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公开课课件_第1页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公开课课件_第2页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公开课课件_第3页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公开课课件_第4页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1次北固山下次:停泊

王湾次北固山下21.走进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人。王湾“词翰早著”,《全唐诗》存诗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1.走进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人。王湾“词翰早著3唐诗律诗绝句五言

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唐诗律诗绝句五言

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42.诵读入诗要求:全心投入身临其境字正腔圆读出韵味2.诵读入诗要求:5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整体感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整体感知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间行进,他要到青山(北固山)之外遥远的地方去。昨晚栖息的北固山只是行程中短暂逗留之地,此行的目的地还远未到达。4.品味语言,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东方碧空与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在旧年还未消尽之时,春意的闯入,必将赶走严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105.体会情感——游子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在此,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思乡之情得到了最好的升华。5.体会情感——游子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是生长的意思,残夜里生长着海日入是()的意思,()海日是光明,残夜就是()江春是新事物,旧年就是()6.质疑与探究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是生长的意思,残夜里生长着海日6.质1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14整首诗笼罩着淡淡的乡愁情绪,但又哀而不伤,明朗而又深沉,其中包含着生活哲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整首诗笼罩着淡淡的乡愁情绪,但又哀而不伤,明朗而又深沉,其中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61.走进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1.走进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生卒年不详,元17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杂剧散曲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名。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182.诵读

入诗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诵读

入诗天净沙秋思193.自主赏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自主赏析天净沙秋思20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在凄苦的秋风里踌躇而行,愁肠绞断,思念故乡,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2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天净沙秋思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224.比较异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4.比较异同《次北固山下》23乡愁乡愁24作业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完成练习册本课内容推荐阅读:余光中《乡愁》席慕蓉《乡愁》作业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25谢谢!谢谢!26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27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28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29次北固山下次:停泊

王湾次北固山下301.走进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人。王湾“词翰早著”,《全唐诗》存诗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1.走进作者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人。王湾“词翰早著31唐诗律诗绝句五言

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唐诗律诗绝句五言

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322.诵读入诗要求:全心投入身临其境字正腔圆读出韵味2.诵读入诗要求:3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3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整体感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整体感知3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间行进,他要到青山(北固山)之外遥远的地方去。昨晚栖息的北固山只是行程中短暂逗留之地,此行的目的地还远未到达。4.品味语言,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3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3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东方碧空与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在旧年还未消尽之时,春意的闯入,必将赶走严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385.体会情感——游子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在此,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思乡之情得到了最好的升华。5.体会情感——游子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9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4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是生长的意思,残夜里生长着海日入是()的意思,()海日是光明,残夜就是()江春是新事物,旧年就是()6.质疑与探究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是生长的意思,残夜里生长着海日6.质4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42整首诗笼罩着淡淡的乡愁情绪,但又哀而不伤,明朗而又深沉,其中包含着生活哲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整首诗笼罩着淡淡的乡愁情绪,但又哀而不伤,明朗而又深沉,其中4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41.走进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1.走进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生卒年不详,元45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杂剧散曲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名。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462.诵读

入诗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诵读

入诗天净沙秋思473.自主赏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自主赏析天净沙秋思48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在凄苦的秋风里踌躇而行,愁肠绞断,思念故乡,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49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