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_第1页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_第2页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_第3页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_第4页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第六章1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逻辑结构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战略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逻辑结构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2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意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意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3知识点详解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3)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各方面相互协调知识点详解4(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5(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必须以人为本(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7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一)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3新“三步走”战略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8

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第三步战略步骤的具体规划

新三步走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9(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温饱已经有余,富裕尚显不足2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在经济建设上(2)在政治建设上(3)在精神文明建设上(4)在社会发展能力建设上(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良好的外部环境(4)党的坚强领导4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1)即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11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2(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科技含量高(3)经济效益好(4)资源消耗低(5)环境污染少(6)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3(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3)促进服务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14(三)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1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1)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内地要服从这个大局(2)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以后,也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三)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的战15

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4)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16(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的原料产地(3)农业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2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3“两个飞跃”思想(1)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发展集体经济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5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17(五)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1)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增长来实现经济的增长(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五)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18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1)经济效益: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率(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第一这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第二这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加速科技进步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19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1)经济效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2)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3)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4)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5)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相关链接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20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3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注意:科学技术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结合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1(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3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关链接(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22(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1)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3)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4)提高全面环保意识(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3

本章重点1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的现状和解决对策)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内涵及应采取的措施)注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在一起,极易出分析题本章重点24问题回眸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05问题)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答案ABCD问题回眸25例题精选1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答案D例题精选26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不定向选择A发展生产力是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C发展先进文化是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答案ABCD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27(单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答案C(多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心友爱、充满活力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ABD(单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28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理解C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答案ABD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29例题精选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B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CD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依法治国方略基本得到全面落实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D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BCD(03问题)例题精选30问题回眸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04问题)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耗费低D产值增加快E环境污染少答案ABCE问题回眸31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05问题)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服务业全面发展答案ABD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32

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试述中央在此时提出实施这一战略的依据,以及实施这一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你认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01问题)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33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00问题)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E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答案ABCD22004年出了一道关于“三农”问题的分析题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00问题)34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02问题)A由速度型向效益性转变B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答案C2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必须通过改革形成()A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B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C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D统一配置资源的计划机制答案ABC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02问题)35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05问题)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势力的竞争答案B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答案D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36单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答案B单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37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示

2000年2050年90年80年温饱小康富强(人均800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示2000年2050年90年38(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低水平

不平衡

不全面(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低水平39(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0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41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42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43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更加和谐

文化更加繁荣

科教更加进步民主更加健全

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44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产业结构、布局45东部、中西部面积分别占10.7%、89.3%东部、中西部人口分别占36.7%、63.3%东部、中西部的自然条件东部、中西部面积分别占10.7%、89.3%东部、中西部人口46中西部地区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94%、51%、50%

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90%

东部上述资源奇缺,仅占全国的3-8%左右东部、中西部的自然条件中西部地区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94%、547

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没有农村的48经济效益产出投入尽可能多尽可能少经济效益产出投入尽可能多尽可能少49(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内涵: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增长。实质: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50(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内涵: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等来实现经济增长。

实质: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1

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52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1、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指把科学技53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这是它的唯一着眼点,唯一的追求目标,也是衡量其发展程度的唯一尺度。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指既能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54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第六章5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逻辑结构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战略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逻辑结构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56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意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意义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57知识点详解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3)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各方面相互协调知识点详解58(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59(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0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必须以人为本(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61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一)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3新“三步走”战略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62

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第三步战略步骤的具体规划

新三步走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63(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温饱已经有余,富裕尚显不足2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在经济建设上(2)在政治建设上(3)在精神文明建设上(4)在社会发展能力建设上(二)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良好的外部环境(4)党的坚强领导4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1)即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注重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65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6(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科技含量高(3)经济效益好(4)资源消耗低(5)环境污染少(6)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7(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2)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3)促进服务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68(三)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1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1)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起来,内地要服从这个大局(2)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以后,也要帮助内地发展,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三)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的战69

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4)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70(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的原料产地(3)农业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2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3“两个飞跃”思想(1)第一个飞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发展集体经济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5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71(五)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1)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增长来实现经济的增长(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五)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72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1)经济效益: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率(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第一这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第二这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加速科技进步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73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1)经济效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2)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3)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4)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5)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相关链接4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74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3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注意:科学技术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结合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75(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3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关链接(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76(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1)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3)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4)提高全面环保意识(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77

本章重点1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的现状和解决对策)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内涵及应采取的措施)注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在一起,极易出分析题本章重点78问题回眸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05问题)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答案ABCD问题回眸79例题精选1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答案D例题精选80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其中主要是指()不定向选择A发展生产力是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法律保障C发展先进文化是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D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为以上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答案ABCD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81(单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答案C(多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心友爱、充满活力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ABD(单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8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理解C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答案ABD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83例题精选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B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CD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依法治国方略基本得到全面落实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D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BCD(03问题)例题精选84问题回眸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04问题)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耗费低D产值增加快E环境污染少答案ABCE问题回眸85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05问题)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服务业全面发展答案ABD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86

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试述中央在此时提出实施这一战略的依据,以及实施这一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你认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01问题)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87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00问题)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E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答案ABCD22004年出了一道关于“三农”问题的分析题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00问题)88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02问题)A由速度型向效益性转变B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答案C2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必须通过改革形成()A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B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C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D统一配置资源的计划机制答案ABC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02问题)89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05问题)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势力的竞争答案B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答案D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90单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答案B单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91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示

2000年2050年90年80年温饱小康富强(人均800美元)(人均4000美元)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图示2000年2050年90年92(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低水平

不平衡

不全面(一)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低水平93(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94

2、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