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4联合设计优化方案_第1页
JD4联合设计优化方案_第2页
JD4联合设计优化方案_第3页
JD4联合设计优化方案_第4页
JD4联合设计优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第JD4合同段联合设计优化方案PAGE1陕西政合汉唐工程有限公司PAGE38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联合设计优化方案(机电4标蒙山隧道监控)建设单位:山西省阳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设计单位: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山西兴路交通工程监理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陕西政合汉唐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第JD4合同段联合设计审批表施工单位根据《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联合设计评审意见》及工程实际情况,对原设计进行了优化,增加(减少)部分工程量,请予以审批。项目经理(盖章):日期:监理单位审核意见:监理工程师(盖章):日期:设计单位代表审核意见:签字(盖章):日期:阳黎建管处信息机电科审核意见:签字(盖章):日期:阳黎建管处审核意见:签字(盖章):日期: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工程概况 31.2联合设计原则 41.3工程施工界面 4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52.1设计原则 52.2设计内容 52.3设计标准和规范 52.4系统方案与设备配置 5第三章、联合设计评审意见 23第四章、联合设计优化方案 244.1设计漏项、图纸与现场不符、工程量清单澄清 244.2设计方案的优化 26第五章、联合设计对比清单 28第六章、联合设计图纸 36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中的东纵天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位于平定县,与现有太旧高速及在建的阳泉至五台高速公路成十字交叉,终点与拟建的汾阳至邢台高速公路相连,构成快速通道主骨架,路线全长91.252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设计等级为公路——Ⅰ级。本项目全线设置特长隧道1座,长隧道2座,中隧道2座,短隧道2座;沿线设有互通立交5座:平定枢纽、张庄互通、大寨互通、和顺互通及左权互通;沿线设有张庄、大寨、和顺、左权4处匝道收费站;设有2处服务区——大寨服务区、和权服务区;设养护工区2处——大寨养护工区与大寨收费站合建、左权养护工区与左权收费站合建;隧道管理站2处——立壁隧道管理站(与张庄收费站合建)、蒙山隧道管理站(与大寨收费站合建);沿线设有6个通信站:张庄通信站、大寨通信站、大寨服务区通信站、和顺通信站、和权服务区通信站及左权通信站。本项目采用三级管理体制,即省收费监控中心、片区收费监控中心和沿线各收费站、通信站、养护工区、服务区等,根据山西规划,本路段分别属于阳泉和晋中片区中心管理。本项目在张庄互通处设置立壁隧道管理站,管理立壁隧道的监控设施和所辖路段的主线监控视频,并将视频、数据等传输至阳泉片区中心;在昔阳互通处设置蒙山隧道管理站,管理王家山、蒙山、凤居、虎垴坡、蔡家庄1号、蔡家庄2号隧道的监控设施和所辖路段的主线监控视频,并将视频、数据等传输至晋中片区中心。本工程为机电项目中的隧道监控系统第JD4合同段,主要包括蒙山隧道及蒙山隧道管理站各个分项子系统的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试运行及缺陷责任期内的各项工作。隧道名称起止桩号长度(米)所属隧道管理站监控等级蒙山隧道左线ZK20+885~ZK26+5405655蒙山隧道管理站A级右线YK20+870~YK26+50056301.1.11)、计算机及外围设备;2)、闭路电视系统;3)、综合控制台;4)、隧道内视频检测处理系统;5)、电源系统;6)、机房、监控室设备安装工程;7)、其它相关工程。1.1隧道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各设备、安装支架、设备机箱、洞室门、设备供电、防雷、数据传输(光缆由JD2合同段通信系统提供)、图像传输(由JD2合同段通信系统负责)。1)、微波车辆检测器MTD;2)、门架式可变情报板CMS;3)、隧道内悬挂式可变情报板HCMS;4)、交通信号灯TS;5)、彩色带云台摄像机CCTV;6)、隧道内固定摄像机CCTV7)、隧道内球型摄像机CCTV;8)、风向风速检测仪WS;9)、光强检测器LO/LI;10)、车道控制标志LS;11)、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CO/VI;12)、紧急电话;13)、有线广播系统;14)、LED诱导灯;15)、车行横洞标志灯;16)、人行横洞标志灯;17)、紧急停车带标志灯;18)、疏散标志灯(含50米、100米、150米、200米逃生标志);19)、区域控制器(PLC);20)、火灾报警系统(光纤光栅、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等)。1.2联合设计原则本次联合设计的原则是进一步明确隧道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互联、设备配置及其它相关工程的界面,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技术方案或性能指标描述不完整或未提及、但本工程所需的项目进行设计、补充和完善,使联合设计文件成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执行文件,为设备采购和工程实施提供依据。1.3工程施工界面1.3.1)、通信系统为隧道管理站与片区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在主干线上提供传输通路和传输媒质。通信系统为隧道监控系统与隧道管理站控制室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提供传输媒质。2)、通信系统为隧道监控系统提供隧道监控视频至隧道管理站传输所需的数字压缩视频传输系统、视频光端机及传输通路;通信系统为隧道监控系统提供隧道管理站至所属片区中心的视频传输通路,对于视频控制信号,通信系统为其提供相应的通道及接口,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处理由隧道监控系统负责,接口界面在通信机房相关配线架上外线侧或视频传输系统I/O接口处。3)、对于隧道监控设备(包含隧道数据设备),其向隧道管理站传输通路由通隧道监控系统提供,通信系统负责敷设干线和辅助光缆,隧道监控设备只需将相应尾缆与辅助光缆相接,光端机设备(含终端盒)计入通信系统工程量,其接线(含光接线盒)由通信系统负责。4)、隧道管理站语音、数据、图像上传片区监控中心的通路由通信系统提供。其中,语音接口界面划分在通信站音频配线架外侧,数据接口界面划分在通信传输设备以太网口侧,图像接口界面划分在视频传输系统视频接口一侧。5)、隧道紧急电话和隧道广播系统由隧道监控系统提供,其所需的光缆(含尾纤、终端盒及光缆接续等)由通信系统提供。6)、用于视频存储的视频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均由通信系统提供。1.3.1)、隧道内的亮度检测划在隧道监控系统范围。2)、隧道监控系统负责提供隧道管理站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电力监控计算机接入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隧道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接收隧道监控系统提供光强检测器的检测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信息。隧道内设备(包括隧道交通监控设备、照明控制设备)检测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均由交通监控计算机系统负责上传片区监控中心。3)、隧道供、配电系统电力监控数据通过变电所内的通信处理机传至隧道管理站,隧道监控系统的冗余环网上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为其预留1路10/100M以太网接口,隧道管理站监控室的电力监控计算机计入电力监控系统。