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述要论文(共3篇)_第1页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述要论文(共3篇)_第2页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述要论文(共3篇)_第3页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述要论文(共3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分析述要论文〔共3篇〕中国哲学自创立以来的重要目的就是如何把地方性的知识转换成具有普遍性的知道,者也是中国哲学由传统型态向现代型态改变的主要指标。以下为学术参考网的我整理的关于中国哲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阅读欣赏。第1篇: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要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近百年中国多元哲学思潮为背景,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中国化、群众化的曲折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材料体系的构成与作用;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化倾向;分析西方哲学思潮对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等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前沿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其研究方向致力于问题意识的导向;致力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致力于学术前沿的探寻求索;致力于历史经历体验的反思。在厘清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的探寻求索旨在研究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1〕不仅仅仅是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史,而是要进一步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在各种中西哲学论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近现代中国的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2〕不仅仅要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十分是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所作出的历史性成就,还应该进一步探寻求索所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尤其是职业学者的思想奉献。〔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主潮,引领20中国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结合其革命理论介绍、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讨论〔科学与玄学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人道主义论战,等等〕。本文系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近代〞、“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0Azx002〕的阶段性结果和上海市社科规划“的十八大精神研究〞系列课题的阶段性结果。的讨论〔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辩、东西文化论战〕,相互间发生了主要影响。在研究中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同时,研究中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专业学术研究的历史,有助于愈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过、领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智慧、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本土理论相结合的经历体验教训,这也是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价值不仅仅仅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当下中国亟待破解的难题,这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不同解读,理论唯物主义的创立,人的自在与解放、人的自在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恒久的主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所在,也是马克思成为千年伟人的根本原因。〔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任务,不仅仅仅是要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更为主要的是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与灵魂,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现代中国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成为主流思想,十分是她在与其它哲学思潮的互相争鸣中荣膺中国现代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近百年中国哲学史的最主要事件,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引进到了中国,这是与西方哲学思潮同起源但其意义已远远跨越西学东渐的盛事。马克思主义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其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经过,直到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完成了其中国化的初步阶段。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为现代多元哲学思潮增长了深切厚重的内涵: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髓、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经历体验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理论不断的相结合的经过。众所周知,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与时代共命运的学说。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状态,提出将是自在人的联合体,进而宣告了人类自在、解放和幸福的途径。恰是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被引进到中国,其就不仅仅仅是被当作一般的哲学思潮,而是很快成为指点中国社会革命理论和理论的思想武器。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成就,是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自我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以往西方哲学的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传播和发展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经过。马克思主义从不固步自封、把自己的理论当作最终完成的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始终伴随着时代前进,成为紧扣时代主题、引领时代前进的哲学理论。因而,把握时代的精神,回答时代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圣责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是由于有着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己所明示的,而且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历史中一再得到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生动写照。最后,在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历体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需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中的教训。从理论方面来说,我们遗憾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预备和探寻求索大多数不是来自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而是来自于列宁、斯大林以至于前苏联的哲学界。可是,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又和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在不少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或者说,有些对马克思思想的修正、创新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才有近年来国内外不断的“回到马克思〞拜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的呼声;从理论方面来说,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和东欧相继发生剧变并解体,马克思主义遭到了空前的挑战,引起世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运动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的核心是对苏联和东欧的社会革命和理论的经历体验教训的深刻反省。