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专业_第1页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专业_第2页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专业_第3页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专业_第4页
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和意义1.1.1选题背景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我们在陶醉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充分领略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报复。随着人类索求的无限膨胀和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矛盾也日趋尖锐,生态危机已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建国以来,国家为满足各个领域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产量也由建国初期的0.43亿吨发展到20世纪末的13.3亿吨。煤炭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中,75%来自煤炭。而且在未来较为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会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因采矿等活动的加剧而失衡,如空气污染、水体酸化、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自然景观破坏等,并威胁到人体健康。长期的生态损失积累新产生的毁损与治理恢复数量质量上的问题,以及少有节制的采矿活动,使得研究矿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所以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十年九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最高渴望。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之基在于林,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2.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选题的目的:作为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煤炭资源这一重要物质基础的煤炭资源型区域,是受人类干扰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因此建设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刻不容缓;煤炭资源的特殊战略地位及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决定了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理论、方法和实证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极富研究价值和潜力。因此,基于我国煤炭资源型区域发展中凸显的生态问题、煤炭资源的特殊战略地位,使得研究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随着资源型地区“资源困境”的日益突显,学界对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的研究逐渐丰富。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的涵义、价值观、地位、作用、独立性等重要领域展开了探索性地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有关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讨论有关问题,但是系统的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定量的模型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外关于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研究或论述相对更少。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理论,考察煤炭资源型区域在发展中暴露的环境问题现状并分析其成因,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方面的有益借鉴。1.1.2选题意义选题的理论意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的提出实现了对前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对进一步开拓视野,走向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一,生态文明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先进理念。其二,生态文明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其三,生态文明扬弃和超越了西方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选题的现实意义:1.从现实意义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出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2.煤炭资源的自然察赋性质决定其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是有效解决该区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诸多严重的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必经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当前煤炭资源型区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煤炭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3.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生态问题不仅具有中国生态问题所共有的特性,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成原因和对策措施,其在整个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转型中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而且与其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资源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资源型区域社会稳定、推进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1.2.1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立足我国国情,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文明内涵。很多学者在界定生态文明概念时,认同它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1987年,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在学术界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一词。他说:“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关系。”学者李绍东教授在1990年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的文章《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中提出,生态文明的内容包括:纯真的生态道德观、崇高的生态理想、科学的生态文化、良好的生态行为。东北林业大学张忠伦教授在《人类文明的起落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要》一书中指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环境文明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文明。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会长刘爱军教授在《生态文明研究》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2】。他同时指出,生态文明内涵应从文化价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层面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生态物质(器物)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生态精神(观念)文明(包括新自然观、新价值观、新文明观等)。同时指出,生态文明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强调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和共同实现。石家庄铁道大学王宏斌博士在《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以解决人类和自然之间危机为使命的,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命运的崭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调整,力图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共生。简言之,生态文明就是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文明阶段,同时包含了一系列为此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又可称为环境文明或绿色文明【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余谋昌教授在《生态文明论》中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包括三个层次:生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生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二是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部分学者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要充分利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学者周义澄在《自然理论与现时代》中阐明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主要理论原则,论述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原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毅博士在《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五大理论基础:系统科学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中央编译局刘仁胜研究员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系统论述了生态马克思生义的生态学思想,重点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指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生态马克思生义、生态社会生义、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理论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培元教授在《人与自然》中提出;要将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保护自然资源,节流开源。