA的定义A------ACTION&LEARNING改善措施及学习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到下一循环。2022/12/9PDCA训练7PDCA的定义A--2022/12/11PDCA训练8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1.何为问题?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便是问题.问题有两种情况:

a.现状偏离目标目标现状差距2022/12/9PDCA训练8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11PDCA训练9

b.目标偏离现状目标现状差距2022/12/9PDCA训练9b.目2022/12/11PDCA训练10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解决问题的步骤:(1)确定要改善的主题注意主题要切合实际,不能太笼统,要具体。主题的结构一般采用动宾结构,比如:降低啤胶不良率。(2)现状分析调查现状,掌握实际情况,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2022/12/9PDCA训练10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2022/12/11PDCA训练11(3)目标设定和活动计划作成目标设定不能好高骛远,设定得太高,以致于无法实现;也不能太低。设定目标要适度,要富于一定的挑战性,通过努力能达成目标为宜。要作成活动计划表,以便能够按计划进行。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1(3)目2022/12/11PDCA训练12

(4)要因分析分析造成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并从中确定出主要因素。一般使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即4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5)确定改善措施根据造成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注意改善措施应与所确定的问题原因的影响度相适应。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2(4)2022/12/11PDCA训练13(6)改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确认切实实施改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确认.如果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则必须重新制定改善措施,再确认其实施效果,并最终达成目标.(7)标准化及残留问题处理对成功的措施应实施标准化,以利于长期保持其效果.如果还有改善的必要,应确定新的目标作进一步的改善.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3(6)2022/12/11PDCA训练14

3.常用品质改善工具介绍

1.

查檢表2.

魚骨圖3.直方圖4.柏拉圖5.

散布圖6.

管制圖7.層別法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43.常用品质

查檢表一.定義: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將問題查檢出來的表格和圖二.特征1.

記錄數据簡便2.

能迅速把握狀況3.

對問題一目了然4.

各項目同時查檢5.

數据能以各種不同的層別法作6.

對事物做整体規化,查缺補漏三.查檢表的種類

a.記錄用的查檢表:根据收集之數据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原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

b.點檢用查檢表.

四.查檢表的作法1.記錄用的查檢表a.決定要搜集的數据和分類項目分類項目主要以人;机;料;法;環;時間予以層別,通過搜集的數据分析不良原因.b.

決定所要設計的表格形式c.決定記錄形式d.

決定收集方法四.查檢表的作法e.記入記號并整理成次數分配表例:統計兩條線制程不良分布狀況:

LA

LB

ぃ▆

穨ぃ▆

砞璸ぃ▆

ぃ▆

穨ぃ▆

砞璸ぃ▆

8/1

3

2

3

5

8

7

8/2

1

4

2

2

2

2

8/3

2

2

5

4

3

4

8/4

5

2

3

1

5

4

ぃ▆销摸

ら戳

e.記入記號并整理成次數分配表LA2.點檢用查檢表a.逐一列出須點檢項目b.

須點檢項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c.點檢有順序要求時需注明號碼項目時間查檢項目16:30-7:30讀英文28:00-8:30看夜班制程38:45-10:00稽核制程2.點檢用查檢表410:00-11:00幫助檢驗員提升能力511:00-12:10學習英文及其它知識613:10-13:30閱讀文件713:30-14:30掌握notes信息

814:30-15:30稽核制程915:30-16:30處理異常1016:30-17:00日報練習:做一每日工作的查檢表410:00-11:00幫助檢驗柏拉圖一.定義將一特定期間內所搜集之數据,依其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之項目,加以分類,而依其出現机率之高低,作順序排列之圖形.二.用途:從柏拉圖可看出哪一項目有問題,影響度如何,以判斷問題之症結所在,并針對問題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稱ABC圖.柏拉圖柏拉圖柏拉圖

三.柏拉圖的制作說明1.決定數据的分類項目分類方式有:a.結果的分類包括不良項目別,場所別,時間別,工程別.b.原因的分類包括材料別(廠商.成分),方式別(作業條件.程序方法.環境.),人(年齡.熟練度.經驗),設備別(机械.工具).2.決定收集數据的期間三.柏拉圖的制作說明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据整理并做成統計表a.各項目按出現數据之大小順序排列,其他項排右,最后一項并求累積數(其他項不可大于前三項,若大于時應再細分.b.各項目數据所占比例及累計數之影響度.c.其他項排在最后,若太大時,須檢討是否有其他重要要因提出.d.

記入圖表紙并依數据大小排列,畫出柱狀圖e.繪累計曲線f繪累計比率.g.列入必要的事項如標題,數據搜集期間,工程別.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据整理并做成統計表2022/12/11PDCA训练23四..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1.依大小順序由高到低排列,其他項排在最后一位.2.柏拉圖之柱形圖寬度一致3.縱軸最高點內總不良數,其表示之間距應一致.4.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考慮將后几項歸納成其他項,通常:項目別包括其他項在內,以不超過4-6項為原則.5.各項目之影響度大小以斜率大小判定2022/12/9PDCA训练23四..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五.哪些數据可整理成柏拉圖1.品質方面2.時間方面3.成本方面4.營業方面5.交通方面6.安全方面7.選舉方面8.治安方面9.醫學方面練習:將個人的工作權重做成柏拉圖五.哪些數据可整理成柏拉圖

特性要因圖一.

