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_第1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_第2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_第3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_第4页
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2)第五章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第五章15.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遗传传递):指遗传物质从一个微生物细胞向另一个微生物细胞传递(接触或不接触)而达到基因的改变,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过程。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5.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遗传传递):指遗传物质从一2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转化:1928,Griffith2.转导:1951,Lederberg和Zinder3.接合:1946,Lederberg和Tatum4.溶原性转变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食品微生物学1.转化:1928,Griffith一、原核微生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因子受体细胞感受态转化子高1000倍吸附吸收整合食品微生物学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4(2)转化过程供体(strR)dsDNA感受态受体(strS)酶解与吸收单链同源区段配对单链整合复制与分离转化子(strR)非转化子(strS)转化因子进入细胞

转化因子单链配对与整合

复制

分离

(2)转化过程供体(strR)dsDNA感受态受体(s5转导(transduction)转导:利用完全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由转导作用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重组受体细胞称为转导子(transductant)

携带供体部分遗传物质(DNA片段)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细菌转导的二种类型:普遍性转导特异性转导转导(transduction)转导:利用完全或部分缺陷噬菌6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普遍性转导。(1)意外的发现1951年,JoshuaLederberg和Norton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LT22A(P22)和LT2实验:用“U”型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不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原养型细菌!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7沙门氏菌LT22A是携带P22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另一株LT2是非溶源性细菌一个表面看起来的常规研究却导致一个惊奇和十分重要发现的重要例证!基因的传递很可能是由可透过“U”型管滤板的P22噬菌体介导的(在接种LT22A的一端出现了原养型)(普遍性转导这一重要的基因转移途径的发现)沙门氏菌LT22A是携带P22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一个表面看起8沙门氏菌的普遍性转导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完全转导)沙门氏菌的普遍性转导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9如果受体菌通过普遍转导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后,在其体内不发生基因的交换、整合和复制,只进行转录、翻译和性状的表达。这种转导被称为流产转导.供体片段单线传递如果受体菌通过普遍转导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后,在其体内不发102.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

定义: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

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媒介:

部分缺陷噬菌体(丢失自身一部分基因,并被同等长度的宿主基因所取代)

只能转导个别特定基因2.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11大肠杆菌中λ噬菌体的正常裂解及半乳糖基因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过程galbiogalbiogalbiogalbiobiogal正常误切大肠杆菌中λ噬菌体的正常裂解及半乳糖基因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过程12

溶原性转变(lysogenicconversion):一个与转导相似又不同的现象定义: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使之发生溶源化,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而使后者获得了新性状的现象。溶原性转变与转导的不同?a)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b)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溶原性转变(lysogenicconversion):一13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为减少所培养的结果是回复突变的机会,采用双重或三重营养缺陷型。该实验是建立在不大可能同时发生两种或三种回复突变的设想上的。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14细菌遗传重组单向过程和F因子的提出F-菌株F+菌株细菌遗传重组单向过程和F因子的提出F+菌株15F质粒的四种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F质粒的四种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16F++F-2F+

F′+F-2F′Hfr+F-多种情况

Hfr+F-Hfr+F-(多数情况下;高出几百倍以上

)Hfr+F-Hfr+Hfr(少数情况下)

接合的结果F++F-17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F+F-F+F-F+F+F+F+起点接合管断裂进入滚环复制合成互补链分开食品微生物学F+F-F+F-F+F+F+F+起点接合管断裂进18接合管染色体DNAF因子复制起点,开始复制1条链进入复制互补链重组易断裂接合管染色体DNAF因子复制起点,开始复制1条链进入复制互补19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h+r-×h-r+产生的四种子裔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透明而小半透明而大半透明而小透明而大温和性噬菌体:溶原现象。无速溶性状,寄主范围扩大寄主范围正常,但具速溶性状食品微生物学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h+r2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有性杂交: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方式。2.准性生殖: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交换和减数分裂不规则。菌丝联结:形成异核体:独立生活。核融合(2倍体):10-5--10-7分离子的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交换和单倍体化。三、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食品微生物学1.有性杂交: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染色体重215.4.1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5.4.2诱变育种5.4.3杂交育种5.4.4原生质体育种5.4.5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5.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5.4.1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5.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22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采样

