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课件_第1页
上海合作组织课件_第2页
上海合作组织课件_第3页
上海合作组织课件_第4页
上海合作组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合作组织

——精神、内涵与发展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精神、内涵与发展趋势1

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简称上合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2上海合作组织3一、上合组织的统领:“上海精神”与新安全观

上海合作组织在短短10多年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充满活力,由一个新生的区域合作组织成长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之所以合作道路越走越宽,凝聚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原因,“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一、上合组织的统领:“上海精神”与新安全观

上海合作4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抻”作为成员国合作的基本准则,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协商一致原则,各成员国在建立共同利益基础上开展国家间合作发展,有利于各方达成共识;二是开创了地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冷战以来的国际组织多为国家政治联盟,上合组织则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三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谋求共同发展,不干涉他国内政。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5“上海精神”是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塑造的核心理念和新政治格局,它选择的发展道路与合作路径体现并保障全体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主流。“上海精神”的“实质是以对话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和对外开放”。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再次佐证:冷战后的地区国家间合作探索不会终结,多元文明可以交融。“上海精神”是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塑造的核心理念和新政治格6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安全合作为宗旨的机制,它的建立与发展拥有新型的战略理念和坚实的战略利益,各成员国的安全稳定都面临国内“三股势力”的威胁和国际外部环境的干扰。从90年代的国际大环境看,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内部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动荡带”,导致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演绎。作为世界最大的大陆政治经济中心的欧亚大陆地带,中亚则又地处欧亚大陆连接点和战略结合部,是国际战略格局中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是赢得欧亚地缘政治大棋局的关键所在。中亚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地位使其具有极大的传播辐射力和影响力,历来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20世纪初期英国的麦金德认为:中亚地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和“欧亚大陆的心脏”,“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安全合作为720世纪末美国将欧亚地区视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这种地位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美国的地缘政治理论总是与现实主义理论为支撑的,美国的战略思想家们提出的各种地缘战略构想,也是为美国保持全球霸主地位提供战略思维框架,其目标是重新配置美国的全球战略资源。由此可见,冷战后“中亚”一个沉寂多年的地区,也因为处于这条通往欧亚大动脉的枢纽位置,而再次唤起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高度关注。欧亚大陆战略格局的演变20世纪末美国将欧亚地区视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对美国来8和地缘政治战略的调整,势必牵动大国利益和大国关系的新一轮战略重组,国际政治格局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和地缘政治战略的调整,势必牵动大国利益和大国关系的新一轮战略9。其预示着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直面更深层次的矛盾:一方面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俄罗斯仍然试图继承前苏联的传统政治遗产,维系在中亚的主导地位,但不能回避的客观现实是,美国与中亚有着广泛而根基深厚的联系纽带,美国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中最大的变量因素。一场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大国政治角力将在这一区域拉开惟幕。在这样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欧亚大陆一个新型的区域性合作机制应运而生,“上海合作组织”由此而载入国际关系史册。。其预示着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直面更深层10安全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本特征。十多年来上合组织践行了自己的宗旨和原则:超越冷战思维,矢志和平、倡导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以合作谋安全,以发展促安全的新型安全观。“新型安全观”的“新”就在于它抛弃了旧思路和老套路的传统思维定势,它从更高的层次和视角审视人类社会的共同安全问题。顺应了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主流,是国际社会探索人类共同安全之道的新思路。安全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本11上海合作组织的精髓是“上海精神”,由中国政府提出并得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一致认可,它由“三个新”所构成:新型安全观、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精髓是“上海精神”,由中国政府提出并得到上海合12由“上海精神”为统领的新安全观可概括为:第一,新安全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和绝对的,它应是各国的普遍安全和全面安全。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安全的涵义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它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安全威胁,通过经济发展来维持安全稳定的秩序。在传统观念中,缔结军事同盟,加强军备竞赛是保障安全最可靠的手段。其结果只能造成国与国之间不信任和战略误判,以及相互猜疑乃至外部环境动荡不稳定。由“上海精神”为统领的新安全观可概括为:13第二,维护了各国成员的安全利益。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了中亚局势和亚洲的安全;切断毒品通道、实行情报共享;消除地区热点问题。这些“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宁,促进五国睦邻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冷战思维的安全模式。”第二,维护了各国成员的安全利益。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嚣张气14第三,和平解决了一度兵戎相见的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边界地区从“战场”变为“商场”;从壁垒森严的军事“隔离带”变为和平交往的“磁场”。是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新途径的一种创举。上合组织的军事领域合作及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和遏制“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通过集体防御,搭建多边安全合㈣I,共同应对各种形式的威胁,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第三,和平解决了一度兵戎相见的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边界地区15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安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蓬勃发展;给予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观察员国地位;与联合国、东盟、独联体等国际或地区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安全16政治合作解决边界问题,巩固成员国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在成员国关切的问题上以上海合作组织名义表示支持,成员国多次阐述对阿富汗、巴以冲突、伊拉克、朝核问题等问题的共同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阿斯塔纳峰会宣言强调改革应遵循最广泛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应为改革设立时限和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政治合作解决边界问题,巩固成员国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17安全合作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当天,成员国即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在国际上首次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作了明确定义,并提出成员国合作打击的具体方向、方式及原则。这发生在911事件之前,体现了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远见卓识。上海合作组织由此成为最早打出反恐旗帜的国际组织之一安全合作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18经济合作