定義也稱魚骨圖,是一種把握結果与原因的有效方法,是借蓍`多人共同討論以找出事物因果關系的一种技巧,也稱頭腦風暴法.二.

種類1.原因追求型2.對策追求型三.

用途現場.事務上.研究.營業.軍事生活.使全員參与成為一種可能,使全員知識得以積極整理.

四.做法

a.原因追求型(why.why.why)1.決定評价特性:自左向右划一橫粗線代表制程,并將評价特性寫在箭頭右邊.2.列出大要因:可依制程分類.(人.機.料.法.環.)3.逐步討論各小要因(各小要因與較大之要因之箭頭方向成45度)4.各大要因:分別記入中小要因.5.圈選出重要要因4-6項四.做法2022/12/11PDCA训练28b.對策追求型1.決定評价特性:自左向右划一橫粗線代表制程,并將評价目的寫在箭頭右邊.2.列出要達成此目的須採取的對策并分類3.分別依類別討論各小對策4.依此類推.直至可具體執行的對策為止5.圈選出重要要因4-6項2022/12/9PDCA训练28b.對策追求型五.技巧:a.選定明確的主題

b.選定能調動組員積極性,充分發揮組員思維能動性的Leader作會議主持人. c.集思廣義,盡量使每個人思想自由奔放. d.禁止批評他人思想. e.不要太早下判斷性的定論. f.破除階級尊卑的意念,使大家無拘無束加以討論. g.將個人意見記錄下來

h.大家想出的創意,予以整理、評价,并冀能至又用I.各要因的描述用名詞+形容詞或動詞+名詞的形式描述j.逐項討論各大要因練習:為什麼**工作時間發費長五.技巧:2022/12/11PDCA训练30Cause&EffectExamplePeopleoffernewinputatlastminuteMarketresearchrevealsapreviouslyunforeseencustomerneedNoprojectmanagementOtherprojectsgetinthewayPoortimemanagementskillsAuthorsdelayinrespondingtoeditorialchanges/questionsConceptDevelopmentAuthoringEditingCopyLayoutHighincidenceofmisseddeadlinesinbookpublishingprocessLackofexperiencedevelopingaconceptPoorcommunicationbetweenauthorandpublisherLackofincentivetomeetdeadlineOriginalwritingnotsubmittedontimeCompetingdemandsondesktoppublisher’stimeLastminutechangestotextorgraphicsHardwarebreakdownPoorfitofskillstodemandsofprojectForgottosendAuthortravelinganddidn’tgetmailAuthorsreceivetextandgraphicstoolatetoreviewontimeLackoftrainingStaffwithmoreappropriateskillsnotavailablePoorplanningShortonstaffAuthorsdoingotherthingsDelaysinmailingprocessAddresserrorsLackofskillsLackoftrainingInappropriatehiringPeopledon’tthinkitthroughatonsetPublisherhastoomanyotherprojectsLackoftrainingBudgetconstraintsBadquarterfiscallyLackofdirectionfromsupervisorAuthorsseethatotherauthorsarelatetooWorkisonroyalty,noup-frontcompensationLackoftwo-waynegotiationinthesettingofthedeadlineCompetingdemandsondesktoppublisher’stime2022/12/9PDCA训练30Cause&Effec

直方圖:當我們收集了一組數據后.如何應用他們來驗證是否符合常態分配.或應用他們來做制程能力分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直方圖.1.直方圖定義:將所收集的測定值,分為几個相等區間作為橫軸,并將各區間內所測定值依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

2.目的a.了解分配的型態.b.研究制程能力或測知制程能力.c.工程解析與管制d.測知數据之真偽e.計算產品之不良率.f.求分配之平均值及標准差.g.借以訂定規格界線.h.與規格或標准值比較.i.調查是否混有兩個以上不同群体.j.了解設計管制是否合乎制程k.測知制程是否出現變異2.目的1.5.3.直方圖的制作1.搜集數据并記錄搜集的數据數量應大于50以上.2.找出數据中之最大值與最小值.3.求全距R=數据最大值-最小值4.決定組數

a.k=1+3.32lgn1.5.3.直方圖的制作b.一般經驗分組可參照下表數据組組數~505~751~1006~10101~2507~12250~10~205.求組距a.組距=全距/組數-1b.為便于計算平均值.標准差,組距常取為5或10的倍數.b.一般經驗分組可參照下表

6.各組上組界,下組界a.第一組下組界=最小值-組距/2+最小測定單/2b.第一組上組界=第一組下組界+組界c.第二組下組界=第一組上組界d.第二組上組界=第二組下組界+組界e.依此類推求各組界限7.求組中點組中點值=(該組上組界+該組下組界)/2

6.各組上組界,下組界8.制作直方圖a.

將次數分配表圖表化,以橫軸表示數值變化,以縱軸表示次數.

b.

橫軸與縱軸各取適當的單位長度,再將各組之組界分別標橫軸上.各組界應為等距離.

c.以各組內次數為高,組距為底,完成直方圖.

d.

