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医养生论文_第1页
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医养生论文_第2页
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医养生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医养生论文内容摘要:采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中医理论、养生指导、视频诊疗等技术,构建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并介绍中医智能养生平台的开发运用意义、系统开发的理论根据、系统的用处,华而不实着重阐述系统的组成及使用方式方法。本文关键词语:中医养生,个性化,中医医疗,互联网,手机APP1研究开发智能养生系统的意义国人从神农尝百草开场就有保健养生,防病于未然的习惯,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这一习惯成为了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群众以生存为基本需求,养生几乎是一种奢望[1]。21世纪,健康市场的需求已经从治疗疾病发展到预防疾病。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亚健康人群呈上升趋势,生活节拍不断加快,对健康需求越来越多[2],人们的养生与健康意识逐步加强,生活观念发生了宏大的改变,养生保健逐步成为普通民众的基本需求,且养生日趋年轻化。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认识人体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进而益寿延年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养生的强烈需求,刺激了行业的迅速膨胀,养生从业人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专业化和非专业化趋势明显,因而缺乏一款专业的养生系统软件。近些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在互联网+中医医疗兴起的当下,移动APP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3]。现如今,关于中医养生的APP产品逐步增加,比拟受欢迎的养生APP能够归纳为这几类:健康养生、健康汇、中医养生。分析以上几类APP能够看出,当前的中医养生APP平台还仅仅局限于学习养生知识的层面上,也会有一定的诊疗服务和养生知识,但是缺乏精准知识推送、智能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定制。因而,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应运而生。相对而言,中医智能养生系统APP聚集了他们的优势,不仅仅有名医团队专业咨询和视频等诊疗服务,还有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充分具体表现出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念,进行个体化治疗。2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概述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是指安装在移动手机上的APP,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到后台服务器获得服务端的数据。利用中医养生的鲜明特色,设计出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服务于亚健康人群,为其智能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及健康数据服务,充当群众健康管家,有效地缓解社会医疗压力。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是基于治未病的思想理念,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结合我们国家中医药具有的原创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而研究开发的一款智能养生系统。其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断定〕[4]和(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5]标准为根据,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中医九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分类方式方法[6]进行分类整理。它不仅设备简单、费用低、检测方便且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同时,它能够早期发现身体健康风险及异常,对潜在疾病有一定的检出率,到达预防疾病及重大疾病预警的作用。中医智能养生系统面向亚健康人群,通过网络技术,自动生成体质报告,跟踪建立个人健康数据,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建立亚健康疲惫型人群的中医养生服务流程与操作规范,在对上述人群的健康状态评定的基础上,通过中医养生、调理等进行干涉。最关键的是它能指导人们根据相应的体质状态来制定中医药治未病的医、药、食、健、养等调理方案,进而到达养生益体的效果。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出现,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解决了病人看病难的大问题,还丰富了人们的养生知识,同时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强大的信息服务和传播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传统中医文化,也切实提高了中医医疗服务的能力。3中医智能养生系统主要网架构造患者通过相关设备,采集体表体征等指标,然后用手机APP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医养生数据库,完成问诊数据采集。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与中医体质模型库中的数据自动匹配,判别出属于哪种中医体质,然后向用户推送出相应的调理建议。当患者需要向医生进行在线问诊时,能够通过手机APP选择医生,并向医生提问,医生在收到问题后,给出回复。