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上述对马克思理论修正的毛病。从中国革命的理论与理论经历体验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经历了沉痛的历史教训。所幸在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从新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她是理论而绝不是教条。因而,我们在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历体验时,必需铭刻:作为历史科学是对社会及运动的科学界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揭示。在和理论的唯物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绝非历史的最终制度和文明的最后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财富的资本化占领和生产以及以资本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的文明将最终被历史所扬弃。而绝不排挤现有的文明成就,绝不排挤自在和人道理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是自在和人道理想的彻底实现。中国特点社会客观上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为人类文明新的形态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近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的主流,是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和国家的指点思想与意识形态上构成了现现代中国的新传统,这一新传统是由中国领导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所奠定的。从哲学史的视角来检视和建构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于现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对于这一新传统的生命力的发扬,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现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选择了社会道路,进而走上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和复兴的道路,21世纪初,中国特点社会事业已经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到中国并在与各种哲学思潮的斗争中占领支配性地位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的新“道统〞或新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这一新“道统〞或新传统的构成和确立经过。所谓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广义的层面,就是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积累或学术沉淀,进而在思想和学术层面传承20世纪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事业所奠定的新的精神和历史,在狭义的层面就是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建构,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在学术检视的视角中厚重起来,进而为提升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为提升的理论境界和理论水平,奠定厚实的历史基础和学术基础。除此之外,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是在学术和思想的层面上探寻中国经历体验、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的理论表现,为成就中国特点、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奠定它的学术基础和学术传统。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视角。建国前,重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史,由一般的哲学思潮〔建之前〕演变为与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有着内在关联、外在引领的指点思想〔建之后〕,而后的争辩都牵涉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和道路选择:如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论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哲学论战、东西文化论战,等等。这表示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它在现现代中国的前途和道路选择中确立本身的主导或引领地位的历史,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它在近现代中国的新“道统〞地位的历史。建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的指点思想,与的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亲密相关,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的理论事业,是的社会历史伟业的理论和政治表达,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和社会的理论生活中逐步奠定本身的学术基础,积累本身的学术传统,建构本身的学科体系。在这里基础上,新中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语境的思想和学术传统也渐趋构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以的理论创新为原动力,进而向现实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开放,以加强本身的创新性与活力;另一方面有着健全的学术和社会生态的支撑,与古今中西各种哲学思想资源进行对话沟通,以积淀本身的哲学内涵,锻炼本身的哲学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积累,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都具体表现出了真正的哲学与思想内涵,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学以原道〕,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三纵观整个中国近现代哲学史,固然近百年来各种哲学思潮兴盛,但是大多匆匆而过,深度明显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哲学思想的原创性不足,另一方面,除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外,在哲学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建树方面,始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中国的话语系统。因而,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仅仅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主要的意义。在现代多元学术思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宏大的成功,它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个基本的经历体验就是建立了一套中国的话语系统。从“理论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中国哲学式分析,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中国话语表达形式,逐步构成了中国特点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潮。因而,开掘和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也是我们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主要方面,她不仅仅仅是一个外在形式的表达,而且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内涵的彰显。重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及其与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转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中实现话语转换何以是需要的、又何以是可能的;怎样创立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一生的核心话语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影响。〔2〕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创新:重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话语调整国际国内语境;转换话语体系以把握推进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强调理论性思维。〔3〕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衍进的基本经历体验的反思:根据理论主题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进程中坚持其立场观点方法;对斯大林形式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消极影响的反思。〔4〕推进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建构的理论思辨:话语主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其他学科学术话语、理论话语、日常生活话语的关系;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何以是需要的,又何以是可能的。