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出现私田开垦,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认,到秦汉时期,土地大量开垦,破坏生态环境,而周朝实行土地国有制,因此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比周朝多,故A项正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不断提高,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特征是精耕细作,不是粗放式经营,故C项错误;汉朝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更加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故D项错误。2.中国古代某位皇帝下诏书说:“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署,分理天下庶务,大权一归朝廷,立法至为详善。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与材料相符的史实是()A.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B.宋太祖设参知政事,罢黜宰相C.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皇权D.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参考答案:考点: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题关键在“今我朝罢相”.解答:依据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大权一归朝廷”,联系所学,废除丞相的皇帝是明太祖,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罢相”不符,故排除;B项宋太祖罢黜宰相与所学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中清朝未设丞相,不存在“罢相”,故排除.故选C.3.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参考答案:D4.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参考答案:B5.中国人的姓名结构一般为:姓+辈分+名;英语姓名的结构一般为:教名+自取名+姓。对此,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道:“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的源头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B6.下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记述出处(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史记·萧相国世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史记·平淮书》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参考答案:A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政策,从材料中的“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遏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来看,这种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主发展”,排除D项。7.“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参考答案: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材料中主张以“竞争代替了先前(政府的)主宰”,符合自由主义经济政策。8.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解释合理的是A.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B.对洋务派追求目标认识不同C.研究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D.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的评价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中针对洋务运动的两种观点,前一种是站在革命史观角度解释,认为洋务运动纯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没有改变中国的想法,而后者则是站在近代化史观角度看待洋务运动,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两者研究视角不同,选项C正确;两种观点都将洋务运动放在近代化潮流的背景下,因此并不是忽视其背景,选项A排除;两种观点对洋务派目标追求的认识本质上是一致的,前者认为洋务运动“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后者认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即都认为洋务运动的目标是服务于清王朝,选项C排除;选项D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排除。9.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l1月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党人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基本国情

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

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参考答案:D10.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已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到了战国中期以后,在许多地区有大量的铁器出土,在这些出土的铁器当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这些都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炼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起初的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再到畜力鼓风。东汉初,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铁犁牛耕,到了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前代。而题干“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富豪炼铁业最多”,由此得出答案选A。汉代实行的盐铁官营,因此不可能鼓励私人铸铁,所以B是错误的,材料并没有提到政治环境,因此也不能选C,中国古代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D与史实不符,不能选。11.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的加强

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③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④全国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A1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

)A.50年代末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增与大跃进有关B.6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减与三年经济困难有关C.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稳定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限制D.1984年以后人口迁移数量持续迅速增长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参考答案:D1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D.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苏联并未完全解决粮食问题,材料“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显然是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维护,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苏联实际情况不符合,故A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实现工业化,故B错误;当时赫鲁晓夫对农业的改革尚未开始,故D错误。14.“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完成国家工业化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实现了民族独立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旨在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抓住时间信息1911年到1956年。该阶段我国未完成国家工业化,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①②错误。故本题选D。1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参考答案:B16.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参考答案:C17.“‘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材料旨在说明,“光荣革命”后A.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更

