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讲义重点_第1页
中国文化史讲义重点_第2页
中国文化史讲义重点_第3页
中国文化史讲义重点_第4页
中国文化史讲义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绪论[教学目的]: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二)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一)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二)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2、制度文化层3、行为文化层4、心态文化层(1)社会心理:(2)社会意识形态:(三)狭义文化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称作"小文化"。三、文化的功能(略讲)(一)记录功能(二)认知功能(三)传播功能(四)教化功能(五)凝聚功能(六)调控功能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文化1、中华民族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二)中国传统文化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2)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3)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的予以继承。(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二)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究与社会考察相结合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教学目的]: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教学重点与难点]: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关系。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一)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建立疆域变动的概念,区别目前国际法意义上的疆域观念与历史的疆域观念。(二)概略介绍中国古代政区二级制与三级制度的交替情况,可重点介绍清代的地方政区情况。(三)省的出现及演变。元朝是一个转折点。二、民族、人口(一)简单提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化状况,可介绍民族打的"多元一体"观念。(二)提示人口的变迁。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南北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历史上的几次人口的迁徙,提示在人口迁徙过程中伴随着文化的交融。三、地形、地貌四、气候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的内涵。(二)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华文明。2、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3、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延续性是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2)周围高山、隔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3)其他大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1、复杂的地形与多元的地理单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对江南的开发。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重点介绍商业、手工业在西汉前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汉武帝的盐铁官营等官方垄断重要商品的制度,讲透这种制度之下,商业已经完全被束缚在封建肌体之上,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联系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四、内敛的海洋贸易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一)地主与皇帝在特权、地位上的相互依赖与对地租的争夺(二)自耕农与地主的矛盾主要在于对于土地的控制,打破相对平衡,就会造成流民泛滥,引起动乱。(三)自耕农与皇帝的矛盾与依赖。清官好皇帝的经济根源。(四)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五)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从这种力量的动态平衡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周期性及其延续性。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一)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多样的自然条件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汉武帝的垄断政策与商品经济的萎缩(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对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一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1.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3.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4.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嫡长子继承制二、封邦建国三、宗庙祭祀制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一、家天下的延续二、封国制度不断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家国同构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二)经济基础稳定(三)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四)对人身控制严密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正面影响(二)负面影响1、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2、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3、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略讲)一、中国人起源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中国人人种类别: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二、原始物质文化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陶器广泛出现。三、原始观念文化(一)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二)原始艺术:陶塑、陶绘、原始雕刻、岩画。四、原始社会组织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五、上古文化的分布华夏文化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东夷文化集团: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第二节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一、殷商神本文化丰富的殷商文化。神本文化的特色。二、周人的文化维新(一)宗法制度的建立。(二)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1、"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2、"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历史上把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500余年称为春秋战国。这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竟相争霸的时期。中国文化就在这种大动荡、大变革中迎来了她空前的辉煌。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二)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一)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司马谈六家之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刘歆十家之说(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二)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儒学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正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道家学派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法家学派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墨家学派主张"尚力","节用","兼爱","天志","尚同",典型地反映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阴阳家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中原地区各古老部族,在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中被几个大国逐渐吞并。