部分学者认同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和谐、共生、发展的理念。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会长刘爱军教授在《生态文明研究》一书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基础——以生态为本,以生态为本是生态文明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前提。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教授等人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中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平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价值观。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幕葏教授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生态科学,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各部门要建立可自我协调运转、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达到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的协调运转,才能解决环境和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5]。三是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大部分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集中提出以下几个途径:树立生态文明观、发展生态科技、保护环境资源、完善法律法规等。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国勤教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中提出11条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开放生物质能、开放新型资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学者张忠伦在《人类文明的起落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要》一书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观念保障、环境保障、科技保障。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在《绿色创新》一书中指出资源环境开始居于制约地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观念转变为“当环境与发展产生矛盾时经济发展必须服从环境保护”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环境保护思想[6]。厦门大学吴凤章教授在《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撰文《建设生态文明:厦门特区发展模式创新》里认为,厦门经济特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成功探索一条新路子,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构建生态城市治理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推行资源集约化利用;自觉进行生态修复;开展区域综合整治;推动公众参与等途径。他重点指出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七大任务: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工作,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使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恢复生机、树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学者张幕葏等人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需要建立“四位一体”运行新机制,需要公众参与,需要进行法律变革。学者巴音朝鲁在《生态省建设知识读本》中详细介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国外学者关注生态问题比国内学者要早,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大多起源于欧美国家,理论成果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一是关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工业文明的缺陷是造成地球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加速污染。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指出工业文明带来的农药与杀虫剂等破坏了生态环境,最终将危害到人类。《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困境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批判,掀起了世界性环境保护的热潮。卡洛琳•麦茜特在《自然之死》一书中探讨了“科学革命”给自然开发、贸易扩张带来的“遗患”,以致工业社会面临种种困境,并对有机的世界和机械秩序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人类绝不是自然统治者,只有与所有生命和非生物都处于和谐之中,人类才能良好生存。从这种观点来看,“所有想要将征服生物圈合理化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因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慈善的殖民主义[7]。”诺顿认为,一旦人们确立了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人们就会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长远考虑,任何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将视为不道德的而遭到拒绝[8]。“只有承认环境的敌人不是人类(不论作为个体还是集体),而是我们所在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我们才能够为拯救地球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革命,寻找充分的共同基础[19]。”二是关于如何建设进行环境保护。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orBrundtlandReport)研究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走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俄罗斯学者伊诺泽姆采夫在《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工业社会不是工业社会“量”的扩张,而是人类文明的“跃进”,在比较美国和欧盟的发展模式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美国著名生态文明研究专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高级研究员小约翰•柯布在《文明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新技术虽然能解“燃眉之急”,我们还需要改变或改善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最深层的敏感性。同时,他指出解决生态问题的长期方案关键在于教育子孙后代的方式[1°]。MiltonFriedman(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经济学家)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被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除了要承担经济责任,还应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11]。”大卫•格里芬《全球民主和生态文明》一文中呼吁用一种全球民主,一种真正不为金钱摆布的民主去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12]。美国生态学家科尔曼在《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中强调实现社会正义(公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社会正义(公正)不单强调公平地分配物品,它也必然指平等地分享保健、教育、食物、住所、文化娱乐、个人和社群的自由表达,以及政治权力[13]。三是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少国外学者认为要以生态学为基本原则,探寻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摆脱生态危机。德国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马克斯•霍克海默在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开始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阿格尔在《论幸福和被毁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详细阐述,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可,他提出“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传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14]”。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地理系教授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中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发展,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义。