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_第1页
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_第2页
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_第3页
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_第4页
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第三章城乡规划法律制度1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城乡规划法共7章70条,针对当前城市和村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了规定。规范内容包括城市、建制镇、集镇、村庄的规划、建设及其布局。

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2一、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意义深远。

1、渊源:《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可以用“一法一条例”来概括。除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城市规划法》外,还有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城市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法律性质上是一部国家法律;而乡镇条例由国务院通过,属于行政法规。《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明显高于乡镇条例。需要说明的是:《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但是,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并没有废止。《城乡规划法》没有规定的内容,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规定的,该规定仍然有效。

一、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意义深远。32、《城乡规划法》特点:《城乡规划法》与原来的《城市规划法》在名称上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一个城乡统一的规划法律体系的建立。该法不是对原有“一法一条例”有关内容的简单归并,而是对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统筹考虑,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概念,旨在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该法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涉及规划的部分内容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对于农村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指导规范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制定,规范农村地区的建设行为。

2、《城乡规划法》特点:《城乡规划法》与原来的《城市4

3、优劣:城乡规划法的体系内以城市规划为主,涵盖了乡镇规划的内容。虽然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的编制、批准、修订和监督程序仍存在差别,二元化的痕迹仍很明显,但不得不承认城乡规划法的进步,以及立法者试图结束二元化的愿望。二、突出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公共服务职能1、《城乡规划法》强调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位置,它对城乡规划基本原则的规定,特别是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等规定,是保障城乡规划中社会公共利益基本构成的体现。3、优劣:城乡规划法的体系内以城市规划为主,涵盖了52、《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确定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保护和对总体规划中强制性内容的规定,体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基本载体的保护。它还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中去。从制度上明确了城乡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对城乡建设的指导作用。三、强化了依法修订城乡规划法实施前更多的情形是规划的修改过于频繁,且往往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同时,规划客观条件所引起的正常修订也没有规范化的程序可循,容易造成前后两版规划修改的千差万别,规划的延续性得不到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的适时修订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过程规划”理念的重要体现。2、《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确定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6《城乡规划法》对依法修订的强调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乡规划法单列“城乡规划的修改”为一章;2、规定了各规划修编的前提条件:修改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要先取得原审批机关的同意,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甚至要先修改总体规划;3、将规划修订的程序用法律固定下来。虽然该法定修改程序之可操作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至少,规划修改的有法可依,缩小了主观随意性的空间,用法律手段增强规划的严肃性;4、增加了公众监督的内容。《城乡规划法》46-50条该部分内容程序性要求强。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7四、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

1、提出了规划公开的原则规定。批前公示:第8、26条

;批后公布:第43条。

2、确立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及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第9、54条。

3、明确了公众表达意见的途径,比如听证会、举报以及时间要求等;强调了按公众意愿进行规划的要求;第26条。

4、违反公众参与原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四、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8五、完善规划程序与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的程序制约行政权力。与原有的《城市规划法》相比,新法律注重了程序问题。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修改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改程序、规划处罚程序等。较为严格的程序规定消减了行政当事人的自由裁量权,是规划决策客观、公正、民主的制度保证。在监督机制方面,首先,极大地加强了旨在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其次,本法新增条款中有20条和监督检查有关,新增两个独立章节之一就是监督检查;第三,法规条款中包括了上级政府、人大和社会等不同的监督内容,规定了社会监督的重点是监督违反规划的行为。五、完善规划程序与监督机制9六、完善了与投资体制、土地管理相协调的建设项目规划

审批制度

《城乡规划法》保留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工作制度,结合投资体制改革,明确了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情形和环节等等。

七、加强了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和制止力度

对违法建筑的处理一直是规划管理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城乡规划法》中强调了对不同类型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追究。特别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筑采取拆除、不能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罚款的规定,加大了查处力度,使违法者无利可图,将对恶意违法建设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六、完善了与投资体制、土地管理相协调的建设项目规划

审批制101、认定: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法律也明确规定,拆除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这一规定有力地遏制了违法建筑的生存和蔓延,保护了开发、建设单位的利益。。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分别是处理城市和乡、村庄违法建筑的行政管理主体,拥有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权,当然也是违法建筑的确认机关,即便是人民法院也无权在审理和执行案件过程中确认违法建筑的性质。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112、界定:(1)界定的对象范围。应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两种,具体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①违章搭建;②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的建筑物、构筑物;③占用道路(包括人行道),未经公安部门、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或虽经批准但逾期未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

