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课件_第1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课件_第2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课件_第3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课件_第4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苏林雁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行为障碍1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2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3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DisruptiveBehaviorDisorders,DB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4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5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DisruptiveBehaviorDisorders,DB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认知的冲动导致学习失误行为冲动导致违纪、攻击和情绪失控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7对立违抗障碍(ODD)以持续性地对抗、逆反、拒绝服从和敌视行为为基本特征对抗权威和规则的行为消极、敌意、愤怒的情绪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对立违抗障碍(ODD)以持续性地对抗、逆反、拒绝服从和敌8品行障碍(CD)

反复、持续出现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影响儿童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品行障碍(CD)反复、持续出现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9青少年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冲动犯罪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青少年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10

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40%~60%出现ODD21%~45%出现CD25%~35%在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生违法或反社会行为DSM-IV提出ODD是CD的前驱症,CD又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PD)的前驱症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11寻求新奇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ADHD情绪激惹对抗权威——对立违抗障碍违纪攻击——品行障碍吸烟、吸毒、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职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成人ADHD物质滥用反社会性人格违法犯罪婴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成人

从困难气质到反社会性人格是在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逐渐发展的冲动谱系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寻求新奇多动情绪激惹职业失败婴幼儿期学龄期青12冲动冲动(impulsivity)指缺乏考虑,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多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冲动在动物和人类行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冲动(impulsivity)指缺乏考虑,草率地进行一些13病态冲动

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

物质滥用边缘/

反社会性人格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病态冲动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14自我控制(self-control)

冲动和自我控制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自我控制定义:指为了较大的、预期的利益或为了遵从伦理道德规范而克制自己不去做某些可立即获得愉悦的事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冲动和自我控制是一个矛15自我控制(self-control)

儿童自我控制最早发生于12~18个月,典型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顺从和延迟满足(delayofgratification)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儿童自我控制最早发生于16自我控制(self-control)

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控制逐步增加,经过多年发展,内化了各种准则和价值观,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自我控制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儿童17冲动的生物学基础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18遗传因素:动物和人类有一种寻求新奇(seeknovelty)的天然倾向,主要表现为喜欢探究活动,追求新奇刺激和奖赏DRD4基因与寻求新奇行为关联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遗传因素:动物和人类有一种寻求新奇(seeknovelty19冲动的神经生化基础

DA启动和激活行为:冲动时多巴胺能脱抑制释放,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对冲动行为的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中枢5-HT功能减低,5-HT抑制行为的启动和激活:当5-HT能抑制时,引起DA释放DA与5-HT系统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神经生化基础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20D4基因48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相关缺乏5-HTTLPR多态性S/S变异可能增加ADHD的患病风险MAO基因30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的冲动行为有关ADHD冲动-多动型与高活性COMTVal等位基因关联冲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D4基因48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相关冲动的21冲动的脑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22Barkley: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n)缺陷抑制:抑制优势的、但通常是不适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更好地抵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指向未来——前额叶执行功能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Barkley: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23冲动的脑解剖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最晚,是调控人的行为和认识活动的高级部位动物实验和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已发现冲动与前额叶的重要联系,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PFC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解剖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最晚,是调控人的行为和认24fMRI:在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右前额叶等部位激活减低ADHDControls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fMRI:在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ADHDControls儿童25冲动的脑解剖推测冲动个体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当他们遇到刺激后,需要DA的立即释放而获得满足

NAc犒赏(reward)系统主要涉及中脑边缘系统的弓状核、杏仁核、腹侧被盖区(VTA)、伏膈核(NAc)等脑区正常情况下,通过DA释放作用于NAc,个体能够获得满足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解剖推测冲动个体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当他们遇到26儿童的心理、性格是由生物学因素(先天)决定的,还是社会学因素(后天)决定的持先天学说者认为遗传决定一切持后天学说者认为行为是受环境的控制而决定的

环境因素的作用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的心理、性格是由生物学因素(先天)决定的,还是社会学因素27现代科学认为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气质+社会化行为修饰=性格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现代科学认为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28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使用体罚的母亲,其孩子表现依从水平最低亲子关系不良、受虐待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29环境因素退让、放纵的教养方式:儿童可以从冲动行为中获益:正性强化(犒赏机制)使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退让、放纵的教养方式:儿童可以从冲动行为中获益:正性30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单亲家庭、破裂家庭以及父母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阶层低等因素,是ADHD、ODD、CD的危险因素父母本身的精神病理,通过遗传、养育方式等与儿童行为的发展起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单亲家庭、31环境因素学校因素:伙伴关系:冲动、攻击的儿童经常和伙伴发生冲突,因而常常被伙伴拒绝师生关系:由于常不遵纪律、经常惹祸,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加之不服从管教、与老师顶撞,以致师生关系不良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32环境因素批评、训诫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独立意识的增强互为因果,面对困难和挫折,儿童采用了对抗、消极的应付方式自我意识的降低是关键环节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批评、训诫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独立意识的增强互为因果,面33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亚文化团伙:共同的特质使这些儿童形成亚文化团伙,遵循团伙内特殊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这种伙伴关系助长原有的反抗行为,甚至和社会公认的主流文化对抗电子游戏、网络的传播,拜金主义和性自由、性解放等思潮,暴力、色情和毒品等有害的东西的影响,社会上不良团伙的引诱,是导致品行障碍发生的社会基础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34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遗传学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遗传因素决定的不是行为障碍的本身,而是其遗传易感性有遗传易感性个体能否发病,取决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遗传学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由遗传因素35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36冲动的早期干预