在圖之左上角記入相關數据履歷(數据總數n,平均值,標准差)并划出規格上下限.記入必要事項,制品名.期間.制做日期制作者例:8.制作直方圖繪製直方圖

SL

X=1.404,=0.048SU繪製直方圖

SLX=1.404,=0.0481.5.4.例:下列數據是收集某一產品26awg吊磅力的結果.共100個數據試將其劃成直方圖:1.5.4.例:下列數據是收集某一產品26awg吊磅力的結果1.從上圖可找到最大值MAX=6.3最小值MIN=3.92決定組數:

K=1+3.32lg100=7.64或根據經驗值取k=73.全距=MAX-MIN=6.3-3.9=2.44.組距R=全距/K-1=2.4/6=0.45.決定各組之界限:下界=最小值-R/2+=3.9-0.2+0.1/2=3.75第一組上界=下界+R=3.75+0.4=4.15第二組下界=第一組上界=4.15第二組上界=第二組下界+R=4.15+0.4=4.55依此類推.得各組之上下組界線最小測定單位21.從上圖可找到最大值MAX=6.3最小值MIN=3.9最6.作出各組次數分配.劃出直方圖6.55-6.1556.15-5.7565.75-5.35165.35-4.95204.95-4.55294.55-4.15194.15-3.7550510152025303.754.154.554.955.355.756.156.556.作出各組次數分配.劃出直方圖0510152025303.直方圖型態分析雙峰型:有兩種分配相混合,如兩部機器或兩家不同供應商,有差異時,會出現此形狀,因測定值受不同的原因影響,應予層別后再作直方圖.直方圖型態分析直方圖型態分析離島型: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使用不同原料所引起.直方圖型態分析離島型: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使用不同原料峭壁型:原因為數据經過全檢,或制程本身有經過全檢而出現的形狀,若剔除某規格以上時,則切邊在靠近左邊形成.

SU峭壁型:原因為數据經過全檢,或制程本身有經過全檢而出現的形狀直方圖型態分析中空型:規格選別

SLSU直方圖型態分析中空型:規格選別直方圖型態分析偏態型:規格上限調錯或經規格選別

SU直方圖型態分析偏態型:規格上限調錯或經規格選別直方圖型態分析缺齒型:量測錯誤或分組過多直方圖型態分析缺齒型:量測錯誤或分組過多3.管制圖的介紹:3.1.管制圖的定義3.2.管制圖的特性3.3.管制圖的原理3.4.管制圖的種類3.5.管制圖的制作3.6.管制圖的判定3.7.管制圖的注意事項3.管制圖的介紹:3.1.管制圖的定義:一種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與依過去經驗所研判之制程能力的管制界線比較,而以時間順序,用圖形表示.3.2.管制圖的特性:1.管制圖上有三條直的橫線,中間的一條為中心線,一般以藍色之實線繪制.2.在上方的一條稱為上管制界線(UCL)在下方的稱為下管制界線(LCL),一般用紅色虛線表示.3.產品品質實際特性,則以黑色實線繪制.3.1.管制圖的定義:UCLLCLCL實際品質特性UCLLCLCL實際品質特性3.3.管制圖的原理:1.品質變異的原因可分為兩种:一种為偶然原因(机遇原因),另一种為異常(非机遇)原因.2.管制圖的目的即管制制程非机遇原因,使制程恢復正常管制狀態.3.3.管制界限之構成:管制圖是以常態分配中之三個標准差為理論依据,中心線為平均值,上下管制界線以平均值加減三個標准差(+/-3ó)之值構成,以判斷制程是否有問題發生.實際上管制圖是以正態分布曲線旋轉90度而得.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是否符合正態分布作為管制圖判定的依據.如下圖所示:3.3.管制圖的原理:-3σ-2σ-1σ1σ2σ3σUCLCLLCLUCLLCLCL-3σ-2σ-1σ1σ2σ3σUCLCLLCLUCLLCLCU+/-kó 在規格內之机率 在規格外之机率 U+/-1ó 68.26% 31.74% U+/-2ó 95.45% 4.55% U+/-3ó 99.73% 0.27% 用三個ó管制制程1000次中有3次誤判机會,因為產品分布符合正態分布時.仍有0.27%的機率會在3個標准差以外.實際作管制圖判定時.此部分亦當作異常處理.但此判定最符合經濟效益用三個ó管制制程1000次中有3次誤判机會,因為產品分布符合3.4.管制圖種類1.計量值管制圖(數据均屬于由量具實際量測而得,如長度.重量.濃度等特性均為連續性者).主要分類如下:

X-R管制圖平均值-全距管制圖

X-MR管制圖個別值-移動全距管制圖

X-S管制圖平均值-標準差管制圖2.計數值管制圖(數据均屬于以單位計數者而得,如不良數,缺點數等).主要分類如下:

P-Chart管制圖不良率管制圖

u-Chart管制圖平均不良數管制圖

c-Chart管制圖不良數管制圖3.4.管制圖種類3.5.管制圖的制作:3.5.1.X-R管制圖的制作:X-R管制圖是最常用的計量值管制圖.針對大量生產的制程管制步驟:1.取樣組數k為20-30組.每組抽樣n為2-5個(4-5為佳)2.求各組平均值X=ΣX/n