美国学者福斯特和美国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在分析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对自然展开价值和文化的批评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一书中分析了生态学的唯物主义起源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传统,指出了生态学在自然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概念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自然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对于生态学的中心地位,充分利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解析了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和科学技术和科学理性的意义。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对“自然”概念进行了严谨“审视”,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观,指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是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场”进行补充。生态马克思主义观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环境,突出了唯物主义与自然的理论基础地位,在重视现实的基础上,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生态危机的根源,将其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重申马克思主义的解放价值。生态文明的研究起始于欧美发达国家,源于他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欧美环境保护学者、生态学家以及经济学家提出的关于对环境保护的呼吁及釆取的措施、关于生态保护理念和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和关于清洁生产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其中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学习与借鉴外国先进的生态思想、环境保护经验,分析和生态保护成效,充分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是生态文明的建设道路。1.2.2国内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现状1.3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1.3.1研究方法第一、调查分析法系统性地收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的材料,客观反映和揭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典型个案研究方法,对发展和规律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出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以此提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也为论文定性定量研究打下现实基础。第二、理论分析法论述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相关理论。如经济领域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论、地理学领域的人地系统脆弱性理论、教育学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环境学领域的相关理论等等,对这些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比对,找出其联系点,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增加了全文的学术价值。第三、文献研究法生态文明是一个生命力长久又旺盛的理论热点。历史上和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颖先进观点可谓层出不穷。我国传统的历史文献里有着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也对生态问题进行过经典论断,我国自十六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献。在这些丰富的理论资料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文的研究目的,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问题的全貌,提高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我阅读了大量文献并深刻领会,勤于分析,及时总结,从而可以较为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第四、系统科学法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生态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交叉学科问题,包含了环保学、地理学、资源能源、教育学等学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加以说明研究。煤炭资源型区域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生态,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因此本文坚持系统科学法,对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对整体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系统与系统间的相互制约与联系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1.3.2研究视角是什么意思?第二章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2.1生态文明研究综述2.1.1生态文明概念的厘定(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和“文明”这两个词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含义更加丰富的词---生态文明。“生态”代表房屋、家庭和环境的意思,最初诞生于古罗马。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1]于189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指出生态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从此赋予了生态以现代科学意义。“文明”一词最早见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乾·文言》)。汉语中的文明与野蛮对立,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是从拉丁文“Civilis”衍生而来,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及其发展过程。简单说,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但生态文明并非这两个词的简单相加。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这里的生态文明被定义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更加进步更加合理的社会状态,不仅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如今正在迈向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一心追逐物质财富,以经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罔顾生态安全,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失衡,造成了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而生态文明则人类深刻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扬弃。一方面,它继承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如科学和民主、人权、法律思想等;另一方面,它否定了以往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这些“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腐朽观念被抛弃。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把握住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来理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让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学者对它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探讨,对生态文明基本内涵的论述也逐步趋于丰富与完善。其中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广义的生态文明指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刘长明教授指出:“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一样,生态文明即将也必须取代工业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而存在如果说原始文明是白色文明,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其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来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在生产方式上,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以生态科技为基础,以生态产业为导向,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体制建设上,转变“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生态”的发展道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健全环保制度及评价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效机制;在生活方式上,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在文化价值上,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处理问题,建立料学的生态思维,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既能满足人类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又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伦理上,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念,旨在保护地球上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生物遗传基因、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实施生态补偿伦理[17]。