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资料一: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教会对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阅读圣经即可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参考答案:B2.图1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A.1860年

B.1898年

C.1919年

D.1948年参考答案:C3.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布雷顿森林体系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

4.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故C正确。皇帝好恶不是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的决定因素,故A排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王羲之5.早期希腊人认为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后来智者学派又发展为认为法是人定的,甚至是“强权”的产物。这表明在古希腊A.人文主义是维护民主的工具B.神话代表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思想C.法律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D.宗教限制了城邦公民的民主自由参考答案:C题目中不管是早期的神定的法和后来的人定的法,都在强调法律这种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神话得到了改变,人的作用被重视,故B项错误;题目的中心词是法律,说明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题目说的是法律,而不是宗教,故D项错误。6.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里戴震抨击了A.道家的无为而治B、程朱理学的理欲观C.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D、佛教徒的禁欲主义参考答案:宋明理学这段材料反映的是清代戴震对理学中欲和为的批判,强调有欲有为和无欲无为是正常的现象,不应被束缚,未体现道家的“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戴震抨击了程朱理学的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知行合一的内涵,故C项错误;佛教徒并未提出有关“理”的概念,与材料中所出现的“理”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B7.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参考答案:S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达尔文的《进化论》B

解析:结合材料来看,材料中的上帝指的是神学,上帝死了,指的是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贡献尤大。人死了和上帝死了相对应,指的是精神信仰层面,正因为人摆脱了神学束缚,出现了精神和信仰的真空,所以陷入了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20世纪科学发展和不断的战争、冲突对人类的信仰冲击很大;再看看其它选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宗教信仰至今仍然存在,排除;C、D项并未从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准确把握。8.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

A.徐福东渡的传说

B.《后汉书》中的记载

C.日本出土的汉代铁器、漆器等

D.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参考答案:D9.《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参考答案:A10.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索马里海盗活动愈益猖獗说明

A.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有共同利益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D.和平对话和公平合理协商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参考答案:C略11.佐利克曾在关于金融危机国际峰会召开前表示,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可能会沉重打击较贫穷和中等收入的国家。对此,佐利克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新援助。”其中“”代指:

A.关贸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参考答案:C12.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参考答案:B由“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可以得出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的关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异,故选B,而排除AD;由“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说明表象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即所谓的“共天下”,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13.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有①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由选举产生②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③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略14.如果判断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依据的主要原则应该是

A.是否画“所见”的而非“所想”的

B.是否画“活人画”

C.是否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画面的庄严感和神圣性

D.是否以宗教为题材参考答案:A15.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

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

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A项说法错误;B选项: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与图表内容不相符合;C项与图表内容无关;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16.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有许多学说都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千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出各种意见。”下列各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报纸、刊物上可以自由讨论各种学说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C.在《宪法》范围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参考答案:B17.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荇》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向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枓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参考答案:A考察欧洲一体化进程。二战后,欧洲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总的来说是比较顺利的,是区域集团化的典型代表。从材料“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可知A正确,D错误。故应选A。18.1971年10月26日,中国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据此判断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B.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参考答案: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19.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对经济体制进行局部调整C.利用市场来调节国民经济 D.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说明政府主张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B项正确;从材料“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得出A、C两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20.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参考答案:D考查宋代的社会变化。从材料可知,南宋临安城居民的构成主要有官吏、工商业者和文职人员。故D项“南宋具有‘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符合题意;《东京梦华录》是记录北宋都城开封城市面貌的著作,故排除A项;B、C两项均与材料及史实不符。故应选D。21.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

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参考答案:C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革命毕竟只是近代中国变革的一个方面,况且即使要全面理解中国革命的过程,不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演变诸侧面也是不深不透的。中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政治斗争,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社会变革,并不能代替对社会变革全局的研究”。据此判断罗荣渠在材料中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主张用文明史观来研究中国近代历史

B.认为应该用现代化史观研究历史C.否认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要性D.反对单纯从革命史观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参考答案:D

考察历史研究方法。材料“中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政治斗争,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社会变革,并不能代替对社会变革全局的研究”说明研究中国革命要做“社会变革全局的研究”。也就是说研究中国革命不应用一种方法单纯地去研究。故应选D。2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参考答案:B24.苏格拉底认为“在所有事情上,凡受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最无知的人”。这说明苏格拉底A.重视人的实践B.是智者的代表C.肯定道德的作用D.强调理性思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受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知识最广博的人,受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最无知的人”可知苏格拉底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思维,D正确;重视人的实践与材料无关,排除A;苏格拉底不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排除B;肯定道德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C。所以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苏格拉底25.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邦联制参考答案:D26.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参考答案:D27.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封建束缚破除