4)、隧道内照明控制柜设备与隧道监控本地控制器相连,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隧道管理站通信,并接受本地控制器的控制。本地控制器与照明控制柜的接线线缆由隧道监控系统提供。照明系统预留控制接口,向隧道监控系统提供照明控制原理图,并配合隧道监控系统完成照明控制的接线和调试。5)、隧道供、配电系统为隧道监控系统配置应急电源及供电回路。变电所内低压配电柜空开以下的电缆及监控配电箱等由隧道监控系统负责。1.3.1)、隧道内的C0/VI等环境检测器划在隧道监控系统范围。2)、隧道监控系统负责提供隧道管理站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接入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隧道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接收隧道交通监控工程提供C0/VI、风速风向、光强检测器、火灾报警、风机、消防设备的检测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信息。隧道内设备(包括隧道交通监控工程设备、通风控制设备)检测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均由隧道监控工程计算机系统负责上传片区监控中心。隧道监控系统应充分考虑隧道通风控制工程及隧道火灾报警控制工程的总协调。3)、隧道内风机控制柜与隧道监控本地控制器相连,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隧道管理站通信,并接受本地控制器的控制。本地控制器与风机控制柜的接线线缆由隧道监控系统提供。通风系统预留控制接口,向隧道监控系统提供通风控制原理图,并配合隧道监控系统完成通风控制的接线和调试。1.3.1)、隧道内的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划在隧道消防系统范围。2)、隧道监控系统负责提供隧道管理站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接入交通监控计算机局域网;隧道通风照明消防控制计算机接收隧道交通监控工程提供C0/VI、风速风向、光强检测器、火灾报警、风机、消防设备的检测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信息。隧道内设备(包括隧道交通监控工程设备、通风控制设备)检测数据及设备状态信息均由隧道监控工程计算机系统负责上传片区监控中心。隧道监控系统应充分考虑隧道通风控制工程及隧道火灾报警控制工程的总协调。3)、隧道消防设备(水泵、液位仪)与隧道监控本地控制器相连,通过本地控制器与隧道管理站通信,并接受本地控制器的控制。本地控制器与消防水泵、液位仪的接线线缆由隧道监控系统提供。消防系统预留控制接口,向隧道监控系统提供消防控制原理图,并配合隧道监控系统完成消防采集、控制的接线和调试。1.3.隧道监控系统与路段监控系统界面划分在隧道管理站。隧道管理站及其直接管理的隧道内监控设备及隧道口监控设备(包括摄像机、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光强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等)属于隧道监控系统,除隧道内及隧道口外全线沿线的外场监控设备(主要布设于互通、服务区、长大下坡等路段)属于路段监控系统。1.3.隧道外洞口附近左、右幅弱电电缆沟之间的管道(含路面横穿管道)是路基标段实施。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2.1设计原则监控设施是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是:1)、符合国家、信息产业部、交通部相关技术体制、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2)、系统设计切合实际,在考虑投资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3)、选用技术成熟、服务优良的设备;4)、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维护性和可扩容性。2.2设计内容隧道监控系统由隧道管理站系统、隧道监控外场设备及其现场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子系统、闭路电视子系统、视频检测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视频数据传输子系统等。本合同段包含蒙山隧道管理站一处,管理王家山、蒙山、凤居、虎垴坡、蔡家庄1#和2#隧道监控业务。隧道设备根据隧道等级划分,蒙山隧道为A级,按照《公路隧道交通设计规范JTG/D71-2004》进行设备配置,设备主要有可变情报板(门架式、隧道内悬挂式)、微波车辆检测器、摄像机、交通信号灯、车道控制标志、CO/VI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光强检测器、火灾检测报警系统等,在隧道口及隧道内同时设置视频事件检测功能。隧道监控设备的数据、图像统一由隧道管理站进行管理,隧道管理站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子系统、闭路电视子系统、视频检测子系统等组成,各子系统间相互配合,及时快速地发现和处理隧道段发生的交通异常状况。隧道段监控设备数据均传输至隧道内设置的PLC,PLC挂接在由工业以太网组成的光纤环网,隧道变电所设置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利用以太网数据光端机及通信系统上传至隧道管理站,进入隧道管理站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分析与存储。隧道管理站同时利用以太网交换机10/100M口向片区中心传输上传隧道监控数据数据。监控系统借助外场设备的信息采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及判定,利用闭路电视摄像机和日常巡逻车辆对发生情况的进一步确认,发布控制指令给外场信息发布设备,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出动人员进行现场调度或救援。2.3设计标准和规范1)、国家标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模式》(GB/T18567-2001);2)、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交通部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JD71-2004);4)、交通部标准《隧道可编程控制器》(JT/T608-2004);5)、交通部标准《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条件》(JT/T610-2004);6)、交通部标准《公路隧道环境检测设备技术条件》(JT/T611-2004);7)、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技术手册》(JTGF80/2-2004);8)、山西省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JD4、JD7标段)施工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规范;9)、山西省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第JD4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4系统方案与设备配置2.4.本项目监控系统采用应用最为广泛的快捷以太网技术,在蒙山隧道管理站设骨干交换机一台,通过布线系统分别于服务器、计算机相连,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接口,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换。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模式,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均以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直接接入交换机,连接速度为100Mbps。