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一中资料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一中资料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一中资料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一中资料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一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0页东至一中2012——2013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制卷人:艾虎审核人:红玉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1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而,2l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2--3题。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文化水平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5.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的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D.宗教信仰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2回答6-7题。6.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运输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7.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8--9题。8.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回答10—14题10.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11.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反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租高低的影响B.历史因素的影响C.政治因素的影响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12.下列城市的地理事物,与上题选项的成因相同的是()①美国的唐人街②欧洲的黑人社区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④开封的大相国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13.该市中心区的某工业企业要搬迁,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迁往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4.该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15.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A.大型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化区D.招商引资工业小区16.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主要是因为A.地价便宜B.环境优美C.交通方便D.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1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18.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 D.城市经济19.下列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功能区是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结果B.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的界限C.CBD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D.在某一城市功能区内部只有一种经济活动20.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是为了()A.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B.交通更方便C.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D.提高自身知名度21.有关住宅区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拥挤密集B.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C.高级住宅区与高坡、工业区相联系D.低级住宅区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2.关于影响城市住宅分化的主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出现并背向发展是收入差异造成B.知名度对高级住宅区没有吸引力C.欧美某些大城市唐人街、黑人区的出现是历史因素影响的结果D.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三个主要因素23.下面四幅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中,从环境因素考虑,合理的是()24.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读右图,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回答25—27题。25.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A.乙丁甲丙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26.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丁D.丙27.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28.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壤B.地形C.水源D.市场29.我国粮食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2.8亿吨左右上升到80年代的4.5亿吨左右,中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事实反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城市的形成和发展B.市场需求量C.国家的政策和措施D.农业技术改革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海南岛果蔬总产量达371万吨。其中近70%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及欧盟和日本市场。海南岛成为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的生产基地,据右图回答34—35小题。2020oN30.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果蔬基地的自然条件是()①地处热带,光热充足,生长期长②雨季长,降水丰富,气候湿润③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无低温危害④全年降水均匀,无旱涝灾害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海南岛的果蔬产品外运过程中,损失浪费严重,其原因是()①路程遥远,运输工具和线路陈旧落后②琼州海峡风高浪急、航运不便、航速较慢③缺乏先进的保鲜手段和技术④冷藏加工产业链薄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上海市郊区建设乳畜业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A.临长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上海科技水平高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33.南方一些省区1997年柑橘大丰收,有的地区却出现橘熟无人摘,甚至出现橘树被毁的现象,这主要是受()A.农药欠缺的影响B.橘树老化的影响C.劳动力缺乏的影响D.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3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原因是()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生活习惯的大改变④气候变暖的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5.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A.农作物空间的合理分布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C.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正确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36.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市场D.政策37.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8.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B.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39.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C.水下隧道的开通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40.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综合题4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0-14岁0-14岁15-64岁65岁以上AB(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2分)(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2分)(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B国较。(2分)(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4分)A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8分)(1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2分)(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4分)(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早或者晚),水平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的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农村和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12分)43.读右图“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空1分)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六个区域农业区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1)A地养鱼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地种小麦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地苹果园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地养鸡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地种蔬菜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地奶牛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答题卡(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综合题41.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0-14岁0-14岁15-64岁65岁以上AB(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2分)(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2分)(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B国较。(2分)(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4分)A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4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8分)(1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2分)(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4分)(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早或者晚),水平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的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农村和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12分)43.读右图“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空1分)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六个区域农业区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1)A地养鱼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地种小麦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地苹果园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地养鸡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地种蔬菜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F地奶牛场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每小题3分,计9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解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