總平均X=ΣX/k

平均全距R=ΣR/k

3.5.管制圖的制作:3.平均值管制圖:管制中心:CLx=X

管制上限:UCLx=X+A2R

管制下限:LCLx=X-A2R4.全距管制圖:管制中心:CLr=R

管制上限:UCLr=D4R

管制下限:LCLr=D3RA2.D3.D4參考附表注意平均值-全距管制圖首先確定全距管制圖.當全距管制圖在管制界線內時.再確認平均值管制圖3.平均值管制圖:繪X-R管制圖54 UCL52.935250 CL50.1648 46 LCL47.391210 UCL10.1386 CL4.84 2 LCL024681012141618 繪X-R管制圖2.個別值-移動全距管制圖(X-Rmchart)個別值-移動全距管制圖也是一種計量值管制圖.其靈敏度較差.其使用性較平均值-移動全距為窄.但下列狀況時.適合採用本管制圖:1.每批只能得到一個測定值時2.測得一個值需要很長時間3.每批量內已知非常均勻.測定多點意義不大4.希望盡早得到原因.而若測量多點時.時效性來不及5.測試為破壞性.而且每個成品單價太高X-Rmchart制作方法:平均值:X=ΣX/k(k為總樣品數)移動全距Rm=Xi-Xi+1平均移動全距Rm=ΣRm/k-12.個別值-移動全距管制圖(X-Rmchart)個別值管制圖:管制中心:CLxm=X管制上限:UCLxm=X+A3Rm管制下限:LCLxm=X-A3Rm(A3=2.66.n=2時)n代表每一組求移動全距的樣品數移動全距管制圖(Rm-chart)管制中心:CLRm=Rm管制下限:UCLRm=D4Rm=3.27Rm(當n=2時)管制下限:LCLRm=D3Rm=0注意個別值-全距管制圖首先確定全距管制圖.當全距管制圖在管制界線內時.再確認個別值管制圖個別值管制圖:平均值-標準差管制圖(X-Schart)X-S管制亦是一種計量值管制圖.一般使用在當制程的標準未知.取樣較大(n>10).且需要較精密的數值時.1.取樣組數k=20-30組.每組抽樣數n>102.求X=ΣX/nX=ΣX/k=ΣΣX/n.kS=ΣS/k3.平均值管制圖管制中心:CLx=X

管制上限:UCLx=X+A3S

管制下限:LCLx=X-A3S平均值-標準差管制圖(X-Schart)4.標準差管制圖(S-chart)管制中心:CLs=S管制上限:UCLs=B4S管制下限:LCLs=B3S(A3.B3.B4查表得)注意平均值-標準差管制圖首先確定全距管制圖.當標準差管制圖在管制界線內時.再確認個別值管制圖4.標準差管制圖(S-chart)不良率管制圖:P管制圖經常被使用在進料或制程檢驗的一種計數值管制圖.其使用的目的為:1.產品僅能以良品與不良品來加以表示.且每次批量不相等2.產品品質特性雖然是屬於可測定值的.但基於某些理由.僅用量測儀器區分為合格與不合格.而且其樣本數非一定數時:步驟:1.取樣本批數k=20-30組.決定n之大小.n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以1<nP<5為標準2.每批不良率p=不良數/檢驗個數=d/n

平均不良率:P=全部不良數/全部抽檢個數不良率管制圖:3.不良率管制圖管制中心:CLp=P管制上限:UCLp=P+3P(1-P)/n管制下限:LCLp=P-3P(1-P)/n缺點數管制圖(C-chart)C管制圖也是一種計數值管制圖.指的是兩相同之產品.在相似尺寸.面積.大小所含的缺點個數.C=ΣC/k管制中心:CLc=C管制上限:UCLc=C+3*C管制下限:UCLc=C-3*C3.不良率管制圖單位缺點數管制圖(u-chart)u管制圖與c管制圖有相似之處.但因每次取樣不同.則使用u管制圖.

u=一組內之缺點數(c)/一組之單位(n)=c/nu=Σc/Σn管制中心:CLu=u管制上限:UCLu=u+3*u/n管制下限:lCLu=u–3*u/n單位缺點數管制圖(u-chart)3.6.管制圖的判定:管制圖的判定是依據正態分布的機率為原則.計量值分布是成正態分布.但計數值分布是成二項式分布.在樣本數較大的情況下(n>50)二項式分布近似於正態分布.故管制圖的判定均可依距正態分布原理作判定.1.穩定制程a.多數點集中在中心線附近.b.

少數點落在管制界線附近.c.點分布呈隨機狀態,無規則可循.d.

無點超出管制界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2.異常判定原則:a.連續7點持續上升或下降.b.

有點超出管制界線.c.連續11點中有10點在中心線一側.d.

