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5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201908241287_第1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5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201908241287_第2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5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201908241287_第3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5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201908241287_第4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5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20190824128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及运输【核心知识·突破】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实验:①实验背景:胚芽鞘生长不依赖光合作用;尖端不生长,_________生长。尖端下部②实验结果(填字母):__不生长,__直立生长,_____弯曲生长。③实验结论:_____感受单侧光刺激,引起_____向光弯曲生长。bca、d尖端下部(2)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______传递给下部琼脂片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__________造成的分布不均匀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生长素2.植物激素及其发现:(1)直到1946年,人们才分离出生长素,确认它就是____。除此之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____等也具有生长素效应。(2)继生长素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IAAPAAIB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3)植物激素:___________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由植物体内微量有机物(4)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___________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_____运输、非极性运输和_____运输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内分泌器官极性横向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4.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1)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2)重力影响下的生长素横向运输:①图解:②分析:【微点警示】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有关的“四个”部位(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秒判正误】1.胚芽鞘只有在光照下才会生长。 ()分析:种子萌发阶段的生长,完全依赖自身贮藏的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无关。×2.达尔文通过实验确定了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分析:温特利用琼脂块做实验,确定了尖端向下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3.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4.生长素在幼嫩组织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分析:生长素在幼嫩组织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5.胚芽鞘尖端只能感受外界单侧光的刺激,对其他刺激如重力等不反应。 ()分析:茎尖、芽尖、根尖也可以感受重力刺激,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命题案例·研析】【典例】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B.②组云母片不会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说明高浓度的一侧长得慢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审答技巧】(1)审题关键:抓住三组实验的自变量。三者之间的唯一变量就是云母片阻断的位置。(2)解答技巧:①分清对照组与实验组。①组没有云母片阻断,显然是对照组,其他两组为实验组。②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最终结果,可以发现②组云母片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影响。【解析】选C。当云母片阻断尖端的时候,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不同,没有出现背地弯曲,说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的,A项正确。从结构上看,②组的云母片是顺着植物结构放置的,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项正确。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比背地侧长得快,高浓度的一侧长得快,C项错误。本实验①组属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②③组都经历了云母片的实验处理,属于实验组,D项正确。【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若在太空(失重)中进行这三组实验,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原因是什么?提示:三组均水平生长,因为在太空中胚芽鞘失去了重力刺激,尖端的生长素将均匀分布,不会出现横向运输。(2)本实验如果去掉了①组,对A选项的结论会有什么影响?提示:如果没有对照组,就不能确定哪一组的云母片处理影响了结果,因此,就不能得出A选项的结论。【方法规律】“四看法”分析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结果第一,看尖端的有无。有尖端才有横向运输,没有尖端就没有横向运输。第二,看插入的材料。云母片可以阻断生长素的运输,琼脂片则不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第三,看插入的方向。云母片横向插入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纵向插入则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第四,看植物的部位。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样的浓度对不同部位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生长素的发现实验1.(2019·德州模拟)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④和⑥结果表明单侧光下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解析】选B。通过②⑤组可知,空白琼脂块与放置尖端的琼脂块结果不同,说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并发挥作用,A正确;单侧光不会使生长素分解,且感光部位在尖端,光照对琼脂块及极性运输无影响,所以光照对实验有相同的影响,B错误;④⑥对照可知,植物弯曲与尖端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与植物向光弯曲进行比较可知,向光弯曲也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正确;⑤⑥用空白琼脂块,可排除其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D正确。2.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尖端可以引起尖端下部的生长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实验四不能证明尖端产生了物质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解析】选A。实验一缺乏对照,无法证明生长是尖端引起的,A项错误。