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1-命题及其关系》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_第1页
高中数学《11-命题及其关系》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_第2页
高中数学《11-命题及其关系》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_第3页
高中数学《11-命题及其关系》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_第4页
高中数学《11-命题及其关系》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11.1.1命题高中数学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高中数学选修2-12主人邀请A、B、C三个人吃饭聊天,时间到了,只有A、B两人准时赶到,C打来电话说:“临时有急事,不能来了.”主人听了随口说了句:“你看看,该来的没有来.”A听了,脸色一沉,起来一声不吭地走了;主人愣了片刻,又道:“哎,不该走的又走了.”B听了大怒,拂袖而去.案例1:主人邀请A、B、C三个人吃饭聊天,时间到了,只有A、B两人准3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文艺大师歌德只是笑了笑,一边恭敬的给批判家让路,一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案例2: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4常用逻辑用语“数学是思维的科学”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学习和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捷性.常用逻辑用语“数学是思维的科学”5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6探究(一):命题的概念思考1:下列语句表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和直线b无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探究(一):命题的概念思考1:下列语句表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7概念生成

(1)命题:

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真命题、假命题:概念生成(1)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8例1: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假。今天天气如何?你是不是没交作业?这里景色多美啊!-2不是整数.4>3.x>4.不是(疑问句)不是(疑问句)不是(感叹句)是(否定陈述句)假命题是(肯定陈述句)真命题不是(陈述句)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例1: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假。今天天气如9观察(2)(4)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

真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2)(4)具有“若p,则q”的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观察(2)(4)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10“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书写对于一些条件与结论不明显的命题,一般采取先添补一些命题中省略的词句,确定条件与结论.如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

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书写对于一些条件与结论不明显的命题,11例2: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命题真假.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解:1)条件p:整数a能被2整除.

结论q:整数a是偶数.2)写成若p,则q的形式: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条件p:四边形是菱形.结论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命题真假.若整12(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2)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对顶角相等.真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真命题练习2:两直线平行.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真命题练习2:把下列命题13若已知命题中有大前提,在改写命题时,不能把大前提写在条件中,应仍作为命题的大前提.例3.

【解】若c>0,a>b,则ac>bc.【错因分析】

“已知c>0”是大前提,条件应是“a>b”,不能把它们全认为是条件.若已知命题中有大前提,在改写命题时,不能把大前提写在条件中,14练习3:把命题“a>0时,函数y=ax+b的值随x的增加而增加”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a>0时,若x增加,则函数y=ax+b的值随之增加.分析:在本题中,a>0是大前提,应单独给出,不能把大前提也放在命题的条件部分内.练习3:把命题“a>0时,函数y=ax+b的值随x的增加而增15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6课堂练习:课本P4练习题:2,3.课堂练习:课本P4练习题:2,3.17(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作业:1.课本P8A组1;2.练习册1.1;

3.思考题: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思考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位置和形式有何联系?作业:1.课本P8A组1;2.练习册1.1;18谢谢指导!谢谢指导!19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201.1.1命题高中数学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高中数学选修2-121主人邀请A、B、C三个人吃饭聊天,时间到了,只有A、B两人准时赶到,C打来电话说:“临时有急事,不能来了.”主人听了随口说了句:“你看看,该来的没有来.”A听了,脸色一沉,起来一声不吭地走了;主人愣了片刻,又道:“哎,不该走的又走了.”B听了大怒,拂袖而去.案例1:主人邀请A、B、C三个人吃饭聊天,时间到了,只有A、B两人准22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文艺大师歌德只是笑了笑,一边恭敬的给批判家让路,一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案例2: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23常用逻辑用语“数学是思维的科学”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学习和使用常用逻辑用语,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捷性.常用逻辑用语“数学是思维的科学”24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25探究(一):命题的概念思考1:下列语句表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和直线b无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探究(一):命题的概念思考1:下列语句表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6概念生成

(1)命题:

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真命题、假命题:概念生成(1)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真命27例1: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假。今天天气如何?你是不是没交作业?这里景色多美啊!-2不是整数.4>3.x>4.不是(疑问句)不是(疑问句)不是(感叹句)是(否定陈述句)假命题是(肯定陈述句)真命题不是(陈述句)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例1: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假。今天天气如28观察(2)(4)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

真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2)(4)具有“若p,则q”的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观察(2)(4)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29“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书写对于一些条件与结论不明显的命题,一般采取先添补一些命题中省略的词句,确定条件与结论.如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

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书写对于一些条件与结论不明显的命题,30例2: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命题真假.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解:1)条件p:整数a能被2整除.

结论q:整数a是偶数.2)写成若p,则q的形式: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条件p:四边形是菱形.结论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命题真假.若整31(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2)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对顶角相等.真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真命题练习2:两直线平行.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1)负数的平方是正数.真命题练习2:把下列命题32若已知命题中有大前提,在改写命题时,不能把大前提写在条件中,应仍作为命题的大前提.例3.

【解】若c>0,a>b,则ac>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