涵盖贸易投资、海关、金融、税收、交通、能源、农业、科技、电信、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经济合作

涵盖贸易投资、海关、金融、税收、交通、19

教育合作

200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上,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得到各成员国的一致赞同。2009年上半年,成员国五方协商一致,共同确定区域学、生态学、能源学、IT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五个专业为优先合作方向,并按照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遴选出了本国的项目院校,其中哈萨克10所、吉尔吉斯7所、中国10所、俄罗斯16所、塔吉克10所,共计53所。2010年9月23日,第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增至62所,其中哈萨克13所、吉尔吉斯8所、中国15所、俄罗斯16所、塔吉克10所

教育合作

200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20中方的15所项目院校为:纳米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生态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IT-技术—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区域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大学;能源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方的15所项目院校为:21国际司法合作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在上海政法学院奠基揭牌,将于2016年全面建成。2013年9月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的发言中表示,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国际司法合作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于222区域内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能源、交通、电信等优先领域大项目合作,探索区域内融资支持体系建设,区域内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能源、交通、电信等优先领域大项目合23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四点主张(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切实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涉及主权、安全、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社会稳定、发展道路和模式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维护成员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使成员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四点主张(2013年9月)24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及合作纲要,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支持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帮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共同维护地区安全。

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25第三,着力发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开辟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专门账户;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第三,着力发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尽26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27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趋势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趋势28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上海合作组织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三股势力”、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严重威胁本地区安全稳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困难。我们需要树立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意识,加强合作、联合自强,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成员国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上海合作组织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29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务实,由于亚洲尚未出现其他类似机制,新组织对该地区一些国家极具吸引力;机制的扩大将进一步活跃成员国间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确立的总理会晤机制将为各成员国开展经济和安全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有部分西方舆论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将面临的机制性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30

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益凸显,加之彼此意识形态和经济实力各异,要进行密切合作存在较大难度,可能会影响该组织的有效性。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31随着人类科技和谋略水平的提高,军备竞赛、结盟对抗,几乎成为文明时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主题。正是由于这种将本国安全建立在对方、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威胁前提上的旧安全观盛行,导致了20世纪前50年里接连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战争灾难,也导致了进入新世纪后的国际关系发展仍然陷于“冷战思维”的怪圈。

随着人类科技和谋略水平的提高,军备竞赛、结盟对抗,几乎成为文32人类需要摆脱这种旧式安全观的束缚,寻找到一种建立在利益共存基础上的双赢或多赢的国家关系新构架。“上海精神”的诞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向国际社会宣示了这种可能性。上海五国机制成功地解决了在欧亚地区最长边境线上持续了30多年的军事对峙状态,更加证明了这种新型安全构想应用于确立良性国家关系的现实性。