蒙山隧道管理站设置服务器1台,交通监控计算机、火灾报警计算机、通风照明消防计算机、视频控制计算机、视频检测计算机、紧急电话计算机等各1台(电力监控计算机由供配电系统提供)、交换机、视频检测交换机、激光打印机、串口联网服务器、刻录机等。1)、系统主机(服务器)服务器负责完成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包括数据集成提取,数据备份、维护等。运行网络操作系统软件,负责网络操作和各进程的管理与运行。收集原始和处理后的隧道设备采集的资料,形成本隧道监控系统数据库。向隧道交通监控计算机等提供所需有关数据。2)、交通监控计算机交通监控计算机是是隧道管理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显示并形成控制方案的终端设备。负责隧道管理站计算机局域网与隧道内的设备进行通信联络的职能,完成隧道管理站图形处理和数据处理的终端,运行系统检测、交通控制应用软件。实时处理隧道段的设备采集的各类数据,并存储。对数据处理后,形成控制方案下发。接收其它计算机发送的报警信息。运行监控系统自检程序,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接收并执行上级监控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实现对隧道内的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对可变情报板信息编辑、下发。3)、火灾报警计算机火灾报警计算机主要负责收集隧道的火灾检测器及报警按钮的报警信息和设备参数调整。一旦隧道内发生火灾,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报警,并能自动提供火灾控制方案供操作员选择。接收火灾报警控制柜输出信号,并对之进行分析、处理。报警信号出现,能将报警信号发送给交通监控计算机。自动记录、存储火灾报警控制柜的信息。显示火灾报警区域,并显示探测器的故障。4)、通风照明消防计算机负责风机、照明、消防、防火卷帘门等进行控制、状态管理等的终端。负责风机控制,并接收风机的状态信号。负责照明回路的控制,并结合时序控制、光强检测器检测值实现自动控制。接收照明回路的状态信号。负责防火卷帘门的控制。接收防火卷帘门的状态信号。接收隧道监控计算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风机、照明和消防防火卷帘门的控制。5)、视频控制计算机运行视频控制软件。负责对视频图像进行管理,控制视频切换、局端模块、拼接屏。储存有道路彩色图形库,实时轮询系统主机处理后的交通信息,读写到图形数据库中,生成实时彩色图形,可在监视墙上显示相应的信息。6)、视频检测计算机负责对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进行管理,具有方便易操作的工作界面,多画面显示视频图像,对事件发生进行报警。7)、紧急电话计算机负责收集紧急电话系统的报警信息以及有线广播的控制。8)、电力监控计算机负责电力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监视等。2.4.蒙山隧道管理站接收193路图像,其中,王家山隧道监控图像2路、蒙山隧道监控图像100路、凤居隧道监控图像42路、虎垴坡隧道监控图像2路、蔡家庄隧道群监控图像27路、主线监控图像20路。正常情况时切换蒙山隧道25路图像、王家山隧道1路图像、凤居隧道9路、虎垴坡隧道1路图像、蔡家庄隧道群7路图像、主线5路图像进行轮询显示。在综合控制台上设置1台19寸液晶显示器,可调看图像。异常情况时可切换任意图像。视频图像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磁盘阵列(由JD2合同段通信系统提供)进行存储、管理。蒙山隧道出入口外4台云台摄像机(YK20+720、YK26+650、ZK26+690、ZK20+735)及隧道内22路固定摄像机图像(YK20+872、YK21+470、YK22+025、YK22+574、YK23+114、YK23+644、YK24+174、YK24+714、YK25+244、YK25+789、YK26+389、ZK26+537、ZK25+935、ZK25+377、、ZK24+846、ZK24+306、ZK23+776、ZK23+246、ZK22+706、ZK22+165、ZK21+605、ZK21+005)传至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进行处理。配置14台视频分配器接入局端机193路图像。配置1套视频切换控制矩阵、1套控制键盘与数字视频压缩传输系统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相接,进行视频切换、控制及在电视墙、主监视器上进行图像显示。1)、摄像机布设在蒙山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外设置4套室外型彩色遥控摄像机,用于观察隧道外附近区域的交通状况、及天气情况以及用于观察超高车辆。在蒙山隧道洞内,按一定的间距(130米~150米)均匀设置定焦距彩色固定摄像机,同时考虑兼顾观察紧急停车带内情况,在每个紧急停车带前20米范围内各设置1台固定摄像机,共设置82台实现对隧道全程连续的、无盲区的监视,实时监视隧道内的交通运营状况。为了更好地观察隧道内的交通和环境状况,以及消除紧急停车带前固定摄像机对紧急停车带监视的盲区,在各紧急停车带和车行横洞区域,共设置12台,以便于监视紧急停车带的交通、车辆情况,以及监视观察车行横洞的使用运行状况。在蒙山隧道外2处变电所各设置1台球形变焦摄像机,用于上级管理单位监视设备室内的运行状况和异常事件确认。2)、图像传输隧道图像通过节点视频光端机传至隧道管理站,详见通信系统。3)、图像显示蒙山隧道管理站监视墙设置4×4×46"大屏幕投影和32台32"彩色监视器,用来显示隧道洞口、洞内以及主线监控图像。4)、图像管理与控制蒙山隧道管理站任意一台计算机只要具备权限,都可通过软解压方式监视上传的监控图像。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监视同一摄像机图像;一台计算机可同时监视多个隧道摄像机的实时图像,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多画面(4~16路画面)分割显示;可抓拍并保存工作站屏幕上显示的视频图像。在计算机监视屏幕上进行图像放大、缩小、全屏显示及停止软解压等;在视频控制计算机可对局端接入设备和监控系统的远端接入设备进行控制,包括切换上传控制,遥控摄像机的云台控制等。蒙山隧道管理站对事件触发自动调用显示方案,也可以手动调用这些显示方案,可以实现在发生交通异常事件时,能自动控制摄像机调整到预置位,或自动切换摄像机图像到监视器进行显示,或者自动录像。磁盘阵列对所有图像都实时存储,通过视频服务器对磁盘阵列进行管理。以方便用户通过网络随时调用及查取录像资料,需设置调看图像权限,并对历史图像进行调看回放。蒙山隧道管理站可进行用户的增减、用户的权限设置、用户的优先设置等;可进行设备在线监测、连接管理、自我诊断、网络诊断等;对于系统中的操作进行系统日志记录。为提高道路救援效率,一旦片区中心出现道路段报警,触发视频图像强制显示的同时,将报警图像在就近的隧道管理站强制显示,使监控人员及时了解报警原因。2.4.本项目对隧道内部分视频图像进行视频监测,自动发现交通事故,统计交通参数,为交通提供依据;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可在计算机上显示报警图像,也可以进行图像查询等操作;同时进行车辆检测,形成交通流、占有率等参数,同时也能在计算机上显示检测图像,也可以进行图像查询等操作。在蒙山隧道管理站设置8路视频事件监测分析仪7台。2.4.4本项目中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有微波车辆检测器、CO/VI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光强检测器及视频事件自动检测系统等设备。1)、微波车辆检测器在蒙山隧道出、入口各设置1套微波车辆检测器,对交通流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分别为左右洞的风机前馈控制提供检测信息。2)、光强检测器光强检测器在蒙山隧道入口洞内及洞外各布设1套,用来检测洞内、外光照亮度,检测数据经过计算机系统分析、比较后,为照明控制提出最佳方案。3)、CO/VI检测器和风速风向检测器CO/VI检测器可快速、准确、连续自动测定给定点的CO浓度值和能见度值,用于进行通风控制,重点布设在隧道出口前及斜竖井排风口前。风速风向检测器用于检测不同路段的风速值和风向,主要布设在隧道出入口前及斜竖井排风、送风口前。