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_第1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_第2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_第3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_第4页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3-1《太阳系大家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时太阳系大家庭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日、地、月系统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及太阳系。所以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提取关键材料来构建太阳系的概念。由于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程度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情况及教学条件,提供充足的资料辅助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探究目标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2.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难点:学会从收集、处理、完善信息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认识太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太阳系的基本资料单、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导入:用课件展示日、地、月系统图,回顾日、地、月系统的相对运动关系和主要特点。(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我们知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唤起学生对太阳系的原有认知。二、探索活动一:画一画你知道的太阳系。1.出示学生活动手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交流。2.说一说我们要怎样记录,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天体应该如何来表示?应该画在什么位置?3.完成记录后,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二:了解太阳。1.学生分享自己对太阳和太阳系的认识。2.提供相关资料,学生通过分析资料,了解太阳的质量、大小、构造、演化、太阳活动等基本信息。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太阳的一些情况,比如太阳黑子、日冕等对地球的影响。4.教师根据学生提取的信息,归纳总结并板书太阳的基本信息。活动三: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1.查阅资料,说一说太阳系包含的天体,并对这些天体进行分类。2.能直接观察到的天体有哪些,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的有哪些?总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能直接观察到的天体有太阳、月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的有天王星、海王星等。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天体,体验宇宙的奥秘。三、研讨1.太阳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体?2.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拓展播放介绍彗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天体。板书设计太阳系大家庭恒星:太阳(太阳系的中心)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卫星:月球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添加除了太阳、地球、月球以外自己所知道的天体,补充完善太阳系的天体信息,然后与同学交流。第二个活动,学生将重点了解太阳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三个活动,了解太阳系大家庭中的其他天体。通过这三个活动,学生在收集、整理、汇报、完善信息的过程中对太阳系有了更科学、系统地认识。第一个活动的时间在分配上要多一点。第三单元宇宙第2课时八颗行星课型活动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让学生建立太阳系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是本课的重要活动。学生利用提供的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是十分渺小的,它们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本课不仅会加深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十分有益。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科学探究目标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型。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按一定比例对八颗行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应排序。难点: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示意图。(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三颗行星。3.提问:太阳系八颗行星有哪些?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与第一课时相结合,使教学具有连贯性。二、探索活动一: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1.用课件展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请学生分享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学生自由分享,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找到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根据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数据找到“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活动二:给八颗行星排序。1.按离太阳的距离(远近)排序。2.按直径大小排序。3.要求学生填写活动手册。4.小结:八颗行星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直径最大的是木星。活动三: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1.每个小组准备材料: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2.学生将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3.如何确保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应该排列在哪一条折痕处?各行星可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4.学生对照折痕处的数字,将处理后的数据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5.小组展示各自组的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并做解释,其他小组给予评价。通过阅读、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排列和大小的规律。排序活动只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比较,为后面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降低难度。三、研讨1.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各小组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什么体会和发现?2.观察全班制作出来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我们有什么新的认识或问题?拓展1.观察木星及其卫星。2.播放木星及其卫星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板书设计八颗行星按离太阳距离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