人类需要摆脱这种旧式安全观的束缚,寻找到一种建立在利益共存基33上海合作组织“已不仅仅是地区的关键性组织,它将成为能够解决所有与这个组织各成员国相关一系列国际问题的重要组织”,“希望这个组织会具备与多极世界需要相适应的形式,并向其他地区的国家及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开放”。

上海合作组织“已不仅仅是地区的关键性组织,它将成为能够解决所34上海合作组织揭示中国处理

周边关系理念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任务主要是:1.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上海合作组织揭示中国处理

周边关系理念2001年6月15日的353.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4.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上海合作组织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366.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7.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8.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9.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原则6.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37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神”已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38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基本思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10次迈出国门,对近30个国家和地区展开访问。中国外交频频落子世界的同时,习近平提出的诸多外交理念亦受到关注: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2、从“中国版文明观”到“正确义利观”,3、从“真、实、亲、诚”的对非主张,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再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基本思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10次迈39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为此,习近平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提出中国主张的亚洲新安全观。他说,“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402、“中国版文明观”主张交流互鉴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说,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2、“中国版文明观”主张交流互鉴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文明是413、“正确义利观”别于西方倡导理念

——将深远影响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今年7月,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强调要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去年(2013年)3月访问非洲时提出的,此后在多个场合有所论述。去年10月召开的新中国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正确义利观”别于西方倡导理念

——将深远影响中国同发展42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还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四字周边外交理念。去年3月,他同样用4个字“真、实、亲、诚”阐述对非关系。“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看来,正确义利观已成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必将对中国与非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还提出了“亲、诚、惠、容43亲中华民族是重感情的民族。我们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人文相亲,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友好情谊千百年来连绵不绝。我们讲“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亲中华民族是重感情的民族。我们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通、44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国之交如同人之交,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们讲“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就是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继续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赢得周边国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国之交如同人之交,要将心比心,以诚45惠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讲“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我国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同时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惠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46

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我们讲“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回应周边国家期待,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

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47容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我们讲“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回应周边国家期待,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容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48