〔5〕推进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建构的路径探寻求索:创新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语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解释力和影响力;话语批判和吸收借鉴的结合;内在理路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不同领域和不同主体的区分。四近百年来十分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又一个主要方面旨在探寻求索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创新中所作出的学术奉献。正如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人思想发展史,中国马克思主义也不仅仅仅是领袖的思想史,它还应该包含所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尤其是职业学者的学术史。这无疑将是“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现代中国理论、思想和学术界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歧出,而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结合所结下的丰富果实,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建构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精神,而且在当下的理论中正努力践行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能否建立社会的伟大理想;从国际比较视野来考察,在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破解了“历史终结论〞,并最终将开启的是如何的人类发展的新的途径和现代文明款式?这无疑也是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再由国际比较视野来研究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能够看到西方学界对中国的理论与学说,对思想、理论,对中国特点社会理论体系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理论均有不同水平的研究,这又使我们能够从外部世界、另一个角度来探寻求索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于风雨飘摇的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迈进之际,中国的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意识到中国的问题不仅仅仅是经济的落后、制度的缺失,更为关键的是整个文化的问题,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谛的经过,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走出窘境的历程。“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决然将“民主、自在、法制、人权〞等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输入中国,十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相貌为之焕然一新。新思潮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就在于传统中国将要溃败之际,输入学理,再造文明。这个新的文明就是根基于中国传统古老文明的基础之上,既吸纳现代西方先进文明结果,又有着马克思主义伟大理想的指引。五于1938年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有侧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性的哲学和科学世界观的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拜见潘世伟〔上下求索九十年——中国建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群众化的探寻求索历程〕,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简言之,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详细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经历体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进而构成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影响力的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大致能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理论形态:思想,恰是在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革命事业才走向辉煌的胜利,最终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社会制度确实立;二是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改革和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中国特点社会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诸如理论、“〞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的,它代表了我们国家在改革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获得的基本理论结果,代表了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的理论境界。六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理论,对于20世纪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来说,随着时代主题和历史重心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天然也要改变它的基本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材料体系,作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的诠释,不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点的社会或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理论、政治和历史影响。对于21世纪的现代中国来说,怎样在中国特点社会伟大理论的基础上,构成能够反映中国现实、具体表现出时代主题、契合历史需要的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知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中国化、群众化的需要,是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重大理论责任。其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材料体系的开拓性创新是必经的一个环节。对于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讨论来说,20世纪80—90年代理论界掀起的“理论唯物主义〞讨论陶富源:〔关于理论唯物主义讨论的反思〕,〔杭州市委校学报〕2012年第4期。无疑有侧重要的意义、价值和现实性,它如同思想和历史的助产婆,促使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也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在现代中国的沿革变迁,促成了对教学材料哲学的批判、改革与创新。其实,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并非没有人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李达就已经洞察到“理论〞概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意义,并初次提出了“理论的唯物论〞这一命题,虽然他的〔社会学大纲〕在体系上仍然遭到苏联哲学教学材料体系的支配和束缚,但是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以及理论原则在哲学史上所引起的革命性变更已经有了罕见的精彩阐述。他的〔社会学大纲〕标记着中国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把握和体系性构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经典范本。假如说20世纪80—9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唯物论激起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理论界的新一轮理论热潮,并构成长达30年之久的旷日讨论。那么,20世纪20—3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席卷当时中国的理论界,并掀起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唯物辩证法热〞。恰是在这一大的理论环境下,张岱年〔别号宇同或季同〕,这位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参与到关于这一新唯物论的讨论之中,并在综合西方分析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析的辩证的唯物论〞拜见张岱年〔关于新唯物论〕,载〔张岱年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应当说,李达的理论唯物论拜见李达〔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和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再现马克思主义在现代哲学史上掀起的革命性变更,而张岱年则是试图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试图综合罗素等人创始的逻辑或语言分析传统,展示这一新唯物论对于如今和将来哲学研究的“重心〞或“核心〞地位。