实验二两组对照发现,琼脂片无法阻止尖端对下部的生长产生影响,B项正确。实验三,尖端刺激的位置不同,胚芽鞘的弯曲方向就不同,说明不均匀刺激是引起弯曲的原因,C项正确。实验四,缺乏对照组,无法排除琼脂块成分对胚芽鞘的影响,因此不能证明尖端产生了物质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D项正确。角度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3.(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特点与实验分析能力。结合文字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A项,因a中无生长素,a′中有生长素,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小于b′侧,故错误。B项,因a中无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同,故错误。C项,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故错误。D项,a′输出的IAA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发挥作用后不断分解,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故正确。4.(2015·全国卷Ⅰ改编)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相关基因经转录、翻译产生的B.生长素既可进行极性运输,也可进行非极性运输C.若没有单方向刺激(单侧光、重力等),生长素就不会极性运输D.若去掉尖端,用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之,在单侧光下,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解析】选B。生长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色氨酸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吲哚乙酸,因此生长素不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A项错误。生长素在幼嫩部位是极性运输,在成熟部位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植物的极性有关,与外界刺激无关,C项错误。琼脂块没有生物活性,受单侧光刺激后,不会出现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因此胚芽鞘不会表现出向光性,D项错误。【易错提醒】生长素的运输与分布的四点提示(1)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不只是单侧光。重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均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3)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而是一种扩散现象。(4)重力、单侧光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是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加固训练】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c组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胚芽鞘尖端不能B.a′组胚芽鞘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胚芽鞘尖端不能C.c组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选D。胚芽鞘尖端都能够产生生长素,A项、B项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基部)与胚芽鞘如何放置没有关系,C项错误。b′中的胚芽鞘切段,靠近尖端的一侧是形态学下端,因此,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无法向基部传递,D项正确。2.(2014·江苏高考)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是本实验的目的。(2)图示信息:A靠近形态学上端,B靠近形态学下端;①和②、③和④对照,分析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和脱落酸运输方式的研究和生长素的降解原理。(1)在茎尖组织中,吲哚乙酸(IAA)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向形态学下端(B)运输,故琼脂块①和②中应是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尖不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吲哚乙酸(IA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抑制剂处理后①和②中放射性结果相近,说明抑制了吲哚乙酸(IAA)的主动运输,因不影响细胞呼吸,故很可能是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影响了IAA的主动运输。(2)在成熟组织中,吲哚乙酸(IAA)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分析题目信息可知,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中含有催化IAA降解的酶。植物细胞内含有的IAA氧化酶和光能都能降解IAA,可确保种子破土出芽后,植物体内IAA的含量保持正常水平,从而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答案:(1)①不是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2)不是(3)IAA氧化(降解)酶有利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用特点及其应用【核心知识·突破】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来促进植物体的生长。纵向伸长(2)果实的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2.生长素的生理特点:两重性(1)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_________;既能促进发芽,也能_________;既能防止_________,也能疏花疏果。抑制生长抑制发芽落花落果(2)图示:①图1说明同一植物的_________对同一生长素浓度敏感程度不同,同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程度也不同。②图2说明_________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_____。不同器官不同种类敏感(3)实例及分析:①顶端优势:a.现象:_____优先生长,_____发育受到抑制。b.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___,发育受到_____。c.解除方法:_________。顶芽侧芽高抑制去除顶芽②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_____侧生长慢,_____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向地背地(4)生长素促进与抑制时浓度分析:①曲线区间代表的含义。a.OH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____。b.H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_____(但仍为促进生长)。c.CD段:抑制生长。增强减弱②曲线特殊点的含义。a.H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__。b.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浓度大于C点_____生长,小于C点_____生长。抑制促进g3.生长素的应用:(1)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_________的化学物质。人工合成(2)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_____。②促进结实,获得_________。③促进扦插枝条的_____。④农业生产中用作除草剂,去除双子叶杂草。脱落无子果实生根【微点警示】生长素两重性分析中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2)误将高于最适浓度的浓度都当成“抑制生长的浓度”:曲线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的浓度,不是抑制生长的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才是“抑制生长的浓度”。【秒判正误】1.