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一、明确任务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二、自主预习(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活字印刷术是的匠人发明的。(泥活字)2、元朝发明了。元朝中期出现了活字印刷。3、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传入波斯,后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二)指南针的应用1、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做成指南工具,称为”“。2、宋朝时制造成(罗盘)。3、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与航海。4、指南针经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5、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三)火药的应用1、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2、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领域。宋朝时制造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元朝时金属做筒,发明了火铳。3、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初又经传入欧洲。4、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四)发达的中外交通1、古代著名的是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2、宋朝比较发达,元朝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发达的驿站。3、元朝时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等欧洲国家。4、宋代的海陆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和海岸。5、元朝时,海上交通有更大的拓展,海上进入鼎盛时期。6、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生产技术等传入亚洲各国及西方国家,对欧亚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数学等传入中国。外来的科技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三、小组合作1、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陷?2、归纳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方法?3、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的好处是什么?4、火药的传入欧洲的影响是什么?5、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1、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什么?2、四大发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3、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有何影响?五、巩固拓展1.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火药②活字印刷术③司南④造纸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朝代是()A.唐朝B.五代C.宋朝D.隋朝4.《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场面惨烈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火药威力巨大5.中国的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6.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个朝代进入鼎盛时期()A.元朝B.清朝C.明朝D.宋朝7.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