2.1.2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的基础特征,核心特征是协调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这两项特征演变、延伸又从中分化、产生出来时代性、阶段性、地域性和可持续性等派生特征,具体表述如下:第一,系统性系统性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的研究对象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人类、环境、资源能源结合的有机整体,这三大子系统之间,以及各种组成的要素之间,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文明的发展必须以地球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永续维持为前提条件,人类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功能不断进化、向着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的方向发展。第二,协调性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种种难以自拔的生态危机。事实证明,工业文明以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的方式换取的物质财富增长,造成了人类与其世代依存的环境、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后果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当前人类社会正进入新时代,正在孕育形成新的更高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立将逐渐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上实现两者的和谐(王松霖,2006)。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即在生态文明系统内,实现人类、环境、资源能源三大子系统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协调性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特征,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时代性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生态文明具有应运而生、应势而发的特点。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空前提高的情况下,继而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成倍增长和人口的过度膨胀;另一方面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激烈。尤其进入加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污染一步恶化,生态文明就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做出的理性选择。第四,阶段性如前所述,生态文明以实现人类持续发展为最终落脚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将不断增加、需求层次将不断提高,因而生态文明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另外,由于生态文明既反对“反自然”的观念,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念,主张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因此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其各子系统不断进化基础上的续进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渐进性、阶段性上升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内容、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会有所差异。第五,地域性生态文明必须落实到具体区域才具有操作性,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需要”和能源、土地、水、矿物等环境资源“限制”特点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形态和方式也会有所差别,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会各有特点,不一而同。作为生态文明研究对象的人类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系统,其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如人口数量和素质、资源多寡与贫富、环境容量大小与好坏、经济结构的繁简和发展阶段的发达与落后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六,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要达到人类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三个子系统的发展相互适应,既能满足现在的人类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改善环境、资源能源利用条件;同时又能不损害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最终达到代际(间)人与自然的共存与共荣。2.1.3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原则,即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原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才是正确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原则办事。纵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共同性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一切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旦突破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就必须把一切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范围之内,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抛开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片面而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指出,人类的文明已经陷入危机,必须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即B模式,来取代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即A模式,从而创造新的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我们正确且可持续的开发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通过创新科技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控制人口的规模,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把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词时要讲究生态效益,大力提倡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2)公平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公平原则。这里所说的生态文明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既包括三个方面: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第一,必须重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的公平关系主要表现在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人类与自然的各种因素共同组成了自然界,对于自然界而言,自然界中其他所有生命与人类属于同等地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需要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一旦突破其承载能力,人类就将受到生态环境的威胁和惩罚。人类的发展依赖大自然的馈赠,也要承担善待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的共同需要。环境公平和补偿是环境政治与环境伦理的结合点和主要原则,完善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伦理原则与机制,实施科学正确的生态补偿伦理原则,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是它的基本目标。第二,必须重视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同时在中国国内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十分大。这些都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世界各国之间,国内各区域之间应当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原则,共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顺利的推进。第三,必须重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给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发展权。为后代保留一个美好的未来,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因此,当代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时,必须对后代负责,坚持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3)共同性原则。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共同性原则。世界各国虽然有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生态文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公平原则是共同的。环境污染不分国界,不分区域,不分民族,是一个更加充分全球化的事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环境的危机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关系到全人类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以全球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加强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合作。