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_第1页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_第2页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_第3页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_第4页
第五十六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第五十六章1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2大纲大纲3一、临床特点1.有自限性,病程12~24个月,约60%不能恢复到正常功能。2.发病率2%~5%,年龄40~70岁,女多于男。第一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五十肩一、临床特点第一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五十肩43.临床症状: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3.临床症状:5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6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7(一)诊断:发病年龄、疼痛特点、查体。(二)鉴别诊断(教材过细,建议从略)1.肩袖损伤2.肩峰撞击综合征3.肩关节不稳4.神经根型颈椎病5.其他①永久起搏器后肩周痛;②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③锁骨远端骨折,锁骨沟钢板使用后;④肩部炎症、肿瘤。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二、诊断及鉴别诊断8——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其他包括:1.早期——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2.痛点局限——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缓解疼痛。3.疼痛严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及肌松弛剂。4.症状持续且重——麻醉下手法复位或关节镜松解粘连,然后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5.若为肩外因素所致,除局部治疗外,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三、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三、治疗9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屈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2.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3.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能诱发肘外侧剧痛者为阳性。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0基本原则: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其他包括:1.压痛点:局部药物封闭治疗(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2.早期治疗不当,病程长、症状顽固者:手术(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3.可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以减少肌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二、治疗基本原则: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二、治疗11一、临床表现及诊断——最多见于中、环指1.早期:晨起患指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症状可消失,疼痛常在近侧指间关节。2.弹响指或弹响拇: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3.体检: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该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并感到弹响即发生于此处。第三节手部狭窄性腱鞘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三节手部狭窄性腱鞘炎121.局部制动和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2.无效——手术切除狭窄的腱鞘。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应手术(保守治疗无效)。二、治疗1.局部制动和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二、治疗13第五十七章颈肩痛和腰腿痛第五十七章颈肩痛和腰腿痛14目的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的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15第一节颈椎病一、分型及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最常见2.脊髓型——最严重3.交感神经型——最麻烦4.椎动脉型——最突然第一节颈椎病一、分型及临床表现16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1)症状:开始为颈肩痛,短期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可有皮肤麻木、过敏,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2)体格检查:因患侧颈部肌痉挛,头喜偏向患侧,肩部上耸。病程长者上肢肌萎缩。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局部有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有较明确的定位体征。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17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18(3)影像学:X线: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退行性改变。CT或MRI:椎间盘突出、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3)影像学:192.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

最先出现的症状: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而颈痛不明显。病情进展,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2.脊髓型颈椎病20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②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21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眩晕——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②头痛;③视觉障碍: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④猝倒:因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⑤其他: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4.椎动脉型颈椎病22小结——各型颈椎病的特点:①最常见——神经根型②最严重——脊髓型③最麻烦——交感神经型④最突然——椎动脉型小结——各型颈椎病的特点:23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中年以上,病史、体检,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X线;

必要时+CT、MRI。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24(二)鉴别诊断(较多,尽力了解)1.神经根型(1)粘连性肩关节囊炎。(2)胸廓出口综合征:X线可发现颈肋、锁骨与第1肋骨间隙狭窄+锁骨下血管造影。(3)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①对称性发病;②感觉正常;③无神经根性疼痛。(4)颈神经根肿瘤:进行性根性疼痛+MRI。(二)鉴别诊断(较多,尽力了解)252.脊髓型(1)颈椎骨折、脱位、结核和肿瘤——脊髓压迫症;(2)后纵韧带骨化症:X线、CT可确诊。2.脊髓型263.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1)能引起眩晕者:①梅尼埃病(美尼尔病)——补充:反复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一侧耳鸣、耳堵、听力下降;②链霉素——内耳前庭损害;③头部外伤——眩晕;④神经官能症——眩晕。(2)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与交感神经型相似之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不同:没有上肢节段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心电图(+),血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3.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27(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患侧上肢乏力、沉重、疼痛及麻木。检查: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患侧锁骨处可闻及血管杂音。椎动脉造影——确诊。(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28三、治疗1.非手术治疗(1)推拿按摩:脊髓型以外,早期有效。(2)颌枕带牵引:除脊髓型外,均适用。(3)理疗。(4)自我保健。(5)颈托和围领。(6)药物:严重者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弛剂及镇静剂。2.手术指征: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或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三、治疗2.手术29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临床表现常见于20~50岁,男女之比4~6:1。