④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房屋加层;⑤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违法建筑;⑥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2、界定:12(2)界定的主体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是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其他任何公民、法人、个人,包括人民法院均无权认定和处理。另外,违法建筑不是由规划或土地部门统一认定,而是要根据违法建筑的性质分别由土地、规划、房屋、公安等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认定。(2)界定的主体13

(3)界定的标准。可从如下几方面综合把握:

①时间界限。以1990年《城市规划法》为界限。前的一般可通过令其补办产权登记手续等使其成为合法建筑;之后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违法建筑。

建筑用途。为生存、生活自用的,从宽认定;为商业及赢利目的建盖并使用的,要从严处理。

③地域范围。处于交通、消防要道或重点工程建设范围,对城市规划、交通、卫生、消防安全有严重影响或危害公共利益的,从严认定。

④建造状况。对材料合格、建造规范、结构合理的建筑物,可相对从宽认定;反之,随意搭建,材料不合格,结构不合理,甚至是危房的,要从严认定和处理。(3)界定的标准。可从如下几方面综合把握:14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一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是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一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15基本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基础:保证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前提: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要手段: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的种类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考虑的期限:一般为20年(30年远景轮廓、5年近期)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基本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16二法规体系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行政法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部门规章:土地使用实施管理公共设施实施管理市政工程实施管理特定地区实施管理4地方性法律法规:重庆上海5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二法规体系17第二节城乡规划的制定

一制定原则1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2先规划后建设3环保节能4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5城乡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6符合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第二节城乡规划的制定

一制定原则18二规划的编制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气象文物等)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不包括直辖市国务院审批例如《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二规划的编制193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审批:国务院人民政府4镇总体规划区域标准特殊地位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20第三节城乡规划的实施一原则(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第三节城乡规划的实施一原则21(3)在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4)在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5)城乡规划确定的用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原则。这些用地是指城乡规划所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洪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场、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律保护的用地。(3)在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结22二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1新城开发主要类型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城镇新工矿区原则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二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232旧区改建概念: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24三选址意见书(土地制度补充)P621范围: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规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规定2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P701义务主体:建设单位和个人2前提条件: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3申请对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25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26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主体:建设单位或个人2条件: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3程序: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六城乡规划的修改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7

孙某于2005年8月初,在未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未取得建没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其经营的工厂从该市旧区搬迁至该市新工业区,不但新建了厂房,增设了设备,而且还擅自生产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品。该市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经过查证属实,认定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于同年8月30口联合对孙某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于续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孙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民营企业,不属于建设单位;另外,工厂搬迁,增加生产设备也不归规划管理部门管理。孙某于是在2005年10月向该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孙某于2005年8月初,在未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未取得建没用28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孙某建厂房的行为是否合法。我国建设方面的法规对工程建设程序有严格的规定。首先,任何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须先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立项;其次,经批准后,办理相关的手续。按《中华人民共和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且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孙某的工厂搬迁,涉及到建设用地的重新选址、建筑工程的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诸多问题,都需要重新按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孙某建厂房的行为是否合法。我国建设方面的法29非法出租土地案例:2004年9月15日,某村未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就擅自与某石料厂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该村将11亩荒地租赁给某石料厂,该厂将其用作堆场;租赁期限为20年,每年租金为32000元,一年一交。协议签订后,该村已实际收取租金3.2万元。

非法出租土地案例:302004年10月15日,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9条的规定,对该村作出如下处罚:责令其改正土地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2万元;并处罚款5000元。

2004年10月29日,某县纪委作出党纪处分决定,给予对该案负有直接责任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某留党察看的纪律处分。

2004年10月15日,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31分析

某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村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1条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9条规定:“依照《土地管理法》第81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