在共同性原则的指导下,持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形成一致的生态目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共同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三个基本原则,为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长远发展。公平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坚持公平原则,是人类对自身,对社会,及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有序进行的保障。共同性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共同性原则,集全人类智慧,为构建人类共同的生态文明家园而努力。2.1.4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是对以往所有生态理论的传承与超越,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扬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从理论认识和发展层面看,生态文明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第一,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中先进生态理念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向富有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传统文化基础。儒道等传统学说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都坚持奉行“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认为人类要承担自然道德,尊重自然规律。生态文明核心就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理论的精华。我国历史上一直都重视环境资源方面的法规制度。“禹之禁,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日,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源自夏朝的法规充分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态思想之早之美。另外,古老的中国还为生态环境专门设置机构以履行环保职能,先秦时期,官职上已经有了山虞、泽虞、川衡、林衡。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古老智慧的传承。第二,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恩格斯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失了”[3]。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在工业文明初期生态危机并未显露端倪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先知般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汲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智慧,使之具有了更蓬勃的生命力。第三,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生态环境认识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我党一向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在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不断深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历史和国情所限,虽有过“与天斗、与地斗”的偏激做法,但也不乏生态保护思想,如“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4];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绿色革命’要坚持一百年,二百年”[5];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组成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创新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列入党章,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而确立下来。将生态文明融入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中,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论述,并将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论述,是他系列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关于“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是每个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从现实形势和实践层面看。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发频发阶段,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引发了大量矛盾和冲突。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淨的水、新鲜的空气、洁淨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也正如胡锦涛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6]。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既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福祉所在。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著眼长远,为应对我国目前的生态困境,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畴,我们党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前提,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此外,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积极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承担责任,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有助于在未来国际对话中获得话语权和主动权。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整个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生存家园,生态问题不是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局部发生的生态灾难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从日本地震后的核泄露事件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选择,也是世界人民的选择。2.2煤炭资源型区域研究综述2.2.1当前煤炭资源的状况及特点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我国是发现和利用煤炭资源比较早的国家。煤炭的广泛开发和使用,被认为是人类进入了化石能源时代。到18世纪,煤炭已广泛地用于生活、工业和交通领域,有“黑金”和工业粮食之称。我国是煤炭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我国的煤炭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煤炭资源总量丰富。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将我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资源相比,探明的资源储量折算为标准煤,煤炭占85%以上。根据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国2000米以内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其中,探获煤炭资源储量2.02万亿吨,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全国共圈定预测区2880个,总面积42.84万平方千米,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可靠级(334-1)15676亿吨,可能级(334-2)12190亿吨,推断级(334-3)10930亿吨。优等预测资源量9815亿吨,良等11345亿吨,差等17650亿吨。2013年度我国煤炭新增资源储量520.7亿吨,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计算,2013年我国人均新增煤炭资源量约40吨。第二,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地域分布不均。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但与此同时,煤炭资源量最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量多达19193.53亿吨,而煤炭资源量最少的浙江省仅为0.50亿吨。我国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0亿吨的省区有新疆、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其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3650.09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60.42%探明保有资源量之和为3362.35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33.04%。我国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省、区是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甘肃、贵州等8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50750.83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12%这8个省、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之和为8566.24亿吨,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4.18%。我国煤炭资源量在500亿吨以上的有12个省区,这12个省区是1000亿吨的8个省区加安徽、云南、河北、山东四省,其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3773.78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6.55%这12个省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之和为9533.22亿吨,占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3.68%。除台湾省外,煤炭资源量小于500亿吨的17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仅为1929.71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3.45%探明保有资源量仅为643.23亿吨,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6.32%。第三,可供开采的后备资源少,人均少。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吨,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吨,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吨,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2.2.2煤炭资源的功劳与弊端