生长素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使细胞壁变疏松,从而促进细胞生长。 ()分析:只有纤维素酶才能催化纤维素水解。激素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的。×2.生长素浓度不同,对芽生长的促进效果一定不同。 ()分析:因为生长素的两重性,所以生长素对芽的促进有一个最适浓度。最适浓度两侧,存在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的点。×3.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茎的背地生长,近地侧、背地侧生长素对茎生长都是促进作用,没有出现高浓度抑制的情况,因此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5.保留了几个芽的插条,更容易生根存活。()分析: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芽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被运输到基部,有利于生根。√【命题案例·研析】【典例】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审答技巧】(1)审题关键:抓住题干所叙述的对象“生长素类似物”;留意曲线的起点(起点相当于空白对照)。(2)准确理解两重性:既表现出“促进”,也表现出“抑制”才能称为两重性;起“促进”还是“抑制”作用要与0时的生长素类似物相比。【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过坐标图纵轴点100作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此平行线以上的点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下的点有抑制作用,它们的交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由曲线分析可知,甲、乙和丙均既可促进根生长,又可抑制根生长,即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故A项正确。在0~20ppm范围内,甲处理的莴苣幼根长度大于丙,即此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故B项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比无生长素类似物时,根长还短,即此范围内乙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故C项正确。该图只能反映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对幼根生长的影响,而不能推出生长素类似物对幼芽的影响,故D项错误。【核心素养新命题】(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若植物幼苗感染了该真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提示:该真菌产生的外源激素,会影响到幼苗的生长。因为生长素的两重性,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幼苗的生长。(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上题中信息能否说明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为植物激素?为什么?提示:不能。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是从真菌中提取的。【方法规律】“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生长素两重性的分析1.(2019·扬州模拟)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茎将向上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C.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接近b点【解析】选D。植物水平放置时,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两侧均促进不体现两重性,故A错误。甲图中植物给予右侧光照,则左侧③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④,③侧生长素浓度可处于g或k点,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处于c点,故B错误。甲图①处是顶芽,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不能用乙图f点表示,故C错误。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顶芽①,侧芽②处的生长素浓度会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所以②处生长素浓度接近b点,故D正确。2.(2018·武汉模拟)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表:培养皿编号123456NAA溶液浓度(mol/L)0(蒸馏水)10-1210-1010-810-610-4胚芽鞘增长长度(mm/d)+2.6+3.2+3.9+5.1+3.1+1.8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浓度为10-4mol/L的NAA溶液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C.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解析】选B。分析表格信息可知,10-4mol/L的NAA溶液处理的胚芽鞘,其长度每天增长了1.8mm,小于2.6mm(不用NAA溶液处理的胚芽鞘),所以浓度为10-4mol/L的NAA溶液抑制了胚芽鞘的生长。【易错提醒】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因此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的现象,最适浓度则在此两种浓度之间。

3.下图表示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可能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解析】选C。观察两曲线图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可能会抑制主根的伸长,A项正确。由第二个曲线图可知,随IAA浓度增加,每株侧根数先增多后减少,B项正确。参照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可知,芽和幼叶会产生IAA,向根部运输,将未施用IAA的植株去除部分芽和幼叶,会减少根部IAA含量,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含量将会低于原来未施用IAA的植株,导致侧根数量减少,C项错误。观察第一个曲线图可知,与施用10-4mol/L的IAA相比,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观察第二个曲线图可知,与施用10-4mol/L的IAA相比,未施用IAA的植株侧根数量少,D项正确。角度二生长素作用原理及应用4.(金榜原创预测)下列对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相关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周期B.生长素的浓度不同,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分配C.自然条件下,植物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就是最适浓度D.动物尿液中含有生长素,说明它也可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解析】选B。生长素不促进细胞分裂,只促进细胞的生长,A项错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部位必然需要更多营养物质,B项正确。自然条件下,植物会出现顶端优势(侧芽的生长被高浓度抑制);根的向地性(近地侧的生长被高浓度抑制),说明很多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都不是最适浓度,C项错误。动物摄食植物,生长素会进入内环境,但无法被动物有效利用,最终会被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生长素对动物没有调节作用,D项错误。5.(2018·泰安模拟)图甲所示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横切,部分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是丁香枝条示意图;图丁是豌豆幼苗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图乙中d处细胞对应图甲中胚芽鞘的a侧细胞B.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f处,抑制侧芽的生长D.图丁中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从g侧通过极性运输到h侧【解析】选A。