B.议会可以随意废立新国王C.英国议会制度真正确立

D.议会取得对国王的监督控制权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可知“光荣革命”体现了议会对国王权力的制约,国王的权力不再是神授的。B、C两项史实错误,材料未表达对国王的监督,D错,故选A。18.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A.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B.“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被打破C.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参考答案:D19.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参考答案:A20.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度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依据“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判断这一制度不是世袭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排除A、C;“有足够的学养”说明这一制度强调学识水平,科举考试选官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故D正确;察举制度选官的依据是孝廉,排除B。21.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参考答案:C22.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可以看出古代雅典遵循法律的特点;而“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在雅典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原则23.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文章指出:“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族平等原则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 D.共同繁荣原则参考答案:D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体现了共同繁荣的原则,历史原因造成了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所以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4.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参考答案:A题干表明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各党派,也来自人民团体,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不只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故B错误。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中国共产党,还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题干并未提到“人民代表大会”,此项无法得出,故C错误。题干并未提到“阶级斗争”,此项无法得出,故D错误。25.1928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面对这一危机,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危机,解决农村资本主义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不利局面。材料表明A.危机根源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左”倾思想占据上风C.农业集体化不适应工业化的需要D.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参考答案:B“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才可能……解决农村资本主义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不利局面”,这说明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是阶级矛盾,是敌我矛盾,这是“左”倾思想的反映,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在1921年就结束了,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9年,故C项错误;这不是新经济政策的成就,故D项错误。26.毛泽东在谈到一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时说:“报告里边有这几个大题目,都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可见,这次会议最主要议题是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参考答案:B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材料“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予以分析。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议题,但不是最主要议题,故A项错误;“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说明最主要议题是关于建设问题,故B项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故C项错误;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B。27.右图所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这一历史现象,包括()①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③印第安人、黑人遭受劫难④新的生产方式得以传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根据材料可知,该图示为三角黑奴贸易,其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故①正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即19世纪中期,故②错误;根据材料,在黑奴贸易中印第安人和黑人遭到劫难,故③正确;新的生产方式得到传播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28.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

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l50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

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9.民族国家一方面保护了各国现代化,为现代化提供了有形的支撑,另一方面却从一开始就把战争变成了国家间的战争,各国都通过战争来争夺国家利益,一直到20世纪,欧洲国家都把战争看作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为争夺领土、资源、财富等不惜发动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这表明①民族国家的利己动机具有两面性②民族国家推动了本国现代化进程③民族国家也可能使和平面临挑战④现代化过程中也伴生着一些弊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30.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参考答案:A解析: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总司令”一词的含义是解题关键。总司令即起到了领导作用而非亲自参与,由此排除B、C选项,建立党的早期组织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故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1)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4分)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力;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意义: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确立了议会主权高于王权的原则。(4分)(2)趋势:向大众参与政治演进;民主进程加快。(4分)原因: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2分)考点:本题旨在考查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光荣革命;英国议会改革。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光荣革命使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确立了议会主权高于王权的原则。(2)第一小问趋势,从材料二种种改革措施可见,大众参与政治演进,民主化的进程加快;第二小问原因,联系19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是主要原因。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史量才,近代著名的爱国报人,祖籍南京。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早年读过私塾,考中过晚清的秀才。此外,史量才还主动接受新式教育,毕业于杭州蚕学馆,创办了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对新知识,新思想,抱有开放和接受的态度。1912年申报主持人席子佩因经营不善,准备出让《申报》。张謇等人闻讯立即与史量才等五人商议合作,向席购进《申报》全部产权,五人均为股东,推史量才为总经理。1912年10月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其对申报改革,比肩《泰晤士报》的做法。使申报的社会影响迅速扩大,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32年2月。史量才等电请政府向19路军增援:“无上海,既无全国,置19路军,而不援,岂特弃我300万市民?”史量才的这些社会活动,始终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对国民政府及某些官员的妥协退让与腐败行为进行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嫉恨,1934年11月史量才被暗杀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摘编自《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史量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分析造成其社会角色复杂性的因素。(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参考答案:(1)社会角色:知名的报人、商人;重要的民主斗士,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因素:史量才的出身背景、教育经历和各阶段的特殊人生经历;国际和国内环境复杂,必然导致史量才社会角色的复杂性。(2)贡献:引领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进步的政治运动;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有利千推动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兴起。(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史量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要从他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进行分析,例如,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体现的是知名的报人这个社会角色。造成其社会角色复杂性的因素要从自身的经历、国家的情况、国际上的情况等进行多方面分析。(2)史量才的历史贡献也要从他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进行分析,例如,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并对其进行改革必然会产生引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贡献,“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则会产生推动近代进步政治运动的贡献等。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摘编自《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参考答案:(1)作用:否定了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国家来源;社会契约,国家归属;人民主权,国家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国家职能;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2)相同之处:反对专制;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不同之处: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原因: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第(1)问,“作用”,由材料信息“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得出否定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社会契约“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得出国家归属,即人民主权;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家运行机制是三权分立;国家职能是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等。34.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