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1页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2页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3页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4页
教案:第一章绪论(《家庭社会学》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社会学教案PAGEPAGE13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一、认识家庭社会学的概念二、了解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三、了解国外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教学重点:一、家庭社会学的概念二、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三、国外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教学难点:重点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时分配:4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家庭社会学概述教学要点: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迫切性:三、家庭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家庭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四、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五、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的结构、功能及演化的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门综合性社会学科。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迫切性:(一)、从家庭与人的关系来看人的一生有大部分要在家庭中度过,人要在家庭里由自然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过程)。(二)、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社会生活中与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形式。同时,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家庭虽然历经演变,但并没有消失,依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三)、从当前社会现实看现实的家庭状况也迫切期待更多的家庭社会学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当代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等都发生着迅速的转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现实社会问题是,离婚率上升,家庭稳定性降低,离婚这一现象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急需家庭社会学工作者研究解决。三、家庭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家庭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涉及家庭研究的学科有很多,如人类学、生物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宗教学、心理学、法律学等。不同学科对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对家庭研究有不同视角。比如,经济学注重研究家庭的经济职能,研究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法律学注重研究婚姻、家庭法律的执行和制定,通过强制性的立法手段使家庭规范化;心理学则重在研究家庭中的个性行为及行为的个人动机等。可见,这些学科都不同全面综述家庭婚姻问题,这是它们与家庭社会学的区别。当然,家庭社会学也要不断吸取其他学科关于家庭问题的理论和发现,进行跨学科的比较和透视。现实上,时代的变迁给每一学科中的家庭问题研究带来新的挑战。如现代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的研究进展,使人们有可能操纵基因、胚胎及人体器官,掌握生殖技术和生育控制技术。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对它进行了充分的利用,生前性别鉴定,导致我国新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偏高,进而致使未来十几年后出现婚姻挤压问题。四、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概括的说,家庭社会学主要研究家庭的起源与演变、家庭的性质与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家庭管理与家庭法、家庭伦理与家庭习俗、家庭的未来、家庭社会学史等。五、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家庭社会学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的观察和正确的逻辑推理之上,其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应是全面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科学性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精确测量,要使用精确、有效、可靠的度量方法。2、客观性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解释事物和有关研究结果时,要避免受个人偏见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说,研究者要站在客观的而非积极参与者的位置上,去研究家庭现象,发现其规律,要避免个人情感的介入。在现实中,研究者容易受到个人的阶层地位、价值观念和地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观察偏差。3、系统性家庭不是超越社会环境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复杂系统中的子系统。家庭的存在和变化涉及客观环境(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的社会氛围),又涉及个人的主观因素(生理、心理、情感、价值观念)。因而在研究家庭问题时,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对复杂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教学要点:一、中国早期的婚姻家庭思想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概况三、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四、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教学内容:一、中国早期的婚姻家庭思想婚姻家庭,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歌颂描述的主题,比如,中国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描述,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对当时择偶标准的描写。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在内的一些维新人士提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有关家庭的思想和理论。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男女平等、改革婚制、废除家庭等主张。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的斗争中,也始终把批判“君权”和“父权”结合起来,提出了以改革家庭关系为目标的“家庭革命”、“婚姻革命”的新主张,反对家长制、反对男尊女卑,批判封建的包办婚姻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当然,这些思潮和实践基本上还是属于政治领域,比较规范化的学术研究应是起源于“五四运动”以后。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概况(一)、对传统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对传统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是20世纪上半叶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批判首先起始于在传统上最受歧视的妇女和青年对传统大家庭的攻击;接着是许多受过西方教育的知名人士,大力呼吁要废除妇女缠足陋习、鼓励妇女入学、反对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择偶以及让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等。