增殖培养

培养分离筛选毒性试验方法、地点、时间和周围环境记录纯种分离的原则就是使培养物获得单个菌落:1.稀释平板(倾注/涂布)分离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

测定代谢产物或其它目的性状一、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目标菌数量少问题??具体实例/如何鉴定食品微生物学采样增殖培养培养分离筛选2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步骤和方法原菌株(出发菌株)纯化细胞或孢子悬浮液诱变处理中间培养突变株分离初筛复筛生产性试验诱变预备实验活细胞计数离心收集菌体离心洗涤玻璃珠振荡分散过滤活细胞计数物理方法:紫外线、射线、等离子等化学方法:与碱基反应、碱基类似物、移码突变剂复合法:形态突变:淘汰平皿反应:挑取变异菌株(变色圈、透明圈、生长圈、抑菌圈等)

二、诱变育种90-99.9%食品微生物学1、步骤和方法原菌株(出发菌株)诱变预备实验活细24变异菌株的初步筛选

纸片培养显色法

透明圈法琼脂块培养法

变异菌株的初步筛选纸片培养显色法透明圈法琼脂块培养法25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2.筛选方法(1)抗药性突变型的筛选食品微生物学2.筛选方法(1)抗药性突变型的筛选26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2)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什么叫营养缺陷型菌株????指某些微生物通过诱变处理使其在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提供。明确几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M)完全培养基(CM)补充培养基(SM)⑴基本培养基:凡是能满足某种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合成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常以‘[-]’表示;⑵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含氮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等,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都能生长繁殖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常用‘[+]’表示;⑶在基本培养基中只是有针对性地加入某一种或某几种营养缺陷成分,以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补充培养基,补充培养基可按所加入营养成分相应地用‘[A]’、‘[B]’等来表示。食品微生物学(2)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明确几种培养基:⑴27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步骤诱变处理淘汰野生型菌株(浓缩缺陷型)检出缺陷型确定生长谱食品微生物学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步骤诱变处理28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抗生素法: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野生型生长活化,缺陷型处于“休眠”,加入抗生素,杀死野生型,保存缺陷型.青霉素、制霉菌素。菌丝过滤法:丝状真菌。野生型孢子萌发菌丝而缺陷型不能,过滤除去菌丝,反复几次,达到浓缩。差别杀菌法:细菌芽孢较营养体耐热。①诱变处理:同一般诱变处理.②淘汰野生型菌株:百分之几至千分子几食品微生物学抗生素法: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野生型生长29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③检出缺陷型:方法四种基本培养基含诱变处理后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第1次长出的菌落第2次长出的菌落夹层培养法完全培养基(第1次培养后,再倒)食品微生物学③检出缺陷型:方法四种基本培养基第1次长出的菌落3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逐个检出法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食品微生物学逐个检出法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31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影印法食品微生物学影印法32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限量补充培养法补充培养基(如<0.01%蛋白胨)含菌的基本培养基食品微生物学限量补充培养法补充培养基(如<0.01%蛋白胨)3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④确定生长谱含菌MM含某生长因子MM食品微生物学④确定生长谱含菌MM含某生长因子MM34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应用(p163-164)1、分析生长因素(如食品中氨基酸、维生素);2、遗传标记菌种;3、测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获得更多代谢产物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应用(p163-164)1、分析生长因素(如35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三、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前述。亲本菌株(供体和受体)已知性状;有方向性食品微生物学三、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前述。36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四、原生质体育种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种内、间、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食品微生物学四、原生质体育种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种内、间37五、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基因克隆、DNA重组。是将含目的基因DNA片段经体外操作与载体连接,转入一个受体细胞并使之扩增、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载体选择体外重组导入细胞筛选鉴定分离、合成、逆转为cDNA、PCR扩增等质粒、噬菌体、病毒工具酶、连接酶原核细胞(转化、感染等);真核细胞(微量注射法、电穿孔法、基因枪法等)抗性等五、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基因38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食品微生物学395.4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a)变异b)污染c)死亡5.4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性状稳定的菌种是4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一、菌种退化与复壮(一)菌种退化现象1.概念:菌株生产性状的劣化或遗传标记的丢失。2.退化的表现1)原有形态形状变得不典型;2)生长速度变慢;3)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4)致病菌对宿主侵袭力下降;5)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下降。食品微生物学一、菌种退化与复壮(一)菌种退化现象1.概念:菌41(二)菌种退化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基因自发突变;2)传代次数影响,使负突变株的比例逐渐占优势3)与培养条件有关。退化是发生在微生物细胞群体中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演变的过程。(二)菌种退化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基因自发突变;退42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合理的育种;2.选用合适的培养基;3.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4.控制传代次数5.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接种传代6.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三)菌种退化的防治(p172)食品微生物学1.合理的育种;(三)菌种退化的防治(p172)4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四)、菌种的复壮1.衰退群体——少数个体(未退化),重新获得具有原有典型性状的菌种(狭义复壮,消极措施)。2.有意识地利用微生物会发生自发突变的特性,在日常的菌种维护工作中不断筛选“正变”个体(广义复壮,积极措施)。a)纯种分离;(有哪些方法???见下一页)b)通过寄主进行复壮;食品微生物学(四)、菌种的复壮1.衰退群体——少数个体(未44纯种的分离方法平板划线分离法菌落纯平板涂布分离法平板倾注分离法用“分离小室”进行单细胞分离细胞纯显微操纵器进行单细胞分离菌丝尖端切割法进行单细胞分离纯种的分离方法45二、菌种的保藏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不污染基本要求:基本原理:创造一个微生物代谢不活动、生长受抑制(休眠)环境条件(干燥、低温、真空、缺营养、添加保护剂、酸度中和剂)二、菌种的保藏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不污染基本46基本方法:生活态休眠态培养基传代培养寄主传代培养冷冻干燥斜面、平板液氮、低温冰箱沙土管、冷冻真空干燥基本方法:生活态培养基传代培养寄主传代培养冷冻干燥斜面、平板47第5章微生物遗传变异2课件48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菌种保藏机构ATCC采用的菌种保藏法:(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冷冻干燥保藏法液氮保藏法CCCCM采用的菌种保藏法:

(ChinaCommitteeforCultureCollectionsofMicroorganism,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斜面传代法冷冻干燥保藏法液氮保藏法食品微生物学菌种保藏机构ATCC采用的菌种保藏法:49由于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往往对不同的保藏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方法能被证明对所有的微生物均适宜。因此,在具体选择保藏方法时必须对被保藏菌株的特性、保藏物的使用特点及现有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微生物菌株,则要尽可能多的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保藏,以免因某种方法的失败而导致菌种的丧失。由于微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的微生物往往对不同的保藏方法有5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复习思考题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51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2)第五章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第五章525.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遗传传递):指遗传物质从一个微生物细胞向另一个微生物细胞传递(接触或不接触)而达到基因的改变,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过程。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5.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遗传传递):指遗传物质从一5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转化:1928,Griffith2.转导:1951,Lederberg和Zinder3.接合:1946,Lederberg和Tatum4.溶原性转变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食品微生物学1.转化:1928,Griffith一、原核微生54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因子受体细胞感受态转化子高1000倍吸附吸收整合食品微生物学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55(2)转化过程供体(strR)dsDNA感受态受体(strS)酶解与吸收单链同源区段配对单链整合复制与分离转化子(strR)非转化子(strS)转化因子进入细胞

转化因子单链配对与整合

复制

分离

(2)转化过程供体(strR)dsDNA感受态受体(s56转导(transduction)转导:利用完全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由转导作用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重组受体细胞称为转导子(transductant)