20世纪20—3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论是以辩证唯物论的形式出现的,并在当时中国的理论界掀起关于“唯物论和辩证法〞、“科学和人生观〞等思想论战潮;在20世纪80—9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论则是以理论唯物论的形式出现的,并引起辩证唯物论和理论唯物论之间漫长而剧烈的交锋。辩证唯物论和理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的中国所呈现的两大最基本的理论形态,理论的唯物论在批判辩证唯物论时,往往会滑向理论的人道主义或人类学立场,辩证的唯物论在批判理论唯物论时,往往又解脱不了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的纠缠。这两种立场都看到了对方的疑难,也都有着本身难以克制的问题。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实现辩证法、唯物论和理论观的真正统一,就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新理解和认识辩证法,从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理论观,惟其如此,能力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实现唯物论和理论观的统一,并在这里基础上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方松华第2篇: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争与学术流派研究方法问题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心之一。方法的差异不同意味着视野的转换,不同的研究方法开启出不同的学术研究主题和领域、观点和流派。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讨论世纪之交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引起争辩的两个主要理论问题,其次考察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进路呈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流派。一、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论争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论争,重要包含围绕“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还是“走近马克思〞所展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争,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论争。1.“回到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之争西方哲学史上有过以“回到康德〞和“回到黑格尔〞为主题的主要哲学运动。这些哲学运动往往以对当下流行的哲学观念与做哲学的方式进行纠偏和反拨为切近的目的。“回到马克思〞的提法,较早见于南斯拉夫理论派,也是对前苏联所构建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教学材料体系的一种反叛。在我们国家,“回到马克思〞的提法深切进入人心,这个提法是以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同名著作的发收稿日期:20130614*本文系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哲学史〞、“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0Azx002〕的阶段性结果。表为契机的。〔回到马克思〕一书发表之后不久,张一兵还与孙伯揆先生共同主编了另一本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走进马克思〕。用苏州大学王金福教授的话说,二者都表达了一种客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这种客观主义的解释学观念,能够说一直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中主导的解释学观念,只是过去不叫“回到马克思〞而叫“尊敬原著〞、“尊敬作者〞下面概述部分拜见王金福、王永山〔“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讨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详细而言,这一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包含下面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或主张:〔1〕对理解对象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理解对象不依靠理解者而存在,肯定文本对象有不依靠于读者的意义,肯定文本意义的固定不变性。〔2〕对对象可理解性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文本的意义能够为读者正确理解。〔3〕对理解目的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在理解者和文本的关系上,理解的目的是把握文本本身的原意。〔4〕对理解结果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对文本的理解中包括着文本的原意。〔5〕对理解正确性的标准的客观性理解,亦即肯定理解有正确与毛病的区别,虽然成认关于文本是什么的争辩是不可避免的、是有意义的,但同时以为衡量理解正确与否的绳尺和标准在于文本本身。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一提出,立即遭到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批评。批评来自两种不同方向。一些人批评“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有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犯教条主义毛病之嫌,晦气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我们不该在认识水平上完全回到身处19世纪的马克思,而是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批评所持的观点虽然不错,但并没有在理论上击中“回到马克思〞这种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的要害。由于强调要尊敬马克思的原著和正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的实际思想,并不等于在理论观点上完全遵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每一个详细判定,因此并不会直接导致教条主义。另一种批评则以为,我们不可能“回到〞或“走进〞马克思,而只能“走近〞或“接近〞马克思。这种批评实际上是与客观主义解释学立场针锋相对的一种相对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复旦大学的俞吾金教授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与“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口号所蕴含的客观性的解释学立场相反,俞吾金教授等人所提出的“走近马克思〞〔“接近马克思〞〕的口号表现出一种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这种解释立场的详细涵义重要包含:〔1〕不成认理解对象的绝对客观性。在俞吾金看来,“回到马克思〞的口号是以一个毛病的设定为前提的,亦即设定了一个纯洁的、完全不受理解者和理解活动污染,而又能自动地说出自己学说的马克思。〔2〕否认理解行为自己的客观性。以为无论是我们接近、趋向马克思,还是马克思走近、趋向我们,都只是接近、走近、趋向罢了,因而,与其提“回到马克思〞,不如提“从新理解马克思〞。〔3〕十分强调在“从新理解马克思〞时,要防止在理解活动中普遍流行的历史主义倾向,亦即把生活在当今世界的理解者的一切历史特性都存入括号之中,力图完全返回到被理解者所处的历史情景中去理解被理解者,其结果必定是理解者的虚化。〔4〕与历史主义的理解方式相反,俞吾金提倡一种历史性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方式把任何理解活动都看作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对话,以为理解者能否正确地理解对象,首先取决于理解者对自己的历史性亦即理解者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实质的认识拜见俞吾金〔理论诠释学:从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8页。面对上述“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争,王金福教授提出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他以为在上述两种对立的立场中,我们首先应采用客观性的解释学立场,反对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亦即尊敬文本自己及其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坚持以这种文本及其意义的客观性为根据的解释活动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应当汲取相对主义解释学中的相对性因素,坚持辩证的客观性立场,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相对主义,同时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绝对主义,防止将某些特殊的理解对象、理解目的和理解标准绝对化的趋势王金福、王永山:〔“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讨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而在我们看来,在所谓“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理论对立,存在的只是理论着重点的差异不同。从俞吾金先生的阐述中能够明显看出,在历史性的理解方式中,作为理解活动根本前提的,是理解者对自己的历史性亦即理解者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实质的认识,而这种认识自己并非是主观任意的。一种恰当的理解活动,应当既包括“客观主义〞立场所强调的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也更应当对理解者本身的历史性处境到达理论上的澄明。2.