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_第1页
初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_第2页
初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_第3页
初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_第4页
初中地理课件-自然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自然灾害1第四节自然灾害1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图释导学2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图释导学2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2、了解我国在多方面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3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知道我国3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4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5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6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3、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4、生物灾害,在自然界,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灾难就会接踵而至。如捕杀鸟、蛙,会招致老鼠泛滥成灾;用高新技术药物捕杀害虫,反而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会排挤本国植物,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灾害,危及生态环境。73、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综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8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是世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9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问答下列问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0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读图归纳,完成下表: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滑坡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势第二阶梯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1读图归纳,完成下表: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洪涝干旱台风泥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2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2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13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防灾减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14防灾减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防灾减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15防灾减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地震的预防16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6地震的预防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17地震的预防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泥石流的预防地震的预防18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8泥石流的预防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9泥石流的预防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梳理归纳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分布成因防灾减灾

20梳理归纳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分布成因防灾减灾评价园地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寒潮B.地震C.洪涝D.车祸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滑坡C.台风D.泥石流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DCB21评价园地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2.下列评价园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C.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5.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B.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D.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AC22评价园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防灾减灾评价园地6.阅读图文资料,问答下列问题。资料: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附近发生8级以上地震,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23评价园地6.阅读图文资料,问答下列问题。23评价园地(1)在“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中用“△”标注汶川的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地震频繁的原因。汶川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地震频繁。24评价园地(1)在“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中用“△”标注汶评价园地(2)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书包、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25评价园地(2)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当地震第四节自然灾害26第四节自然灾害1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图释导学27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图释导学2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2、了解我国在多方面的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28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知道我国3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29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301、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31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3、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4、生物灾害,在自然界,人类与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灾难就会接踵而至。如捕杀鸟、蛙,会招致老鼠泛滥成灾;用高新技术药物捕杀害虫,反而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会排挤本国植物,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灾害,危及生态环境。323、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综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3阅读材料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是世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34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9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问答下列问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35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读图归纳,完成下表: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滑坡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势第二阶梯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36读图归纳,完成下表: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区形成原因洪涝干旱台风泥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37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2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38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防灾减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39防灾减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防灾减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40防灾减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地震的预防41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6地震的预防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42地震的预防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泥石流的预防地震的预防43灾害的防控灾害的防控防灾减灾18泥石流的预防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44泥石流的预防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梳理归纳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分布成因防灾减灾

45梳理归纳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分布成因防灾减灾评价园地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寒潮B.地震C.洪涝D.车祸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滑坡C.台风D.泥石流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DCB46评价园地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2.下列评价园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B.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