携带供体部分遗传物质(DNA片段)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细菌转导的二种类型:普遍性转导特异性转导转导(transduction)转导:利用完全或部分缺陷噬菌57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on)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普遍性转导。(1)意外的发现1951年,JoshuaLederberg和NortonZinder为了证实大肠杆菌以外的其它菌种是否也存在接合作用,用二株具不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LT22A(P22)和LT2实验:用“U”型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不接触的情况下,同样出现原养型细菌!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transducti58沙门氏菌LT22A是携带P22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另一株LT2是非溶源性细菌一个表面看起来的常规研究却导致一个惊奇和十分重要发现的重要例证!基因的传递很可能是由可透过“U”型管滤板的P22噬菌体介导的(在接种LT22A的一端出现了原养型)(普遍性转导这一重要的基因转移途径的发现)沙门氏菌LT22A是携带P22噬菌体的溶源性细菌一个表面看起59沙门氏菌的普遍性转导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完全转导)沙门氏菌的普遍性转导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60如果受体菌通过普遍转导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后,在其体内不发生基因的交换、整合和复制,只进行转录、翻译和性状的表达。这种转导被称为流产转导.供体片段单线传递如果受体菌通过普遍转导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后,在其体内不发612.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ion)

定义: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

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媒介:

部分缺陷噬菌体(丢失自身一部分基因,并被同等长度的宿主基因所取代)

只能转导个别特定基因2.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transduct62大肠杆菌中λ噬菌体的正常裂解及半乳糖基因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过程galbiogalbiogalbiogalbiobiogal正常误切大肠杆菌中λ噬菌体的正常裂解及半乳糖基因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过程63

溶原性转变(lysogenicconversion):一个与转导相似又不同的现象定义: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使之发生溶源化,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而使后者获得了新性状的现象。溶原性转变与转导的不同?a)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b)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溶原性转变(lysogenicconversion):一64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为减少所培养的结果是回复突变的机会,采用双重或三重营养缺陷型。该实验是建立在不大可能同时发生两种或三种回复突变的设想上的。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65细菌遗传重组单向过程和F因子的提出F-菌株F+菌株细菌遗传重组单向过程和F因子的提出F+菌株66F质粒的四种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F质粒的四种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67F++F-2F+

F′+F-2F′Hfr+F-多种情况

Hfr+F-Hfr+F-(多数情况下;高出几百倍以上

)Hfr+F-Hfr+Hfr(少数情况下)

接合的结果F++F-68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F+F-F+F-F+F+F+F+起点接合管断裂进入滚环复制合成互补链分开食品微生物学F+F-F+F-F+F+F+F+起点接合管断裂进69接合管染色体DNAF因子复制起点,开始复制1条链进入复制互补链重组易断裂接合管染色体DNAF因子复制起点,开始复制1条链进入复制互补7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h+r-×h-r+产生的四种子裔噬菌体形成的噬菌斑透明而小半透明而大半透明而小透明而大温和性噬菌体:溶原现象。无速溶性状,寄主范围扩大寄主范围正常,但具速溶性状食品微生物学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h+r71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有性杂交: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方式。2.准性生殖: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交换和减数分裂不规则。菌丝联结:形成异核体:独立生活。核融合(2倍体):10-5--10-7分离子的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交换和单倍体化。三、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食品微生物学1.有性杂交:指性细胞间的接合和随之发生染色体重725.4.1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5.4.2诱变育种5.4.3杂交育种5.4.4原生质体育种5.4.5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5.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5.4.1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5.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7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采样

增殖培养

培养分离筛选毒性试验方法、地点、时间和周围环境记录纯种分离的原则就是使培养物获得单个菌落:1.稀释平板(倾注/涂布)分离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