點的分布呈周期性變化

2.異常判定原則:針對各種管制圖上異常之可能原因之解決方法及方向:平均值管制圖:1.機器零件磨損2.作業員輪替3.機器設定值4.材料不同5.溫濕度6.制程過度調整7.作業員過度疲勞8.供應商更換9.測試.量測系統10.電壓不穩11.規格尺寸變更12.制程控制不當13.治工具松脫14.自動控制不穩定R-管制圖.S-管制圖.Rm管制圖:1.不同班或不同作業員2.工具磨損3.材料變異大4.治工具轉換5.作業不完整6.技術水準不佳7.新或舊機器8.方法或制程改變9.訓練不夠10.工具彎曲11.不專心12.自動控制偏向13.產品不固定針對各種管制圖上異常之可能原因之解決方法及方向:P-chartu-chartC-chart1.樣本數變異2.由不同分布中抽樣3.標準改變4.進料不同類5.測試儀器故障6.作業員沒經驗7.非隨機抽樣8.批量由不同之來源組成9.上述兩管制圖之原因P-chartu-chartC-chart3.7.管制圖使用時之注意事項1.管制圖使用前,現場作業應完成標准化作業.2.管制圖上下限不可用規格值代替.3.P管制圖如果有點逸出管制下限,亦應採取對策.a.量具的失靈.須予更新量具,并檢計以前之量測值影響度.b.良品的判定方法有誤,應予即修正.c.真正有不良率變小的原因,若能掌握原因,則有助于日后大幅度降低不良率.4.制程能力Cpk須大于1.33以上.5.管制圖繪製過程中.如有點超出管制界線.應分析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對策.當異常解決后.應去除此點并重新計算管制界限3.7.管制圖使用時之注意事項散布圖一.定義以這种因果關系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關聯性的圖表,稱為散布圖.時間溫度散布圖時間溫度二.作用1.能大概掌握原因與結果之間是否有相關及相關程度如何.2.原因與結果相關性高時,二者可互為替代變數,對于制程參數或產品特性的掌握,可從原因或結果中擇一較經濟性的變數予以監測,并可借觀察一變數之變化而知另一變數之變化.3.檢驗分析者應善於利用相關分析.尋求一個與原定特性間有關係代用特性取而代之.以期採用非破壞性的實驗代替破壞性的實驗.或以容易的實驗代替困難的實驗.甚至用加速實驗代替長期實驗.低成本實驗代替高成本實驗4.如須精確了解兩者的相關性.可用相關與回歸的原理來計算相關系數及直線方程二.作用.相關與回歸的種類:直線相關或曲線相關.本章主要討論直線相關.根據相關係數:相關系數為正.表示正相關.即一變數越大.另一變數也越大:相關係數為負.表示負相關.即一變數越大.另一變數越小: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大.兩變數的相關性越高.相關係數的計算:r=S(XY)/S(XX)S(YY)S(XY)=Σ(X-X)(Y-Y)=ΣXY-ΣXΣY/nS(XX)=ΣX-(ΣX)/nS(YY)=ΣY-(ΣY)/n2222.相關與回歸的種類:222211.6.直線回歸表達式的計算:Y=aX+bb=S(XY)/S(XX)X=ΣX/nY=ΣY/na=Y-bX固Y=aX+b11.6.直線回歸表達式的計算:

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1.以橫軸(x軸)表示原因,縱軸(y軸)表示結果,收集成對的數据,整理成數据表.2.找出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3.以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座標,并決定適當刻度便于繪點.將數据依次點于x.y座標中,兩組數据重复以@表示三組數据重復時,以x表示.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四.散布圖的判讀:(直線相關)1.完全正(負)相關,點散布在一直線上2.高度正(負)相關:原因x與結果y的變化近于等比例.3.中度正(負)相關:原因x與結果y的變化仍然近于等比例.4.低度正(負)相關:原因x與結果y的變化几乎不成比例.5.無相關:原因x與結果y的變化完全不成比例.例:任取一類產品(注明材質.名稱.量測地點.環境溫度并保持上述條件不變)在產品冷卻之後.進行重要尺寸量測.每兩小時量測一次.搜集20組數据,并劃散布圖.觀察產品尺寸隨時間的變化四.散布圖的判讀:(直線相關)負相關負相關正相關正相關無相關無相關曲線相關曲線相關

層別法一.定義因各种不同之特征而對結果產生之影響,而以各特征加以分類,統計,此類統計分析的文法稱為層別法.二.層別的分類1.部門別,單位別2.制程區層別3.作業員層別4.机械設備之層別5.作業條件層別6.時間之層別7.原材料之層別8.測量之層別9.檢查之層別10.環境,氣候之層別11.地區之層別12.制品的層別13..其他層別法7.原材一.層別法的實施步驟1.先行選定欲調查之原因對象2.設計搜集資料所使用之表單3.設定資料之收集點,并訓練員工填制表單4.記錄及觀察所得之數据5.套用資料.分類繪制圖表6.比較分析與最終推論二.層別法與其他手法的結合使用:1.層別法與查檢表的結合使用2.層別法與柏拉圖的使用一.層別法的實施步驟五.例.找出以下各條件中對不良影響最大的因素

五.例.找出以下各條件中對不良影響最大的因素2022/12/11PDCA训练82PDCAtrainingtest一、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二、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使自己做得更好?2022/12/9PDCA训练82PDCAtraining2022/12/11PDCA训练83Let'smakethingsbetter

2022/12/9PDCA训练83Let'smaketh2022/12/11PDCA训练84PDCATrainingCourse2022/12/9PDCA训练1PDCATraining2022/12/11PDCA训练85主要内容PDCA的定义问题的内涵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QC基本工具的介绍2022/12/9PDCA训练2主要内容PDCA的定义2022/12/11PDCA训练86前言