当患者需要向医生进行视频沟通时,能够通过手机APP选择医生,与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医生能够随时查看自个负责的病人的数据,包括各种体征数据,患者提交的健康问卷,经过研判,给患者开出调理方案。患者在手机APP查阅养生系统中的各种养生知识,以及医生给自个开出的调理、治疗方案。4中医智能养生系统的内容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分为客户端和医生端两个部分。4.1客户端系统构造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客户端在功能上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健康档案管理模块、体质检测模块、知识库模块、名医团队模块。4.1.1健康档案管理模块首先登录上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就会看到健康档案,健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健康档案、体检报告、检验报告、检查报告。华而不实内容很全面,健康档案涵盖了用户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输入体检编号,系统跟踪记录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并建立动态的健康档案,方便用户对自个健康进行管理。通过构建动态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临床医学数据需求,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客户参考数据支持。4.1.2知识库模块知识库模块主要包括运动养生、经络养生、中医调理、音乐疗法、节气养生、中医诊法、食疗养生、中医与养生文化、科普知识等。知识库定期会有养生知识针对性的推送,让用户实时了解养生资讯。专家还可综合用户采集到的面相、舌质、体质、问卷等信息,综合分析后,给用户当下的身体情况做一个结论,针对该结论给出一个养生方案,推送给用户。4.1.3体质检测模块体质检测分为面相采集、舌苔采集和体质问答。在光线亮堂处,将手机对着用户的面部和舌头,分别采集其照片,选择类似的类型比照分析,就能得出自个属于哪种体质。体质问答,从个人的表现、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生活起居等方面进行体质测试,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体质断定。然后系统根据其体质特征,并结合专家的建议,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养生方案。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在家享受辨识结果查询。4.1.4名医团队模块名医团队是各位名中医专家,在线为患者解答疑难问题,可进行视频诊疗服务。首先,远程诊疗网络系统的构建为偏僻地区患者的寻医问药提供了可能。对病人而言,省去了繁琐的就诊程序,通过一对一的沟通,能够了解中医防治疾病的理念,体验中医治病的效果。其优势为一多、二远、三方便、四省钱,即需求多,范围广,全世界各个地区的病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看病,患者能够省去看病的旅途和其他费用,在家就能够享受诊疗。通过同步视频手段实现远程诊断和专家会诊的目的,并在医生做出诊断后将诊断结果、处方发送给患者,进而实现中医的远程诊疗。远程诊疗网络系统是中医诊疗技术当代化的一种新形式。采集用户面部信息,辨别出用户的面色、局部特征、面部光泽、唇色情况,以及用户舌色、苔色、舌形信息,实现中医诊断中望的功能。通过手机APP,提供用户与医生之间的视频在线咨询服务,实现中医诊断中问的功能。4.2医生端系统构造医生端智能养生系统相对于客户端简单一些,专门为医生所运用,用于实现对自个所负责的用户数据进行管理。能够查看用户列表,用户基本资料,既往史,家庭史,体质特征,健康档案(包括体检、检验、检查报告),添加体质数据包括舌苔采集、面相采集比照图片及描绘叙述,可通过在线沟通与用户进行包括语音、文字、图片沟通,必要的时候能够和用户进行实时高清视频。医生端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我的患者模块、咨询记录模块、知识库模块(与客户端的知识库模块一样)。4.2.1我的患者模块我的患者模块主要是管理所有患者,点入每位患者后,又分别包含在线沟通、患者资料和健康档案,在线沟通方便和患者视频通话,患者资料是患者详细的具体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身份证号、号码等;健康档案则是包括每位患者自个的体检报告、检验报告、检查报告、用药记录等,医生能够随时查看自个负责的病人数据,包括各种体征数据,经过研判,给患者开出调理方案,进行指导干涉治疗等。4.2.2咨询记录模块咨询记录就是患者给医生发的咨询问题页面,无论是咨询还是后续诊疗,都能很便捷的和医生进行沟通,既节省了繁琐的诊疗程序,又能和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5运用效果自2021年至2021年9月30日,中医智能养生系统使用人数为:2021年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总使用人数为113人,结果分别为:平和质13人,气虚质17人,气郁质4人,湿热质7人,阴虚质11人,阳虚质17人,痰湿质12人,血瘀质28人,特禀质4人。2021年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总使用人数为2731人,结果分别为:平和质492人,气虚质343人,气郁质253人,湿热质555人,阴虚质222人,阳虚质491人,痰湿质193人,血瘀质99人,特禀质83人。2021年中医智能养生系统总使用人数为5668人,结果分别为:平和质1023人,气虚质889人,气郁质516人,湿热质1111人,阴虚质366人,阳虚质982人,痰湿质391人,血瘀质191人,特禀质199人。小结中医智能养生系统不仅能够智能地向用户推荐中医养生知识,帮助用户健康养生,还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年龄等个人信息推荐个性化养生方案,使得用户养生事半功倍。中医智能养生系统通过中医+互联网,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优化医疗资源以及打破时间、地域、空间等限制,既方便群众,又缓解就医压力,值得中医医疗行业普遍推广使用。通过中医智能养生系统,应用新的技术和方式将养生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习惯中,循序渐进的到达养生、强生、健康的目的,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迎来一个高龄而充满活力的社会。以下为参考文献[1]於洪建,吴春福.我们国家中药类保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