作为重要的主要的动力来源,煤炭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杰出卓越的贡献,也不容否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能够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工业动力来源和生活照明取暖物质,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然而煤炭生产同样存在技术水平低、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且由于大量煤炭需要外运,给交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矿业城市是以矿产资源开采及其产品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城市。这类城市发展壮大主要依靠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一旦资源枯竭,矿业城市将面临衰败的危机。而矿产资源开发本身是一种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最强烈的活动,使自然环境遭受到人类高强度的破坏与干扰,同时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也使经济系社会发展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矿业城市人地系统具有很强的脆弱性。矿业城市人地系统是个耦合的巨系统,由经济、社会、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以经济子系统为核心,社会子系统中人口因素作为内在动力,社会子系统中的政策法律、基础设施、文化因素作为保障,自然子系统中自然资源作为物质基础,自然环境作为空间支撑的经济—社会—自然耦合作用形成的复杂开放系统,是一个典型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异常激烈的人地关系耦合系统。矿业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是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等子系统的脆弱性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相互交织形成的耦合系统脆弱性。矿业城市过度开发矿产资源造成资源的枯竭快速、生态环境退化和破坏,乃至自然灾害(地面塌陷、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系统扰动、水环境污染、泥石流、尾矿山)。造成矿业城市自然环境系统的脆弱性;长期以来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矿业城市的建成广泛的区域经济联系,缺乏培育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外部条件,导致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使资源开采业面临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威胁矿业城市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矿业城市产业文化以及城市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单一社区就业结构和劳动技能的缺乏,加重了城市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导致城市贫困和弱势群体,造成城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此外,矿业城市所特有的生产安全和矿难风险,成为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系统脆弱性的潜在突变因素。矿业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以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为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矿业城市脆弱性耦合系统。54弱性控制在阈值范围之内。因此,脆弱性具有一定的可调控性。煤炭城市(也称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矿业城市)是指因当地开采煤炭资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或因附近开釆煤炭资源而使原有城市重新兴起,并且煤炭产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120]。煤炭城市一般经历由矿井到资源生产基地最后形成职能完善的城市的过程。我国最早的煤炭城市开始于清朝,关于中国近代最早的煤矿城市,周德群等人在《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结构、演变与发展》一书中认为:1878年,直隶开平煤矿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矿业城市—唐山的诞生[121]。其后为了满足洋务运动后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一批抚顺、徐州、大同这样的由煤炭基地而发展起来的煤炭城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支持战争和保障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存的大部分煤炭城市成立于建国后,为了响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号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我国依托大型煤矿产地先后建设了50多个煤炭城市,其中主要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工业体系的建成需要大量煤炭资源作为支撑,在东北和中部地区新勘探发现并建成了众多煤炭城市。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一轮重工业化开始兴起,改革开放使东南沿海城市制造业快速增长,拉动了对煤炭能源的需求上升。对原有资源开发基地的改造后形成新的一批煤炭城市,例如山西和内蒙的煤炭城市群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2.2.2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2.2.3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及其产业结构分析也可以用矿业城市的历史功勋取代,烦请您斟酌吧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业城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矿业城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克拉玛依、大庆、东营、盘锦、库尔勒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平顶山、阳泉、兖州、淮南等大型煤炭基地;鞍山、攀枝花等大型钢铁基地;白银、金川、铜陵、德兴、大厂等大型有色金属基地;昆阳、荆襄、云浮等大型化工基地,形成了我国能源与原材料的强大供应系统。目前我国已成为体系完整,矿种齐全、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业大国;我国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0种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矿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提供了95%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5%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农田灌溉用水和1/3人口的饮用水。其中,矿业城市为国家提供了9316%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80%以上的铁矿石、70%以上的天然气。大庆原油产量占全国的415%,鞍山钢产量占全国1/7,金川提供了绝大部分镍和铂,攀枝花钒钛产品分别占全国的78%和60%。矿业城市已成为提供矿物能源与原材料的主体。(2)矿业城市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作出重要贡献。矿业城市的兴起,成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群体中的重要部分,构成一个新经济增长极,不仅制约着矿业的兴衰,而且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9年,全国矿业城市(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17亿元,占全国GDP8191019亿元的3713%。人均GDP为9817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6534元的115倍。矿业城市以占全国2417%的人口提供3717%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矿业总产值2895亿元,占全国当年矿业总产值3573亿的81%,占当年全国GDP的315%,由于矿业的大后续效应,矿业产值及矿产品加工工业产值则约占全国GDP的30%;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矿业城市向国家交纳了大量利税,为国家财力增强作出重要贡献。如大庆累计上交利税3103亿元,是国家同期投资总额的46倍。(3)矿业城市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如河南的平顶山,黑龙江的大庆,新疆的克拉玛依,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四川的攀枝花和甘肃的金昌市等等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矿业城市的发展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矿业城市不只是众多的人与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为纽带,相互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同时,矿业城市也是一个区域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高度聚集的场所,是一个区域人财物的聚集中心和中心市场,它所固有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如攀枝花,从1965年开始,经过35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最大的钒钛生产基地,周围辐射20万km2、2000万人口,成为川滇交界地区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中心。