CO/VI检测器以及风度风向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比洞内环境卫生标准值,同时结合进入洞口的交通量,经计算处理后,制定控制方案,给出控制命令,控制风机的运行。4)、视频事件自动检测系统利用隧道设置的摄像机图像,通过管理站设置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测,由视频事件管理计算机进行管理,对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及时发现处理。系统可对道路的交通流进行检测,包括:车流量、车速、道路占有率等;并可对隧道内发生的异常交通事故进行自动检测,包括:车辆停驶、车辆慢行、车辆逆行、交通拥堵、行人穿越、遗弃物品、烟雾与火灾等。每当系统检测到交通事故,将事故前后的交通视频图像储存起来,并向隧道管理站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在事件检测管理计算机机上显示事故前后图像,并能回放事故前后图像。蒙山隧道出入口外4台云台摄像机(YK20+720、YK26+650、ZK26+690、ZK20+735)及隧道内22路固定摄像机图像(YK20+872、YK21+470、YK22+025、YK22+574、YK23+114、YK23+644、YK24+174、YK24+714、YK25+244、YK25+789、YK26+389、ZK26+537、ZK25+935、ZK25+377、ZK24+846、ZK24+306、ZK23+776、ZK23+246、ZK22+706、ZK22+165、ZK21+605、ZK21+005)传至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进行处理。2.4.5本项目中的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可变情报板(门架式、隧道内悬挂式)、交通信号灯、车道控制标志、隧道疏散标志等设备。交通控制系统用于隧道正常交通、火灾、交通事故、施工等特殊情况时的交通控制。1)、可变情报板(门架式、隧道内悬挂式)门架式可变情报板设置在蒙山隧道右洞入口前,隧道内悬挂式可变情报板设置在蒙山隧道内,用于发布交通信息,诱导车辆。2)、交通信号灯由绿圆、黄圆、红圆、左向绿箭头四种灯组成,布设在隧道入口前150米,用于指示隧道当前的营运状态,以及是否可以进入隧道。3)、车道控制标志隧道洞口附近布设双面红“×”、绿“↓”车道控制标志由,车行横洞处布设双面红“×”、绿“↓”、绿“←”车道控制标志,用于指示车道的开放与关闭,引导驾驶员按当前隧道运行状态正确行驶。4)、隧道疏散标志(光电标志)包括车行横洞标志、人行横洞标志、紧急停车带标志、疏散标志。6)、控制策略当隧道运行处于正常状态时:一氧化碳浓度、能见度检测值通过隧道控制器上传至计算机系统,在正常值时不启动风机,浓超标时,手动启动风机命令。照明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车辆检测器将交通量参数经隧道控制器上传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综合上述各参数,在无火灾报警子信号、无紧急电话、无巡逻车报警信号的情况下,即可发正常运行信号控制指令到隧道控制器,隧道控制器启动正常运行信号控制程序:左、右洞入口交通灯显示绿色,表示车辆可进入隧道;隧道各车道上方的车道信号标志显示绿色“↓”,表示此车道可通行。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情况时,尽可能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案,确保及时救援人员、车辆和消灭火灾。隧道火灾报警信息有:火灾检测报警、手动火灾按钮报警、紧急电话报警、巡逻车报警、隧道管理人员报警、闭路电视观察(以上信息均输入计算机存储备案)。当隧道管理人员发现火灾情况时,一方面立即进洞疏导交通、开启灭火装置;同时向隧道管理站监控室报警,由值班操作人员向有关部门通报火灾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并进一步指导隧道管理人员做相应的工作。火灾发生时采取的控制步骤如下:监控室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并通过电视监视等手段确认,迅速通报警察、消防、隧道管理队等救援部门按指定救援路径赶赴现场,中断正常运行程序,根据火灾等级向隧道控制器发相应指令,启用隧道控制器中相应控制方案。火灾状态控制程序:关闭火灾隧道,即令隧道口交通信号灯显示红色,表示禁止入内。火灾隧道入口车道上方车道控制标志显示红色“×”,表示此车道禁止通行。此时没有灾情隧道的快车道,入口车道标志显示红色“×”表示禁止车辆入内,慢车道标志显示绿色“↓”。火灾隧道车行横洞上方车道标志显示红色“×”,则车辆不能再继续向前行驶,已在隧道内的车辆可拐入车行横洞,驶入无灾洞进入逆行行驶,达到疏散的目的。同时可通过广播,对人员进行疏散。以上各种信息的动作要考虑车行横洞的长度以免发生碰撞现象,充分利用闭路电视确认。无火灾洞内因变为双向交通,交通量增加,车辆排出的有毒气体也增加,若一氧化碳指标超标报警或发生阻塞后,通过洞口车道标志灯的“↓”通行和“×”禁行的交替使用来限制隧道内通行的车辆数,以保证安全行驶。(交替时间T根据隧道的长度,车流量多少,车辆的排队长度,通过隧道的平均车速等参数确定,并以保证隧道内的安全,减少延误时间为目标,优化取得)。同时使隧道各段照明均开到最大值,开启相应台数风机,调整风机吹向方向。火灾处理完毕:火灾处理完毕,隧道管理人员通知监控室,由监控室给隧道本地控制器发指令,隧道控制器执行正常交通控制方案。无火灾隧道口逆行车道关闭,经过时间T(洞内逆行车辆走完)转为正常显示。洞内车行横洞口车道标志关闭。火灾隧道口交通信号灯显示绿色,表示可以进入隧道。火灾隧道口车道上方车道标志显示绿色“↓”表示可以进入。照明亮度根据洞内外光强检测器相对值恢复正常控制。通风机的开启与否由此时一氧化碳测量值决定。2.4.6本项目采用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检测系统与视频事件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案。隧道全程设置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在隧道内同时为各种事故事件设置了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可同时辅助火灾检测。二者结合对火灾检测可靠性会有提升。既有火灾检测的优势,即: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响应时间快,又有对异常事件检测的优势,两者结合,增强了火灾检测的功能。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检测系统由检测探头、自检探头、信号处理器、光纤连接盒、传输光缆、钢绞线及挂钩、其它连接及安装附件等构成。在本项目中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实施具体如下:蒙山隧道左线5655米,右线5630米,共配置28套400米(由2条200米组成)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1套100米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4台信号处理器。隧道内的手动报警按钮以总线的方式连接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手动报警按钮用于现场人员发现火警后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当人工确认发生火灾后,按下按钮,即可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显示出报警按钮的编号或位置并发出警报。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收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通过专用回路(光端机及通信系统)上传到隧道管理站进行报警,隧道管理站可通过软件对隧道内的报警主机进行操作。隧道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还与就近的本地控制器相连,将本地的控制器与隧道管理站通信的通道做为火灾信息上传的备用通道。2.4.7横洞控制系统主要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能为行人与车辆迅速提供离开事故发生处的通道,车辆横洞门实现远程控制及手动控制;人行横洞门不进行控制,现场人员可手动推开通道门。