分析

某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村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是正确的。《中32案情简介:S建筑公司五处(乙方)中标后,承接了B研究所(甲方)4800M2住宅工程。合同签定后,乙方按甲方提供的施工平面位置(规划部门批准位置)放线后,发现拟建工程北端应拆除的临时建筑(花房),因未拆除影响正常施工。甲方代表察看现场后便做出将总平面位置进行修改的决定,通知乙方将平面位置向南平移2M后开工。正当乙方按平移后的工程位置挖完基槽时,规划监督工作人员进现场检查发现了问题,要求立即停工,向甲方开据5万元人民币罚款单,并要求工程原批准的位置不得变动。乙方接到甲方仍按原平面位置施工的书面通知后提出索赔如下。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案情简介:S建筑公司五处(乙方)中标后,承接了B研究所(甲方33B研究所基建处:按到贵方仍按原平面位置进行施工的通知后,我方将立即组织实施,但因平移2米使原已挖好的所有横墙基槽作废,需要用土夯填并重新开挖新基槽。所发生的此类费用及停工损失应由贵方承担。1、所有横墙基槽回填夯实费用3.5万元;2、重新开挖新的横墙基槽费用6.3万元。3、86人停工20天损失费2.52万元。4、租赁机械工具费1.88万元。5、其他应由甲方承担的费用0.8万元,合计15万元6、顺延工期20天。甲方审核后批准了乙方的索赔。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B研究所基建处: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34案例评析:此案是法制观念淡薄在工程建设方面的体现。许多人明明知道政府对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要求,也清楚已经批准的位置不得随意改变,但执行中仍是我行我素,目无章规。本案中,甲方如按报批的平面位置提前拆除花房,创造施工条件。或按保留花房方案去报规划争取批准,都能避免20万元的损失。现实中,建设工程许可制度不认真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常见的违法现象有:批准施工图后又修改设计的;擅自增加层数的;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的;擅自改变平面布局等。希望大家从本案中得到教益。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案例评析: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35案例:不按规划法规擅自施工获处罚案情:1994年9月,原告杨前文依法取得某县县城规划区界定范围内的城南小区建设用地许可证,有效期一年(1994年9月至1995年9月)。1995年至1996年,原告未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按照用地许可划定的红线建设完成第一、二、三层建筑物主体工程,后停止施工。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间续建完成第四、五、六层建筑物的主体工程,未装修。2000年3月间,被告某县建设局发现原告未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在规划区界定的城南小区建设第六层建筑物,经勘察并委托评估,面积为99平方米,整体造价29700元。同年4月2日,被告向原告送达城建监察通知书,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于5月15日组织听证会,听取原告的陈述、申辩。案例:不按规划法规擅自施工获处罚案情:366月27日,被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原告杨前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于2000年2月、3月间,建设第六层建筑物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下称《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下称《实施办法》)的规定,决定处罚原告杨前文:责令限期(十日内)改正(出具保证书);并处罚款1485元。原告杨前文不服被告所作行政处罚,于2000年7月4日,向县政府申请复议。9月25日,县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行政处罚决定。案例:不按规划法规擅自施工获处罚6月27日,被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原告杨前文未取得建设工37审判: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杨前文未申请批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间,在县城规划区界定范围内的城南小区建设第四、五、六层建筑物的行为,其行为本身影响县城城建规划的行政管理。违反《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实施办法》第四十一、第四十四条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足以认定。被告县建设局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实施办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其中的第六层建筑处以5%法定幅度内的罚款1485元,适用法律、法规正确,量罚适当、公正,行政执法程序合法。遂判决维持被告所作行政处罚决定。宣判后,原告杨前文不服,提起上诉。案例:不按规划法规擅自施工获处罚审判: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杨前文未申请批准建设工程规划许38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由此可见,适用本条规定的上述罚则,必须同时具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的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制度的行为条件,以及“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具体的行为后果条件。本案被上诉人县建设局虽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上诉人杨前文的建设行为,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无法提供证明杨前文的建筑行为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如何影响城市规划的相关证据。为此,被上诉人适用《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以及《实施办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上诉人杨前文作出限期改正,并处罚款1485元的处罚,属适用法律错误,该处罚决定依法应予撤销,原判予以维持是错误的。遂依法判决,撤销一审行政判决;撤销县建设局行政处罚决定。案例:不按规划法规擅自施工获处罚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在城市规划区39第三章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第三章城乡规划法律制度40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城乡规划法共7章70条,针对当前城市和村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了规定。规范内容包括城市、建制镇、集镇、村庄的规划、建设及其布局。

城乡规划所依据的法律法规41一、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意义深远。

1、渊源:《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可以用“一法一条例”来概括。除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城市规划法》外,还有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城市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法律性质上是一部国家法律;而乡镇条例由国务院通过,属于行政法规。《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明显高于乡镇条例。需要说明的是:《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但是,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并没有废止。《城乡规划法》没有规定的内容,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有规定的,该规定仍然有效。