矿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矿产资源开发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目前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18147%,青海、新疆两省区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4)矿业城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矿业城市的兴起,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仅矿业城市中的矿业职工就约有827万。矿业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地市级城市为甘肃嘉峪关市,约占70%,最高的县级区为河南上天梯区约66%,最高的县级市山西义马市约54%,最高的镇是青海的芒崖镇约占52%。由此可见矿业城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矿业的发展,带动与促进了矿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扩大整个社会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矿业城市已吸纳人口达311亿人。这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5)矿业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国家,1949年城市化率仅有1016%。由于一大批大型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查开发的成功,先后建成了大庆、包头、金昌、嘉峪关、克拉玛依、大同、淮南、淮北、阳泉、乌海、鞍山、本溪、盘锦、松源、七台河、鸡西、铜陵、马鞍山、新余、德兴、三门峡、黄石、郴州、云浮、铜川、白银、石嘴山、东营,,等400多座矿业城镇,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1999年的城市化率已达31%,县以上矿业城市在全国城市中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918%上升至目前的33%左右。矿业城市为加速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还会有一批矿业城市兴起。因为,西部地区矿产勘查开发程度低,矿产资源还有较大的潜力,随着地质勘查工作进展,还会促进一批新的矿业城镇的诞生与发展。如陕西的大柳塔因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而将形成一座新兴的矿业城市。总之,矿业城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3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2.3.1可持续发展理论上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尖锐和全球化,所谓。人类困境。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目前,尽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还不完全规范统一,许多专家学者仍坚持分别从自然、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阐述,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给“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定义为各方面所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大要素,其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这种发展既强调量的增长,也强调质的提高,既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总量增加,也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体。可持续发展观既能够正确地反映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促进当代发展,又能够科学地预测未来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观要求,保证后代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与传统发展观比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发展是主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坚持走整体、协调、综合发展的道路,坚持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人类处理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和理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进一步趋于理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资源型城市因其特殊的主导产业而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产业特征使其发展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特殊的产业特征和重要的产业地位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过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资源型城市应积极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在资源型产业领域,应当坚持开放型的资源供给战略,节约型的资源消耗战略、集约型的资源产销战略、科技型的资源开发战略、协调型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友好型的环境保护战略。就单个资源型城市而言,必须坚持绿色导向,计划开矿、适度开发、均衡生产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积极进行污染治理,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绿色转型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3.2科学发展观理论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提出“绿色发展”。该报告阐述了中国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上所面临的挑战。2003年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大协调发展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出发,真正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观。2.3.3生态系统理论2.3.4环境承载力论有其他相关的好写的理论也可以替代第三章煤炭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及其形成原因当今时代,环境问题和人口、资源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也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矿业城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矿城的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建设,二是防治污染,地质灾害。三是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处理。从污染来说,除居民生活污染外,工业生产特别是矿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矿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要占用一些土地和破坏一些土地,矿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就必然会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就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采矿需占用大量土地,全国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达40万ha。因采空或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塌陷、滑坡、地裂缝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千余处。全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中85%以上来自矿山开采,现有固体废矿渣积存量高达约60~70亿t,其中仅煤矸石超过34亿t,形成煤矸石山1500余座,占地5000ha。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仅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达26亿t,废气达1700亿m3,对土地、水体和大气都造成污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已成为许多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成为政府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尽管1988年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整治、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如唐山、淮北、邹城、平朔等地创建了若干示范区,但全国的矿山土地复垦率仅为12%,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矿山环境整治已经成为困扰矿业城市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全球环保呼声日益增强,而治理环境和进行生态建设又缺乏足够的资金,这又加大了矿业城市的压力。3.1煤炭资源型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困境