到战国后期,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民族。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略讲)一、宏阔的文化精神(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与罗马、孔雀王朝为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惟有罗马。(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安昆明池、汉赋、《史记》均为秦汉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巨制。(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交流更为便捷。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一)文化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二)思想统一: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执行,使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诗》、《书》、《礼》、《易》、《春秋》被尊为"五经"。(二)官方哲学--"经学":尊"五经",复"立五经博士",推行"以经取仕"的选官制度,使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第五节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略讲)一、玄学崛起玄学崛起的社会原因:统治阶级的腐败、社会大动乱、儒学神圣光圈的黯然失色使玄学应运而生。(一)玄学的宗旨及最高主题:"贵无"。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二)玄学的学派特征:玄学的思维特点。玄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玄学对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二、道教创制及佛教传播(一)道教的酝酿、发展与定型: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基本定型。(二)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思想渊源、神仙世界、教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显现出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明显不同。(三)佛教的传播:佛教融进了南北朝文化系统。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儒、玄、道、佛的调和与排斥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显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第六节隋唐:隆盛时代一、文化背景门阀世族势力急剧没落。科举制度打破了文化垄断的旧秩序。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二)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使唐文化更加丰富多采。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诗歌领域的辉煌成就:唐代是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代,清代所编《全唐诗》收录作品48900余首,诗人2300余家,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难以数计的天才诗人。书法艺术的黄金时代:篆书、草书、行书、楷书成就辉煌。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成为中国书法的宗师。绘画艺术的极盛时期: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使唐代画坛充满活力。吴道子成为名传千古的"画圣"。散文创作的丰硕成果: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一、理学建构理学的学派特征。理学的深远影响。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雅化的宋词:词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精致。精致的宋代绘画:两宋绘画富于潇洒高迈之气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其他领域的雅文化:古文、诗歌、饮茶、瓷器、服饰等无不雅致清秀。三、市民文化的勃兴傀儡戏、参军戏、市人小说、杂剧、讲史、说书、皮影、角抵、花鼓等市民文化迅速崛起并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四、教育和科技成就(一)宋代教育的特色: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二)宋代科技成就: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大发明。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略讲)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忧患意识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的支离破碎。科举制度的中断使元代文人仕进堵塞。他们投身于杂剧的创作,使元代杂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谴责黑暗。表达时代悲愤。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一)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元帝国对欧亚的征服、中亚交通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异邦的先进技术,如阿拉伯天文学、数学流入中国科技界;中国的火药、印刷术、历法、数学、瓷器、茶、丝绸、绘画、算盘等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世界文化总体面貌因此更为辉煌灿烂。第九节明清:沉暮与开新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二、早期启蒙思潮(一)短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1、《金瓶梅》、"三言"、"二拍"是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的反映。2、《儒林外史》、《红楼梦》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病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3、明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之比较: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一)图书典籍方面: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二)古典科技方面:问世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训《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等,成为封建社会晚期科学成就的高峰。(三)学术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与考据规模空前。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西学东渐的中断。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1、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2、中国文化对亚欧各国的影响。3、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4、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大交汇。第一节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城廊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得,婚姻仕进可荣。(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无城廊,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族善骑战,勇猛彪悍。(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一)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1、作方式上采用"刀耕火种"。2、过着迁徙无定的游耕生活。3、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中原农耕民族相比尚处于不成熟水平。(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历代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设官治理,羁縻柔远政策与强硬镇压并重,另一方面推行教化。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一)经济生活。(二)衣着服饰。(三)日常起居。(四)音乐舞蹈。(五)文学。(六)史学。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一)、时间:从汉代到唐代。(二)、外来文化主体: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三)、内容: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给其它文化系统。中国文化正是因为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再加上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才形成了汉唐时期的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一)、时间:从汉代到唐代。(二)、外来文化主体:欧洲、美国、日本文化。(三)、内容: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及自然科学。