一、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意义深远。422、《城乡规划法》特点:《城乡规划法》与原来的《城市规划法》在名称上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一个城乡统一的规划法律体系的建立。该法不是对原有“一法一条例”有关内容的简单归并,而是对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统筹考虑,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概念,旨在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该法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涉及规划的部分内容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对于农村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指导规范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制定,规范农村地区的建设行为。

2、《城乡规划法》特点:《城乡规划法》与原来的《城市43

3、优劣:城乡规划法的体系内以城市规划为主,涵盖了乡镇规划的内容。虽然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的编制、批准、修订和监督程序仍存在差别,二元化的痕迹仍很明显,但不得不承认城乡规划法的进步,以及立法者试图结束二元化的愿望。二、突出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公共服务职能1、《城乡规划法》强调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位置,它对城乡规划基本原则的规定,特别是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等规定,是保障城乡规划中社会公共利益基本构成的体现。3、优劣:城乡规划法的体系内以城市规划为主,涵盖了442、《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确定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保护和对总体规划中强制性内容的规定,体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基本载体的保护。它还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促进公共财政首先投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中去。从制度上明确了城乡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对城乡建设的指导作用。三、强化了依法修订城乡规划法实施前更多的情形是规划的修改过于频繁,且往往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同时,规划客观条件所引起的正常修订也没有规范化的程序可循,容易造成前后两版规划修改的千差万别,规划的延续性得不到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的适时修订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过程规划”理念的重要体现。2、《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确定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45《城乡规划法》对依法修订的强调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乡规划法单列“城乡规划的修改”为一章;2、规定了各规划修编的前提条件:修改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要先取得原审批机关的同意,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甚至要先修改总体规划;3、将规划修订的程序用法律固定下来。虽然该法定修改程序之可操作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至少,规划修改的有法可依,缩小了主观随意性的空间,用法律手段增强规划的严肃性;4、增加了公众监督的内容。《城乡规划法》46-50条该部分内容程序性要求强。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46四、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

1、提出了规划公开的原则规定。批前公示:第8、26条

;批后公布:第43条。

2、确立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基本权利,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及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第9、54条。

3、明确了公众表达意见的途径,比如听证会、举报以及时间要求等;强调了按公众意愿进行规划的要求;第26条。

4、违反公众参与原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四、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47五、完善规划程序与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的程序制约行政权力。与原有的《城市规划法》相比,新法律注重了程序问题。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修改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改程序、规划处罚程序等。较为严格的程序规定消减了行政当事人的自由裁量权,是规划决策客观、公正、民主的制度保证。在监督机制方面,首先,极大地加强了旨在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其次,本法新增条款中有20条和监督检查有关,新增两个独立章节之一就是监督检查;第三,法规条款中包括了上级政府、人大和社会等不同的监督内容,规定了社会监督的重点是监督违反规划的行为。五、完善规划程序与监督机制48六、完善了与投资体制、土地管理相协调的建设项目规划

审批制度

《城乡规划法》保留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工作制度,结合投资体制改革,明确了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情形和环节等等。

七、加强了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和制止力度

对违法建筑的处理一直是规划管理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城乡规划法》中强调了对不同类型违法建设行为的责任追究。特别对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筑采取拆除、不能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罚款的规定,加大了查处力度,使违法者无利可图,将对恶意违法建设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六、完善了与投资体制、土地管理相协调的建设项目规划

审批制491、认定: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法律也明确规定,拆除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这一规定有力地遏制了违法建筑的生存和蔓延,保护了开发、建设单位的利益。。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分别是处理城市和乡、村庄违法建筑的行政管理主体,拥有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理的行政执法权,当然也是违法建筑的确认机关,即便是人民法院也无权在审理和执行案件过程中确认违法建筑的性质。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502、界定:(1)界定的对象范围。应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两种,具体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①违章搭建;②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的建筑物、构筑物;③占用道路(包括人行道),未经公安部门、规划管理部门批准或虽经批准但逾期未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

④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房屋加层;⑤妨碍公共安全和交通的违法建筑;⑥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2、界定:51(2)界定的主体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是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其他任何公民、法人、个人,包括人民法院均无权认定和处理。另外,违法建筑不是由规划或土地部门统一认定,而是要根据违法建筑的性质分别由土地、规划、房屋、公安等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认定。(2)界定的主体52

(3)界定的标准。可从如下几方面综合把握:

①时间界限。以1990年《城市规划法》为界限。前的一般可通过令其补办产权登记手续等使其成为合法建筑;之后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违法建筑。

建筑用途。为生存、生活自用的,从宽认定;为商业及赢利目的建盖并使用的,要从严处理。

③地域范围。处于交通、消防要道或重点工程建设范围,对城市规划、交通、卫生、消防安全有严重影响或危害公共利益的,从严认定。

④建造状况。对材料合格、建造规范、结构合理的建筑物,可相对从宽认定;反之,随意搭建,材料不合格,结构不合理,甚至是危房的,要从严认定和处理。(3)界定的标准。可从如下几方面综合把握:53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一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是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一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54基本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基础:保证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前提: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要手段: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的种类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内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考虑的期限:一般为20年(30年远景轮廓、5年近期)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基本依据:建设和管理城市55二法规体系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行政法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3部门规章:土地使用实施管理公共设施实施管理市政工程实施管理特定地区实施管理4地方性法律法规:重庆上海5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二法规体系56第二节城乡规划的制定

一制定原则1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2先规划后建设3环保节能4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5城乡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6符合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第二节城乡规划的制定

一制定原则57二规划的编制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气象文物等)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不包括直辖市国务院审批例如《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二规划的编制583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审批:国务院人民政府4镇总体规划区域标准特殊地位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59第三节城乡规划的实施一原则(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第三节城乡规划的实施一原则60(3)在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4)在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5)城乡规划确定的用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原则。这些用地是指城乡规划所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洪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场、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律保护的用地。(3)在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应当结61二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1新城开发主要类型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城镇新工矿区原则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二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622旧区改建概念: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63三选址意见书(土地制度补充)P621范围:法律规定行政法规规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规定2内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P701义务主体:建设单位和个人2前提条件: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3申请对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工程建设法规教程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课件64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65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主体:建设单位或个人2条件: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3程序: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六城乡规划的修改五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66

孙某于2005年8月初,在未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未取得建没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其经营的工厂从该市旧区搬迁至该市新工业区,不但新建了厂房,增设了设备,而且还擅自生产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品。该市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经过查证属实,认定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于同年8月30口联合对孙某作出责令停止生产、补办于续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孙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民营企业,不属于建设单位;另外,工厂搬迁,增加生产设备也不归规划管理部门管理。孙某于是在2005年10月向该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孙某于2005年8月初,在未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未取得建没用67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孙某建厂房的行为是否合法。我国建设方面的法规对工程建设程序有严格的规定。首先,任何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须先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立项;其次,经批准后,办理相关的手续。按《中华人民共和同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项目建设,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且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孙某的工厂搬迁,涉及到建设用地的重新选址、建筑工程的重新设计、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诸多问题,都需要重新按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孙某建厂房的行为是否合法。我国建设方面的法68非法出租土地案例:2004年9月15日,某村未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就擅自与某石料厂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该村将11亩荒地租赁给某石料厂,该厂将其用作堆场;租赁期限为20年,每年租金为32000元,一年一交。协议签订后,该村已实际收取租金3.2万元。

非法出租土地案例:692004年10月15日,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9条的规定,对该村作出如下处罚:责令其改正土地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2万元;并处罚款5000元。

2004年10月29日,某县纪委作出党纪处分决定,给予对该案负有直接责任的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某留党察看的纪律处分。

2004年10月15日,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70分析

某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村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1条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9条规定:“依照《土地管理法》第81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

分析

某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村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是正确的。《中71案情简介:S建筑公司五处(乙方)中标后,承接了B研究所(甲方)4800M2住宅工程。合同签定后,乙方按甲方提供的施工平面位置(规划部门批准位置)放线后,发现拟建工程北端应拆除的临时建筑(花房),因未拆除影响正常施工。甲方代表察看现场后便做出将总平面位置进行修改的决定,通知乙方将平面位置向南平移2M后开工。正当乙方按平移后的工程位置挖完基槽时,规划监督工作人员进现场检查发现了问题,要求立即停工,向甲方开据5万元人民币罚款单,并要求工程原批准的位置不得变动。乙方接到甲方仍按原平面位置施工的书面通知后提出索赔如下。案例:只因不按法规办,开工损失20万案情简介:S建筑公司五处(乙方)中标后,承接了B研究所(甲方72B研究所基建处:按到贵方仍按原平面位置进行施工的通知后,我方将立即组织实施,但因平移2米使原已挖好的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