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中国与周边国家连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是引领命运共同体稳步前行的指针,不仅中国要身体力行,也应当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中国与周边国家连成休戚与共的命运49中国“义利观”与西方倡导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与某国合作时,非常尊重别国的核心利益,不会干涉别国内政,而西方经常打着道义和人权的旗帜,与他国合作时附加政治条件。中国“义利观”与西方倡导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与某国合作50中国领导人就外交战略思想举起“义”的旗帜,是对“支援”“援助”等外交思想的升华,“我们不想改造世界,也不想树敌,更愿意在‘义利观’思想指导下与任何一国展开合作。”上海合作组织51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与成果多年来,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致力于建设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与成果多年来,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52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22000多公里陆地边界,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使中国的周边国家有近30个之多,其中直接接壤国家就有14个。数量众多的邻国呈现着历史、宗教、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缤纷色彩。历史传统的丰富性,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周边关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周边外交的特殊重要性。一、53从这种特性出发,新中国甫一成立,中国政府就从“近邻”着手,认真构筑睦邻友好的外交基石。在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上,被几十个与会国家(地区)接受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由中国与两个重要邻邦印度、缅甸共同提出并加以倡导的。在壁垒分明的阵营对抗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缕清新的和风,不仅成为中国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也逐渐为世界所公认,发展成为通行的国际关系准则。从这种特性出发,新中国甫一成立,中国政府就从“近邻”着手,认54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早就认识到睦邻友好的重要性,深刻了解与邻国间“唇齿相依”、“共荣共损”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亲仁善邻”的美德。中国在与邻国的交往中,尽管也有过短暂的纷争、冲突,但绝大多数时间是亲近、和睦的。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到中国考察后曾经这样说,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大国无意对其他国家扩张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人有不想统治他国的美德。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55“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一百多年来,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和战乱之苦,痛失了许多发展机遇。直到近几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才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还谈不上富足,因此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由衷希望能与近邻一道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安宁和谐的良好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谋求共同进步与繁荣。“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56“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努力中,毫无疑问,必须从周边地区做起。在实践周边外交政策的进程中,中国注重外交理念的和平性、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安全政策的合作性,承认各国的自主性,尊重地区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推57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重要基石,坚持大小国家平等互利,尊重别国国情,尊重别国人民所作的自主选择,尊重别国人民的正当权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强加于人,更不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重58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必须以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己任,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妥善处理同周边少数国家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友好协商。在传统安全因素尚未消除、非传统安全因素急剧增加的新形势下,坚持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惟此才能与周边国家携手构筑友好和谐、和平安宁的地区环境。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必须以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己59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还必须主动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纵观中国周边国家,加快发展经济已成为现阶段面临的共同任务。经济利益日益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动力,只有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周边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还必须主动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60三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的;丰富的实践已经结出了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累累硕果。三61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老挝、越南等国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漫长的边界变成和睦相处的纽带。2000年7月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正式生效;当年12月,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正式签署。最近,两国又决定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进度,确保最迟于2008年完成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并签署新的边界管理制度文件。2005年中印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达成共识,中印边界争端已不成为阻碍两国开展广泛合作的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中国与俄罗斯、62为了妥善解决南海争议问题,中国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2002年,中国同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5年,中、菲、越三国的三家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由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进入实践阶段。这不仅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开拓了道路,也为世界其他地区有关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为了妥善解决南海争议问题,中国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63中国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与韩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与巴基斯坦继续保持和发展全天候友谊,开展全方位合作;2005年,中印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与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蒙古等近邻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阿富汗的重建,恢复发展了中阿传统友谊。中国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与韩国“全面合作伙伴64越来越多地通过区域合作机制消弭分歧、和谐相处、发展合作,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新亮点。10年前,“上海五国”机制建立,启动了“上海合作”进程。5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睦邻互信和互利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搭建了广阔舞台。5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始终坚持并不断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此外,中国还通过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中俄印和中日韩等多个多边对话机制,全力促进本地区的睦邻合作。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中国一直以大局为重,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并为此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促进了中日政治关系的转圜。越来越多地通过区域合作机制消弭分歧、和谐相处、发展合作,是中65目前,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中国还向周边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已向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国推出“亚洲减债计划”;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给予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和2005年南亚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中国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举国动员,开展了空前规模的救援活动。言必信,行必果。中国以自己的行动,树立起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良好形象。一位外国评论家说,中国“面带微笑和开放市场的承诺融入本地区”。目前,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66四中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正在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正在为国际社会探索建立摒弃冷战思维的新型国家关系做出开创性贡献。

四中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正在努力争取和平的67目前,中国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时期。然而,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周边地区,有着盘根错节复杂根源的民族和宗教纷争仍不时引发新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较大,有些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争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的热点问题仍时有激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威胁仍未消除,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在实践进程中仍面临新的考验。目前,中国周边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时期。然而,也应该清68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在丰富和创新包括周边在内的外交理念,探索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崭新道路。在那高高扬起的大旗上,写着“和平、发展、合作”六个大字。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是合作的发展,也是新兴的发展。正因其新,就有可能遇到疑虑、猜忌甚至遏制。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辩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在丰富和创新包括周边在内的外交理念,探69德不孤,必有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政府所宣示的外交政策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营造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断推动睦邻合作与共同发展,以造福于中国人民,造福于周边国家人民,从而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德不孤,必有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政府所宣示的外70谢谢!谢谢!71上海合作组织

——精神、内涵与发展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精神、内涵与发展趋势72

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简称上合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73上海合作组织74一、上合组织的统领:“上海精神”与新安全观

上海合作组织在短短10多年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充满活力,由一个新生的区域合作组织成长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之所以合作道路越走越宽,凝聚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原因,“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一、上合组织的统领:“上海精神”与新安全观