再者,“五四运动”时期,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无论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抨击家族专制主义方面,还是提倡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对公众进行启蒙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所有这些,对后来的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的《民法•亲属编》在确立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原则方面的进步,还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和婚姻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实践,都得益于“五四”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和影响。(二)、学术研究30年代之后,对婚姻家庭的研究逐渐走向客观和科学化。1930-1948年,中国社会学界共举行过9届社会学大会,每届议题都讨论到家庭问题,其中,193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届社会学大会,则以婚姻家庭理论为中心。在这期间,有的学者一方面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家庭功能的变迁,并以此作为讨论当代家庭的依据(陈东原对中国妇女生活史的研究,吕诚对中国宗族制度史和中国婚姻史的研究是当时深具影响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学的学者更以自身的实地调查研究,探讨了农村社会和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其社区功能,如费孝通对江苏开弦弓村的婚姻家庭的描述分析、林耀华对福建古田县湖口镇的婚俗的描写。除此之外,当时比较系统的著作还有潘光旦的《中国之家庭问题》(1928)、陶希圣的《婚姻与家庭》(1934)、费孝通的《生育制度》(1947)等。以上研究奠定了中国家庭社会学的基础。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一)、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彻底否定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冲击最大的是195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彻底否定。这部法律规定:1.彻底废除以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为特征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度。2.夫妻双方婚姻要求自愿自主。3.建立正式的婚姻登记制度。4.夫妻平等相处。5.夫妻中的每一方都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等等。由于特别强调对妇女权益的维护,新的《婚姻法》的实施引发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离婚浪潮,数百万的男女因此得以解除了不幸的婚姻关系,许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妇女从家庭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该法的实施,沉重地打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纳妾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夫权意识,使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婚姻制度的一次革命。(二)、学术研究随着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的颁布和由此带来的第一次离婚高潮,对离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自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据最高法院统计,1953年全国的离婚案高达117万起,并出现过一场声势颇大的理论论战,即离婚标准上“感情论”,与“理由论”的论战。这一时期,主要学术著作有李心远的《新中国的婚姻问题》、《婚姻问题参考资料汇编》、丁一的《谈谈恋爱婚姻问题》、马起的《谈离婚的政策界限》等;另外,1958年,法律出版社收集了各种不同观点的文章,编辑出版了《离婚问题论文选集》,这是50年代一本影响较大的论文集。(三)、研究停滞时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高压、经济贫困等原因,出现了“择偶标准阶级化、爱情理想革命化、婚姻关系政治化”等“左”的思想,进而导致了许多新的婚姻与家庭问题。同时,伴随着专门致力于社会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的取缔,婚姻家庭研究近乎停滞。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一)、研究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学的重建,家庭社会学研究得以恢复,并日渐发展成为社会学中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1981年10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在北京成立。1983年出版了中国重建社会学后的第一本家庭社会学专集。此后,婚姻家庭问题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一时间,有关婚姻和家庭方面的论文、报道文章铺天盖地,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归纳起来,8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研究的主要议题:1.城乡家庭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城市婚姻家庭研究被列入国家社会学研究重点课题。198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倡议与组织,联合全国9大研究机构、教学单位的人员合作进行了“中国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从1993年开始,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组织下,启动了“七城市婚姻家庭研究”,此次研究最终成果汇编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沈崇麟、杨善华主编)一书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沈崇麟、杨善华等开展了“现代中国城乡家庭”研究,并出版了《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一书。在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方面,先是在1985年,“农村家庭与农民生活方式”课题跨省合作进行,涉及97个县市;之后,从1987年起,开始了对全国14个省市农村婚姻家庭的调查,涉及到7000多户。这项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兼顾分析农村婚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另外,由雷洁琼主持的“七五”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和婚姻的变化”课题,并出版了《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一书。2.离婚问题研究自70年代末起,特别是1981年对《婚姻法》经过修订实施之后,中国的离婚率又呈现了较快的上升趋势,对离婚问题的研究自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早期的研究有高健生、刘宁的《离婚问题面面观》,曾毅、吴德清的《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张敏杰的《中国的离婚态势》等。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对城市社区离婚现象及性观念的研究成为婚姻家庭实地研究中的重点。研究者大多采用深入谈访的方法来获得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探讨离婚的原因以及中国女性的现状。代表性的成果有李银河的《北京市部分离婚者调查》与《中国女性的性观念》;对离婚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有曾毅主编的《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比较晚近的研究则有徐安琪、叶文振主持的“中国离婚研究”。3.性问题的研究1992年出版了《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一书,被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金西报告”。4.