1)、车辆横洞照明控制车行横洞内照明灯与卷帘门处于互联状态,正常处于熄灭状态,以便节约能源。当发生火灾或者检修隧道时,可由隧道管理站远程控制卷帘门开启以达到远程开启或者本地手动开启。2)、车行横洞门控制车行横洞设置有车行横洞门。正常情况时,横洞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发生紧急状况时,隧道管理站可根据事故位置和控制方案,远程开启横洞门。行人横洞不进行控制,由人员现场开启,行人横洞内设置具有红外线感应开启关闭功能的照明装置。2.4.81)、通风控制隧道风机的控制可通过隧道管理站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也可在现场通过设置在隧道内的本地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一般情况下,隧道管理站监控计算机网络根据CO/VI、风速风向、交通流量等检测数据信息通过综合计算,实现风机运行的全自动控制;如果需要,操作员也可以在隧道管理站根据CO/VI、风速风向、交通流量等数据信息作出判断后,对风机的运行进行远程遥控。综合考虑影响隧道通风的相关因素,将通风控制划分为几个常用等级,不同等级启动风机的台数和时间不同,并将控制信号最终发送至通风系统完成自动控制。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规定,当CO浓度≤250ppm和VI浓度K≤0.009m-1,隧道环境为正常,可不开风机。当250ppm<CO浓度<300ppm或VI浓度K>0.009m-1时,需启动风机进行机械通风,直到CO浓度和VI浓度K值正常。当隧道发生事故或交通阻塞时,CO浓度超标启动风机后,允许CO浓度在20min以内为300ppm,超过20minCO浓度仍不能达到正常值则关闭隧道。累计风机运行时间,轮流启动风机以平衡风机劳逸程度,延长风机寿命。控制风机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不小于10秒。当风机有正、反转换时,有正转、反转连锁和延时启动的保护措施。延时时间由风机的机电特性确定。隧道发生火灾时,最靠近火灾点的风机首先启动,并要保持隧道内风速为2~3m/s。当隧道管理站监控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时,系统将降级运行:隧道无人时每条隧道的通风系统将由本地控制器与隧道现场光纤环网控制,进入自动运行模式;当向隧道派有监控人员时,可以利用洞口的主PLC和隧道现场光纤环网实现对该隧道的有人控制。2)、照明控制一般情况下,隧道管理站计算机系统根据隧道洞口环境亮度(由布设在隧道入口前的光强检测器实测的隧道入口轴线中心20°范围的亮度值),与隧道入口段亮度(由安装在隧道入口段的亮度检测器实测的亮度值)进行对比,据此调整加强段(包括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等)照明亮度,产生控制方案,并将控制指令上传到隧道照明控制单元执行,使隧道入口内外亮度尽可能匹配。隧道照明系统分为四级控制:晴天、阴天、晚上、深夜。正常情况下,照明控制系统以自动控制为主,如果需要,操作员也可以在隧道管理站根据光强检测器检测值、交通流量等信息作出判断后,对隧道照明灯具的开启进行远程遥控。发生异常情况,由操作员发出控制指令,可以利用隧道现场光纤环网实现隧道照明灯具的控制。照明控制以亮度检测方案为主,时序控制方案为辅。当光强检测器故障时,计算机自动转入时序控制。调节洞内照明等级时,需作适当的时间延迟。发生火灾时,经操作员确认后,可通过计算机系统下发指令开启、关闭全部灯具或部分灯具。车行横洞内照明灯正常时处于熄灭状态,以便节约能源,当发生火灾或者检修隧道时,可由隧道管理站远程控制开启或者本地手动开启。其与车行横洞卷帘门处于互联状态,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经本地控制器传至隧道管理站。另外,车行横洞内的照明可以在一端开启在另一端关闭。2.4一般情况下,隧道管理站监控计算机网络采集消防系统高低位水池水位的检测信息、消防泵启/停信号,通过自动启/停消防泵,实现消防泵启/停的全自动控制;如果需要,操作员也可以在监控所根据水位信息作出判断后,对消防泵的启/停进行远程遥控。当液位仪检测到水位过低或者过高的水位信息时,立即向隧道管理站发出报警,由监控人员确认消防泵的启停控制。车行横洞设置有防火卷帘门。正常情况时,横洞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隧道管理站可根据事故位置和控制方案,远程开启横洞门。人行横洞防火门不进行控制,由人员现场开启。2.4.本工程采用先进的工业级交换机构成交换式以太网自愈环网或双环(速率100Mbps,TCP/IP全开放协议),同时采用光纤组成冗余环网,充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满足隧道内设备数据传输的需求,实现管理上的连续性和便捷。蒙山隧道工业以太网组成方案:PLC双洞跳接成环,即将隧道两洞内PLC以1、3、5……奇数顺序和2、4、6……偶数顺序分别组成一个环网。在隧道两端的变电所各设置2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1台主PLC和1块触摸屏,触摸屏连接在主PLC上;同时2台交换机均与主PLC连接。2台交换机分别接入两个环网,并分别通过通信系统与隧道管理站交换机通信,作为2条数据传输通道。2台交换机通过双绞线直连,以备其中一个环网数据上传隧道管理站通道发生故障时,其数据也可以通过无故障通道上传,根据现场监控设备的I/O数量,为相应PLC配置相应模块。隧道安全监控采用三级控制模式,即隧道管理站变电所主PLC一级及现场控制一级,在正常运行时由隧道管理站控制。当隧道变电所中主PLC与隧道管理站通信全部中断是,由主PLC根据分布式网络采集的现场数据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或以维持整个隧道基本运行功能和安全为主执行预先设定的通风、照明和信号的自动控制。另外当主PLC故障时可由分布于现场的PLC进行本地控制。1)、本地控制所有模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均达到或超过10万小时,所有I/O模块、远程I/O模块、扩展通讯模块、以太网模块均支持带点热插拔,确保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主要PLC采用双电源、双CPU,其它PLC采用双电源、单CPU。CPU模块:CPU模块为多CPU结构,支持高速I/O运算、通讯控制、总线协调管理并行处理,确保高速、可靠、高性能。CPU模块提供的自带的大容量存储器,并可插卡扩展。支持通过软件升级CPU模块的操作系统,极大地降低系统升级版本。CPU模块内置串行接口。输入/输出模块:PLC提供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等。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均支持带电热插拔,确保高可维护性。PLC的开关量或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均具有故障状态预设置功能,可确保在模块与CPU失去联系时,输出用户指定的安全值,保证系统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所有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均可通过软件完成。PLC的开关量或模拟量模块均具有断线检测功能,极大方便用户现场的维护。以太网的通讯模块:采用全开放的TCP/IPEthernet协议。通讯速率:10/100Mbps自适应,全双工。支持对PLC的以太网编程,支持通过浏览器进行诊断、维护。支持用户开发定制自定义网页,并存储在以太网模块中,通过浏览器进行诊断、维护、实现客户端人机交互。支持SNMP技术,实现简单网管。支持I/OScanning技术,可进行以太网I/O扫描。支持BOOTP/DHCP技术和FDR(故障设备自更换)技术,实现故障设备自动更换,可大大缩短维护时间和成本。支持GlobalData中间间技术,实现实时高速数据传输。编程软件:支持IEC61131-3所有五种编程语言:梯形图、SFC顺控图、指令列表、功能块图、结构化文本,支持多任务的编程。支持C语言程序嵌入,支持用户将复杂的通风算法通过C语言编程,转换生成DFB(用户自定义功能块),通过隧道现场本地控制器CPU实现全部通风算法控制,大大提高实时性和可靠性。内置简单人机界面组态编辑器,支持用户程序的可视化调试。大大降低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内置强大的工程文档编辑器,便于文档编辑、存储、打印、管理。