测定代谢产物或其它目的性状一、自然界工业菌种筛选程序目标菌数量少问题??具体实例/如何鉴定食品微生物学采样增殖培养培养分离筛选74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1、步骤和方法原菌株(出发菌株)纯化细胞或孢子悬浮液诱变处理中间培养突变株分离初筛复筛生产性试验诱变预备实验活细胞计数离心收集菌体离心洗涤玻璃珠振荡分散过滤活细胞计数物理方法:紫外线、射线、等离子等化学方法:与碱基反应、碱基类似物、移码突变剂复合法:形态突变:淘汰平皿反应:挑取变异菌株(变色圈、透明圈、生长圈、抑菌圈等)

二、诱变育种90-99.9%食品微生物学1、步骤和方法原菌株(出发菌株)诱变预备实验活细75变异菌株的初步筛选

纸片培养显色法

透明圈法琼脂块培养法

变异菌株的初步筛选纸片培养显色法透明圈法琼脂块培养法76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2.筛选方法(1)抗药性突变型的筛选食品微生物学2.筛选方法(1)抗药性突变型的筛选77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2)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什么叫营养缺陷型菌株????指某些微生物通过诱变处理使其在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提供。明确几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M)完全培养基(CM)补充培养基(SM)⑴基本培养基:凡是能满足某种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合成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常以‘[-]’表示;⑵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含氮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等,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都能生长繁殖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常用‘[+]’表示;⑶在基本培养基中只是有针对性地加入某一种或某几种营养缺陷成分,以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补充培养基,补充培养基可按所加入营养成分相应地用‘[A]’、‘[B]’等来表示。食品微生物学(2)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明确几种培养基:⑴78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步骤诱变处理淘汰野生型菌株(浓缩缺陷型)检出缺陷型确定生长谱食品微生物学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步骤诱变处理79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抗生素法: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野生型生长活化,缺陷型处于“休眠”,加入抗生素,杀死野生型,保存缺陷型.青霉素、制霉菌素。菌丝过滤法:丝状真菌。野生型孢子萌发菌丝而缺陷型不能,过滤除去菌丝,反复几次,达到浓缩。差别杀菌法:细菌芽孢较营养体耐热。①诱变处理:同一般诱变处理.②淘汰野生型菌株:百分之几至千分子几食品微生物学抗生素法:诱变处理液在MM中培养短时,野生型生长80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③检出缺陷型:方法四种基本培养基含诱变处理后菌液的基本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第1次长出的菌落第2次长出的菌落夹层培养法完全培养基(第1次培养后,再倒)食品微生物学③检出缺陷型:方法四种基本培养基第1次长出的菌落81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逐个检出法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食品微生物学逐个检出法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82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影印法食品微生物学影印法83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限量补充培养法补充培养基(如<0.01%蛋白胨)含菌的基本培养基食品微生物学限量补充培养法补充培养基(如<0.01%蛋白胨)84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④确定生长谱含菌MM含某生长因子MM食品微生物学④确定生长谱含菌MM含某生长因子MM85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应用(p163-164)1、分析生长因素(如食品中氨基酸、维生素);2、遗传标记菌种;3、测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获得更多代谢产物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应用(p163-164)1、分析生长因素(如86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三、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前述。亲本菌株(供体和受体)已知性状;有方向性食品微生物学三、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前述。87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四、原生质体育种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种内、间、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食品微生物学四、原生质体育种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种内、间88五、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基因克隆、DNA重组。是将含目的基因DNA片段经体外操作与载体连接,转入一个受体细胞并使之扩增、表达的过程。目的基因载体选择体外重组导入细胞筛选鉴定分离、合成、逆转为cDNA、PCR扩增等质粒、噬菌体、病毒工具酶、连接酶原核细胞(转化、感染等);真核细胞(微量注射法、电穿孔法、基因枪法等)抗性等五、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操作、基因89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食品微生物学905.4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a)变异b)污染c)死亡5.4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性状稳定的菌种是91食品微生物学刘书亮一、菌种退化与复壮(一)菌种退化现象1.概念:菌株生产性状的劣化或遗传标记的丢失。2.退化的表现1)原有形态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