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另一个重大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进程,能够看出在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联方面存在一个鲜明的倒转: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似乎具有毋庸置疑的现实性,但由于教学材料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占领着国内学术研究的正统地位,造成了一种简单、粗陋、僵化和封闭的教条主义,经典著作的寻章摘句、特定的政治导向和经济科学与日常生活知识的混合与拼接,构成了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所谓“学术〞内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与市场经济大潮在中华大地全面铺开构成鲜明比照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院化、学科化和专业化的水平不断加强,以致于很多圈内圈外的学者都感慨马克思哲学研究“现实〞性的丧失。恰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发表了署名为“‘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的讨论文章〔被边沿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下面简称〔对话〕〕。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而言,〔对话〕重要集中讨论了下面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对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学术性与现实性关系现在状况作了总体判定。大部分学者以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现实:从论著看,要么仍然是传统的空洞的“宏大叙事〞,要么就是故弄玄虚,成为西方哲学术语的“堆积〞,把原来清楚的问题弄模糊了,要么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解为毫无锋芒的技术性问题,热衷于版本的考证、人物的介绍、流派的考据,知足于小圈子里相濡以沫,其最终结果就是在现实问题面前的失语。但也有学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以为这段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几个值得肯定的特点:一是哲学家的独立性更强,而哲学家的独立性是哲学繁荣的前提;二是问题、话语、立场和角度多样化;三是向文本深切进入。最后,在吴晓明看来,哲学学术的真正客观性当然是存在的,但它的深切厚重基础和强大保障恰恰是由特定的历史性理论中不断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内容来提供的;而那种“阉人般的客观性〞却只不外是为哲学学术外表上的自律性和中立性所迷惑的主观意识杜撰出来的拜见吴晓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向度〕,〔学术月刊〕2008年第7期。。二、研究方法与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派虽然很多学者在埋怨中国的学术研究〔而不仅仅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迄今为止尚未构成真正独立的学术流派,说得好听一些,是处于一种兼容并蓄、沉潜涵泳的发展阶段,说得欠好听,则是“食古不化〞、“食洋不化〞;但据我们的观察,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个性已经较为鲜明,不少地方的特色研究已经初具学派的规模。而这一点是和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方法论问题的关注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就对其中较为突出的方法与流派进行一番简单的考察。世纪之交以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潜和积淀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论坛哲学〞所谓“论坛哲学〞、“讲坛哲学〞和“实用哲学〞的区分,源自已故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对20世纪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生态的总体判定,拜见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学材料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下〕〕,〔开放时代〕1996年第4期;〔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20年哲学历程的回首与瞻望〕,〔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一脉出现了“返本开新〞的新场面。所谓“返本〞,既包含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返回,突出表现为“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学和文献学研究风潮,也包含从存在论基础上从新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现代性质的努力。1.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一是与“讲坛哲学〞以及“实用哲学〞的分化发展,一是整个哲学学科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日益明显的危机处境,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论坛哲学〞呈现出了“学术性〞或“书卷气〞日益加强的趋势。一个具有标记性意义的事件是,1999年9月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的新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从此激发了一个“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文本学研究热潮。从作者的意图来说,〔回到马克思〕的宗旨是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文本中哲学话语的解读,建构一个新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框架。这也就是这本书的鲜明特色所在:〔1〕由于其研究视角是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层语境中去从新探寻求索它的哲学话语的转换,所以把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手稿、笔记作为重要解读文本,而且在文本选择方面是初次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二版〔MEGA2〕为研究的基本文献;〔2〕该书一反前苏联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形式,格外关注马克思思想发展经过的非连续性,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经过中有“三个理论制高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构成的青年马克思的“人学社会现象学〞,重要构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以及构成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基础上的“历史现象学〞。〔回到马克思〕以其解读思路的新颖和理论观点的鲜明,一开始就遭到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获得了许多好评,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最主要的莫过于,由此开启了一种十分重视文献研究基础的学术新风气。能够说,在〔回到马克思〕公开发表前后,张一兵的研究思路已经大体成熟,后续的很多研究以及南京大学的学术梯队的建设,都是围绕这个思路蓬勃开展的。这个学派的鲜明特色是所谓“文本的深度犁耕〞,其研究范围以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为主,并重要是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来推进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纲领,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文本的深度耕犁与研究范式的断裂〞:所谓“文本的深度耕犁〞,指的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深切进入言说者的语境,透视和洞悉作为他们重释马克思主义内在根据的各种解读构架;所谓“研究范式的断裂〞,指的是要实现研究重心的转换,亦即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拜见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与研究范式的断裂——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走向〕,〔求是学刊〕2001年第4期。此后关于这一研究纲领更详尽和更成熟的分析,可拜见张一兵、蔡云〔从“回到马克思〞到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2003年第3期;张一兵、胡大平、张亮〔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应当成认,十多年来,南京大学哲学系在张一兵先生的率领下,根据上述研究纲领展开了行之有效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结果。就张一兵先生本人而言,这些结果重要包含〔无调性的辩证梦幻想象——阿多诺〈否认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三联书店,2001〕、〔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编译出版社,2003〕、〔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回到列宁——对“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解构〕〔商务印书馆,2009〕、〔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回到海德格尔〕〔待出〕等。2.