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采用工业级100Mbps以太网光纤交换机,交换机是工业级设计,卡轨式安装,符合现场抗震动、抗电磁干扰的要求;交换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应大于20年;交换机具有接受冗余供电的能力;交换机应能支持多种诊断功能,内置WEB服务器以及MIB数据库以方便网络管理和诊断,采用网络管理软件对整个网络进行配置和运行状态监控;支持冗余环网协议、环间冗余协议;满足相关工业认证,如防震动认证(IEC)、抗电磁干扰认证(EMC)、工业级安全认证(UL508、UL1604)等;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卡轨式安装,冗余24V直流电源输入。支持10/100M以太网双绞线,支持单模光缆。通过配置介质模块可达至少9个10/100M端口(3个光纤口、4个电口);支持超级冗余环技术,支持Dual-Homing冗余连接,支持Coupling环-环之间耦合。当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在300ms内切换到备用链路;支持IEEE802.3、802.3u,支持802.1优先级,流量控制802.3x,支持SNMP/DHCP协议,支持SNTP(简单网络时钟协议),支持VLAN划分,支持多波过滤(GMRP),支持IGMPSnooping功能。交换机主机及各种介质模块MTBF值大于25年;交换机工作温度满足-40℃-+702.4.1、服务器――CPU:XeonMPE7330,2.4GHz以上,6MB二级缓存;――控制器:双通道Ultra320SCSI;――内存:4GECC,可扩展至256GB;――硬盘:4×72.8GB,10000rpm,SCSI热插拔,支持RAID5;――I/O扩展槽:至少6个PLC插槽(4个热插拔),4个64位/100MHZ,2个PLCexpress×4;――网卡: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卡;――接口:标准的串口、并口、SCSI接口及其他标准接口;――显示器:17"液晶显示器;――键盘鼠标:标准键盘、鼠标;――电源:大功率热插拔2个冗余电源;――包括系统管理软件,中文版操作系统服务包,RDR软件,系统文档(光盘),配置MicosoftWindows2003简体中文标准操作系统。2、工作站――CPU:Core双核,主频≥3.4GHz;――内盘:4GBDDR;――≥500GB;――独立显卡:≥1G显存;――显示器:19"液晶宽屏显示器,最大分辨率:1440×900;――键盘鼠标:标准接口键盘、鼠标;――网卡:集成10/100M以太网卡(图像管理器计算机配置双网卡);――光驱:16×DVD-ROM;――两个以上USB2.0接口;――4路视频输入视频采集卡;3、交换机――模块化结构;――背板速率不低于240Gpbs;――≥48口(计算机局域网)为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包转发率:72Mpbs;――流量控制和数据管理;――支持高性能和安全性数据包路由转发(三层)及支持VLAN数据包交换;――基于端口的VLAN;――双电源、双引擎冗余配置;――网络支持RMON或SNMP;――MTBF:150000小时;4、多串口服务器――一个自适应10/100Mpbs以太网口,具备连接、传输的LED显示;――≥16个具备Tx/RxLED指示灯的高速RS-232/RS422/RS485串口;――每个信号提供15KV的浪涌保护;――串口速率可高达230.4Kbps;――支持TCP/IP、PPP、SLIP;――工作温度0~55℃5、视频交换机――≥16口,10/100M;――模块化结构;――背板速率不低于64Gpbs;――交换方式:存储、转发;――网络协议:IEEE802.3、IEEE802.3U、IEEE802.1Q、IEEE802.3x;――流量控制和数据管理;――支持高性能/安全性数据包路由转发(三层)及支持VLAN数据包交换;――基于端口的VLAN;――双电源、双引擎冗余配置;――闪存32M以上;――DRAM128M以上;――网络支持RMON或SNMP;――MTBF:150,000小时;――网络协议:支持标准网络协议,具有以太网组播功能;――需满足现有系统的交换功能,三层交换功能。6、46"液晶拼接屏――内嵌高速拼接控制器;――专业液晶电源,采用热循环涡流通风散热设计,保证系统可靠的长时间连续工作;――屏幕高宽比:16:9;――亮度:700cd/㎡;――分辨率:1366×768;――对比度:1500:1;――单屏清晰度:1080P;――长×宽:1025mm×580mm;――重量:21kg;――色彩:16.7m;――可视角:178°/178°;――响应时间:8ms。7、彩色遥控摄像机1)、摄像机――摄像器件:彩色转黑白1/3"CCD;――扫描系统:CCIR625行;25帧/秒;――最低使用照度:≤0.1Lux;――水平清晰度:≥500TVL;――信噪比:≥52dB;――自动增益(AGC):ON(9dB―18dB可调),OFF;――工作环境温度:-45℃~+60℃――带背景光补偿和强光反相抑制;――白平衡:自动,手动优先。2)、镜头――1/3"电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200mm;――电动光圈。3)、云台――旋转角度:水平:0~360°,垂直:+40~-90°无阻碍;――旋转速度:水平:0.5°至40°/秒可变速运转,100°/秒增强模式;――垂直:0.5°至20°/秒可变速运转;――负载:应能承载摄像机、镜头、遮阳罩、防护罩等的重量;――环境温度:-20℃~+55℃――在风力为36米/秒的情况下,摇摄和俯仰摄装置的工作应维持在额定指标的5%之内有自动回位功能,使其在操作后自动回到预先设置的最重要的监视位置。4)、摄像机防护罩――电动雨刷器:远程遥控、自动回位;――罩内温度自动调节:当罩内温度高于+40℃时,自动开启轴流风机,降至+26℃时,自动关闭风机。当罩内温度低于+6℃――除霜:防护罩装有除霜玻璃或电动除霜器,当除霜玻璃的表面温度达到+30℃――电源带有空气弹簧开盖和预连线的连接器;――防护等级:IP66;――环境温度:-40℃~+70℃――额定风负荷:不小于40米/秒。8、球型变焦摄像机1)、摄像机――摄像器件:彩色转黑白1/4"CCD;――最低使用照度:彩色≤0.1Lux;黑白≤0.01Lux;――水平清晰度:彩色≥480TVL;黑白≥520TVL;――信噪比:≥50dB;――白平衡:自动,手动优先。2)、镜头――焦距范围:4~88mm;――旋转角度:水平:0~360°,垂直:+2~-92°无阻碍;――旋转速度:水平:0.5°至40°/秒可变速运转,100°/秒增强模式;――垂直:0.5°至20°/秒可变速运转;――负载:应能承载摄像机、镜头、遮阳罩、防护罩等的重量;――环境温度:-45℃~+50℃9、固定摄像机1)、摄像机――摄像器件:彩色转黑白1/3"CCD;――扫描系统:CCIR625行;25帧/秒;――最低使用照度:彩色≤0.1Lux;黑白≤0.01Lux;――水平清晰度:彩色≥480TVL;黑白≥520TVL;――信噪比:≥52dB;――自动增益(AGC):ON(9dB―18dB可调),OFF;――工作环境温度:-45℃~+60℃――带背景光补偿和强光反相抑制;――白平衡:自动,手动优先。2)、镜头――第一台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2.4~12mm;――其他固定摄像机,采用50mm定焦镜头。10、视频事件检测分析仪1)、事件分析仪事件检测分析仪包含在高性能计算机单元中,有图像处理软件,视频信号数字化系统以及通讯卡。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机架型工业级控制计算机;――视频输入:可满足8路标准视频信号的输入;――CPU:Pentium43.0GHz以上;――内存:≥2G;――硬盘:≥250GB;――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具有键盘、鼠标、VGA接口;――MTBF:40,000小时。2)、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如下:――流量、速度、车头间距、队列长度的平均检测精度≥95%(标准环境);――占有率平均检测精度≥95%(标准环境);――拥堵检测报警时间:可选10秒或20秒;――车行分类≥3类;――事件事故检测率≥90%;――平均检测时间≤20秒;――误报率:每台摄像机平均每天不超过2次(标准环境);――网络数据输出接口:标准以太网口;――全天候检测,在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均可毫无障碍的检测事件、事故。