婚姻质量研究西方关于婚姻质量的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对婚姻调适的讨论开始的,我国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及这个问题。中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临床心理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视野对婚姻质量的定义、度量、影响以及与婚姻稳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由徐安琪、叶文振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离婚研究”等课题,否定了中国婚姻“低质量、高稳定”的流行观点,但同时也印证了中国目前的夫妻关系远未达到高质量的水平。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婚姻质量研究》等著作的出版。5.家庭问题及其他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家庭暴力、婚外恋、未婚妈妈等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近几年,相关的研究呈现迅速增加的态势。第三节国外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教学要点:一、家庭发展理论二、家庭系统理论三、结构功能理论四、社会冲突理论五、社会交换理论教学内容:一、家庭发展理论家庭发展理论,它向我们展示了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因此,又叫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发展理论认为,家庭如同人的生命的发展阶段一样,也有一个从成立到消亡的过程。家庭生命周期,指的就是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也有人将生命周期分析,看作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所包含的时间、内容、模式等方面的描述和研究,来寻求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因此,这些人将家庭生命周期看作是“从一对夫妇的婚姻形成家庭开始,经历扩充、扩充完成、收缩、收缩完成等阶段,直至消亡的动态发展过程”二、家庭系统理论(一)、系统的特点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具有三个条件:1.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目标及执行任务的功能,这是系统存在的基本条件。2.每个系统的构成部分具有互相依赖性,每一部分都以某种方式既影响着其他部分,又影响着整体。3.系统的构成部分还必须有边界和保护自身存在的机制,以便适应那些将会破坏这一系统的问题。实例:呼吸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的任务是执行氧化作用。没有这一过程,就不能产生能量。它由互相依赖的部分——大脑呼吸中枢、鼻子、气管、支气管、肺等构成。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边界,这使它与其他系统相分离。同样,呼吸系统具有使自己在受外界因素干扰时继续工作的机制,如当某些东西“进入错误的管道”时就要咳嗽。(二)、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组成家庭系统的诸要素,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中,两性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的基础,血缘亲属关系是结成家庭的纽带。从另一种角度,也可以说由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系统、兄弟姐妹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这种控制调节机制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1.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家庭内部具有的在微观上控制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机制。当家庭内部出现了可能导致家庭系统崩溃的紧张或冲突时,家庭成员可以彼此调适,以便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保持系统的均衡。实例:比如在农业社会的传统家庭中,家长是整个家庭的控制者,家属则是被控制者。家法、家规被用于控制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使全家在严格的等级关系中协调一致,共同维护家庭系统的稳定。2.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机制是说将家庭系统纳入社会总系统中,依靠社会的影响力量来维持家庭的稳定。三、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论主要是探讨社会中系统与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并整合在一起的,它强调的是杜会的稳定、秩序和均衡。把结构功能论运用到家庭社会学研究中,就是把家庭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上、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现存的结构。它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1.家庭和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2.家庭大系统和家庭子系统的关系(如夫妻、亲子);3.家庭和人格的关系。如果具体分析的话,家庭有两个基本功能:1.孩子的生育与初级社会化,使他们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家庭的社会化是指传授人们承认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传授完全确立的行为模式,以使个人与家庭内部成员保持和谐一致。)2.使成年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伴随着结构功能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衰落,家庭领域中的结构功能理论也遭到一系列的质疑,在70年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其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功能论过于强调家庭的稳定和均衡,而忽视了家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冲突和压力。下面我们就讲社会冲突论。四、社会冲突论冲突理论的观点与结构功能论正好相反,它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它更强调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它由此带来了社会的整体变迁。二者区别:功能论冲突论现代家庭是平静的、被动的,是和其他社会单位平衡的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组织蕴涵着潜在的和事实上的冲突家庭是人们最初实现社会化的地方人们的观念不是因教养而产生的,两性差异和“自然”的等级才是形成人们不同观念的最根本原因把家庭看成永恒的“生活场所”,家庭成员的财富、地位、身份都可以代代相传这恰恰维护和促成了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冲突论认为,“外部因素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动力,经济条件的演变、社会结构的转化和社会中的新兴权力关系都是家庭变化的重要因素。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固然与家庭微型结构所产生的特殊条件有关,但这些内部冲突同时又是社会宏观结构所存在的基本矛盾的反映。”实例:比如夫妻之间的矛盾,它总是与家庭内部的人力物力的使用、工作、家务责任的分担和权力的行使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宏观社会对男女两性间的社会地位、角色的不平等的规定性有关系。冲突也有正面功能。冲突可以起到类似“安全阀”的功能,适量的冲突可以使人们的怨气不断排泄出去,从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这好比是锅炉上的“安全阀”一样。对家庭而言,适量的冲突有以下正功能:1.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冲突可以释放紧张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坏力强的冲突的发生,从而对家庭关系起到长期的维持作用。实例: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事例:经常吵架的夫妻往往会关系持久,正如常言道:“床头吵架床尾合”。相反,很少或从不吵嘴的夫妻一旦发生冲突却常常容易导致离婚。2.家庭冲突可以使冲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加速彼此适应的过程,促进家庭成员的团结。3.家庭冲突可以尽快暴露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避免这些不合理成分积淀下来最终引起家庭破裂。这是因为,冲突的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