“让我们做得更好”是的信念,也是对全球作出的承诺。除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外,致力改善人们工作及生活质素而做得更好的意义更为重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信念呢?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持续不断的改善精神,运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善我们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以达成顾客满意。2022/12/9PDCA训练3前言2022/12/11PDCA训练87PDCA的定义PDCA創始于品管大師戴明博士,應用於二次大戰后日本的品質革命過程中,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具体內容如下: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LEARNING:改善措施及学习PLANDOCHECKACTION&LEARNING2022/12/9PDCA训练4PDCA的定义2022/12/11PDCA训练88PDCA的定义P------PLAN计划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逐个因素加以分析。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并从主要因素中着手解决问题。针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2022/12/9PDCA训练5PDCA的定义P--2022/12/11PDCA训练89PDCA的定义D------DO实施按照计划执行。C------CHECK检查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经取得的绩。2022/12/9PDCA训练6PDCA的定义D--2022/12/11PDCA训练90PDCA的定义A------ACTION&LEARNING改善措施及学习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并将其转到下一循环。2022/12/9PDCA训练7PDCA的定义A--2022/12/11PDCA训练91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1.何为问题?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便是问题.问题有两种情况:

a.现状偏离目标目标现状差距2022/12/9PDCA训练8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11PDCA训练92

b.目标偏离现状目标现状差距2022/12/9PDCA训练9b.目2022/12/11PDCA训练93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解决问题的步骤:(1)确定要改善的主题注意主题要切合实际,不能太笼统,要具体。主题的结构一般采用动宾结构,比如:降低啤胶不良率。(2)现状分析调查现状,掌握实际情况,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2022/12/9PDCA训练10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2022/12/11PDCA训练94(3)目标设定和活动计划作成目标设定不能好高骛远,设定得太高,以致于无法实现;也不能太低。设定目标要适度,要富于一定的挑战性,通过努力能达成目标为宜。要作成活动计划表,以便能够按计划进行。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1(3)目2022/12/11PDCA训练95

(4)要因分析分析造成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并从中确定出主要因素。一般使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即4M1E: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5)确定改善措施根据造成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注意改善措施应与所确定的问题原因的影响度相适应。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2(4)2022/12/11PDCA训练96(6)改善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确认切实实施改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确认.如果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则必须重新制定改善措施,再确认其实施效果,并最终达成目标.(7)标准化及残留问题处理对成功的措施应实施标准化,以利于长期保持其效果.如果还有改善的必要,应确定新的目标作进一步的改善.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3(6)2022/12/11PDCA训练97

3.常用品质改善工具介绍

1.

查檢表2.

魚骨圖3.直方圖4.柏拉圖5.

散布圖6.

管制圖7.層別法如何运用PDCA思想解决问题2022/12/9PDCA训练143.常用品质

查檢表一.定義:用一種簡單的方式將問題查檢出來的表格和圖二.特征1.

記錄數据簡便2.

能迅速把握狀況3.

對問題一目了然4.

各項目同時查檢5.

數据能以各種不同的層別法作6.

對事物做整体規化,查缺補漏三.查檢表的種類

a.記錄用的查檢表:根据收集之數据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原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

b.點檢用查檢表.

四.查檢表的作法1.記錄用的查檢表a.決定要搜集的數据和分類項目分類項目主要以人;机;料;法;環;時間予以層別,通過搜集的數据分析不良原因.b.

決定所要設計的表格形式c.決定記錄形式d.

決定收集方法四.查檢表的作法e.記入記號并整理成次數分配表例:統計兩條線制程不良分布狀況:

LA

LB

ぃ▆

穨ぃ▆

砞璸ぃ▆

ぃ▆

穨ぃ▆

砞璸ぃ▆

8/1

3

2

3

5

8

7

8/2

1

4

2

2

2

2

8/3

2

2

5

4

3

4

8/4

5

2

3

1

5

4

ぃ▆销摸

ら戳

e.記入記號并整理成次數分配表LA2.點檢用查檢表a.逐一列出須點檢項目b.

須點檢項目是非做不可的工作c.點檢有順序要求時需注明號碼項目時間查檢項目16:30-7:30讀英文28:00-8:30看夜班制程38:45-10:00稽核制程2.點檢用查檢表410:00-11:00幫助檢驗員提升能力511:00-12:10學習英文及其它知識613:10-13:30閱讀文件713:30-14:30掌握notes信息

814:30-15:30稽核制程915:30-16:30處理異常1016:30-17:00日報練習:做一每日工作的查檢表410:00-11:00幫助檢驗柏拉圖一.定義將一特定期間內所搜集之數据,依其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之項目,加以分類,而依其出現机率之高低,作順序排列之圖形.二.用途:從柏拉圖可看出哪一項目有問題,影響度如何,以判斷問題之症結所在,并針對問題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稱ABC圖.柏拉圖柏拉圖柏拉圖

三.柏拉圖的制作說明1.決定數据的分類項目分類方式有:a.結果的分類包括不良項目別,場所別,時間別,工程別.b.原因的分類包括材料別(廠商.成分),方式別(作業條件.程序方法.環境.),人(年齡.熟練度.經驗),設備別(机械.工具).2.決定收集數据的期間三.柏拉圖的制作說明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据整理并做成統計表a.各項目按出現數据之大小順序排列,其他項排右,最后一項并求累積數(其他項不可大于前三項,若大于時應再細分.b.各項目數据所占比例及累計數之影響度.c.其他項排在最后,若太大時,須檢討是否有其他重要要因提出.d.