1.腰痛——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0%。2.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多见。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临床表现30典型症状: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腹压增加(喷嚏或咳嗽)时疼痛加剧。早期为痛觉过敏,较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引起股神经痛。典型症状: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313.神经系统表现——十分重要!必须彻底记住!(执医)3.神经系统表现——十分重要!必须彻底记住!(执医)32【回顾:马尾】马尾——脊髓下端终止于腰椎1~2水平,在此水平以下的椎管内包含着腰诸节的神经根。【补充】马尾神经受压: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回顾:马尾】马尾——脊髓下端终止于腰椎1~2水平,在此水平33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率约90%。正常: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时感腘窝不适。患者:抬高在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5.压痛及骶棘肌痉挛。6.腰椎侧凸: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7.腰部活动受限。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率约90%。5.压痛及骶棘肌348.特殊检查——重要!(1)CT:有较大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2)MRI:可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并鉴别占位性病变。(3)B超:简单,无损伤。(4)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5)其他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8.特殊检查——重要!35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36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37二、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鉴别诊断:1.以腰痛为主的疾病(1)腰肌劳损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最常见的腰痛原因。(2)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椎弓根峡部裂与脊椎滑脱症。(4)腰椎结核或肿瘤。2.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疾病(1)梨状肌综合征。(2)盆腔疾病,如盆腔后壁的炎症、肿瘤等。二、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383.以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疾病(1)腰椎管狭窄症。(2)神经根或马尾肿瘤。3.以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疾病39三、治疗1.非手术治疗——约80%可缓解或治愈。适应证: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立即卧床休息,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2)持续牵引。(3)理疗和推拿、按摩。(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5)髓核化学溶解法: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基本不损害神经根,缓解症状。三、治疗402.经皮髓核切吸术——适用于:膨出或轻度突出型且不合并侧隐窝狭窄者。2.经皮髓核切吸术——适用于:膨出或轻度突出型且不合并侧隐窝4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第五十六章42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目的43大纲大纲44一、临床特点1.有自限性,病程12~24个月,约60%不能恢复到正常功能。2.发病率2%~5%,年龄40~70岁,女多于男。第一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五十肩一、临床特点第一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五十肩453.临床症状:肩部某一处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3.临床症状:46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47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48(一)诊断:发病年龄、疼痛特点、查体。(二)鉴别诊断(教材过细,建议从略)1.肩袖损伤2.肩峰撞击综合征3.肩关节不稳4.神经根型颈椎病5.其他①永久起搏器后肩周痛;②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③锁骨远端骨折,锁骨沟钢板使用后;④肩部炎症、肿瘤。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二、诊断及鉴别诊断49——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活动时以不引起剧痛为限。其他包括:1.早期——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2.痛点局限——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缓解疼痛。3.疼痛严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及肌松弛剂。4.症状持续且重——麻醉下手法复位或关节镜松解粘连,然后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5.若为肩外因素所致,除局部治疗外,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三、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三、治疗50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逐渐出现肘关节外侧痛,用力握拳、屈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2.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3.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肘部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能诱发肘外侧剧痛者为阳性。第二节肱骨外上髁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51基本原则: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其他包括:1.压痛点:局部药物封闭治疗(醋酸泼尼松龙或得宝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2.早期治疗不当,病程长、症状顽固者:手术(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结扎术)。3.可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以减少肌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二、治疗基本原则: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是握拳伸腕的动作。二、治疗52一、临床表现及诊断——最多见于中、环指1.早期:晨起患指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症状可消失,疼痛常在近侧指间关节。2.弹响指或弹响拇: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3.体检: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大小的痛性结节,屈伸患指,该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并感到弹响即发生于此处。第三节手部狭窄性腱鞘炎一、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三节手部狭窄性腱鞘炎531.局部制动和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2.无效——手术切除狭窄的腱鞘。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应手术(保守治疗无效)。二、治疗1.局部制动和腱鞘内局部药物封闭。二、治疗54第五十七章颈肩痛和腰腿痛第五十七章颈肩痛和腰腿痛55目的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的了解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56第一节颈椎病一、分型及临床表现1.神经根型——最常见2.脊髓型——最严重3.交感神经型——最麻烦4.椎动脉型——最突然第一节颈椎病一、分型及临床表现57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1)症状:开始为颈肩痛,短期加重,并向上肢放射。可有皮肤麻木、过敏,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2)体格检查:因患侧颈部肌痉挛,头喜偏向患侧,肩部上耸。病程长者上肢肌萎缩。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局部有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有较明确的定位体征。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58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件59(3)影像学:X线: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退行性改变。CT或MRI:椎间盘突出、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3)影像学:602.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

最先出现的症状: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而颈痛不明显。病情进展,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2.脊髓型颈椎病61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②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62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眩晕——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②头痛;③视觉障碍: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④猝倒:因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⑤其他: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4.椎动脉型颈椎病63小结——各型颈椎病的特点:①最常见——神经根型②最严重——脊髓型③最麻烦——交感神经型④最突然——椎动脉型小结——各型颈椎病的特点:64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中年以上,病史、体检,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X线;

必要时+CT、MRI。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65(二)鉴别诊断(较多,尽力了解)1.神经根型(1)粘连性肩关节囊炎。(2)胸廓出口综合征:X线可发现颈肋、锁骨与第1肋骨间隙狭窄+锁骨下血管造影。(3)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①对称性发病;②感觉正常;③无神经根性疼痛。(4)颈神经根肿瘤:进行性根性疼痛+MRI。(二)鉴别诊断(较多,尽力了解)662.脊髓型(1)颈椎骨折、脱位、结核和肿瘤——脊髓压迫症;(2)后纵韧带骨化症:X线、CT可确诊。2.脊髓型673.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1)能引起眩晕者:①梅尼埃病(美尼尔病)——补充:反复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一侧耳鸣、耳堵、听力下降;②链霉素——内耳前庭损害;③头部外伤——眩晕;④神经官能症——眩晕。(2)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与交感神经型相似之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不同:没有上肢节段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心电图(+),血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3.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68(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患侧上肢乏力、沉重、疼痛及麻木。检查: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患侧锁骨处可闻及血管杂音。椎动脉造影——确诊。(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69三、治疗1.非手术治疗(1)推拿按摩:脊髓型以外,早期有效。(2)颌枕带牵引:除脊髓型外,均适用。(3)理疗。(4)自我保健。(5)颈托和围领。(6)药物:严重者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弛剂及镇静剂。2.手术指征: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或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三、治疗2.手术70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临床表现常见于20~50岁,男女之比4~6:1。

1.腰痛——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0%。2.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多见。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临床表现71典型症状: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腹压增加(喷嚏或咳嗽)时疼痛加剧。早期为痛觉过敏,较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引起股神经痛。典型症状: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723.神经系统表现——十分重要!必须彻底记住!(执医)3.神经系统表现——十分重要!必须彻底记住!(执医)73【回顾:马尾】马尾——脊髓下端终止于腰椎1~2水平,在此水平以下的椎管内包含着腰诸节的神经根。【补充】马尾神经受压: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回顾:马尾】马尾——脊髓下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