上海合作75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抻”作为成员国合作的基本准则,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协商一致原则,各成员国在建立共同利益基础上开展国家间合作发展,有利于各方达成共识;二是开创了地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冷战以来的国际组织多为国家政治联盟,上合组织则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三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谋求共同发展,不干涉他国内政。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76“上海精神”是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塑造的核心理念和新政治格局,它选择的发展道路与合作路径体现并保障全体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主流。“上海精神”的“实质是以对话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和对外开放”。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再次佐证:冷战后的地区国家间合作探索不会终结,多元文明可以交融。“上海精神”是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塑造的核心理念和新政治格77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安全合作为宗旨的机制,它的建立与发展拥有新型的战略理念和坚实的战略利益,各成员国的安全稳定都面临国内“三股势力”的威胁和国际外部环境的干扰。从90年代的国际大环境看,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内部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动荡带”,导致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演绎。作为世界最大的大陆政治经济中心的欧亚大陆地带,中亚则又地处欧亚大陆连接点和战略结合部,是国际战略格局中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是赢得欧亚地缘政治大棋局的关键所在。中亚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地位使其具有极大的传播辐射力和影响力,历来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20世纪初期英国的麦金德认为:中亚地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和“欧亚大陆的心脏”,“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以安全合作为7820世纪末美国将欧亚地区视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这种地位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美国的地缘政治理论总是与现实主义理论为支撑的,美国的战略思想家们提出的各种地缘战略构想,也是为美国保持全球霸主地位提供战略思维框架,其目标是重新配置美国的全球战略资源。由此可见,冷战后“中亚”一个沉寂多年的地区,也因为处于这条通往欧亚大动脉的枢纽位置,而再次唤起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高度关注。欧亚大陆战略格局的演变20世纪末美国将欧亚地区视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对美国来79和地缘政治战略的调整,势必牵动大国利益和大国关系的新一轮战略重组,国际政治格局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和地缘政治战略的调整,势必牵动大国利益和大国关系的新一轮战略80。其预示着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直面更深层次的矛盾:一方面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和重要;另一方面俄罗斯仍然试图继承前苏联的传统政治遗产,维系在中亚的主导地位,但不能回避的客观现实是,美国与中亚有着广泛而根基深厚的联系纽带,美国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中最大的变量因素。一场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大国政治角力将在这一区域拉开惟幕。在这样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欧亚大陆一个新型的区域性合作机制应运而生,“上海合作组织”由此而载入国际关系史册。。其预示着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直面更深层81安全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本特征。十多年来上合组织践行了自己的宗旨和原则:超越冷战思维,矢志和平、倡导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以合作谋安全,以发展促安全的新型安全观。“新型安全观”的“新”就在于它抛弃了旧思路和老套路的传统思维定势,它从更高的层次和视角审视人类社会的共同安全问题。顺应了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主流,是国际社会探索人类共同安全之道的新思路。安全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本82上海合作组织的精髓是“上海精神”,由中国政府提出并得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一致认可,它由“三个新”所构成:新型安全观、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精髓是“上海精神”,由中国政府提出并得到上海合83由“上海精神”为统领的新安全观可概括为:第一,新安全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主要内容。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和绝对的,它应是各国的普遍安全和全面安全。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安全的涵义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它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安全威胁,通过经济发展来维持安全稳定的秩序。在传统观念中,缔结军事同盟,加强军备竞赛是保障安全最可靠的手段。其结果只能造成国与国之间不信任和战略误判,以及相互猜疑乃至外部环境动荡不稳定。由“上海精神”为统领的新安全观可概括为:84第二,维护了各国成员的安全利益。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了中亚局势和亚洲的安全;切断毒品通道、实行情报共享;消除地区热点问题。这些“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宁,促进五国睦邻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冷战思维的安全模式。”第二,维护了各国成员的安全利益。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嚣张气85第三,和平解决了一度兵戎相见的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边界地区从“战场”变为“商场”;从壁垒森严的军事“隔离带”变为和平交往的“磁场”。是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新途径的一种创举。上合组织的军事领域合作及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和遏制“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通过集体防御,搭建多边安全合㈣I,共同应对各种形式的威胁,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第三,和平解决了一度兵戎相见的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使边界地区86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安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蓬勃发展;给予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观察员国地位;与联合国、东盟、独联体等国际或地区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安全87政治合作解决边界问题,巩固成员国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在成员国关切的问题上以上海合作组织名义表示支持,成员国多次阐述对阿富汗、巴以冲突、伊拉克、朝核问题等问题的共同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阿斯塔纳峰会宣言强调改革应遵循最广泛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应为改革设立时限和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政治合作解决边界问题,巩固成员国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88安全合作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当天,成员国即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在国际上首次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作了明确定义,并提出成员国合作打击的具体方向、方式及原则。这发生在911事件之前,体现了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远见卓识。上海合作组织由此成为最早打出反恐旗帜的国际组织之一安全合作

