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训练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训练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训练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训练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训练题及答

案案例一: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11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10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问题: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参考解析:应急准备包括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和互助协议的签署等。通过以上场景的分析,该厂在应急准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防护面具陈旧、数量不够,说明该厂对应急资源准备不足。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出现氨气泄漏时,不知如何处理、向什么方向疏散。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员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存在的问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仅由安全科来编制。改进建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资源、卫生环境等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来编写,预案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存在的问题:预案经安全科长审查,由生产副厂长签发。改进建议:预案应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修订和评审,就是要进行内部评审。如果涉及外单位,还应该进行外部评审。经过评审的预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厂长)批准、签发。存在的问题: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改进建议:应急救援预案应该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存在的问题:员工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进建议: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不断完善等。存在问题:预案编写完成后没有演练、评审和修订。改进建议:预案签发后应组织演练、再评审和再修订。存在问题:预案没有及时更新,签发日期为2010年7月8日,原负责签发的副厂长调离,2011年5月3日发生事故。改进建议:厂内有关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更新预案。该类预案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疏散决策的依据和疏散决策的做出;疏散工作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现场人员撤离的方式、方法;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各种情况下的疏散路线和疏散距离;疏散运输工具;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安全蔽护场所及生活安置。案例二:X年X月X0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3即燃烧,持续17h后被扑灭。问题: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l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l4.3m,试判断该储存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参考解析:由于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不够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X7.5-2X14.3)/100X0.75X2]t=37.8861。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201,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控制点火源:①罐区禁止明火;②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③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④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⑤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①防止汽油泄漏;②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①防止汽油泄漏;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③个人配备保护器具。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工人黄某误开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310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