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1、汉语的结构特点2、汉语的神韵3、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4、中国古代文化典籍5.汉语的神韵6.汉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一节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精讲)一、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二、中国文字的形态,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第二节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略讲)一、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过程二、古代书籍形态的特点(一)简牍、简策的特点:成本低,修改方便;但比较笨重,不易翻动。(二)缣帛的特点:使用方便,轻便便于携带,但不易修改而且成本高,价格昂贵。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略讲)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部类(一)经学著作中重点介绍《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和《论语》。(二)史学著作在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一章中详讲。(三)诸子百家著作在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一章中详讲。(四)诗文集只介绍《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全唐诗》、《欧阳文忠集》等重要诗文总集,二、类书与丛书掌握《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几部重要典籍的特点。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感受中国文化中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是什么),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是什么。第一节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一、天学(一)、天象记录这部分以"解"为主,解释这些成果的科学意义。(二)、天体测量(三)、历法可略讲,但要突出其精确性。二、数学(一)、十进位强调其为中国发明,而不是阿拉伯略讲(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三)、宋元算学这两点结合起来讲,特点仍然是计算见长三、医学(一)、中医学这一点最好详讲解,因为这方面不仅是中国科技在现代仍然起作用的部分,而且中医典型地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指导之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科学体系,优点、缺点都集中在这里。要解释清楚五行学说、脏像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的确切内涵,可选一、两方面展开,如脏像学说、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中包含着对当代科学体系挑战的成分。简单介绍中医的基本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柜要略》、《神农本草经》(二)、中药学(自学)第二节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一、火药(自学)注意火药的发明时间,传入欧洲的时间、渠道,对世界的影响,以下三项与此同。二、指南针(自学)三、造纸(自学)四、印刷术(自学)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一)、实用性实用是科技的最终归趋,但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其学理倾向性方面,即缺乏一种和常识、当时日常实用的一种疏离,其实用面及前瞻性受到影响,缺乏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品格"。(二)、整体观这是中国古代科技,尤其是科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整体观的优点在于避免了西方近代科学机械性的知分析、轻综合的弊病,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某种程度相符合。缺点是重宏观而忽略了微观、内在的方面,难以进一步深入,所以"整体观"往往流于经验性。尤其要切实将清楚传统科技与西方当代科学的相似只在于思路,而两种科学还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事实,不可误导学生。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讲透)1、重综合,抽象深度不够,科学的"生殖"能力不强,重复发明,长在技术,2、缺乏演绎推理系统,科学的"形式化"不够,近代西方科学就是建立在用抽象演绎及数学系统对实验材料概括的基础之上的,伽里略的例子。中国缺乏这种严密的概括体系,是以科学的可持续性不强。3、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解释"道器"这一哲学范畴。"道"为原理,器为器物,技术,但中国传统文化把"道"解释为政治伦理的原理,而不是科学理论。可举李时珍的例子。(二)封建制度的扼制1、科技人员地位低下2、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3、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古代教学思想2、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1、四五千年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2、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教学机构: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师队伍:教师由当时的现职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分工明确,级别分明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学生入学年龄及学习年限、考查、奖惩、皇帝视学等制度。3、私学兴起4、汉代,开创太学。地方政府办学,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以儒学经典为教材。选士方法:察举、征辟5、晋代中央学制分两种,国子学和太学。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新增"九品中正制"6、唐代学校体系更加完备,"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健全发展了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7、宋代书院兴起。"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8、明清时代的国子监明清科举制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科举制优缺点。(二)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荀子在《礼论》中进一步突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君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韩愈又在《师说》中具体论述了教师的作用。这些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促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之所以在封建社会受到空前尊重,正是历代尊师的缘故。(三)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长期封建社会,无论帝王还是臣民都把读书当作神圣事业,不允许有任何的轻视和亵渎行为。而科举制度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更加刺激了全社会敬学的心态。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即"德智统一观"(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的力量。第二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自学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1、文学的文化地位2、文学的发展历程3、文化的文学具现4、文学的辉煌成就5、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略讲)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一)上古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但在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卜辞通纂》中富有诗意的辞句;《易经》中的优美歌谣;春秋贵族外交活动中的政治手段--"赋诗";儒家的"诗教"文学观。(二)魏晋时期:文学觉醒,曹丕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三)魏晋以后: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四)唐:文学发达作家、作品之多、作家身份之杂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此处需以概略式的事实,具体突出这一观点。(五)结论: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确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二、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概讲,突出线索性)有悠久的历史,3000多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是其主要特征。