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89经济合作

涵盖贸易投资、海关、金融、税收、交通、能源、农业、科技、电信、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经济合作

涵盖贸易投资、海关、金融、税收、交通、90

教育合作

200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上,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倡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得到各成员国的一致赞同。2009年上半年,成员国五方协商一致,共同确定区域学、生态学、能源学、IT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五个专业为优先合作方向,并按照基本的要求和标准遴选出了本国的项目院校,其中哈萨克10所、吉尔吉斯7所、中国10所、俄罗斯16所、塔吉克10所,共计53所。2010年9月23日,第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增至62所,其中哈萨克13所、吉尔吉斯8所、中国15所、俄罗斯16所、塔吉克10所

教育合作

2007年8月16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91中方的15所项目院校为:纳米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生态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IT-技术—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区域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大学;能源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方的15所项目院校为:92国际司法合作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在上海政法学院奠基揭牌,将于2016年全面建成。2013年9月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题为《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的发言中表示,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国际司法合作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于293区域内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能源、交通、电信等优先领域大项目合作,探索区域内融资支持体系建设,区域内投资贸易便利化,推动能源、交通、电信等优先领域大项目合94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四点主张(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切实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涉及主权、安全、领土完整、政治制度、社会稳定、发展道路和模式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维护成员国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在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使成员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四点主张(2013年9月)95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及合作纲要,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支持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帮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共同维护地区安全。

第二,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96第三,着力发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开辟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专门账户;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第三,着力发展务实合作。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尽97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四,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打牢98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趋势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趋势99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上海合作组织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三股势力”、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严重威胁本地区安全稳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困难。我们需要树立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意识,加强合作、联合自强,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成员国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上海合作组织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100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务实,由于亚洲尚未出现其他类似机制,新组织对该地区一些国家极具吸引力;机制的扩大将进一步活跃成员国间的关系,为今后加强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确立的总理会晤机制将为各成员国开展经济和安全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有部分西方舆论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将面临的机制性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新组织议事日程积极101

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益凸显,加之彼此意识形态和经济实力各异,要进行密切合作存在较大难度,可能会影响该组织的有效性。随着该组织成员和职能的扩大,成员国之间利益差距将日102随着人类科技和谋略水平的提高,军备竞赛、结盟对抗,几乎成为文明时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主题。正是由于这种将本国安全建立在对方、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威胁前提上的旧安全观盛行,导致了20世纪前50年里接连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战争灾难,也导致了进入新世纪后的国际关系发展仍然陷于“冷战思维”的怪圈。

随着人类科技和谋略水平的提高,军备竞赛、结盟对抗,几乎成为文103人类需要摆脱这种旧式安全观的束缚,寻找到一种建立在利益共存基础上的双赢或多赢的国家关系新构架。“上海精神”的诞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向国际社会宣示了这种可能性。上海五国机制成功地解决了在欧亚地区最长边境线上持续了30多年的军事对峙状态,更加证明了这种新型安全构想应用于确立良性国家关系的现实性。

人类需要摆脱这种旧式安全观的束缚,寻找到一种建立在利益共存基104上海合作组织“已不仅仅是地区的关键性组织,它将成为能够解决所有与这个组织各成员国相关一系列国际问题的重要组织”,“希望这个组织会具备与多极世界需要相适应的形式,并向其他地区的国家及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开放”。