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张一兵先生的创始性工作之后,国外学者在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经过中获得的很多文本研究方面的结果,引起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高度看重。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都有学者相继投入这个领域绍介和研究工作,构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相当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队伍。十多年来,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仅有对西方“马克思学〞较为系统的介绍,如鲁克俭的〔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门问题〕〔编译出版社,2006〕,还出现几本具有相当理论深度和扎实的文献功夫的“文本研究史〞著作,如聂锦芳的〔清理与超出——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王东的〔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等。除此之外,更有大量围绕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尤其是“费尔巴哈〞章〕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文本个案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等权威杂志都曾设立专栏,组织学者进行相关的专题研讨。十分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区致力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的青年学者还于2007年上半年共同发起成立了“马克思学论坛〞,提倡“建立在扎实文献学基础上的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新理念,推动国内马克思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沟通与对话。在文献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团队中,研究思路较为成熟,学术结果比较丰富的是聂锦芳。这里侧重介绍一下他在〔清理与超出——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一书所分析和践行的文献学研究纲领。首先,聂锦芳以为,今天的马克思文本研究必需强调要“回到学术层面〞。也就是说,要真实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必需把他、他的文本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来进行探究,而不该人为地回避、舍弃某一部分,或过分突出、张扬某些方面;应当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和路径,先把评判“悬置〞起来,不预设结论,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左右和影响,进行客观性研究和分析。其次,在聂锦芳看来,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还有很多留待填补的空白。个中情由,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原始手稿的相当部分迄今为止尚未面世;另一方面是由于,即使是对于已经面世的部分,过去也重要是把精神集中在那些成形的著述上,对大量的笔记、札记、提纲、书信等研究得很不够;再有,就是对那些曾经出力宣传过、研究过的著作,也还有一些理应加以梳理和讨论的内容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再次,聂锦芳强调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要将“客观把握思想〞和“公正评估价值〞结合起来。从新研究马克思的文本并不是“为文本而文本〞、“为研究而研究〞,而是要通过对文本的悉心解读,客观地把握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接近其复杂的心灵世界,甄别属于马克思自己的问题、思路、论证方式和理论架构。悉心解读马克思的文本,精确把握其思想,目的还在于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表现出其所蕴涵的现代价值。最后,聂锦芳对从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制约与界域作了说明。一方面以为,仅就力图透视马克思复杂的心灵世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本质而言,马克思的文本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根据,但不是唯一的根据,或者说,文本诚然是非常主要的,但仅有文本还是不完备的;另一方面以为,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文本研究固然是马克思研究的永远恒久性基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部内容拜见聂锦芳〔清理与超出——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11页。。很明显,无论是就理论纲领还是研究理论而言,我们所谓“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和“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在目的和取向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不同。能够说,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固然也同样强调文献基础的主要性,但研究者的目光一开始就聚焦于文本思想内涵的分析上,文献研究是地地道道的工具和手段,而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固然也同样强调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文本而是思想,但研究者会非常自发地把自己首要的和切近的研究目的限制在严格的文献学领域,或者说,扎实的文献研究首先是目的。3.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返本开新〞的另一个主要面相,是在理论基础上检审和重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天性质,十分是由存在论根基处分析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质和现代意义。在这个方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团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奉献。1997年吴晓明教授在〔哲学动态〕第8期上的一篇访谈文章中,初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阐说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意义〞这一任务。而真正引起国内学者关注、蔚然成为一种风气的,是刘放桐、俞吾金、吴晓明诸先生发表于〔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上的一组论文:刘放桐〔现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俞吾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从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质与现代意义的分析,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展开建设性对话,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特别突出的一个主题,引起了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作为这场讨论的最初结果,200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共同发起在广州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价值研讨会〞,并就此创立了年度的、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主要的学术沟通平台——“马克思哲学论坛〞。于首开风气之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团队,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现代性质和现代意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获得了一系列主要的理论结果。其中包含,刘放桐教授主持撰写的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关联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现代走向:现代哲学向何处去〕〔人民出版社,2002〕,余源培和吴晓明教授等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天性质的理解上获得主要突破的基础上主持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吴晓明和王德峰教授合著的、代表了世纪之交复旦大学哲学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分析较高水平的论文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现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人民出版社,2005〕,以及吴晓明和俞吾金教授在现代哲学境域中,分别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哲学关系,进行从新解读的学术专著〔形而上学的衰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现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6〕和〔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现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7〕等。