B.女子入学,近代教育普及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参考答案:D28.1932年二月八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加入十九路军。二月十四日,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归十九路军指挥,参加“淞沪抗战”。蒋介石此举反映了A.国民政府意在加强地方军实力B.国民政府实行曲线救国策略C.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D.人们群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地方军十九路军进行支援,以十九路军指挥中央军的形式对日作战,蒋介石的做法是将冲突定性为地方军与日军冲突,反映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故C项正确。A项错误,蒋介石做法并不是加强地方军实力,故错误。曲线救国是全面抗战时期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幌子,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国民政府支持地方军进行抗战,而不是人们群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加入十九路军”“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归十九路军指挥”等,结合淞沪抗战的史实分析材料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9.1910年9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根据资政院院章,资政院总裁出自钦定,清廷视之为控制资政院的工具。资政院第一任总裁溥伦,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以上材料A.体现“分权与制衡”的色彩B.表明资政院是最高决策机构C.表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加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分歧参考答案:A【详解】据材料“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等信息可知,资政院掌管经济、立法及弹劾大臣等各方面权力,资政院与度支大臣因政务问题的争论,既体现了分权,又体现了资政院与度支大臣的制衡,A正确;资政院是最高决策机构的说法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相矛盾,B错误;表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是“皇族内阁”的成立,因此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资政院与度支大臣的争论,与革命派和立宪派无关,D错误。30.1712年,康熙颁发了一份谕旨称:国朝承平已久,滋生日繁……令诸省督抚,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征收丁税)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由此可知清朝初期A.农业生产渐趋衰落B.商业税成为政府税收主体C.人地矛盾比较突出D.赋税征收方式的重大改变参考答案:D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清朝赋税征收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故D项正确;清朝农业生产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故A项错误;农业税仍然是政府税收的主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地矛盾的突出,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英国是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确立、扩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伊利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法律要做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高德步:《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材料二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材料三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1)结合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不同。(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是如何“修补”和“修正”的。

参考答案:(1)不同:工业革命前,国家干预(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放任。(2)变化:贸易格局由英国垄断(世界工厂)到欧美多中心;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因素:工业革命;经济政策;交通、通讯手段;世界市场;政治制度。(3)“修补”:二战后大力加强国家干预、推行福利制度、资本的社会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修正”: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的趋势,加入欧共体。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17世纪初,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可得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的政策是国家干预,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根据材料一信息“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可得出工业革命后,英国政府的政策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自由放任政策。(2)第一小问可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变化”,明确答题的方向“世界贸易”,根据材料二信息“围绕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可知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中心是英国,根据材料二信息“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数据”可知英国、美国、德国所占份额不相上下,即形成了多个贸易中心,由此可以得出变化一:世界贸易中心由英国垄断变为欧美多中心,根据材料二信息“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可以得出变化二:世界贸易迅速增长;第二小问因素可结合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行回答。(3)根据材料三信息“二战后”、“修补资本主义”可以得出本题主要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修补主要指:二战后大力加强国家干预、推行福利制度、资本的社会化、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进一步分离。根据材料三信息“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可得出英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欧共体。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经济政策?比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而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

(2)材料二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请分别指出促成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m——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3﹚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4分)参考答案:答案:(1)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大肆侵略和掠夺中国,破坏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革命活动,阻挠中国走向独立和发展的道路;(2分)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苏俄的支持。(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竭力扼杀新生的政权。(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2分)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2分)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发挥影响: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405年到1422年,郑和已经完成了六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有众多的发现,并且将所经历地区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作了十分详细的记载)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病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听信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建议,曾一度“罢西洋宝船”,废止此项活动,甚至连所存的有关档案资料,也予以焚毁。直至宣宗六年十一月,才得以实现第七次下西洋。到达了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归来时已是宣宗八年七月初七日……宣宗九年,郑和病逝。就在这一年,其副使王景弘又组织了第八次“下西洋”的活动,但其声势和规模都远不及前七次了,下西洋活动接近尾声。——摘编自李楠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哥伦布多次航行到达美洲,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为他的航海活动没有能像达·伽马那样带来西班牙人所需要的黄金和香料,所以西班牙人大骂他是“江湖骗子”。尽管如此,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仍然兑现她对哥伦布的承诺:给哥伦布以“航海司令”的头衔、10%的战利品回报,以及将他发现的地区的总督权过继给他的后代。西班牙人也开始在美洲大规模殖民、发展贸易、开采矿产……——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明政府停止下西洋活动的原因,并就下西洋活动的停止谈谈你的看法。(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与郑和航行的共同点,(6分)并分析两人航海结果不同的原因。(11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仁宗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可直接写出答案;第二小问看法,必须联系今天对航海的认识,侧重于对闭关锁国的危害来进行叙述,大臣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考虑,根据材料“废止此项活动,甚至连所存的有关档案资料,也予以焚毁”可见主政者目光短浅。(2)第一小问共同点,需要联系所学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支持力量、航海成就、现实中的阻碍因素等来比较即可;第二小问结果不同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郑和因为财力无法支持,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停止,哥伦布则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由此升华到各自所处的社会形态、思想状态和阶级属性,就能将原因说得很清楚了。参考答案:(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仁宗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可直接写出答案;第二小问看法,必须联系今天对航海的认识,侧重于对闭关锁国的危害来进行叙述,大臣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考虑,根据材料“废止此项活动,甚至连所存的有关档案资料,也予以焚毁”可见主政者目光短浅。(2)第一小问共同点,需要联系所学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支持力量、航海成就、现实中的阻碍因素等来比较即可;第二小问结果不同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郑和因为财力无法支持,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停止,哥伦布则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由此升华到各自所处的社会形态、思想状态和阶级属性,就能将原因说得很清楚了。【答案】(1)原因:下西洋“劳民伤财”。(2分)看法:郑和下西洋确实没有给明政府带来经济利益并且劳民伤财,但是皇帝和大臣们都没有认识到远洋航行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3分)在停止远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