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乙的d处,A正确;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运输到f处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图丁中重力作用造成生长素从g侧运输到h侧属于横向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错误。【加固训练】1.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使生长素失去作用B.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解析】选D。图中向光侧细胞较小是由于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伸长,最终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故D项符合题意。2.(2018·长春模拟)图甲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图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1时,根表现出向地性B.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C.图甲中代表极性运输的箭头是③和④D.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抑制根生长【解析】选A。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中的植物,重力使生长素集中分布在根和顶芽的近地侧。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背地侧生长快,故向地生长,而芽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故结合图乙分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1时,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根表现出向地性,A正确;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顶芽,①代表根,B、D错误;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代表极性运输,C错误。3.如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3)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生长现象,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z的范围应为_________。【解析】(1)A点为对照,A、E点效果相同,所以这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这个问题的分析基于两点:第一,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一定高于向光侧,第二,背光侧的生长速度一定高于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的浓度要大于f,背光侧的生长速度要大于m(其浓度要小于2f)。(3)这个问题的分析基于两点:第一,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低于近地侧。第二,远地侧的生长速度一定低于近地侧。所以远地侧的浓度要小于2f,远地侧的生长速度要小于m(其浓度要小于f)。答案:(1)既不促进也不抑制(2)大于f,小于2f

(3)小于f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相互作用【核心知识·突破】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生理作用: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赤霉素主要是幼芽、幼根和_______的种子①促进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_____和果实发育未成熟细胞伸长萌发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_________脱落酸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___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_____细胞分裂衰老和脱落成熟2.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作用起促进作用的激素起抑制作用的激素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器官衰老脱落酸___________种子萌发_______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3.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_________、原料广泛、_________。调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3)应用实例:名称应用乙烯利_________赤霉素增加芦苇纤维长度2,4-D培育无子番茄青鲜素保持蔬菜鲜绿催熟果实【微点警示】两种无子果实的比较人工处理方法原理举例变异类型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不可遗传的变异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染色体变异无子西瓜等可遗传的变异【秒判正误】1.植物没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 ()√2.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完全相同。 ()分析:前者需要花蕾期去雄,然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后者需要对母本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然后与二倍体父本杂交,得到三倍体后代,三倍体植株成熟后,授以二倍体的花粉即可。×3.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来源不同,前者是内源性激素,后者是外源性激素。 ()4.植物激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也可以控制激素的合成。()√√5.生长激素与生长素分属动植物,但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分析: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7·全国卷Ⅰ)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审答技巧】(1)审题关键:纵坐标为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其含量越少,意味着越衰老。(2)答题技巧:①该实验为一个复合实验,变量多。要得到相应结论,需要找准变量。②找到对照组,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出结论。【解析】选C。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施用CTK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最高,说明叶片的衰老速度最慢,A项正确;通过施用CTK组和施用CTK+ABA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单独施用CTK组明显高,说明ABA能降低CTK的作用,B项正确;施用ABA组的叶绿素的含量降低明显,说明叶片衰老程度高,与CTK组相比,光合作用速率降低,NADPH的合成速率低于CTK组,C项错误;施用ABA后叶绿素的含量比施用蒸馏水组的叶绿素下降的速度快,这说明了ABA能加速叶绿素的破坏,使绿叶变黄,D项正确。【核心素养新命题】(1)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四组实验全是置于光下进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是否可以?请简述原因。提示:不可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除了实验中设置的激素变量外,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黑暗条件下叶绿素无法正常合成,条件不适宜。(2)生命观念——进化与适应观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叶片脱落对植物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提示:大多数植物结出种子,要进入休眠季节,此时种子萌发,直接面临死亡。秋冬季叶片的脱落,对于植物抵抗蒸腾,减少营养消耗渡过寒冬,具有积极的意义。【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1.