11、微波车辆检测器――自动检测、自动设定、自动校准≥6个双向车道;――流量精确度≥98%;――平均速度:精度误差小于2%;――车道占有率:误差小于2%;――适合雨、雾、雪、大风、冰、灰尘等天气条件;――分析范围:≥2米;――RS222、RS485接口;――操作温度:-20℃~+65℃12、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测量原理:透光率;――负气体相关;――测量范围:CO:0~350ppm;VIS:0~0.015m¯¹;――精度:CO;0~150ppm,±7.5pmm;150~300ppm,±12ppm;VIS:±1.35%透光率;――电源:76V~265VAC50Hz/60Hz;――模拟输出:0-20mA隔离输出――防护等级:IP65;――工作环境温度:-30℃~+60℃――功耗:最大90W,一般50W。13、风速风向检测器――风速:0~±20m/s;――精度:0.1m/s;――反映时间:0~300秒可调;――电源:76V~265VAC50Hz/60Hz;――模拟输出:0-20mA;――防护等级:IP65;――工作环境温度:-30℃~+60℃――功耗:最大90W,一般50W。14、光强检测器1)、洞外亮度计技术指标:――设备可调整角度:垂直+5°~-45°,水平+40°~-45°;――测量角度:20°;――测量范围:0~6500cd/㎡;――精度:至少达到±3%;――温度范围:-30℃~+70℃――电源:AC210~230V;――输出信号:4~20mA;――具有自动温度补偿电路,故障报警,室外防御型箱体。2)、洞内照度计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4000Lux;――精度、温度范围等同亮度计。15、门架式可变情报板1)、功能要求:全屏分为图形及文字二部分,图形部分由32×32像素组成,长×宽为1m×1m。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色LED组成,其配比达平衡,每平米亮度≥8000cd,LED半功率角≥30°;文字部分显示一行9个汉字(2个车道),每个汉字由32×32像素组成,长×宽为1m×1m,每个像素由红绿双基色LED组成,每平米亮度≥8000cd,LED半功率角≥30°。红色LED采用HP生产铝、铟、镓、磷(ALInGap)四元素管,绿色、蓝色LED采用日亚(NICHIA)生产氮化钾(GAN)。波长:纯绿LED:510~525nm,红LED:620~630nm,纯蓝LED:470nm。采用定电流驱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每个模块中电源故障时均可全屏自动关机;每32×32模块中LED失控率达10%,全屏自动关机;当屏内温度过高时,应自动关机,并向隧道管理站反馈故障信号。 具有手动及自动32级调光功能。控制器留有1个RS232接口,用于现场利用便携式计算机进行测试及维修工作。一个RS485或10/100M口,用于连接传输设备。控制器接口遵守的协议为RS232、RS485、V.24、TCP/IP,传输速率:2400~9600比特/秒,10/1000M。控制单元应装有一、二级简体汉字库,可贮存50条以上信息,处理器:CPU≥16bit.可变情报板能显示32×32、16×16点阵几种大小的文字,其字体、粗细、汉字间距、距屏两侧距离均可调。第一个全彩色模组的每个像素由4红3绿1蓝组成,双基色由4红2绿组成。情报板控制器可根据设置在控制器中的时间表(≥1天)进行各种内容的显示。 可变情报板应能对隧道管理站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指令给出应答信号,并确认发出的信息是否如实显示发布成功。在隧道管理站计算机轮询时,能够传回可变情报板工作状态信息。2)、技术指标――LED显示平均发光强度≥8000cd/㎡;――1个全彩模组+9个双基色模组;――汉字显示为32×32点阵;――显示尺寸(长×宽):10m×1.0m;――可视视角:≥30°;――车速:120Km/h时静态视认距离:≥250M;动态视认距离:≥210M;――失效率:≤1‰;――总功率:≤5KV;――承受由40m/s的风速产生的风压后,不影响标志板的使用性能。16、悬臂式可变情报板本合同段内不设置此设备。17、隧道内悬挂式情报板――可显示8个汉字;――LED双基色显示,像素由3红2绿组成,LED要求同门架式可变情报板;――显示板面:2.4m×1.2m;――车速120Km/h时静态视认距离:≥250M;动态视认距离:≥210M;――MTBF:≥20,000小时;――每平方米亮度≥3500cd;――承受由50m/s的风速产生的风压后,不影响标志板的使用性能;――工作温度范围:-40℃~+70℃18、室内LED显示屏――象素点中心距7.62mm;――象素晶片构成1R1G;――单元板尺寸(MM)488×244;――单元板像素(横向×纵向)64×32;――像素点密度17222点/㎡;――行扫描脉冲占空比595驱动1/16扫描;――屏幕寿命>10万小时;――可视角度≥110°;――有效视距20m;――最佳视距≥6m;――亮度500cd/㎡――MTBF10000小时。19、交通信号灯――每一信号灯直径尺寸为300毫米;――光源:LED;――功率:25W;――额定电压:220V;――RS232数据接口;――最远可以视距离:≥200m;――平均无故障时间:≥100000小时;――信号灯的安装可抵抗30m/s的风力。20、车道控制标志(双面)――设置在隧道内车道上方;――每套标志包括2个图形显示单元;――可根据控制命令分别显示红“×”或绿“↓”;――车行横洞处增设“←”;――尺寸:600×600mm;――超高亮度红色LED,亮度1000cd/㎡;――总发光强度:5000cd/㎡;――MTBF:50000小时;――电源:220VAC。21、电光诱导标志由电光诱导标志、控制器、电缆等构成。1)、电光诱导标志:――光源:LED――双面发光:一面发光红色,一面发光黄色,前后各6个LED;――LED平均发光强度:红色:22CD,黄色:24CD;――白色LED单管发光强度≥10000mcd;――黄色LED单管发光强度≥8000mcd;――功耗:红色/黄色0.9VA(37VA);――外壳材料及颜色:ASA阻燃塑料依据UL94V0进行的验证,颜色为白色;――规格:100×105×19;――寿命:100,000h;――LED开口角:+/-10°要求无眩光且具有舒适感;――LED玻璃层:要求是软化有机玻璃,密封性能高,能有效防水防尘;――允许工作电压:24VDC;――应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压荷载性能应大于100kN;――防护等级:IP67,完全防水防尘。2)、电光诱导标志控制器:――数字型控制器可与隧道中央控制器完全对接;――输入电压:220VAC50Hz;――输出电压:24VDC;――防护等级:IP65;――变压器防护等级:IP20可输出支线量:2条(两边各一条输出线);’――断路开关:当前剩余电流30mA;――多种控制模式可选;――LED诱导灯亮度、闪烁频率均可调;――八段式控制模式(白天/夜间模式的输出可调整、脉冲频闪(两次明亮闪烁)、追踪闪烁);22、火灾检测器1)、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探测器现场检测探头能够全天候正常工作;――使用环境温度:-40℃~+120℃――单套标准长度:400米――报警分区长度:100米;――探测器间距:≤10米;――光缆材料熔断温度:>500℃――光缆传输距离:≤20km;――最小弯曲半径:300mm。2)、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信号处理器――每台信号处理器至少有八个通道,每个通道可监测2个分区,一台信号处理器总共可以对隧道的24个分区进行监测;――工作电源:24VDC;――工作温度:0℃~40℃――工作电流:<750mA――报警温度设定范围:65℃~95℃――响应时间:<2s;――测温精度:±2℃――报警方式:差、定温复合式,可复位;――输出信号:4路温度报警开关信号,4路自检故障报警开关信号,RS485/232通讯信号。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上位计算机可实现分区温度显示、分区温度报警和各光路故障报警。23、火灾报警控制器――主电源:AC220V,50Hz(-15%~10%);――消耗功率:监视状态25W/8回路,报警状态35W;――后备电池:DC24V~10AH(8回路);――使用范围温度:-10℃~50℃――回路容量:单回路连接250个智能地址;――控制器容量:系统最多连接10个火灾报警回路,1250探测点、1250监控点,最多64台单机联网;――总线长度:≥3000米;――通讯接口:一个RS232和两个RS485标准通讯接口。24、报警按钮――智能地址手动报警,控制器通过内置功能可使系统自动区分手动按钮;――全过程智能监测,无需单独电源;――低静态电流;――高抗噪声,通信稳定;――内置测试开关;――工作电压:15~28V;――静态电流:300uA;――报警电流:5mA;――环境温度:0℃~50℃――报警按钮机壳采用钢板或聚酯材料制造,具有坚固、牢靠、耐腐蚀的特点,并考虑防水、防火、防潮、防尘,可反复使用,无需按破玻璃即可进行报警测试。