从总体上看,复旦大学哲学系〔学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质的分析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色:〔1〕十分强调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更首先是——而且归根到底是——存在论〔ontology,或译本体论〕性质的;〔2〕把废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德国古典哲学水平的退化解读,视为现代中国一项非常主要的理论任务,由于对马克思哲学之现代性的理解构成真正威胁的,往往是把这一哲学完全局限在近代哲学的范围内,并在这一范围内构成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各种对立;〔3〕十分重视在与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与构成对黑格尔哲学决定性挑战的基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批判性对话中,澄清马克思在存在论中所实现的根本变更及其现代性质和现代意义;〔4〕在从新清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完成及其解体的经过中,突出地开掘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奉献;〔5〕在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论变更作了突出的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整体定向以及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阿多诺等人的哲学存在论境域进行了深切进入的个案研究,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中特具理论深度的一支力量;〔6〕近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的分析与把握和切中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主题亲密联络起来,力图在对中国问题和中国经历体验的研究中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并由此突出地强调了黑格尔哲学在对“主观精神〞的批判和发现“社会现实〞方面具有的主要意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谓的研究方法,决不仅仅意味着某种工具性的研究手段,而是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从方法论上的基本争辩来说,无论是解释学上的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争,还是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都是每一位研究者在本身研究工作的开展经过中不得不面对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些问题采用不同偏向的理解和回答,意味着各自的研究视野、研究主题和旨趣,以及所构建的客观理论境界将各有差异不同。在我们看来,上述争辩与差异不同的实际存在,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繁荣和深化的主要表现。我们完全有理由等待,随着研究方法上自省、自发和自负的加强,随着研究视野、主题、旨趣和境界的分野,随着研究团队的稳固、强大和成熟,将会出现既有真正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又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积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派。姜佑福第3篇: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论者运用以西释中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不外,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了让她在世界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向以中评西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先对冯友兰、胡适等人的以西释中法作出的奉献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试图通过回首梁漱溟、熊十力等人的说法对以中评西的前景作比较乐观的估计。一在19世纪中叶之前,汉字里有“哲〞、有“学〞,但没有“哲学〞。该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用汉字“哲学〞来翻译英文“philosophy〞。后来,这一翻译传到中国,中国人也承受并使用之。从“哲学〞一词的来历不难看出这个词的西学源头。安身这种源头,冯友兰在解释“中国哲学〞时指出:“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能够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所谓中国哲学家者,是中国某种学者,能够西洋所谓哲学家名之者也。〞[1]8既然哲学这个词来自西方,中国哲学只能按西方的标准来确定。冯友兰如此确切无疑地说,有历史的根据。冯友兰的以上说法,为他以西释中指明了方向。他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影响深远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就是沿着这个方向走的。他在书的开始即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重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能够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1]1他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叙述西方哲学之三大部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他还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指出中国哲学的弱点:“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本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只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促进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促进人之幸福,而不肯空言讨论之,所谓‘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向不特别看重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中国哲学家视之,乃最倒霉之事,不得已而后为之。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之哲学书,比较少数……成书既随意,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扶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西洋近代史中一主要的事,即是‘我’之自发,‘我’已自发之后,‘我’之世界即分而为二:‘我’与‘非我’。‘我’是主观的,‘我’以外之客观的世界,皆‘非我’也。‘我’及‘非我’既分,于是主客观之间,乃有不可逾之鸿沟,于是‘我’怎样能知‘非我’之问题,乃随之而生,于是知识论乃成为西洋哲学中之一主要构成部分。在中国人之思想中,迄未显著的有‘我’之自发,故亦未显著的有将‘我’与‘非我’分开,故知识问题〔狭义的〕未成为哲学上之大问题。……知识论之第二部,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中国哲学家,又以十分重视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单。……西洋哲学于每部分皆有极发达之学说;而中国哲学,则没有能每部分皆然也。〞[1]8-10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没有为知识而求知识的兴趣、少有“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哲学著作、对道理的论证不充足、未显著地将“我〞与“非我〞分开、在知识论和逻辑学以及宇宙论等方面都不够发达,如此等等。冯友兰的说法给国人以极大的启发,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受益匪浅。在认识了上述这些中国哲学的弱点的基础上,冯友兰便在〔新理学〕、〔新知言〕、〔新原道〕等著作中想方设法克制它们。例如,他非常讲究逻辑,讲究表达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这成了他一生的语言风格。〔新理学〕无疑是“精心结撰,首尾贯串〞之哲学著作的典范,也是以西释中和中西结合的典范,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主要地位。新理学体系重要以4个概念和4组命题建构起来。这4个概念是:理、气、道体、大全,4组命题是:“有物必有则〞、“有理必有气〞、“存在是一流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些表达都非常中国化,但又有明显而深切厚重的西方哲学内容。整个体系非常严格,一环扣一环,逻辑性很强。冯友兰的新理学是从朱熹的旧理学发展出来的。冯友兰之新,关键就新在吸收西方哲学的优点,尤其是其重视逻辑的优点。朱熹的理学,散见于他的语录、经典解释、书信,而不是系统地论述于一部或数部专著之中,但冯友兰的新理学却在一部专著中得到系统而严密的论说。新理学中的理,的确在逻辑上要比旧理学中的理更纯、更粹、更精。在冯友兰虚拟的朱熹与戴震的对话中,朱熹就经常运用西方的逻辑技巧,朱熹说:“逻辑在说到原因的时候,常把原因分为三种,即需要原因,充分原因,需要及充分原因。……胡先生〔指胡适〕所用的那些西洋哲学的意思,我向未听过。所以我发愤学西洋文字,读西洋的哲学书。……我如今已经知道我的哲学,在西洋很不少同调。在希腊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在现代如新着实主义者,都讲我所讲而你〔指戴震〕批评的‘理’。我又深恨在中国哲学里逻辑不发达。假使我早学过一点像如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学的那么一点逻辑,我的哲学也决不会引起你的及胡先生的批评。〞[2]显然,冯友兰借朱熹之口说出了他自己的意思。充足认识到逻辑分析方法是“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奉献〞[3]的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中娴熟地运用这种方法的典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孰优孰劣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难以尽之。