(2017·全国卷Ⅲ改编)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1)对植物来说,AB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由图像可知,_________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更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突变体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小题考查脱落酸的功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2)通过曲线比较可以看出野生型适应干旱的能力更强。茎叶生长更缓慢,利于减少蒸腾;地下根系生长更迅速,利于吸收水分。(3)突变体缺乏ABA,但是在干旱条件下,其他植物激素含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以减小干旱环境对植物的伤害。答案:(1)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2)野生型茎叶生长更缓慢,蒸腾更弱;根系生长更迅速,吸水能力更强(3)植物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ABA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角度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2.(2016·浙江高考)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解题指南】(1)获取信息:三组曲线上升越早,说明发芽越早;终点相同,说明三组实验最终所有马铃薯都发芽。(2)关键知识: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生长,保持休眠。【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由曲线分析可知,脱落酸组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即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故A错误。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组发芽更早,即赤霉素能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脱落酸,故B错误。外施赤霉素组和对照组相比,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故C错误。第5周后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相对含量升高,脱落酸相对含量下降,故D正确。3.(教材素材新命题·必修3P56拓展题变式)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的休眠与________有关。

(2)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易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刚成熟的小麦、玉米种子很难萌发,这对其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促进休眠的激素是脱落酸。(2)干热、大雨引起了种子激素的变化,脱落酸可能被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利于种子萌发的激素增多。(3)种子成熟后处于长时间的休眠状态,利于它们渡过漫长的非生长期。只有在生长期萌发,它们才能顺利生存下去。答案:(1)脱落酸(2)此条件下脱落酸分解,含量减少,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合成增加(3)利于种子渡过非生长期,进入生长期4.(2018·新余模拟)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的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或)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某种抑制性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由此说明GA影响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解析】(1)前体物质色氨酸能转化成生长素,即X为色氨酸。据题意可知:赤霉素(GA)可以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故GA对IAA的调节效应分别是促进其合成,抑制其分解,图中a是促进(+),b为促进(+),c为抑制(-)。(2)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图2中所示的B组加NAA、D组不加激素,作为空白对照组。(3)由图2中结果可知A组与B组、C组、D组相比较,可以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协同作用。(4)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可分析,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因此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细胞分裂不能进行,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说明茎段没有细胞分裂仍然进行生长,由此可以推出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而影响茎段生长。答案:(1)色氨酸+、-

(2)加NAA不加激素(3)协同(4)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5)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或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加固训练】

(2015·山东高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解题指南】(1)隐含知识:多倍体形成的原理。(2)关键知识:脱落酸、赤霉素、乙烯和生长素类似物的调节作用。【解析】选C。A项,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而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错误;B项,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应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故错误;C项,乙烯利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故正确;D项,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故错误。考点四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核心知识·突破】1.预实验:(1)概念:在_________前预先做的实验。(2)意义:为进一步实验_________;检验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科学性和可行性2.激素处理植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前者药液浓度一般比后者低。3.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插条生根的情况不同。在_________下,插条生根最多、最快。浸泡法沾蘸法最适浓度(2)实验过程:(3)结果分析: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____。B′【微点警示】插条生根异常的原因分析(1)不能生出不定根:用多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后,扦插的枝条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①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②是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过多,本身能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③是配制的营养液缺乏营养元素或缺氧;④是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即枝条倒插。(2)都能生出不定根:同一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不同数目的不定根,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多,就容易生出更多的不定根。【命题案例·研析】【典例】(2017·江苏高考)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