生态问题席卷全球,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不受影响。严峻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劣的生态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要拿出巨大诚意和精力来应对的共性问题。因为事关存亡,利在千秋。而本文在关注这一共性问题的同时,试图把视角更加专注地锁定于煤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困境。因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和其他城市区域一样,有着共性的生态问题。但同时,它还要探索走出由它的特殊性带来的生态困境的有效措施。可以说是承担着双重的压力。煤炭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问题的特殊性。煤炭产业是一个高产出同时高污染、高破坏行业,煤炭开采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最为激烈的活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的活动,因此富含煤炭资源的地区大多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很显然,煤炭深埋地下,对它的开采必然是人与地的最激烈的相互作用,长期的煤炭开采对煤炭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森林植被、水土资源、大气环境等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土地资源第一、破坏地质构造,地面塌陷严重由于煤炭的地下开采法,改变了地层和岩石的构造,改变了岩石的应力条件分布,使上覆岩土层丧失了稳定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地表往往会发生一系列地质结构变化,如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和塌陷,以致会诱发小地震和引起地层活化。由于地下采矿后会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被用来进行矿坑排水,严重破坏了原生的地质环境,使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导致地应力减小,容易形成地面塌陷。影响地面塌陷的因素有地表环境、地质条件、采空区大小及顶板盖层厚度。以煤矿为例,平均开采每万吨原煤,地表塌陷面积约2000m2,80%以上大中型煤矿区存在地面塌陷。不少地区,地面存在严重的塌陷问题,地面塌陷不仅毁损了土地,而且容易造成建筑物和采矿设施的严重破坏,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矿山在开采过程不同程度引起次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开发中形成大量采空区,容易引起岩石冒落而导致山崩;露天开采破坏地表植被,易造成边坡不稳,地压失去平衡,导致危岩崩落,山体滑坡等;地应力减小,岩体不堪重压,引起岩爆。在降雨量大时,崩塌、滑坡的次生产物作为泥石流物源,形成泥石流等。第二、土地占压和毁损严重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同时在选矿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尾矿,而且采煤过程遗留了大量煤矸石和粉煤灰,由于现阶段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因此大量废渣的堆积也是考验煤炭资源型城市智慧的一大难题。。过去我国大部分露天煤矿都是采用外排土方式进行开采,外排土压占的土地一般是挖损土地量的1.5倍-2.5倍,露天开采必然会侵占和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长期的矿山开发还产生了大量的工矿废弃地,侵占大量有限的土地资源,据统计,一座大型矿山平均占地达18~20hm2,小型矿山也达几公顷。第三、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煤炭资源是深埋地下的远古植物遗骸,这些区域原本都是被森林、草地或植被所覆盖,煤炭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地严重损害了这些地区的植被系统。同时,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不断的累积,侵占农田、破坏地下水和地表水体,改变地表糙度,使土壤抗蚀指数降低,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而土壤和水分是植被生存的必要条件,由此就对地表植被的生长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例如辽源市开禁之前的森林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原有比率曾经高达80%以上。2005年森林覆盖率已降为33.18%,森林覆盖率下降以后,涵养水源和固定土壤能力逐渐丧失,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和地下水的流失,造成土壤的贫瘠,给农业种植面积造成损失。3.1.2水资源破坏及污染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水资源本来就十分短缺,煤炭资源型城市在生产生活中甚至需要更多的水资源。但煤炭的开采利用过程却对水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煤炭资源开采会严重干扰城市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统。在煤矿开采的扰动下,原本完整运行的地下水系统在其输入输出、系统结构、内部作用过程中和功能上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因地下采煤,会大规模疏排地下水,矿井巷道会穿过地下含水层,这样原本自然的地下水径流场被人为隔断,不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改变了地面降水的径流和汇水条件。同时由于地下开采破坏地质结构,通过这些地址裂缝,地表水不断渗入地下,长此以往地表的水系的流量减少,甚至严重到出现断流现象。总之,煤炭资源不合理不科学的地下开采意味着整个区域水源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转化,甚至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方式的彻底改变。第二、煤矿生产排出的大量废水污染地表河流等水体。据统计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达26亿t,这些废水不同于生活废水,它们有的含有有害物质,比如硫酸盐、氰化物、氟化物以及Pb、Cd、Hg、As等,甚至少量废水含有危害性较大的氟和放射性元素;有的含有大量悬浮物,如煤粉、砂、泥等;有的废水是酸性水。这些煤矿废水的大量外排进入地表河水,严重污染水源,被污染的河水补给地下水,又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环境,更严重的是会为人民的生活健康安全埋下隐患。此外,排矿堆、尾矿及煤矸石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份的废水入渗到土壤和水环境系统中,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壤,并进一步污染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间接地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水资源均衡被破坏和污染,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影响严重,采用工程措施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固体废弃物的淋滤液污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破坏水资源由于采矿对矿体的疏干,出现大面积疏干漏斗容易形成海水倒灌及土地沙化,使很多地方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缺。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使用多年的水井由于采矿而干枯的现象。而且采矿多是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地,矿体、矿渣中的有害元素,通过淋溶进入。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有些人就地选矿,一些小汞碾、小氰化池沿河道建设,致使带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河水。例如,陕西潼关金矿区的一些民用水井重金属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矿业开发产生的有害物质沉积在河流底泥中,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据分析,重金属污染会持续500年之久,其尾矿污染也会持续100年以上。河水混浊不堪,一些金矿区农民用河水浇地,致使作物死亡。由于开矿,使水地变为旱地,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即使不减产、绝产,重金属也会在农作物中富集从而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部分金属矿区存在着环境病爆发的危险。3.1.3大气环境污染近期引起全部国人高度关注的有柴静出品的《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着重探讨了雾霾问题,我国空气问题突出,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全国仅4%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的报告,世界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七个城市属于中国。这其中雾霾是最困扰最棘手的问题。而造成雾霾的最主要圆形就是煤炭。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及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废气。这些扬尘及废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煤炭开采造成的大气污染以烟煤型污染为主,污染源主要来自各种燃煤锅炉和矸石山自燃排放的污染物。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氧化、风化和自燃后产生的扬尘和H2S、SO2、CO、CO2、烟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其中,以SO2污染最为严重,SO2容易被氧化成SO3,并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硫酸分子,容易引发酸沉降。另外,在煤矸石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当风速达4.8m/s时,矸石粉尘悬浮于大气中,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在《穹顶之下》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每年煤炭达30多,和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使用量一样多,可想而知我们的空气脏到了什么程度,对人民的身体和健康生活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3.1.4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和破坏煤炭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主要是由于矿山工业建设、矸石堆放、开山修路、露天采矿剥离等引起的。这些剧烈的煤炭开采与建设活动,改变了矿区内以及周边地区水体、土壤等环境的初始条件,破坏了区域内营养元素的循环与更新。矿井采矿及其配套工程设施诸如交通线、建筑物的建设,使矿区生态系统原有的大面积连续的生物环境被人为分割成许多面积较小的不规则板块,甚至整个矿区的生态系统已完全消失,生物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生物的生存活力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煤炭资源开采后,遗留下大面积的废弃地,土壤和水体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使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煤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