(一)诗歌(二)散文(三)叙事文学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一)主要表现在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上,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是其它国家民族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二)需指出并结合作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应和第二节的成就部分互为照应,此处应突出"面")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一、《诗经》与《楚辞》(一)、〈诗经〉1、文学地位第一部诗歌总集集体创作现实主义2、编定公元前6世纪乐师孔子3、组成按音乐分类,可分三部分。风、雅、颂。4、内容一是周族的历史;二是描写各种劳动情景;三是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5、文化意义:写实美刺传统6、艺术特征现实主义赋、比、兴。(二)《楚辞》1、"楚辞"与《楚辞》的含义南北结合的楚地新诗体。诗集:西汉刘向编集《楚辞》、东汉王逸《楚辞章句》。2、内容两个方面:身世、追求。3、《离骚》的文学地位第一首个人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奇丽的楚地文化色彩、奇特的想象);发展了比兴手法。4、文化意义:伟大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爱国情感、执着的人生追求、鲜明的爱憎、顽强的斗争精神)二、先秦散文及汉赋(一)先秦散文1、散文"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实和个人言论《左传》:内容艺术2、散文以论说(思想、政治主张)为主要特征发展可分三个时期语录体:《论语》:"礼"、"仁";简练明白、深入浅出、人物个性突出(应突出哲人的思想精粹)。对话体:《孟子》:"仁政";雄辩、浩然之气(应突出古代文学展现的政治智慧)。《庄子》内容:"老庄"并称,道家哲学。艺术:奇诡、寓言。(应突出先哲的参悟人生、大智若愚的至高境界)专著体:《荀子》、《韩非子》学术论文集。(二)汉赋1、特有的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不歌而颂铺陈扬厉曲终奏雅)2、形成和发展:战国后期产生汉代鼎盛六朝骈赋唐律赋宋文赋3、分类、特点、代表作三、唐诗宋词(一)唐诗(文学成就最高)1、分期:一般以四期分2、盛唐文学的繁荣:50年原因:国力空前统一;经过长期的发展表现:诗歌派别多山水田园边塞名家辈出李白杜甫(突出作家作品的文化意义)篇什繁复:55000首3、两大诗派:元白诗派: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正视现实、抨击黑暗,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韩孟诗派:韩愈为首,孟郊、贾岛、李贺等;刻意求新,勇于创造语言戛戛独造、风格奇崛、多样。4、"盛唐气象"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反对侵略、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仁爱精神、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刻于求新、勇于创造等(应结合作品、作家进行分析)(二)宋词1、宋词的兴起:初盛唐宋初与诗的关系词的格律特点2、分类、特点及代表作家婉约词:"艳科";尤以男女爱情为主;细腻、柔靡、委婉含蓄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李清照、姜夔、柳永、吴文英豪放词:题材多样;士大夫抒情;豪放、高妙、慷慨激昂沉郁悲凉范仲淹、苏轼、辛弃疾3、词的传统特征及美学特征婉约词的传统源远流长题材表现功能风格倾向上,委婉含蓄。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一)元杂剧1、涵义2、代表作品作家内容3、主要题材(五类,参见教材)4、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5、元杂剧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二)小说1、发展阶段;笔记小说(先唐)、传奇小说(唐)、话本小说(宋元)、长篇章回(明清)"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双璧":《儒林外史》、《红楼梦》2、六大小说《三国》罗贯中历史演义小说动荡时代的全景式的历史图卷。人物类典型化塑造《水浒》施耐庵英雄传奇小说108位英雄聚义梁山"忠义"、除霸安良伦理道德观念《西游》吴承恩神魔小说孙悟空的反抗和取经传统文化精神的两面性《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文人独立创造世态人情日常生活为题材文化转型期的失序社会的艺术体现《儒林外史》吴敬梓批判对准科举考试制度讽刺艺术《红楼梦》曹雪芹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百科全书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思。3、《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成功在对封建制度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一)写意手法(二)中和之美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筑、书法、绘画、戏曲的历史沿革、基本类型和美学原则。2、中国古代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3、原始彩陶与青铜纹饰的艺术法则。4、中国雕塑和绘画的特色。5、中国音乐的独特体系。6、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第一节辉煌的远古艺术(略讲)一、原始彩陶二、青铜纹饰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一、建筑(精讲)(一)宫殿(二)陵墓(三)寺庙(四园林二、雕塑(略讲)(一)我国古代雕塑主要由四个集群组成(二)中国雕塑的特点三、书法(精讲)(一)篆(二)隶(三)楷(四)草书(五)行书四、绘画(精讲)(一)中国绘画的历史沿革1、宫廷绘画2、文人绘画3、宗教绘画4、市民绘画5、民间绘画(二)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1、散点透视2、以大观小3、遗貌取神4、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五、音乐(略讲)(一)中国音乐分类1、仪式音乐2、宫廷舞乐3、声乐4、独奏器乐5、民乐(二)中国音乐的特色1、旋律为主2、节奏喧泄3、理性精神六、戏曲(精讲)(一)戏曲的沿革(二)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1、综合性2、程式化3、虚拟化第三节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略讲与讨论相结合)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一)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二)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准则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一)阳刚之美(二)阴柔之美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包括人与人相和,人与社会相和,人与宇宙相和。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古代史籍的种类、特点,各种体裁的史学都形成一个从古代到清朝的系列。中国史学的核心精神。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略讲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略讲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本部分要有重点地讲透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提示自学二、编年体的开创与定型(一)、从《春秋》、《左传》到《两汉》编年体的定型(二)、《资治通鉴》及其续作,《通鉴》系列三、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一)、详细介绍《史记》的体例及其价值(二)、介绍正史系列四、典制体史著三通、九通与十通五、记事本末体系列与史评论(一)、详细讲解《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的由来、特点,解释"纪事本末体"的特点。《绎史》、《左传纪事本末》、《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形成另外一个系列。(二)、《史通》与《文史通义》史学理论的代表作略讲(三)、《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史评、史考体著作,略提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以古代为镜经世致用三、秉笔直书书法不隐四、德识别为长,才学并茂(一)、刘知己与才、学、识史学家三方面修养的提出,解释其具体含义,这一点要讲透。(二)、章学诚提出史德,对事、文、义的论述。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十大传统美德2、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第一节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一)、先秦--中国伦理精神的蕴育展开阶段(二)、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三)、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的辩证综合阶段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一)、人伦关系原理(二)、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三)、人性的认同第三节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二、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迪(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第四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二、谦和好礼:"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三、知恩思报。