上海合作组织“已不仅仅是地区的关键性组织,它将成为能够解决所105上海合作组织揭示中国处理

周边关系理念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任务主要是:1.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上海合作组织揭示中国处理

周边关系理念2001年6月15日的1063.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4.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上海合作组织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3.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1076.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7.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8.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9.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原则6.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108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上海精神”已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109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基本思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10次迈出国门,对近30个国家和地区展开访问。中国外交频频落子世界的同时,习近平提出的诸多外交理念亦受到关注: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2、从“中国版文明观”到“正确义利观”,3、从“真、实、亲、诚”的对非主张,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再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基本思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10次迈110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为此,习近平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提出中国主张的亚洲新安全观。他说,“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1、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1112、“中国版文明观”主张交流互鉴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说,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2、“中国版文明观”主张交流互鉴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文明是1123、“正确义利观”别于西方倡导理念

——将深远影响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今年7月,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强调要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是习近平去年(2013年)3月访问非洲时提出的,此后在多个场合有所论述。去年10月召开的新中国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正确义利观”别于西方倡导理念

——将深远影响中国同发展113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还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四字周边外交理念。去年3月,他同样用4个字“真、实、亲、诚”阐述对非关系。“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看来,正确义利观已成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必将对中国与非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还提出了“亲、诚、惠、容114亲中华民族是重感情的民族。我们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人文相亲,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友好情谊千百年来连绵不绝。我们讲“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亲中华民族是重感情的民族。我们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通、115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国之交如同人之交,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们讲“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就是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继续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赢得周边国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国之交如同人之交,要将心比心,以诚116惠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讲“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我国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同时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惠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117

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我们讲“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回应周边国家期待,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

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118容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我们讲“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回应周边国家期待,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容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119

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中国与周边国家连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是引领命运共同体稳步前行的指针,不仅中国要身体力行,也应当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中国与周边国家连成休戚与共的命运120中国“义利观”与西方倡导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与某国合作时,非常尊重别国的核心利益,不会干涉别国内政,而西方经常打着道义和人权的旗帜,与他国合作时附加政治条件。中国“义利观”与西方倡导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与某国合作121中国领导人就外交战略思想举起“义”的旗帜,是对“支援”“援助”等外交思想的升华,“我们不想改造世界,也不想树敌,更愿意在‘义利观’思想指导下与任何一国展开合作。”上海合作组织122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与成果多年来,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致力于建设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与成果多年来,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123一、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22000多公里陆地边界,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使中国的周边国家有近30个之多,其中直接接壤国家就有14个。数量众多的邻国呈现着历史、宗教、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缤纷色彩。历史传统的丰富性,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周边关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周边外交的特殊重要性。一、124从这种特性出发,新中国甫一成立,中国政府就从“近邻”着手,认真构筑睦邻友好的外交基石。在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上,被几十个与会国家(地区)接受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由中国与两个重要邻邦印度、缅甸共同提出并加以倡导的。在壁垒分明的阵营对抗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缕清新的和风,不仅成为中国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也逐渐为世界所公认,发展成为通行的国际关系准则。从这种特性出发,新中国甫一成立,中国政府就从“近邻”着手,认125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早就认识到睦邻友好的重要性,深刻了解与邻国间“唇齿相依”、“共荣共损”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亲仁善邻”的美德。中国在与邻国的交往中,尽管也有过短暂的纷争、冲突,但绝大多数时间是亲近、和睦的。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到中国考察后曾经这样说,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大国无意对其他国家扩张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人有不想统治他国的美德。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126“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一百多年来,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和战乱之苦,痛失了许多发展机遇。直到近几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才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还谈不上富足,因此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由衷希望能与近邻一道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安宁和谐的良好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谋求共同进步与繁荣。“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127“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努力中,毫无疑问,必须从周边地区做起。在实践周边外交政策的进程中,中国注重外交理念的和平性、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安全政策的合作性,承认各国的自主性,尊重地区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是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推128实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必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重要基石,坚持大小国家平等互利,尊重别国国情,尊重别国人民所作的自主选择,尊重别国人民的正当权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强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