儿童期是大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在早期,其行为还没有导致更多的失败针对冲动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多方位的干预(儿童、父母、学校,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逆转不良行为的发展)

对于预防成人期各种适应不良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早期干预儿童期是大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在早期,37心理治疗生活技能训练问题解决策略辅导父母家庭治疗学校心理卫生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心理治疗生活技能训练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38谢谢!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谢谢!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39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苏林雁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行为障碍40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41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42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DisruptiveBehaviorDisorders,DB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43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内化

性障碍externalizing(internalizing)控制不足过度控制under-controlledover-controlled反社会性行为(A行为)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Antisocialbehavior)(neuroticbehavior)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内化性44儿童行为障碍

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DisruptiveBehaviorDisorders,DB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4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认知的冲动导致学习失误行为冲动导致违纪、攻击和情绪失控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46对立违抗障碍(ODD)以持续性地对抗、逆反、拒绝服从和敌视行为为基本特征对抗权威和规则的行为消极、敌意、愤怒的情绪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对立违抗障碍(ODD)以持续性地对抗、逆反、拒绝服从和敌47品行障碍(CD)

反复、持续出现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影响儿童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品行障碍(CD)反复、持续出现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48青少年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冲动犯罪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青少年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49

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40%~60%出现ODD21%~45%出现CD25%~35%在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生违法或反社会行为DSM-IV提出ODD是CD的前驱症,CD又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PD)的前驱症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50寻求新奇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ADHD情绪激惹对抗权威——对立违抗障碍违纪攻击——品行障碍吸烟、吸毒、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职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成人ADHD物质滥用反社会性人格违法犯罪婴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成人

从困难气质到反社会性人格是在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逐渐发展的冲动谱系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寻求新奇多动情绪激惹职业失败婴幼儿期学龄期青51冲动冲动(impulsivity)指缺乏考虑,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多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冲动在动物和人类行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冲动(impulsivity)指缺乏考虑,草率地进行一些52病态冲动

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

物质滥用边缘/

反社会性人格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病态冲动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53自我控制(self-control)

冲动和自我控制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自我控制定义:指为了较大的、预期的利益或为了遵从伦理道德规范而克制自己不去做某些可立即获得愉悦的事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冲动和自我控制是一个矛54自我控制(self-control)

儿童自我控制最早发生于12~18个月,典型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顺从和延迟满足(delayofgratification)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儿童自我控制最早发生于55自我控制(self-control)

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控制逐步增加,经过多年发展,内化了各种准则和价值观,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自我控制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自我控制(self-control)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儿童56冲动的生物学基础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57遗传因素:动物和人类有一种寻求新奇(seeknovelty)的天然倾向,主要表现为喜欢探究活动,追求新奇刺激和奖赏DRD4基因与寻求新奇行为关联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遗传因素:动物和人类有一种寻求新奇(seeknovelty58冲动的神经生化基础

DA启动和激活行为:冲动时多巴胺能脱抑制释放,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对冲动行为的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中枢5-HT功能减低,5-HT抑制行为的启动和激活:当5-HT能抑制时,引起DA释放DA与5-HT系统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神经生化基础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59D4基因48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相关缺乏5-HTTLPR多态性S/S变异可能增加ADHD的患病风险MAO基因30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的冲动行为有关ADHD冲动-多动型与高活性COMTVal等位基因关联冲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D4基因48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相关冲动的60冲动的脑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研究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61Barkley: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n)缺陷抑制:抑制优势的、但通常是不适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更好地抵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指向未来——前额叶执行功能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Barkley: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62冲动的脑解剖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最晚,是调控人的行为和认识活动的高级部位动物实验和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已发现冲动与前额叶的重要联系,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PFC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解剖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最晚,是调控人的行为和认63fMRI:在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右前额叶等部位激活减低ADHDControls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fMRI:在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ADHDControls儿童64冲动的脑解剖推测冲动个体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当他们遇到刺激后,需要DA的立即释放而获得满足

NAc犒赏(reward)系统主要涉及中脑边缘系统的弓状核、杏仁核、腹侧被盖区(VTA)、伏膈核(NAc)等脑区正常情况下,通过DA释放作用于NAc,个体能够获得满足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冲动的脑解剖推测冲动个体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当他们遇到65儿童的心理、性格是由生物学因素(先天)决定的,还是社会学因素(后天)决定的持先天学说者认为遗传决定一切持后天学说者认为行为是受环境的控制而决定的

环境因素的作用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儿童的心理、性格是由生物学因素(先天)决定的,还是社会学因素66现代科学认为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气质+社会化行为修饰=性格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现代科学认为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67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使用体罚的母亲,其孩子表现依从水平最低亲子关系不良、受虐待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68环境因素退让、放纵的教养方式:儿童可以从冲动行为中获益:正性强化(犒赏机制)使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儿童行为障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