以"诚"为基础,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诚实""诚恳""忠诚"。"信"与"诚"是相关的品德。"报"即知恩思报。四、精忠爱国:即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直接扩充。五、克己奉公:"公"之核心是去私意,"背私之谓公","克己"即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六、修己慎独:己强调自己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文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治利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八、勤俭廉正:勤劳节俭、廉明正直。九、笃实宽厚:宽宏大度,宽宏大量。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十、勇毅力行:"勇"指凭力气的血气之勇,凭意志的意气之勇和恪守道德信、念的"大勇"。"毅"指坚忍不拔的毅力。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与言,而在于行。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1、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一、什么是宗教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二).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三、中国远古宗教(一).自然崇拜:太阳、月神、山神、河神。(二)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虎豹、熊、罴、貔、貅、龙、凤(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一、道教的创立(一)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二)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1.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3.秦汉时期的黄老道4.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二、道教的发展(一).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二).东汉顺帝至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创始人张陵。以《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由河北巨鹿人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创立的。信奉黄老道《太平经》。(三).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天师道逐渐在上层社会流传。此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晋时的葛洪。(四).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革道教。(五).隋唐两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以符箓派为主的"正一道"。同时,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了以道为主、兼容儒释的"全真道"。从元代开始,道教正式分为"正三、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一)、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道教信奉神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二)、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有一个庞大的神仙谱系。(三)、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一、原始佛教二、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一)佛教的理论基础(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客观世界所作的哲理性价值判断。2、集谛---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3、灭谛----指苦的消灭。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4、道谛----指超脱苦海、达到涅磐的理论方法和修持方法。(三)原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1、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2、大乘和小乘时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大乘则着重利他,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3、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4、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5、密宗盛行时期。(四)原始佛教的核心:宣扬人生一切皆苦,追求自我解脱。其特点是:苦行、渐修、觉行圆满。第四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一、佛教的东传: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汉代佛教这个时期(公元2、3世纪)的代表人物除摩腾、竺法兰外,还有安息国(今伊朗地区)的安世高。他以《阿含经》和"禅法"之学为主,属小乘学派。月支国的支娄迦谶,他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属大乘学派,二派同时并行。2.魏晋时期3.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说得到了门阀士族和统治者的进一步支持。代表人物是:慧远(公元334年--416年)、梁武帝、竺道生。4.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八个佛教宗派,按最明显的成立时间的先后,分别指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和密宗。5.宋元佛教宋代南禅宗的"五家七宗"先后兴起,各派势力迅速状大。辽代"华严宗"占了上风。元代,西藏的喇嘛教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元朝的"国俗"是先受佛戒,然后即位登基。因此元代大修寺庙做佛事。6.明清佛教明代皇帝极力保护佛教,大建寺庙。清朝承袭元明尊崇佛教的政策,皇帝亲修佛经,康熙、雍正、乾隆无不如此。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二)佛教对艺术的影响1、佛教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2、佛教对中国建筑雕塑的影响3、佛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4、佛教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三)佛教与四大名山:第五节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一、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二、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的谶纬使儒学更加宗教化三、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四、心性学说、修行方法、禁欲主义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教学目的]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2、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3、儒、道、释诸家的主要观点。4、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的思想及方法。5、儒、道。释诸家的宇宙观念、人生境界及争辩。6、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7、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和借鉴、改造。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一、古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一)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西周初年《尚书·洪范》提出"五行"学说,以水、火、木、金、土为构成世界的基本事物。《周易》古经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许多如孔子、墨子、老子等重要思想家,形成儒、墨、道、名、法、阴阳、兵、农家等学派。(三)东汉以降,印度佛教传入,经过改造而成为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哲学包含了很多的哲学思想传统。(四)宋明时期,理学亦称道学主承儒家学说,吸取道、释家之思辨,形成了以程(颢、颐)朱(熹)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五)明清之际,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方(以智)、颜(元)、戴(震)等思想家们在承接哲学思想传统的同时,以初步的民主意识和科学意识呼唤"启蒙",显露出走向近代哲学思维的熹微光亮。二、原始儒家原始儒家代表人物有孔(丘)子、颜(回)子、曾(参)子、子思、孟(轲)子、荀(况)子等,其经典有《诗》《书》《礼》(《乐》,失传)《易》《春秋》的"五经",还有《论语》《孟子》《荀子》和《礼记》中的《中庸》《大学》等。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去"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完成人之生命。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仁"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