記入圖表紙并依數据大小排列,畫出柱狀圖e.繪累計曲線f繪累計比率.g.列入必要的事項如標題,數據搜集期間,工程別.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据整理并做成統計表2022/12/11PDCA训练106四..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1.依大小順序由高到低排列,其他項排在最后一位.2.柏拉圖之柱形圖寬度一致3.縱軸最高點內總不良數,其表示之間距應一致.4.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考慮將后几項歸納成其他項,通常:項目別包括其他項在內,以不超過4-6項為原則.5.各項目之影響度大小以斜率大小判定2022/12/9PDCA训练23四..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与QC工具课件五.哪些數据可整理成柏拉圖1.品質方面2.時間方面3.成本方面4.營業方面5.交通方面6.安全方面7.選舉方面8.治安方面9.醫學方面練習:將個人的工作權重做成柏拉圖五.哪些數据可整理成柏拉圖

特性要因圖一.

定義也稱魚骨圖,是一種把握結果与原因的有效方法,是借蓍`多人共同討論以找出事物因果關系的一种技巧,也稱頭腦風暴法.二.

種類1.原因追求型2.對策追求型三.

用途現場.事務上.研究.營業.軍事生活.使全員參与成為一種可能,使全員知識得以積極整理.

四.做法

a.原因追求型(why.why.why)1.決定評价特性:自左向右划一橫粗線代表制程,并將評价特性寫在箭頭右邊.2.列出大要因:可依制程分類.(人.機.料.法.環.)3.逐步討論各小要因(各小要因與較大之要因之箭頭方向成45度)4.各大要因:分別記入中小要因.5.圈選出重要要因4-6項四.做法2022/12/11PDCA训练111b.對策追求型1.決定評价特性:自左向右划一橫粗線代表制程,并將評价目的寫在箭頭右邊.2.列出要達成此目的須採取的對策并分類3.分別依類別討論各小對策4.依此類推.直至可具體執行的對策為止5.圈選出重要要因4-6項2022/12/9PDCA训练28b.對策追求型五.技巧:a.選定明確的主題

b.選定能調動組員積極性,充分發揮組員思維能動性的Leader作會議主持人. c.集思廣義,盡量使每個人思想自由奔放. d.禁止批評他人思想. e.不要太早下判斷性的定論. f.破除階級尊卑的意念,使大家無拘無束加以討論. g.將個人意見記錄下來

h.大家想出的創意,予以整理、評价,并冀能至又用I.各要因的描述用名詞+形容詞或動詞+名詞的形式描述j.逐項討論各大要因練習:為什麼**工作時間發費長五.技巧:2022/12/11PDCA训练113Cause&EffectExamplePeopleoffernewinputatlastminuteMarketresearchrevealsapreviouslyunforeseencustomerneedNoprojectmanagementOtherprojectsgetinthewayPoortimemanagementskillsAuthorsdelayinrespondingtoeditorialchanges/questionsConceptDevelopmentAuthoringEditingCopyLayoutHighincidenceofmisseddeadlinesinbookpublishingprocessLackofexperiencedevelopingaconceptPoorcommunicationbetweenauthorandpublisherLackofincentivetomeetdeadlineOriginalwritingnotsubmittedontimeCompetingdemandsondesktoppublisher’stimeLastminutechangestotextorgraphicsHardwarebreakdownPoorfitofskillstodemandsofprojectForgottosendAuthortravelinganddidn’tgetmailAuthorsreceivetextandgraphicstoolatetoreviewontimeLackoftrainingStaffwithmoreappropriateskillsnotavailablePoorplanningShortonstaffAuthorsdoingotherthingsDelaysinmailingprocessAddresserrorsLackofskillsLackoftrainingInappropriatehiringPeopledon’tthinkitthroughatonsetPublisherhastoomanyotherprojectsLackoftrainingBudgetconstraintsBadquarterfiscallyLackofdirectionfromsupervisorAuthorsseethatotherauthorsarelatetooWorkisonroyalty,noup-frontcompensationLackoftwo-waynegotiationinthesettingofthedeadlineCompetingdemandsondesktoppublisher’stime2022/12/9PDCA训练30Cause&Effec

直方圖:當我們收集了一組數據后.如何應用他們來驗證是否符合常態分配.或應用他們來做制程能力分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直方圖.1.直方圖定義:將所收集的測定值,分為几個相等區間作為橫軸,并將各區間內所測定值依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

2.目的a.了解分配的型態.b.研究制程能力或測知制程能力.c.工程解析與管制d.測知數据之真偽e.計算產品之不良率.f.求分配之平均值及標准差.g.借以訂定規格界線.h.與規格或標准值比較.i.調查是否混有兩個以上不同群体.j.了解設計管制是否合乎制程k.測知制程是否出現變異2.目的1.5.3.直方圖的制作1.搜集數据并記錄搜集的數据數量應大于50以上.2.找出數据中之最大值與最小值.3.求全距R=數据最大值-最小值4.決定組數

a.k=1+3.32lgn1.5.3.直方圖的制作b.一般經驗分組可參照下表數据組組數~505~751~1006~10101~2507~12250~10~205.求組距a.組距=全距/組數-1b.為便于計算平均值.標准差,組距常取為5或10的倍數.b.一般經驗分組可參照下表

6.各組上組界,下組界a.第一組下組界=最小值-組距/2+最小測定單/2b.第一組上組界=第一組下組界+組界c.第二組下組界=第一組上組界d.第二組上組界=第二組下組界+組界e.依此類推求各組界限7.求組中點組中點值=(該組上組界+該組下組界)/2

6.各組上組界,下組界8.制作直方圖a.