不外,冯友兰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而直陈中国哲学的不足,的确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但是,你也不能断定梁漱溟的说法是胡说八道。二以西释中的冯友兰,除了以西方哲学的优点来评论中国哲学的缺点之外,还更多地以西方哲学的理念对中国哲学的许多说法作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他用西方哲学中的共相说解释公孙龙子哲学、用西方哲学中的形式与材质〔如今更通常的说法是质料〕说等解释朱熹哲学。公孙龙子哲学,在中国哲学中很十分,以前不受人看重,西方哲学引入之后,对它的关注度大为提升。冯友兰用西方的共相说把公孙龙子的白马论、坚白论、指物论等统一起来。在冯友兰看来,公孙龙子所说的马、坚、白、指等都可归入西方所说的共相。在西方哲学史上,持共相说最有名的哲学家当然是柏拉图,他以为,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即共相的世界〔有人译为理念的世界〕与特殊事物的世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超时空,后者在时空之中;前者永远恒久存在,后者有生有灭;前者完美,后者不完美;前者是原型,后者是摹本;前者是一,后者是多;人们对前者的把握是知识,而对后者的感觉是意见……冯友兰用柏拉图式的共相论来解释公孙龙子的哲学:“马之名所指只一切马所共有之性质……其于色皆无‘所定’,而白马则于色有‘所定’,故白马之名之所指,与马之名之所指,实不同也。……名之所指为共相;如此马彼马之外,尚有‘有马如已耳’之马。此白物彼白物之外,尚有—‘白者不定所白’之白。此‘马’与‘白’,即如今哲学中所谓‘共相’或‘要素’……其所谓指,即名之所指之共相也。……公孙龙之〔白马论〕指出‘马’‘白’及‘白马’乃独立分离的共相。……‘离坚白’者,即指出‘坚’及‘白’乃两个分离的共相也。……就形上学上言‘坚’及‘白’之共相皆有独立的存在。‘坚’及‘白’之共相,虽能独立的自坚自白,然人之感觉之,则只限于其表现于详细的物者,即人只能感觉其与物为坚,与物为白者。然即其不表现于物,亦非无有,不外不可使人感觉耳。……柏拉图谓个体可见而不可思,概念可思而不可见,即此义也。……一切共相皆分离而有独立的存在。……现代新着实论者,谓个体之物存在〔exist〕,共相潜存〔subsist〕。所谓潜存者,即不在时空中占位置,而亦非无有。如坚虽不与物为坚,然仍不可谓无坚。此即谓坚‘藏’,即谓坚潜存也。〞[1]256-261在这里引的冯友兰的阐述中,“共相〞一词反复出现,共达9次之多。在他心目中,这个来自西方哲学的概念是理解公孙龙子哲学的关键。他用这个概念把公孙龙子思想的多个方面打通。如此叙述公孙龙子哲学,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冯友兰之前,胡适在解释出自〔庄子·天下〕、〔墨子·经下〕、〔墨子·小取〕等的一些说法的时候,用了“共相〞一词,它跟“自相〞相对。[5]164-168不外,它应该不是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中很有特色的“共相〞,而是指“共同性〞或“共性〞。他说:“从‘自性’上看来,万物毕异。……从‘共相’上看来,万物毕同。〞“从根本的共性上看去……万物又能够说毕同。〞[5]164、168胡适的“共相〞是跟“共性〞等同的,但西方哲学中的共相除了有共性的意思之外,还有原型、范型、永远恒久、不变等意思。在解释公孙龙子有名的“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时候,胡适没有用“共相〞一词,但用了“类名〞一词,它是中国本土原有的。他在引了公孙龙子〔白马论〕中那有名的命题之后说:“这一段说单从物体的‘自相’的区别上着想,便和泛指那物体的‘类名’不同。〞[5]167在胡适那里,共相很可能相当于类名。另外,在冯友兰之前著中国哲学史的钟泰在解释公孙龙子的那个有名命题时,也未用“共相〞一词。他说:“马,马之全也;白马,马之别也。使谓白马为马,则全别之差失矣。〞[6]钟泰用“全〞来说马,而用“别〞来说“白马〞。跟胡适、钟泰等人相比,冯友兰在解释公孙龙子哲学的时候,有很自发的以西释中意识。他对西方共相论的把握很到位,在这里基础上对公孙龙子哲学作了非常新颖的解释。还要看到,冯友兰运用西方新着实论关于“潜存〞的说法来解释公孙龙子的作为共相的坚,也很有新意。潜存与存在不完全一样:后者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而前者则超出特定的时空。冯友兰在〔新理学〕中所说的“真际〞也是潜存的,而不像“实际〞那样是存在的。冯友兰运用西方哲学来解释朱熹哲学所得的创获,早就得到论者的肯定。例如,陈寅恪在对他的〔中国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说:“此书于朱子之学多所发明。昔阎百诗在清初以辨伪观念,陈兰甫在清季以考据观念,而治朱子之学,皆有所创获。今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说明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多新解。〞[8]陈寅恪把冯友兰的朱子研究与清代的阎百诗和陈兰甫的朱子研究相比,发现冯以义理胜、阎以辨伪胜、陈以考据胜。西方哲学理念的运用,使冯友兰梳理出了朱熹哲学的系统并多有新的解释。假如再考虑前面说过的新理学,冯友兰在这方面的奉献会显得更大。三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中,以西释中是最典型、最正宗的做法。在这方面,除了冯友兰之外,过多的人运用此做法。例如,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拓者、同样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胡适也是以西释中的典范。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被称为划时代的著作。它早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十多年。当然,胡著只说到秦朝为止,汉至清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均未讲,而冯著则把这段历史完好地讲了。胡著比冯著更早地以西释中。胡适说:“我做这部哲学史的最大奢望,在于把各家的哲学融会贯穿,要使他们各成有眉目条理的学说。我所用的比较参证的材料,就是西洋的哲学。……我们若想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史料,不可不借用别系的哲学,做一种解释演述的工具。〞[5]28从胡适的话可见,他对以西释中有很强的意识。我们在前面说过,胡适在解释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时,没有以西释中,而冯友兰在解释它时是以西释中的。这种比照只是个其余情况,而在总体上,两人都是以西释中的。胡适非常重视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它是贯串整本〔大纲〕的主线。运用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来讲中国哲学,这是胡适以西释中的关键。这一点可能对冯友兰很有启发。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冯友兰对此也甚为出力。冯友兰与胡适有着共同的教师杜威,但冯友兰远不像胡适那样对实用主义有浓烈厚重的兴趣。冯友兰有兴趣的是柏拉图哲学和新着实论。因而,两人以西释中之“西〞,有时候会有不同的详细内容。冯友兰的朋友金岳霖很尖锐地批评胡适用美国实用主义来讲中国哲学:“胡适之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是根据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有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几乎就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流露出来的偏见,是多数美国人的偏见。在工商实业发达的美国,竞争是生活的常态,多数人民未免以动作为生命,以变迁为进步,以一体事件之完了为成功,而思想与汽车一样也就是后来居上。胡先生既有此偏见,所以重视效果,既重视效果,则经他的目光来看,乐天安命的人难免变成一种达观的废物。〞[9]在胡适那里,实用主义与进化论结合在一起,成为批评中国哲学的武器。从金岳霖对胡适的批评,我们能够看出:在胡适笔下,中国哲学本身的特色不见了,剩下的只是美国人的偏见。那么,在冯友兰笔下,中国哲学本身的特色能否也不见了?在以西释中形式下,西方哲学是标准,是标准。以此标准、标准来衡量,越接近它的中国内容就越像哲学或者真正的哲学;离它越远的中国内容,就越不像哲学或真正的哲学。换句话说,越没有中国特点的东西,就越像哲学,中国哲学只要在符合西方哲学进而成为其例证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中国哲学自己并无单独存在的价值。四过去100多年,西方一直是我们的典范,是我们追赶的目的。“西方先进,中国落后〞这一模型无处不在。哲学上的以西释中,也具体表现出了这一模型。如今,面对中国的崛起,以西释中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位伟人就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奉献。过去20多年,中国的工业品源源不停地涌向世界,这的确是对世界的奉献。但是,我们应该还有其他的奉献。例如,我们还应该把学术产品〔包含哲学产品〕奉献给世界,而继续走以西释中之路似乎难以到达这个目的。相反,走以中评西之路更适宜。在以中评西的视野下,中国哲学本身的价值方可凸显,中国哲学本身的吸引力方可提升。试看下面一段以中评西的话:“中国人厌恶任何形式的片面和极端。与‘不是——就是’〔非此即彼〕相比他们更喜欢‘不仅——而且’。他们不是停留在对立物面前裹足不前,而是能够看到对立面互相之间的制约性,而且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上使对立的双方和谐统一起来。……与之亲密相关的是两种原则互相作用的思想。我们看到,以阴阳和理气概念表达出的自动和被动原则几乎存在于中国的所有哲学学派之中。……不是排挤自己的对立面,而是寻求一种综合之路,去化解矛盾,中国哲学的这种倾向与中国人宽容的处世态度大有关系,其宽容大度到达令西方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中国人常说:三教一家。意思是儒教、道教和fo教能够和睦相处和兼容共存。固然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频繁剧烈的论争,但是除了几次例外情况,他们很少使用暴力手段压制对方或是胁迫对方改变信仰。〞[11]这段话是从德语翻译过来的,固然它们在字面上似乎没有以中评西,但实际上有浓烈厚重的以中评西的意味:以中国的“不仅——而且〞评西方的“不是——就是〞〔非此即彼〕,以中国的和谐评西方的对抗,以中国的两种原则互相作用的思想评西方的二元论,以中国的宽容评西方的不宽容,以中国的多种宗教和睦相处评西方的宗教战斗,如此等等。读用西文写的关于中国哲学的文献,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对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特性的论说。这种论说比较容易引起西方读者的兴趣,而以西释中的论说则比较难以引起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