25、一路数据光端机――模式:单模;――数据方向:双向;――数据格式:RS232、RS422、RS485、曼码数据;――速率:0~256Kbps;――误码率:≤10ˉ9;――光连接器:ST(标准),FC,SC,(任选);――工作温度:-40℃~70℃――工作温度:0~95%无冷凝;――MTBF:≥100,000小时。26、以太网数据光端机――模式:单模;――数据方向:双向;――速率:0~100Mbps;――误码率:≤10ˉ9;――光连接器:ST(标准),FC,SC(任选);――工作温度:-40℃~+70℃――工作温度:0~95%无冷凝;――MTBF:≥100,000小时。2.4.1、设计内容隧道通信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紧急电话系统;2)、隧道有线广播系统。2、紧急电话系统1)、系统方案根据交通部门文件公路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以及关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注》(JTGB01-2003)设置紧急报警设施规定的公告,本标段在蒙山隧道道路两侧设置光纤型紧急电话系统。隧道紧急救援还可以通过全省开通的高速公路热线服务系统,电话号码“96565”。通过道路安全系统设置提示标志,提醒车辆驾驶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拨打该电话进行求救。隧道的左右洞进出口各设一部紧急电话,洞内按照约每200米设一部紧急电话,本次设计采用光纤紧急电话设备,利用波分复用方式将相隔的紧急电话分机串联成2芯自愈环网,隧道用紧急电话全部采用主机形式,每部紧急电话均配置紧急电话灯箱标志。传输介质采用G652单模光纤。2)、隧道路测紧急电话功能:紧急电话用户可直接与紧急电话控制中心的话务员进行通信联系。紧急电话有特定编号,当按下紧急电话按钮时,用户向主机发出呼叫。紧急电话收到话务员建立连接的命令便可进行通话,用户和话务员的通话是全双工的。响应由紧急电话主机启动测试。应具有防盗、防冲撞检测功能,并向所述的紧急电话主机发送相应信息。紧急电话禁止接入交换电话网。任何一部或多部紧急电话失效或受损,不影响其他紧急电话与控制台的通话。性能:路侧话机模块工作波长1310nm,动态范围≥32dBm.所有紧急电话呼叫紧急电话控制台来说是不闭塞的。MTBF≥10000小时(电池除外)。环境条件:温度:-25℃~+65防水性能:IP65标志:电话机外壳的上部,在迎车和送车方向有表示紧急电话的定向发光标志,标志的图案和颜色符合GB5768-2009的要求。外壳上应有说明或图案,使用户易懂。电话机外壳的上部应有醒目的电话机编号标志。机箱颜色按照GB3181规定为橘黄色。3)、紧急电话控制台本项目在蒙山隧道管理站设置一台紧急电话控制台,管理蒙山、凤居、蔡家庄隧道的紧急电话。功能:建立用户与值班员之间的电话联络,并向用户提供基本帮助功能;识别、定位和显示紧急电话分机的呼叫;建立控制台与紧急电话分机的连接;建立管理计算机数据库,包括信号区段、桩号、呼叫分机号码、呼叫通话时间、事故类型和帮助类型等,实现计算机与操作员的人机对话,采用中文界面;具有录音和自动打印功能;存储和显示同时发生的呼叫;可以中断和保持呼叫分机的接续;能进行系统的人工和自动测试;隧道管理站的紧急电话主机应与区中心的监控中心主控机相连,隧道段内的紧急电话信号实时传输至片区中心,显示呼叫分机的地址同时可以监听;操作员可通过紧急电话键盘机监视器,实现与紧急电话计算机的人机对话。系统组成:紧急电话控制主机;一台标准的PC计算机及相应的外设;配备两部电话机(录音机或普通话机);高速并行打印机,用以打印测试结果和运行报告;硬盘数字录音功能,用于记录话务员与用户的通话;紧急电话配线设置;环境条件:温度范围:+5℃至+电源:220VAC+10%-15%,50HZ±2HZ3、隧道有线广播系统1)、系统方案根据隧道长度和交通量两个因素计算出隧道交通工程设施设置等级,本次设计对蒙山隧道设置隧道有线广播系统,以便隧道出现紧急情况时,隧道管理站能利用隧道有线广播系统进行广播,及时疏导交通。有线广播系统的功率放大器与隧道内紧急电话分机共用同一个设备洞室,其设备用电可由就近的监控配电箱引出。有线广播系统信号利用紧急电话分机提供的数据与音频传输通路上传至隧道管理站。2)、系统构成隧道有线广播系统主要由主机、麦克风及其他音源、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在隧道管理站设置一台主机,管理所管理隧道内的功放机控制模块。隧道广播系统主机可与隧道紧急电话管理计算机共用一套硬件设备。有线广播系统的功率放大采用近端放大,功率放大器是专为隧道广播设计的,采用密封型外热式结构,整个功率控制器表面无任何易损零件。每个功放机控制模块可带4台扬声器、分两个音区。广播系统的功放及控制模块安装在隧道内,与紧急电话分机共用同一个设备洞室,器设备用电可由就近的监控配电箱引出。有线广播系统采用20W强指向扬声器间隔50m设置,背向行车方向安装。参见《隧道紧急电话系统图》。3)、系统功能功能:主机可任意指定分区广播、全线广播,主机有效地对广播系统进行监听。控制台能对所有广播功放控制模块进行定点检测,检测结果及时显示记录在主控机上。系统检测可以是定时的(例如每天零点零分),也可以单个模块检测、多个模块检测或全部模块检测。当功放控制模块出现故障(如打开前面板)时,能自动报警。主控机上能及时显示广播系统的工作状态,隧道广播的分布图以及与相应的隧道分机公里标地址等。操作管理计算机设置了口令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而破坏数据库数据。系统采用主叫控制,控制台广播释放后系统能自动进入待机工作状态,减少功耗。主控机可以调节下端功放的音量。自动语音警示功能,启动后可不间断重复广播,警示音内容可自行录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语音频带:300~3400Hz。扬声器额定声压级强度:≥110dBA(广播正前方100cm处测得)。非线性失真:≤5%。广播待机功耗:≤5W。广播功放模块功率:100W。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0000小时。工作环境:环境温度:-30℃~+60℃相对湿度:10%~90%。电源电压:220V±15%50Hz±2Hz。2.4.1、设备安装设备组件中电源插件严禁带电插拔,其它板卡也应尽量避免带电插拔。注意事项:严禁用眼睛直视从光纤中出的激光;加电前要对电源进行测试,确保正常后再加电;注意设备各状态指示灯的情况,若出现警告时,要立即关闭电源;电缆接头要整齐,射频接头要连接牢固,光纤接头要清洗干净,不能带有灰尘。2、彩色遥控摄像机摄像机立柱由镀锌钢管制成,地面以上高度8米3、微波车辆检测器微波车辆检测器安装在立柱上,要求安装牢固,安装角度应覆盖所有检测车道。4、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采用门架式安装方式,可变情报板安装在门架中央,且遮盖框架。龙门架具体技术要求及施工要求参见国标GB5768-1999及交通安全标志技术规范。1)、施工准备基础之间电力、通信管道通畅并预留铁丝或缆头地脚螺栓端正,且螺口完好、顺畅。接地装置符合设计要求。电力、信号管口露出基础平台长度小于5cm2)、所需工具吊车、钢丝绳、木板、塑料布、撬棒、板子(大)、电焊机、焊枪、钢锯、油漆、水泥、记号笔(油性)、水桶、梯子。3)、所需材料:螺母、垫片、弹簧垫、地线、螺栓、螺母、线鼻子、焊条。4)、施工步骤在基础附近的路面上覆盖塑料布。将立柱由运输车辆上卸至地面(下垫木板)。在立柱内所有电缆管道内预留铁丝,并以此替换基础管道内预留的铁丝或缆头。将立柱地盘平稳、可靠的安装在基础上。将门架立柱垂直吊装在底盘上,并焊接牢固。将门架横梁吊装在立柱上,再将立柱内预留的铁丝穿过栋梁上电缆孔引至横梁上方,然后将横梁与立柱焊接牢固。将栏杆等附属机构焊接在横梁上。在横梁上安装情报板显示屏和工控机。将电力、通信等缆线引至工控机内,并按施工图接于外场接地装置可靠栓接。将防雷器、设备外壳、地线(排)和电缆外皮等与外场接地装置可靠栓接。加电调试。a、加电前检查用电总负荷是否符合与原设计相符。b、测量供电电压是否正确。c、给设备加电,情报板自检是否正常。d、对设备等进行参数设置。e、启动上端通信软件,观察程序运行是否正常。5)、注意事项防雷器、设备外壳、地线(排)和电缆外皮等均需与外场接地装置可靠栓接,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为便于维护,门架上的所有设备开关应置于闭合状态,情报板的开启与关闭由配电柜内相应的开关控制2.4.1、电力电缆的敷设与连接电力电缆的敷设:检查并清理管道和电力井。要实地测量从电力井至设备配电箱或控制箱的实际距离,并在此基础上余留3~5m。核准电缆盘号,准备好敷设工具。各个电力井处应有补助穿放。必要时电缆外涂黄油或凡士林。敷设电缆时应注意最小弯曲半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