將次數分配表圖表化,以橫軸表示數值變化,以縱軸表示次數.

b.

橫軸與縱軸各取適當的單位長度,再將各組之組界分別標橫軸上.各組界應為等距離.

c.以各組內次數為高,組距為底,完成直方圖.

d.

在圖之左上角記入相關數据履歷(數据總數n,平均值,標准差)并划出規格上下限.記入必要事項,制品名.期間.制做日期制作者例:8.制作直方圖繪製直方圖

SL

X=1.404,=0.048SU繪製直方圖

SLX=1.404,=0.0481.5.4.例:下列數據是收集某一產品26awg吊磅力的結果.共100個數據試將其劃成直方圖:1.5.4.例:下列數據是收集某一產品26awg吊磅力的結果1.從上圖可找到最大值MAX=6.3最小值MIN=3.92決定組數:

K=1+3.32lg100=7.64或根據經驗值取k=73.全距=MAX-MIN=6.3-3.9=2.44.組距R=全距/K-1=2.4/6=0.45.決定各組之界限:下界=最小值-R/2+=3.9-0.2+0.1/2=3.75第一組上界=下界+R=3.75+0.4=4.15第二組下界=第一組上界=4.15第二組上界=第二組下界+R=4.15+0.4=4.55依此類推.得各組之上下組界線最小測定單位21.從上圖可找到最大值MAX=6.3最小值MIN=3.9最6.作出各組次數分配.劃出直方圖6.55-6.1556.15-5.7565.75-5.35165.35-4.95204.95-4.55294.55-4.15194.15-3.7550510152025303.754.154.554.955.355.756.156.556.作出各組次數分配.劃出直方圖0510152025303.直方圖型態分析雙峰型:有兩種分配相混合,如兩部機器或兩家不同供應商,有差異時,會出現此形狀,因測定值受不同的原因影響,應予層別后再作直方圖.直方圖型態分析直方圖型態分析離島型: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使用不同原料所引起.直方圖型態分析離島型: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使用不同原料峭壁型:原因為數据經過全檢,或制程本身有經過全檢而出現的形狀,若剔除某規格以上時,則切邊在靠近左邊形成.

SU峭壁型:原因為數据經過全檢,或制程本身有經過全檢而出現的形狀直方圖型態分析中空型:規格選別

SLSU直方圖型態分析中空型:規格選別直方圖型態分析偏態型:規格上限調錯或經規格選別

SU直方圖型態分析偏態型:規格上限調錯或經規格選別直方圖型態分析缺齒型:量測錯誤或分組過多直方圖型態分析缺齒型:量測錯誤或分組過多3.管制圖的介紹:3.1.管制圖的定義3.2.管制圖的特性3.3.管制圖的原理3.4.管制圖的種類3.5.管制圖的制作3.6.管制圖的判定3.7.管制圖的注意事項3.管制圖的介紹:3.1.管制圖的定義:一種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與依過去經驗所研判之制程能力的管制界線比較,而以時間順序,用圖形表示.3.2.管制圖的特性:1.管制圖上有三條直的橫線,中間的一條為中心線,一般以藍色之實線繪制.2.在上方的一條稱為上管制界線(UCL)在下方的稱為下管制界線(LCL),一般用紅色虛線表示.3.產品品質實際特性,則以黑色實線繪制.3.1.管制圖的定義:UCLLCLCL實際品質特性UCLLCLCL實際品質特性3.3.管制圖的原理:1.品質變異的原因可分為兩种:一种為偶然原因(机遇原因),另一种為異常(非机遇)原因.2.管制圖的目的即管制制程非机遇原因,使制程恢復正常管制狀態.3.3.管制界限之構成:管制圖是以常態分配中之三個標准差為理論依据,中心線為平均值,上下管制界線以平均值加減三個標准差(+/-3ó)之值構成,以判斷制程是否有問題發生.實際上管制圖是以正態分布曲線旋轉90度而得.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是否符合正態分布作為管制圖判定的依據.如下圖所示:3.3.管制圖的原理:-3σ-2σ-1σ1σ2σ3σUCLCLLCLUCLLCLCL-3σ-2σ-1σ1σ2σ3σUCLCLLCLUCLLCLCU+/-kó 在規格內之机率 在規格外之机率 U+/-1ó 68.26% 31.74% U+/-2ó 95.45% 4.55% U+/-3ó 99.73% 0.27% 用三個ó管制制程1000次中有3次誤判机會,因為產品分布符合正態分布時.仍有0.27%的機率會在3個標准差以外.實際作管制圖判定時.此部分亦當作異常處理.但此判定最符合經濟效益用三個ó管制制程1000次中有3次誤判机會,因為產品分布符合3.4.管制圖種類1.計量值管制圖(數据均屬于由量具實際量測而得,如長度.重量.濃度等特性均為連續性者).主要分類如下:

X-R管制圖平均值-全距管制圖

X-MR管制圖個別值-移動全距管制圖

X-S管制圖平均值-標準差管制圖2.計數值管制圖(數据均屬于以單位計數者而得,如不良數,缺點數等).主要分類如下:

P-Chart管制圖不良率管制圖

u-Chart管制圖平均不良數管制圖

c-Chart管制圖不良數管制圖3.4.管制圖種類3.5.管制圖的制作:3.5.1.X-R管制圖的制作: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